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教学启示论文_孟一琳

《乌合之众》教学启示论文_孟一琳

摘要:《乌合之众》一书中,作者以大量的例子让人们知道群体的力量,以及群体的愚昧和崇高。学生也将走向社会,那么《乌合之众》在教学中又有怎样的启示呢?本文旨在通过对《乌合之众》的分析,探究事件背后的启示。

关键词:乌合之众;教学;启示

正文:勒庞相信,当许多的个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时,就会产生独特的集体心理,盲目的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服从群体?结合到教学中、课堂中,对学生之后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意义呢?

书中提到的影响个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煽情的故事,或是说能够触及人心脆弱的事件。比如曾经刷爆朋友皮圈的一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文中以父亲的角度讲述了女儿患白血病后自己的心酸,同时称转发一次公号本文章,朋友公司捐款一元。于是我们看到了刷爆朋友圈的这篇文章,但是之后呢,疑问随之而来,甚至有人爆出作者的信息有假,一时间舆论反转,甚至之前并没捐过钱的人也加入了痛斥这种行为的大军,而这个孩子到底如何,大多数群众已经不去关心了。

同样的,妈妈们会被诸如《保姆粗暴对待家中幼儿,家中监控全程拍下》的文章所吸引,事关孩子,不管真实与否,母亲将会是第一个发声的群体,所以社会中这样的消息越来越被重视,而每次只要报道出这样的事,不管发生在什么地方都会被拿出来大肆宣扬一番,保姆和雇主之间免不了添一层隔阂,群体总是善于把事情搞大。而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冷静对待事件,尽量分清哪些是真相,不要急躁处理,人云亦云。

其次为个人利益,勒庞认为,旁观者对人见死不救的行为是由于责任分散效应。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长久以来存在于人心的一根刺,而这根刺的源头多半是为保个人利益。而个人利益一是财,一是命。如果是财,之前老人摔倒却碰瓷路人这样的事算是最伤人的。但我曾听法律老师讲过,从来没有这样的案例打赢过。可在媒体的宣扬之下,甚至出现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样的话。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老人摔倒后第一反应不再是去扶而是先看附近有没有摄像头,独善其身成了大家的首要任务。

如果是生命,最近最让人注意的是“江歌案”。江歌和刘鑫都是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刘鑫和男朋友分手之后,男方一直和他纠缠不清,所以江歌便让刘鑫搬到她租的房子去住,但是刘鑫的男朋友或说凶手找到江歌家,在楼道将江歌杀害,此时刘鑫在屋内。江歌案之后,因为刘鑫不与江歌妈妈见面,为了逼刘鑫现身,江母在案发将近一年的时候,在微博上放出与刘鑫父母的电话录音和刘鑫和她的聊天截图,并公布了其家庭信息,刘鑫全家信息张贴在老家街道上,刘鑫威胁江母不撤信息将不去作证。江歌的妈妈在微博上痛斥刘鑫的漠然,同时因为日本判死刑的前例极少,江母在微博征集签名推动判决陈世峰死刑。江歌案导致舆论沸腾,紧随其后,刘鑫被其工作单位辞退。此间江母还发出刘鑫换了新发型,并开心地与朋友出去吃饭。江母的证据和一次次的哭诉,“江歌案”再次引发舆论热议,江母的微博被大量转发,朋友圈中各大公众号的文章被疯狂的转发,身边的人都在讨论,大多数人都在骂刘鑫,同时在江母微博下留言表示支持,刘鑫一时间成了众矢之的,在大家心中,刘鑫就是“杀人凶手”,在江母讲述的过程中,江歌遇害是因为刘鑫独自进屋并锁上了房门,使得江歌惨死门外。此时,舆论已经忘记了陈世峰,舆论一边倒的批斗刘鑫,因为她触了大众的逆鳞,江母的描述中,江歌因她而死,但是她却远远的躲开了,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开心的过年、剪头发。她的家人也对江母恶言相向,虽然不是每件事都有证据,但对群体来说,有真实的部分就代表所有的都是真实的。群体会把情绪放大化,当个人变成群体,在面对外界刺激的时候,更会做出过激行为。群体的做法会对外界有更大的影响,当个人遇到国家,谁的威力更大就一目了然了。而且江母作为单亲母亲,江歌是她全部的希望,包括江歌的姥姥,三个人的合照一年前还是那么幸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旦夕祸福,“好人不长命”是长久以来人们的心结,现在这样的事摆在大众面前,所以案件还未开庭的时候,舆论已经为刘鑫判了“死罪”,即便是时隔294天,刘鑫和江母再次见面,舆论也只是更多了对刘鑫的厌恶,大家都在挑刘鑫的毛病,诸如她的穿着对江母和江歌不尊重,她的眼泪看起来真假,她说的话前后矛盾一看就是在说谎,她不是真的忏悔只是被影响了生活...甚至有人说:“第一次希望网络暴力能杀死一个人。”而在此后,刘鑫曾在微博上发出了她外出聚餐的照片,照片上被遮挡的两人中有一人正是江歌。但是舆论导向并没有偏向她一星半点,刘鑫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说到底,刘鑫罪在间接害死了一个好人,许多人说,案发时她怕了,不敢开门、不敢救江歌,是人性的弱点,可以理解。但是明明事情因她而起,事后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是最让人厌恶的。大家都不敢说如果是自己在现场会怎么选择,毕竟世上致生死于度外的人并不多,但是群体最不能忍受的是“不道德”,是损利。毕竟在屏幕后面说什么都是容易的,而且又能彰显自己的正义,何乐而不为。个人利益固然重要,但是在生死面前,人性难道就该让位?我们学《记念刘和珍君》,是要看到刘和珍在生死面前对信念的坚守,这种坚守是在我们骨子里的,是我们不该丢弃的。

其三,酸葡萄心理。比如之前很火的节目《演员的诞生》,这个节目自身所请的嘉宾以及这种新形式就很吸引观众的关注,这个节目也是久居微博热搜的排行榜上。于是一些质疑节目“作假”、“炒作”的说法开始散播开来。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量变终究会导致质变,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时机。这个时机终于来了,有位艺人直接在微博实名爆料节目作假,并贴出了证据。这时群众们开始行动了,大家一边倒的去质疑和辱骂节目组,甚至去痛批相关的一些人,其实大众心中都有一种看好戏心理。在看到比自己成功的人或者比自己表现好的人会有一种肯定不长久和肯定作假的心理。而这种心理是极容易被利用的,所以在事件爆出来之后,没有人去追究或者追问事件的真伪性。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酸葡萄心理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由于某些人的参与,导致本来无意的人也牵涉其中。从而彼此之间关系疏远,产生不好的影响。有些人不怀好意地挑拨,使得原本单纯的问题被刻意歪曲,而有一些被说的人不加制止,甚至变成了助兴者,故意做一些姿态去反对,而不是明令果断的制止,这使得造谣生事者更加猖狂。我们不是《祝福》里鲁镇的看客,一味地嘲笑祥林嫂,在别人的痛苦之中获取快乐,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语文给我们的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应该延伸到生活中。

勒庞认为,影响群体的因素,理性永远放在末尾。几乎没有个体能在群体面前保持自己的智慧,进而增加群体智慧。随着群体中个人智商的提高,群体与个人智慧的差距会不断变大。有群体的地方就会有领袖。有时候我们认为领袖们具有的敏锐头脑和悉心谋划,但这会让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他们只需拥有坚定的信仰、意志、情感。大众只会听从于具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够知道如何让大众接受自己想法的人。人们都以为,跟随群众的观点总是没错的。然而这个流传了世世代代的说法,却未必是真理。融入群体中的个人是没有个性的,同时也失去了才智,个体的不同被群体吞噬。无意识品质的优劣决定了群体智慧的高下。群体是盲目冲动的,只关注目前的利益,群体容易接受暗示,进而拉低群众的智商。简言之,群体是盲从的。这便是勒庞在《乌合之众》当中的观点。

正如作者所说,群体,是极其容易被操纵而又不自知的。世界是非此即彼的,我们总要择木而栖,那么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是选择了阵营,选择了立足点。群体可以成就,也可以毁灭。那么就意味着这一切并非都是消极的,这股强的力量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必然会成为社会的良性推动力,使社会更好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观察本质,不要盲目从众。群体的利益并不代表符合个人,我们要懂得坚守,懂得对盲目的群体说“不”。

参考文献:

1.勒庞(法),戴光年译.乌合之众[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2.孙钦浩.革命时代的群体心理——读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H}理论观察,2011(02)

论文作者:孟一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乌合之众》教学启示论文_孟一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