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的区域人才流动仿真与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论文

经济 -社会 -自然复合影响下的区域人才流动仿真与发展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

梁 林1,2,赵玉帛1,刘 兵1,2

(1.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天津 300401)

摘要: 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区域人才流动的动力学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对其人才流动趋势进行定量化动态仿真与模拟。设定天津市5种人才流动的情形方案,一是通过设计三种人才政策优先级情形,得到经济、社会和自然三类影响因素对天津市人才流动的影响强度排序,即社会公共服务的影响强度最大,经济次之,自然环境最小;二是通过设计两种人才政策导向情形,预判天津市更适宜采用生态宜居环境导向型发展道路。研究结果可为天津市未来规划、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也证明该模型方法应用于其他地区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人才流动;系统动力学;政策仿真;天津市

人才资源是国家和区域发展的第一资源[1]。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武汉、成都和郑州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纷纷发起“抢人”大战,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人才住房券和创业补贴等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力度空前,但从政策设计的本质上看,仍是以物质条件为主驱动人才流动的政策导向。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居民的教育和收入水平以及整体素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仅是高工资水平所能满足,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优质的社会服务水平等隐性因素也成为了区域人才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在选择就业区域时,更多是均衡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

3)发展低碳农业是垦区未来抢占产业战略新高点的必然途径。目前,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而对于以农业及农业产业为主的黑龙江垦区而言,农业低碳化、农业产业的低碳化无疑将成为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主要趋势,低碳农业必将成为这一趋势形成的必经之路。

因此,对区域政府来说,在制定人才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根据怎样的政策优先级来理顺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复合关系,从而最大化人才吸引力?采取怎样的政策导向更适合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成为了政策设计中必须的思考,也是本文力求解决的现实问题。

1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人才流动的驱动因素、机制以及预测方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单一影响视角和多角度因素的复合影响视角。

关于单一层面的影响视角,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从经济发展影响视角来看,张弘等[1]构建了人才流动的决策模型,指出经济因素在人才流动决策行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顺[2]认为人均GDP具有可比性和动态性,是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中决定人才环境最直接、最根本的指标。Kerr等[3]、Jiang等[4]指出国际间人才流动主因在于发达国家的高收入水平。汪志红等[5]使用Price-Mueller雇员离职模型原理识别了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珠三角854家企业数据,发现一般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更多关注薪酬福利。Hanson[6]通过分析美国郡县数据,指出房价过高会降低劳动力的相对效用,进而抑制人才在该地区聚集。张秀艳等[7]指出人才流动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促进人才创新,并以其溢出效应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二是从社会公共服务影响视角来看,王全纲等[8]归纳了全球范围内高端人才流动和聚集的影响因素,指出社会综合环境是高端人才流动的主因。陈杰等[9]构建了政策环境、事业环境、团队环境和生活环境共同作用下海外人才省际流动意愿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并以广东省调查数据为例,得出良好的人才环境能有效留住人才、抑制人才流失,人才政策环境和人才生活环境则分别单方面影响人才省际流动意愿和省内流动意愿。张平等[10]认为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劳动力消费偏好性质会逐渐凸显,工薪、物价等经济因素对人才流入的影响程度会逐渐降低,教育、文化、卫生和医疗等社会因素的影响程度会逐步增强。三是从自然环境影响视角来看,黄梅等[11]提出对人才流动意愿有影响的自然环境既包括山川、湿地、湖泊和海洋等非生物环境,也包括生物群落、森林等生物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对人才的吸引、流入有着重要作用[11-12]

关于多角度因素的复合影响视角,殷凤春[13]指出人才流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有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宏观因素,也有薪酬水平、房价、物价水平、晋升空间和工作兴趣等微观因素。周均旭等[14]采用佛山市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指出区域人才吸引力不仅受到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宏观因素影响,也受到工作报酬体系、人才引进资助政策等微观因素影响。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时代,成人与继续教育必将大有作为。这就需要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的主力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征程上有新担当和突破。为了探讨新时代我国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发展趋势,11月10日,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成人教育博士论坛”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50多家研究单位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研讨成人教育研究新趋向。通过梳理会议代表的学术观点,可以管窥新时期成人与继续研究的部分发展取向。

(一)课前预习实验“翻转课堂”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好抓手,而设计好“自主学习卡”,就是破解“翻转课堂”难题的好抓手之一。自主学习卡可以包含学习指南、学习任务、问题设计、学习资源和学习测试等项内容,是学生上课前的指路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微课,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利用自主学习卡进行预习,为新课做好准备,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人才流动除了受到自身的职业兴趣、发展潜力和人际关系等内在因素影响外,同时还受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复杂性影响,大量宏微观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单个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的作用,但大多是定性的分析判断。而从定量角度来看,现有对人才流动的量化预测分析大多是在单一影响视角下的静态分析,缺乏对复合因素影响下人才流动的动态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经济、社会和自然多角度因素复合影响下的区域人才流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具有非线性、高阶次和多反馈回路的特征,导致复合影响作用的机制和形成路径难以量化描述。而系统动力学正是研究复杂巨系统的科学理论,强调以定性分析为先导,定量分析为支持,能够对不同情境下的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从而通过调整决策变量来实现政策设计的仿真实验[15-16]

鉴于此,本文拟构建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人才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量化模拟,通过设计不同的人才流动影响情形方案,分析政策设计的优先顺序,选择人才吸引的最优发展路径,从而为天津市人才规划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在其他区域的应用奠定方法基础。

2经济 -社会 -自然复合影响下区域人才流动的动力学模型构建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因素影响人才流动的视角,构建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区域人才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复合影响通过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自然环境3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子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来实现。模型方程采用表函数法、回归分析和二次移动平均预测等方法,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测试得到。

2.1 模型结构分析和子系统划分

2.1.1 经济发展子系统

研究会计信息有效性方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任何时间点都会受到许多市场因素的影响。美国学者法玛教授提出的研究会计信息与资本本市场关系的有效市场假设理论,具体阐述了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解释了相关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并认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其有效市场的定义,如果证券价格充分反映了可获得的信息,那么市场是有效的,并将资本市场划分为弱有效性,半强式有效性以及强有效性。通常在有效市场假设理论下,假设市场效率为半强式有效性,那么也就证明了证券价格一般并不能完全反应可获得的信息,那么信息的质量的增加将有利于增强半强势有效市场假说,市场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经济发展子系统主要由影响人才流动的经济指标构成[7,17-18],子系统模型由GDP、人才流动量作为积分变量(存量),人均GDP、人均工资、工薪水平、物价、购买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投资、商品房房价、居住水平、研发投入系数和创新水平等作为辅助变量;固定资产投资比、工薪水平、购买水平、居住水平和创新水平作为表函数变量;研发投入系数、房地产投资占比作为常量组成。通过人口总量、人才吸引力和人才流动对经济的贡献等辅助变量与自然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建立联系。通过以上指标建立经济发展子系统模型,包括14个辅助变量、5个表函数变量和2个常量,主要方程有:

GDP=INTEG (GDP增长量,5 252.76) 单位: 亿元

GDP自然增长率=GDP自然增长率LOOKUP (Time)

人均GDP=GDP/人口总量×10 000 单位:元

固定资产投资=GDP×固定资产投资比 单位: 亿元

恶性淋巴瘤是血液科的常见疾病,在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发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如癌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免疫因素引起的发热等,每一种发热的处理方法不一样,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淋巴瘤患者的发热问题,直接关系到了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后。中西医学在处理淋巴瘤发热问题上各有其独特的方法,笔者长期从事于恶性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淋巴瘤发热问题的中西医学认识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固定资产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比LOOKUP (Time)

随访过程中,钩板组有5例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包括1例锁骨近端应力性骨折,患者拒绝再次手术予保守治疗,术后10个月取出内固定物;1例螺钉松动伴肩峰下骨溶解及3例取钉后X线提示明显肩锁关节炎,见图2。复合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者,典型病例见图3。

房地产投资占比=0.244 单位:无量纲

2.1.2 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

1.2.3秋串 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多且大,叶柄较粗。球茎大,扁球形,表皮稍粗,浅绿色,皮薄,球茎表面有蜡粉。肉质白色,质脆嫩,味甜。该品种晚熟,从定植到收获90~100天,其产品主要用于酱制加工。

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主要由影响人才流动的社会服务指标构成[5,13,17,19],子系统模型由人口总量作为积分变量,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教育水平、公共医疗水平、文化服务水平、环境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作为辅助变量,财政支出作为表函数变量,公共交通系数、教育系数、卫生系数、文化系数、环保系数和社保系数作为常量组成。通过人口总量、人才流动对经济的贡献和人才吸引力等分别与自然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建立联系。通过以上指标建立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模型,包括18个辅助变量、1个表函数变量和6个常量,主要方程有:

政府财政支出=GDP×财政支出比 单位:亿元

教育投入=政府财政支出×教育系数-6.322 单位:亿元

教育系数=0.173 单位:无量纲

人均教育投入=教育投入/人口总量×10 000 单位:元

文化投入=政府财政支出×文化系数+4.521 单位:亿元

文化系数=0.015 单位:无量纲

人均文化投资=文化投入/人口总量×10 000 单位:元

通过分析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自然环境3个子系统结构,确定了各个子系统的变量,构建了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区域人才流动的系统流图,如图1所示。

自然环境子系统主要由影响人才流动的环境指标构成[2,12,20-21],子系统模型由人均水资源、人均湿地面积和自然环境质量作为辅助变量,水资源情况、湿地面积和空气良好天数作为表函数变量组成。通过人口总量、人才吸引力与经济子系统、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建立联系。通过以上指标建立自然环境子系统模型,包括3个辅助变量和3个表函数变量,主要方程有:

情形5:设定研发投入系数在情形4的基础上提高一倍,即由情形4的0.051 1增加到0.102 2,人均工资、物价、商品房房价和基准模型保持一致,公共交通系数、教育系数、卫生系数、文化系数、环保系数、社保系数和情形4参数设定值保持一致,人均水资源、人均湿地面积增加50%,从基准模型的base值水平上升到1.5倍的base值。

湿地面积=湿地面积LOOKUP (Time)

人均湿地面积=湿地面积/人口总量 单位:m2

根据式(15),在单脆弱性变换情况下,当|W|→∞时,asp的极限只与interval 和τ的取值有关.证毕

水资源情况=水资源情况LOOKUP (Time)

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情况/人口总量×10 000 单位:m3

2.2 复合影响下区域人才流动的系统流图

2.1.3 自然环境子系统

图 1经济 -社会 -自然复合影响下区域人才流动的系统流

2.3 模型有效性检验

2.3.1 量纲一致性检验

量纲一致性检验是模型检验的基本步骤,要求方程变量和方程式两边的量纲保持一致。本文选取GDP、政府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的单位为亿元。人口总量、人才流动量等变量的单位为万人。人均工资、商品房房价等变量的单位为元。经过Vensim 7.1PLE版软件检验,模型通过量纲一致性检验。

(1)情形2的人才吸引力从始至终高于情形3的人才吸引力。情形2的人才吸引力在2007—2009年均高于情形1,2010年两种情形的人才吸引力相同均为0.41。2011—2017年期间,情形2的人才吸引力虽然低于情形1,但情形2的人才吸引力一直处于快速上升阶段,而情形1的人才吸引力在2013年以后处于平缓甚至停滞态势。2018年情形1和情形2的人才吸引力相同均为0.6,且在此之后情形2的人才吸引力远高于情形1。从人才流动量变化趋势看,情形1和情形2远高于情形3的人才流动量,由于情形2下的人才吸引力最初高于情形1,从而使得情形2的人才流动量在2008—2014年高于情形1的人才流动量。从GDP增长趋势来看,情形1和情形2的GDP远高于情形3,情形3的GDP略高于基准模型。情形2的GDP从2009年开始,一直高于情形1,并在2020年达到26 078亿元。

情形4:设定人均工资、物价和商品房房价增加50%,从基准模型的base值水平上升到1.5倍的base值;研发投入系数增加50%,即由基准模型的0.034 1增加到0.051 1。公共交通系数、教育系数、卫生系数、文化系数、环保系数和社保系数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各提高50%,分别由原来的0.035 4 、0.173 0、0.06、0.015、0.025、0.085上升到 0.0531、0.2595、0.09 、0.022 5、0.037 5、0.127 5。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参数设置和基准模型保持一致。

表 1 2007— 2015年 GDP和人才流动量历史值 与仿真值对比

从表1中可知, 2007—2015年GDP和人才流动量的仿真值和历史值的相对误差在10%之内,相对误差检验结果理想。

3天津市人才政策仿真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政策制定中存在两个突出难题:一是政策效果的显现具有滞后性,推行实施后再纠错往往需要付出较大代价,如何保证政策制定的方向正确性?二是政策制定往往涉及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实践中政策制定缺少量化分析,大多仅凭政策制定者的主观判断,如何保证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供电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供电企业能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且能获取更好经济效益的重要的精神保证,是企业得以高质量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思想支持,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供电企业在安全生产、社会履责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压力;同时还要对职工进行道德修养建设。供电企业需要进一步紧随时代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有力促进供电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本文构建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人才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就是力图通过量化分析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天津市的实践应用,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自然环境复合视角,为天津市人才政策的侧重方向和优先顺序提供方法支撑。一是通过3种情形设计,调节不同的决策变量,量化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和自然环境三类影响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强度,从而排序人才政策制定的优先级,确保政策设计的合理性。二是通过对比2种典型地区的政策设计,通过预测当地未来发展趋势,找到更适宜发展道路,确保政策方向正确性。

3.1 天津市人才政策优先级的情形设计与模拟

在各地抢人大战中,天津市尚未凸显出政策优势,这与人才政策设计缺乏精准导向有关。通过以下3种情形设计,调整不同的决策变量,找出天津市人才流动的最显著影响因素,以便设置政策设计的优先顺序。

情形1:设定人均工资、物价和商品房房价增加50%,从基准模型的base值水平上升到1.5倍的base值;研发投入系数增加50%,即由基准模型的0.034 1增加到0.051 1。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参数设置和基准模型保持一致。

情形2:设定公共交通系数、教育系数、卫生系数、文化系数、环保系数和社保系数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各提高50%,分别由原来的0.035 4、0.173、0.06、0.015、0.025、0.085上升到0.053 1、0.259 5、0.09 、0.022 5、0.037 5、0.127 5。经济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参数设置和基准模型一样。

情形3:设定人均水资源、人均湿地面积增加50%,从基准模型的base值水平上升到1.5倍的base值。社会公共服务子系统和自然环境子系统的参数设置和基准模型保持一致。3种情形参数设置如表2所示。

表 2模型决策变量数值设定表

仿真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分析三类影响因素对天津市人才流动的影响强度。选取GDP和人才流动量反映人才流动对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图2和图3为模型运行得出的指标变量的变化趋势图。表3为软件运行得出的指标仿真值。

图 2情形 1— 3下人才流动量变化趋势 图 3情形 1— 3下 GDP增长趋势

表 3 3种展情形下人才流动指标仿真结果

以上情形设定中,情形1为经济发展优先型政策导向,情形2为社会公共服务优先型政策导向,情形3为自然环境优先型政策导向。从设定参数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2.3.2 历史性检验

(2)人才吸引力变动和人才流动量的变动不是同步发生的,即存在时滞效应。情形1和情形2的人才流动量在2016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00.5万人和772.2万人后均呈现下降和趋于平稳趋势,这说明人才流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保持适度人才流动才能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

综上分析,就天津市而言,社会公共服务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强度最大,经济发展次之,自然环境最小。政策制定须以影响强度为导向,确定优先发展顺序。

3.2 天津市人才政策导向的情形设计与模拟

目前,对人才吸引力较强的城市主要有两种类型:以北京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型城市和以苏州为代表的生态宜居、经济较发达型城市。对应的人才政策导向也可划分为两种:(1)经济发展优先导向型;(2)生态宜居环境为主、经济发展为辅导向型。针对天津市而言,哪条发展道路更为适合?本文通过对比两个标杆城市,设计天津市人才政策导向的两种情形方案,试图找出天津市最优发展道路。

历史性检验是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的关键环节。本模型模拟运行时间为2007—2020年,以2007年为基准年,仿真步长为1年,模型有效性检验采用的历史数据主要源于《天津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考虑到人才流动数据不易统计,本文采用净迁入人口表征人才流动量。各变量的初始值设置均为2007年的统计年鉴数据。目标人口常量的取值1 350(万人)是根据《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中提出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1 350万人设定。本文采用相对误差法检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以GDP和人才流动量两个积分变量为主要例证,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还记得去年采访时Sarah说过她“逃学”到意大利学习厨艺的事情,这次出任VIA的新任教员应该可以说是Sarah找回了自己的“初恋”:意大利葡萄酒。从和她的讨论中看得出她对意大利葡萄酒的热爱。而且早在2015年她就成为VIA认证“意大利葡萄酒大使(IWA)”,离她考取WSET Diploma才不过两年时间。

两种情形参数设置如表4所示。图4和图5为模型运行得出对的指标变量的变化趋势图。表5为软件运行得出的指标仿真值。

②进入图11所示界面,选择ODIS-E右侧功能菜单“42刷新”(图12),对大众电控方向机进行软件升级,俗称(固件刷新)升级。

表 4模型决策变量数值设定表

图 4情形 4— 5下人才流动量变化趋势 图 5情形 4— 5下 GDP增长趋势

表 5 2007— 2020年 不同发展情形下人才流动指标仿真结果

表5(续)

以上情形设定中,情形1为经济发展优先型政策导向,情形2为生态宜居环境为主、经济发展为辅政策导向。从设定参数和仿真结果可见:

(1)情形4模拟了北京市现状,设定条件是高工薪、高物价、高公共服务水平和高房价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从人才吸引力变化趋势看,情形4的人才吸引力远远高于基准模型,2011—2016年期间虽然人才吸引力高于情形5,但是和情形5的差距一直在缩小,并在2019年后低于情形5。从人才流动量变化趋势看,情形4的人才流动量一直低于情形5,并在2016年后趋于稳定,表明人才流动实现了相对均衡,达到了人才供给与需求相对匹配。从GDP增长趋势看,情形4与情形5基本持平。情形4在2020年GDP达到26 031亿元略低于情形5的26 546亿元。

(2)情形5模拟了苏州市现状,设定条件是中等工薪、中等物价、中等房价、高创新水平、高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从人才吸引力变化趋势看,情形5虽然一直弱于情形4,但差距呈缩小态势,并在2020年左右与情形4持平。从人才流动量变化趋势看,情形5的人才流动量一直高于情形4。从GDP增长趋势来看,情形5的人才流动量虽然在2010年后远高于基准模型,但是GDP增长趋势在2015年才和基准模型拉开差距,原因在于人才环境的改变迅速提升了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带动人才的流动量,但人才流动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是渐进过程,期间需要人才供给结构和流入地区的人才需求相匹配。

综上分析,通过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的天津市人才流动仿真实验,苏州的生态宜居环境为主、经济发展为辅的发展道路更适合天津,在人才政策制定中可更多参照苏州经验。

3.3 基于仿真实验结果的政策建议

基于5种情形设计和仿真模拟,针对天津市,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设计3种天津市人才政策优先级的情形,得出社会公共服务对天津市人才流动的影响强度最大,经济次之,自然环境影响强度最小;(2)通过设计2种标杆城市发展的情形,得出天津市更适宜“苏州”式的发展道路,优先通过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来吸引人才,进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1)优化交通网络。天津市应加大市内轨道加密线的建设,市内交通应以轨道交通为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打造1小时市内交通圈。(2)健全社会保障网体系。建立京津冀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使人才的社会保险关系具有连续性,建立高端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涵盖全面、重点突出的医疗保险。(3)打造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天津市政府部门应转变思想观念,重服务、轻管理、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流程,大力推行网络在线政务,消除信息鸿沟,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率。(4)建设智慧驱动城市。努力建设无缝对接城市公共服务,打造人人参与城市管理、人人分享城市信息、社会运行效率高效的智慧城市。(5)实施人才安居乐业工程。多措施和多渠道解决人才的租房购房需求。探索实施人才、政府公有产权房制度,严厉打击商品房投机行为,稳定房价。

其次,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1)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人才经济收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制度创新的激励和保护作用,扩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范围,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让人才、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2)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壮大新兴服务业并举,坚持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并重,打造现代服务型经济新体系。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改造现代冶金、现代石化等传统行业,壮大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尖产业,构建特点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优化结构。(3)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资金、服务、创新和产业四链融合,大力推动双创工作的开展。聚集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一批科技孵化器和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打造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前沿技术和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形成“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最终把天津打造成自主创新示范区。

最后,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建设生态宜居之都。(1)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治理。强化工业污染物防控,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保护优先来实施山川湖泊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两环三沿(环村、环城、沿轨道、沿公路和沿河道)的生态走廊,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2)深入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发展的生活方式、产业布局和空间格局。

4结语

本文构建了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的区域人才流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在天津市开展实证检验,一方面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也为从经济、社会和自然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区域人才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方法支撑,是一种解决政策制定中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难以试错、效果显现的滞后性和缺少精准量化分析等难题的尝试。

未来,还将继续在其他地区应用该模型开展仿真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指标的数据来源,以完善该模型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

阅读,稳固写作之木;写作,收获阅读之果。我们要练就慧眼,相机引领,以阅读带动中学生的写作训练,以随堂练笔促进其深度阅读,让学生在相得益彰的读写练习中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其语言素养的培养,势必事半功倍。

终于,风影找到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在家与寺院之间,在靠近那片他们曾经相约过的林子的山道边,建一个茶楼。那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一个深切的怀念,介于红尘与佛门之间,处在入世与出世的交界处,他处在这条分界线上,将内心的纠结用一种叫茶的东西化解了,一切归于平和。这地方原有一个凉亭,有一对好心的老人在给行人提供茶水,还有一片参天的古木,青石板铺就的古老的石阶,曲径通幽,诗意盎然。这里有一个颇为好听的名字,叫东泉岭。

参考文献:

[1]张弘,赵曙明. 人才流动探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0(8): 4-6.

[2]王顺. 我国城市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4(3): 148-151.

[3]KERR S P,KERR W,ÖZDEN Ç,et al. Global talent flows[J].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16, 30(4): 83-106.

[4]JIANG Q,HE Y,LI L.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Shanghai’s global talent flow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bile space[J]. Scientific Development, 2018(112): 14-21.

[5]汪志红,谌新民,周建波. 企业视角下人才流动动因研究:来自珠三角854家企业数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5): 149-155.

[6]HANSON G H. Market potential, increasing returns and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 67(1): 10-30.

[7]张秀艳,徐立本. 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5): 118-123.

[8]王全纲,赵永乐. 全球高端人才流动和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7(1): 91-94.

[9]陈杰,刘佐菁,陈敏,等. 人才环境感知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实证:以广东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1): 163-169.

[10]张平,张鹏鹏. 房价、劳动力异质性与产业结构升级[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2): 87-93, 127.

[11]黄梅,吴国蔚. 人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 62-65.

[12]温婷,林静,蔡建明,等. 城市舒适性: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估的新视角及实证研判[J]. 地理研究, 2016(2): 214-226.

[13]殷凤春.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J]. 人民论坛, 2016(11): 129-131.

[14]周均旭,胡蓓. 产业集群人才引力效应与成因分析:以佛山为例[J]. 管理评论, 2010, 22(3): 101-107.

[15]王舜淋,张向前.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知识型人才流动与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24): 186-192.

[16]王进富,张耀汀.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8): 52-57.

[17]陈春花,肖智星. 人才流动的微观动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6): 104-105.

[18]黄颖. 高房价带来人才流动新格局[J]. 中国人才, 2010(3): 2, 21-22.

[19]张再生. 人才流动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人口学刊, 2000(1): 7-11.

[20]赵志涛. 人才流动中的非经济因素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8): 106-107.

[21]姜道奎,刘晓明,朱鸿昌. 开放式创新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4): 406-410, 416.

Research on the Si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alent Flow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social -natural Composite :Taking Tianjin as an Example

Liang Lin1,2, Zhao Yubo1, Liu Bing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The Institute for Jingjinji Area Development Studies,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dynamic model of regional talent flow is constructed. Taking Tianjin as an example, quantitative dynamic simulation and simulation of talent flow trends are carried out. The situation of five types of talent mobility in Tianjin was set. First, by designing the priority status of the three types of talent policies, the intensity of the impac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natural factors on the flow of talents in Tianjin was ranked, that is, social public services. The intensity of impact is the largest, the economy is second,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smallest. Second, by designing two kinds of talent policy-oriented situations, it is predicted that Tianjin is more suitable to adopt an ecologically livable environment-oriented development path.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for the futur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Tianjin, and it also proves that the model method is feasible in other regions.

Key words :talent flow; system dynamics; policy simulation; Tianjin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 2019) 22-0131-08

收稿日期: 2018-11-26,修回日期: 2019-04-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韧性视阈下雄安新区人才资源重构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18CGL019)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22.018

作者简介: 梁林( 1983—),通信作者,男,河北唐山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人才规划;赵玉帛( 1994—),男,河南禹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生态系统;刘兵(1968—),男,河北唐山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

标签:;  ;  ;  ;  ;  ;  

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影响下的区域人才流动仿真与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