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现实价值论文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现实价值论文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现实价值

○ 许顺富 周婉欣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现实针对性强。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尊重规律、实践检验等诸多内容,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克服官僚主义的法宝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基础。毛泽东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务出发,就是“求实”,这是实事求是的立足点,是获得正确认识,达到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和出发点。他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1](p853)毛泽东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训。”[2](p1308)毛泽东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多作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反复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切不可不顾客观实际,只凭一时的热情和主观臆想,想当然地去看待一切事物。他明确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3](p115)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从现实情况出发,作出有利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判断,引导社会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4](p633)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毛泽东指出了官僚主义的两种表现,即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的怠工现象和命令主义。要求大家同这两种不良现象作严厉的斗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官僚主义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容易产生出来。因为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手中会掌握更多的权力,有更丰富的资源,党的干部很容易把自己同人民群众割裂开来,原来那种情浓于水、患难与共的友谊会因为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不同产生隔阂,代之而起的可能是利益和油水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从而背离了平等相待、利益与共、相向而行的共同基础。这样的干部很容易脱离群众,这样必然离客观实际情况愈来愈远,与群众的感情愈来愈淡。正如毛泽东所言:“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不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那么,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毛泽东一再告诫全党,要警惕夺取政权后脱离群众的危险。邓小平更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准则。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习近平提出了“改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他们最核心的立足点仍是要眼睛向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才不会心存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优越,才会放下身段,有意识地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才能自觉地为人民服务,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施政目标,拥有求真务实的平常心态,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求成,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干出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政绩。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官僚主义的天敌,官僚主义最怕认真,认真起来,它就会现出原形,高高在上的气焰就没了底气。

翻阅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等教材对“小数乘小数”的内容编排,在内容选择上都以计算长方形面积作为例子引入,其中浙教版同时安排了求面积和求总价两个内容,主要介绍转化成整数计算的方法,在怎么算上强调较多,没有定义小数乘小数就直接开算。如下图: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形式主义的克星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毛泽东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反对主观主义。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一定要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如果不结合,那就不行。这就是说,理论与实践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5](p297)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就对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这一“唯书”“唯上”的错误倾向作过尖锐的批评。他说,那种“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讨论问题时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观念和做法极其错误,认为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态度,并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只不过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而已。毛泽东深刻指出,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和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在毛泽东看来,不管是中国革命还是建设,都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但是,理论不是僵死的,更不是供奉在祭桌上一成不变的教条。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因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我们更要弘扬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既坚定理论自信,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活泼的伟大实践,力戒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之风。形式主义实际上是主观主义的外化表现,是片面政绩观作祟的结果。形式主义往往理论脱离实际,要么一切从本本出发,唯上、唯书、不唯实;要么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和工作落后于客观形势的要求;要么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要么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需要,说假话、大话、空话,甚至弄虚造假;要么明哲保身,做好好先生,明知是错的,却听之任之,不批评制止;要么欺蒙瞒骗,做表面文章,劳民伤财地搞政绩工程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理论脱离实际的表现。要克服形式主义,就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求真务实。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学习和运用,但决不能脱离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抄照搬。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决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中心环节。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做到心中有“数”。 毛泽东认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向天。“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来源于对真实情况的把握,来源于对各种纷繁复杂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来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特别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的“苦思冥想”,而主张对实际的具体事物作调查研究。他认为“问题之研究,有须实地调查者,即须实地调查之,无须实地调查,及一时不能实地调查者,则从书册、杂志、新闻纸三项着手研究”。为此,他倡言“我们同志,应该散于世界各处去考察,天涯海角都要去人”;他强调以具体地研究中国事情为必要,因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不可不加以实地调查和研究”。毛泽东反对那种不顾实际的空想和空议,也反对那种只因一时热情而凭“主观冥想”来制订计划的漂浮作风。他认为“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情况特殊、问题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作任何决策都必须慎重,多做调查研究。一直以来,习近平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因为任何决策都来不得半点盲目和侥幸,摸着脑袋想问题,凭主观臆想和旧有经验做决定,不实地调查,不倾听民声,情况不明,底细不清,做出的决策往往南辕北辙,脱离客观实际,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弄清楚实际情况,才能作出符合实际、顺应民意、赢得民心的科学决策。

三、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关键

(2)课后能力:①课程录制。录制老师上课时的课件、摄像头、屏幕分享等所有直播内容,如果用户错过直播,也可以看到录播课程,不会耽误学习。②布置作业。网师在课后通过一键布置作业,连接至沪江社团,帮助学生巩固课上知识。此功能打通了CCtalk和沪江社团的连接。③班级群互动。网师和学生通过班级群互动,不但保障了课上的沟通,还在课下延续了双方的交流,共同打造学习型社区。

四、尊重规律是开拓创新的基石

尊重规律是实事求是的精髓。毛泽东在解释“实事求是”一词时说道:“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认为,尊重规律,就可以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毛泽东认为,中国古代的大军事家孙武所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包括着认识客观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去战胜敌人的含意。他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也深刻指出:价值法则、等价交换,这是客观规律、客观法则,违反它,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尊重规律就可以因势利导,排除阻力,使事物顺利向前发展。尊重规律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事物的特殊性,找出这一事物的不同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一再强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严格地遵守的一个原则。”他批评教条主义者:“我们的教条主义者违背列宁的指示,从来不用脑筋具体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说来,总是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在我们党内造成了一种极坏的作风。”他说:“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尊重客观规律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开拓创新的基石,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乱想乱干,就会遭受规律的惩罚,不仅会与事物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而且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就是极其惨痛的历史教训。尊重规律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说:“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其所以是错误,因为这些论点,不符合大约一百万年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不符合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及其它各种自然科学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历史。”[5](p325)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能否突破改革的瓶颈完成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没有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是很难完成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尊重规律是创新的法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创新的动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就能充分调动主观和客观的潜能,迸发创造的活力。我们既要反对那种不顾客观规律自以为是的蛮干、乱干,搞大而空的政绩工程,又要反对那种坐、靠、等、要,不具体分析具体问题,不愿去探索发展窍门的懒怠行为。真正树立既重规律又重创新的思想,让规律成为指路灯、创新成为助推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好更快,全面小康社会早日建成。

五、实践检验是事业成败的标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事求是的重要特征。毛泽东认为,一切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认识和行为,应该是经得起实践考验的行为,所以,他主张必须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毛泽东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斯大林曾经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毛泽东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他特别强调人民群众革命实践的重要性,明确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毛泽东还批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说:“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唯物论和辩证法则要用气力,它要根据客观实际,并受客观实际检查,不用气力就会滑到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方面去。”“按照辩证唯物论,思想必须反映客观实际,并且在客观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是真理,才算是真理,不然就不算。”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效如何,靠什么来检验,当然靠实践来检验。既要看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看人民满意的程度,还要看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检验党员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不是看他口头上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他心里是否想着群众、工作是否依靠群众、办事情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否为了群众是否有利于群众。政府部门是否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看他是否能够抛开自身利益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情,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事。正如胡锦涛所言:“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是决定人心向背、事业成败的关键。”一些地方出现的“钓鱼执法”“罚款指标”,因土地财政而来的“扩地冲动”,非法征地、野蛮拆迁,修豪华办公楼,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以及量体裁衣的“萝卜招聘”等都在实践检验中现出了原形,为人民群众所痛恨,损害了干部的形象,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并密集发声,传递出转话风、改作风的积极信号,要求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务实求真,去私为公,真心为民,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积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毛泽东的卓越智慧和实践精神。毛泽东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尊重规律、实践检验等思想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新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投机、不取巧,不做表面文章,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冷静分析问题,坚持群众实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凝心聚力,创造辉煌的业绩。

仙居境内北有大雷山,南有括苍山,两大山系自东向西延伸,两大山系中间形成永安溪干流河谷平原,而对不同乡镇古树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进行统计计算,发现南北两侧的各项指数均高于中间,可见仙居古树的物种多样性和仙居地貌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物种多样性是衡量特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指标。安岭乡、溪港乡、淡竹乡、广度乡和朱溪镇等山区乡镇古树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普遍高于东部平原乡镇,说明除各自的自然条件差异外,人为干扰也会破坏古树生长,物种呈不稳定状态,故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而古树在山区这种天然状态下不断增加,故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湖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 田莺歌)

标签:;  ;  ;  ;  ;  ;  ;  ;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现实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