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视野下的句子教学论文_郑松森

“语用”视野下的句子教学论文_郑松森

(福建省寿宁县大同小学,355500)

句子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句子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句子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语言学习和发展,以丰富学生的句式积累及认识并运用各种句式为主要任务,来改进句子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注重积累,丰富句式

熟悉和积累各种句式,是句子训练的重要任务。教学每一篇课文,教师都应该选择一些新的适合学生学习的句式,让学生熟悉并学习运用。教师在制定句子教学的目标时,应发掘课文中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中没有的或者是不常出现句式上,这些句子不一定是复句,不一定包含什么修辞手法,但只要对丰富学生的句型句式有好处,就可以作为训练对象。教师要寻找出课文语言和学生语言的诸多差异之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课文语言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句子积累。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我爱花城》这篇课文时,出示句子: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吸引我的不是那狭长的枝叶,也不是那洁白的小花,而是那淡雅的清香。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明白作者为了突出白兰花的“清香”,用“狭长的枝叶”,和“洁白的小花”作比,衬托出了白兰花“清香”的特点,写得非常好。然后用“我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最吸引我的是那淡雅的清香”与这句作比较,从而体会这个句子的妙处。接着让学生以课文中的水仙花为话题进行仿写,如“我漫步在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前,吸引我的不是那碧绿的叶子,也不是那洁白的小花,而是那淡雅的清香。”再引导学生说:“我漫步在繁华的大街上,吸引我的不是( )而是( )。”通过这样的比较、体会以及模仿运用,学生以后就能独立运用这个句式。

二、着眼训练,丰富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句子教学的目标不能停留在理解上,要着眼于运用。不能拘泥于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角度去认识句子教学,要从“语用”的角度,着眼于丰富学生的语言,去发掘句子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句子教学的效率。句子教学,要从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实际需要和句子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和安排句子教学的内容。小学阶段的句子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认识句子,建立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表达一个完整思想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学习句子,要从认识句子,建立句子概念开始。常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1.读一读,辨别下面哪些是词,哪些是词组,哪些是句子。

脚印 小鸡的脚印 雪地上留下小鸡的脚印

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正确停顿。

小朋友用自己做的小鱼网捞起了三条小鱼。

教师指导: 谁用自己做的小鱼网捞起了三条小鱼?小朋友用自己做的小鱼网干什么?小朋友用什么捞起了三条小鱼?通过这样三个问题,使学生认识一个句子是由“谁、干什么”这样几个部分组成,从而能够正确停顿,并且建立起句子的概念。

3.读一读,给下面几句话加标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下雪啦 下雪啦

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 小马画月牙

青蛙为什么不参加 它躲进洞里睡着啦

通过辨读,可以发现第1句应该加逗号和感叹号,第2句前面3个加逗号,最后加句号;第3 句有两句话,前面加问号,后面加感叹号。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句子概念,还可以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句型,并且用好标点符号。

4.读下面的句子,把不完整的补充完整。

(1)小马画月牙。(2)小狗画

(一)把句子写连贯

这是小学句子教学的另个重要内容。学生写句子,一句句分开来写会通顺,但是几个句子连起来写,就易犯不连贯的病。因此以课文中写连贯的比较典型的句子为例,让学生认识怎样把句子写连贯的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要学生说说青蛙的生长过程。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四句话: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小蝌蚪游啊游,尾巴不见了。

这四句话分开来读,每句都通顺,但是连起来读,就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合并,而是要作适当的增减。如“小蝌蚪游啊游”反复说四遍,就显啰唆,只需要保留第一处,后面三处删去;再用“又”“再”“最后”等词加以连接。连起来这样说: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再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

这个说话训练,就是一个把句子说连贯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把句子写得有条理

连贯和有条理,是小学生写句子的两个难点,也是句子训练的两大重点。话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句一句地写。写话有条理,其实也反映出思维有条理,所以这类训练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条理性的训练。教学中要经常结合文中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把句子写得有条理”的训练。

《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鲤鱼妈妈介绍的青蛙是“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妈妈介绍的青蛙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捉起虫来顶呱呱”。小蝌蚪自己看到的妈妈样子是“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白肚皮,鼓着两只大眼睛”。如何把这三段介绍青蛙的话连起来写,就有一个如何重新组织句子的问题。若将三个介绍简单地连起来,这段话不仅重复罗唆,而且条理不清。这段话写得有条理的关键是“四条腿”和“宽嘴巴”的位置,“宽嘴巴”应该和“大眼睛”连在一起,“四条腿”可以先写,也可以后写,但一般不能放在中间。顺序可以有这样几种:①四条腿、绿衣服、白肚皮、大眼睛、宽嘴巴、捉起虫来顶呱呱;②绿衣服、白肚皮、大眼睛、大嘴 巴、四条腿、捉起虫来顶呱呱;③大眼睛、宽嘴巴、绿衣服、白肚皮、四条腿、捉起虫来顶呱呱。教学中经常设计这样的写话训练,对学生写话的条理性一定会有帮助。

(三)把句子写得有变化

小学生在表达时句子缺少变化,一个原因是积累的句子有限,不知道究竞如何写才能有变化;另一原因是这方面的意识不强。因此教学中可以课文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为例,让学生认识怎样把句子写得有变化。

三、运用强化,提升技能

积累了各种句式,理解了有关句子方面的知识,句子教学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及时运用新学到的句子,或者是句子方面的知识,及时地将课文中的句子转化为自己能够运用的句子,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论文作者:郑松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语用”视野下的句子教学论文_郑松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