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周奕1, 李小易1,萧松建2通讯作者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周奕1, 李小易1,萧松建2通讯作者

1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急诊科 519000

2广东省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9000

通讯作者简介:萧松建,男,1982.03.12,汉,广东省高州市,硕士研究生,珠海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广东,医师,疾病应急处理与控制,珠海南屏卫康路9号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4027441@qq.com,15916201160,519000。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所诊治的100名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在急诊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病情的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应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字】:胺碘酮; 快速型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安全性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miodarone on treating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achyarrhythmia

【 abstract 】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miodarone on treating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achyarrhythmia.. Methods: 100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achy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esearch group treated with basic medication and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additional amiodaron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in research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Amiodarone is very effective in treating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achyarrhythmia.I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ose not increa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So it has a good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t should be generalizable to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tachyarrhythmia.

【 key words 】 : amiodarone; tachyarrhythmia; clinical effects; adverse reactions ;reliability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症,包括有房颤、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速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本文主要探讨了胺碘酮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所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30例,男性患者2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56±5.32)岁,平均病程为(14.88±3.25)h;研究组中有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12±3.25)岁,平均病程为(13.89±3.24)h。所有入选者均排除以下情况:(1)严重窦房结功能异常;(2)房室传导阻滞;(3)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4)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5)甲状腺功能异常;(6)对碘、胺碘酮过敏;(7)妊娠;(8)循环衰竭;(9)严重低血压;(10)各种原因引起肺间质纤维化。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获入试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给予患者镇痛、镇静、吸氧及利多卡因进行治疗,静脉泵入速度为0.5-1mg/min。研究组的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150mg与20ml5%的葡萄糖缓缓注入患者静脉血管,静脉泵速度为2mg/min【1】。若患者病情好转,治疗48h后静脉泵速度逐渐降低到0.5mg/min,如果患者病情改善为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症状 ,可改为口服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每次100mg ,一日三次。

1.3评价指标:患者气促、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正常为治疗显效;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动态心电图显示早搏次数减少50%以上为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没有变化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60.0%,有效率为36.0%,治疗无效率为4.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50.0%,有效率为34.0%,治疗无效率为16.0%,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对比 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有肝功能异常患者1例(2.0%),胃肠道不适患者3例(6.0%),心动过缓1例(2.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研究组在治疗的过程中有胃肠道不适患者4例(8.0%),心动过缓患者1例(2.0%),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两组患者在治疗不良反应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器质性心脏病,在急性心肌梗塞与心力衰竭中的发病率较高,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并不低,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有心脏手术、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作用、麻醉、内分泌失调等【2】。心律失常按发作时心律快慢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快速型心律失常是急诊常见心血管急症,严重时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暂意识丧失或猝死,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较多,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维拉帕米、三磷酸腺苷,但以上药物不良反应大,致心律失常风险较高,适用范围较小。

胺碘酮是多通道的阻断剂,能够让患者的窦房结、房室交界区自律性降低,降低电生理的传导速度,将房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复极时间延长,同时延长有效不应期,实现终止各种反折的效果,进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说明胺碘酮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

综上所述,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的优势,可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药物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晨初,谷疆蓉,甄丽娜等.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5):79-82.

[2]郭慧梅.口服胺碘酮患者QT离散度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4):89-90.

[3]黄城国.胺碘酮辅助治疗老年AMI并发心律失常4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51):69-70.

论文作者:周奕1, 李小易1,萧松建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8

标签:;  ;  ;  ;  ;  ;  ;  ;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周奕1, 李小易1,萧松建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