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183;识别#183;改进-深圳和香港报纸宣传的比较_深港论文

比较#183;识别#183;改进-深圳和香港报纸宣传的比较_深港论文

比较#183;鉴别#183;提高——深港报纸宣传比较研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港论文,报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报纸是社会重要传媒之一。报纸每天发表大量的新闻、评论,对社会舆论影响巨大。在香港快要回归祖国的时候,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安定、平稳过渡,加快深圳的社会主义建设,搞好深港两地对接,研究深港两地报纸的现状,比较两者的异同,并探索其走向,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

深圳现有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2家,香港共有报纸77家,其中综合性报纸十余家。深圳的报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香港报纸除了文汇、大公等中资报纸外,绝大多数都标榜自己是无党派的商业性报纸。其实,这些报纸皆为政党、政府、财团出资创办,或者支持举办,它们代表了出资者的利益,是那些政党和财团的喉舌。本文选取了《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和香港的《成报》、《星岛日报》、《东方日报》、《天天日报》、《信报》等部分报纸为研究对象,对其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按经济报道、社会新闻和专刊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和分析。

一、经济报道,深港报纸的特点

深圳的报纸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商报》一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报道。香港在国际市场上有“知风鸟”之称,比较普遍地重视经济报道,经济类报纸数量占香港报纸总数将近一半。如以版面计算,香港综合性报纸中经济报道约占版面总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连上市公司公告和广告也计算在内,经济性信息占版面总量的一半以上。

深圳报纸注重报道政府部门发布的经济信息,即比较关注宏观经济报道,尤其注重报道政府的发展经济战略,经济改革的措施,改善投资环境的部署和基建工程等;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报道,则习惯于抓企业典型,即抓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报道。香港报纸更多地重视微观经济报道,注重报道各类市场,尤其是投资市场动态、影响市场行情的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金融政策措施等,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发展战略、经营、购并、经济纠纷等情况。同时,深圳报纸侧重报道本地经济新闻,重要的往往放到要闻版;对海外经济新闻虽然也辟有世界经济版或国际经济版,但报道量远比本地经济新闻少而且基本上不放到要闻版。深圳报纸将本市经济或国内经济报道同海外经济报道严格分开,在版位或栏目上分得很清楚。

在世界经济报道方面。深圳报纸为了促进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扩大出口、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速国内外两个市场衔接,侧重报道国际市场新知识、外国商品市场现状和新动向、各国进出口新规定、关税的新变化、国际资本的流向、各国吸引外资所采取的新措施、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经验、各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新经验和新措施等内容。《深圳特区报》从创刊起就辟有《世界经济》专版;《金融早报》设有《国际·台港澳金融经济》专版。鉴于深圳已有外汇市场、期货交易,深圳报纸亦重视国际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行情报道,有的还辟有评述这两个市场的专栏。香港对国际市场信息需求殷切,报纸为了适应这类需求,拿出大量的版面报道国际市场信息。它们除了在要闻版、国际新闻版(或国际电讯版)、中国新闻版和金融投资版报道海外经济信息外,大报还辟有国际经济版(或国际金融版)、中国经济版、中国金融版、两岸三地财经版、海外地产版、中国地产版等。有的还辟有深圳专版、深圳消费版、深圳房地产版、深圳证券专栏等。同时对中国内地报道亦日益加强。香港报纸注意报道几大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新动向,尤其是对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利率十分敏感。不仅及时报道这些资本大国利率变动新闻及后续报道这类变动所带来的影响,而且也大量报道各权威机构和有关人士对这些国家利率变动的预测。

在商品市场报道方面。深圳报纸重视本市消费品市场报道。《深圳特区报》辟有《市场信息》和《市场》两个专版,每周各出两期。前者报道商品和服务信息,后者报道各类商品市场动向。《深圳商报》辟有《鹏城市场》,报道商品市场动向和市场分析,报道农贸市场批发价格,甚至还报道期货行情。有的报纸还辟有《汽车城》和《电器城》专栏,专门报道汽车市场和家电市场。对于高科技产品,主要是信息产品,深圳报纸多在科技专版报道。而对农副产品供应与“菜篮子工程”,深圳报纸经常作为重要新闻,放在要闻版或本市新闻版上。香港报纸对消费品市场,尤其基本生活消费品市场报道不如深圳报纸重视,它们没有设立这类专版加以报道。由于香港消费品,尤其是生活必须品主要靠进口,所以只有在进口市场出现问题,如减产或价格上涨时,报纸才会报道。

在金融市场报道方面。深港两地报纸都把金融市场作为报道重点之一,不过由于两地金融市场成熟程度、开放程度和管理方式不同,报纸版面多寡、金融市场报道的广度和侧重点亦有所不同。深圳在全国率先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最早创建证券市场,重视本市金融市场报道。全市12家报纸中有两家金融专业性报纸:《金融早报》和《证券时报》。其他综合性大报也有专版或专栏报道深沪两地及全国性的金融信息、金融改革新措施,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和证券管理部门负责人指导性讲话;亦注意报道证券界人士对市场的分析,但很少涉及国际金融市场因素。香港报纸对金融市场的报道侧重金融投资,并舍得拿出版面。《快报》有7个版面,《新报》有6个专版、《商报》有6个专版,《香港经济日报》甚至拿出13个专版来报道与金融投资有关的信息。香港报纸对金融投资市场报道往往内外不分,如果加上与股票投资息息相关的上市公司动态报道,那么金融投资的报道量就更大。同属金融业的保险市场、信贷市场、拆借市场等,虽然规模亦很庞大,但由于行情稳定,出新闻不多,报纸报道量就少得多。其次,香港报纸金融市场报道面广、细致。它不仅将金融产品分类报道,对同一种金融产品还进一步细分。比如对股票,不仅按行业划分,而且还按股票的优劣划分为蓝筹股、二线股、三线股等来分析报道,以便于投资者掌握行情。

二、社会新闻,深港报纸差异较大

深圳报纸近几年来社会新闻报道面越来越宽,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时效越来越快,深度不断加深。《深圳特区报》从1994年1月起,除了继续办好原有的《社会服务》版外,在二版开设“社会新闻”栏。1995年7月,又把“社会新闻”专栏扩展为“社会生活”专版。接着,《深圳特区报》的“鹏城今版”和《深圳晚报》的正式出版,深圳的社会新闻报道更上一层楼,不仅增加了版面,而且报道面更广。香港《天天日报》、《东方日报》、《快报》、《成报》等报纸的社会新闻有如下特点:一是报道量大,每天有一个版或半个版,内有十多条新闻,并配有七八张图片。二是时效快,经常今天报道昨天发生的事件,并配发必要的社论和解疑性资料、图片。三是版面安排不拘一格,社会新闻常放港闻版头条、甚至头版头条位置。

综观深港报纸社会新闻报道,似可发现下面若干异同。首先,在导向方面。深圳报纸坚持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维护人民群众的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抨击黑暗与落后,歌颂光明与进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既给读者以有益的思想启示,又使读者增长见识。香港报纸则往往过于重视追逐本报的利益,不顾广大读者接受程度及对读者的影响如何。如处理凶杀、色情之类事件的新闻题材,港报往往肆意渲染追求刺激(尤其是标题);深圳报纸则从加强法制,打击犯罪活动,伸张正气,表扬公、检、法战线先进人物和奉献精神的角度去报道。其次,在报道的方式和方法上,两地报纸差异也较大。港报多采用“消息”来进行报道,很少用新闻“通讯”、“述评”、“报告文学”等体裁反映社会生活事件。深圳报纸除消息外,经常采用其他的新闻体裁。比如,深圳破获黄田机场附近公路上发生的劫车杀人案后,《深圳特区报》“鹏城今版”不仅发了“劫车杀人系列案轰动鹏城”的消息,而且还推出报告文学:“滴血的方向盘——深圳特大抢劫杀人系列案侦破纪实”(连载)。再次,港报采访社会新闻往往有闻必录,不经多方核对就急于见报,因而社会新闻报道速度比较快,数量比较多。深圳报纸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党性原则,选择合适度与时间发表,因而见报有时慢一些。不过,对于社会风气好转、奇事异闻等方面,深圳报纸在质量、数量上胜港报一筹。

港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弊病很多,突出的是捕风捉影,甚至伪造新闻。其中有代表性的可说是震动深港的“二奶村”事件。1994年6月,香港有家电视台在其专题节目中介绍,不少香港人在内地娶妾,光是深圳市的黄贝岭村就有“二奶”(妾)1000多人。他们还煞有介事地播出黄贝岭村的外景,但是对采访地点和采访对象脸部作特殊处理,画面模糊不清。接着,其他电视台、报纸刊物不甘示弱,纷纷派人到黄贝岭村“抠料”。然而,他们并未实事求是调查,而是继续歪曲真相,夸大阴暗面,拼凑图片,欺骗愚弄群众。这样一来,居住在黄贝岭村的人深受其害:声誉受污,家庭不安,外资企业迁走,经济收入锐减。许多村民见到香港记者就反感,责问他们的职业道德何在?为了分清是非,《深圳特区报》与《深圳风采》杂志派记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发表系列报道,用事实说明黄贝岭村是无辜的。同时,发表评论指出,“退一步说,就算在黄贝岭发现一个两个‘二奶’,你能叫它‘二奶村’么?正像香港有吸毒者存在,你能叫香港为‘吸毒城市’么?”有力地纠正了被颠倒的事实。

三、专刊,深港报纸争妍斗丽

深港两地报纸都很重视社会服务专刊。《深圳特区报》有读者之声专版,周3刊出;社会服务专版,周6刊出。《深圳商报》设有读者来信版,周6刊出。《东方日报》有爱心服务和社会服务两个专版,每日各刊出一版。《成报》的大众广场、《天天日报》的社会服务、《星岛日报》的城市热线均每天一版。深港两地社会服务专刊的内容基本相同。如为读者提供实用性服务;利用报纸广泛的社会影响帮助读者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接受投诉,对有关管理部门发挥监督作用等。在服务方法、服务深度上,不同报纸或不同时期,则有所不同。深圳报纸接受读者投诉后,通常先行调查、然后刊出,起到舆论监督作用。深圳报纸社会服务版同时担负正面教育,宣传好人好事的任务。如《深圳特区报》社会服务版的“服务新风”专栏,读者之声版的“文明赞”专栏,主要刊登表扬好人好事的稿件。港报的社会服务版接到投诉后,也展开调查,寻求解决办法。他们经常将投诉及调查情况、被投诉者的答复或处理情况同时刊出,而且尽量刊出照片作为证据。如果被投诉者拒绝或回避记者采访,报纸则将经过作客观报道。因此,被投诉者通常会积极配合记者解决问题。不这仅使报纸起监督作用,同时也起到协调投诉者和被投诉者关系的作用,有利于解决问题。《东方日报》处理读者投诉的方法比较细致,该报每天刊出近20篇读者投诉。

在妇女家庭专刊方面。深港报纸的家庭版或妇女版,题材基本相同。这类专刊包括:《深圳特区报》的家庭、《深圳商报》的万家灯火、《天天日报》的家庭乐,以上各刊均为每周一期。每天一期的有《东方日报》的青春家庭、《成报》的第八街、《星岛日报》的缤纷妇女等。深圳报纸家庭版注重反映深圳人对爱情、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并从正面积极引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5年7月—8月份,《深圳特区报》开展“发现第三者怎么办”的讨论,有人认为,女性要自强,不能迁就容忍对方的伤害,要勇于自立,创造新生活;有的认为男人逢场作戏,不能不要家;有的提醒当事人慎重行事,严肃对待婚姻问题,等等。这些观点背后,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影响,但编辑善于引导,保持了健康向上的格调。与港报家庭版依靠专栏作家供稿不同,深圳的男男女女自己抒写爱情、家庭关系的小故事和亲身体验,占据深圳报纸家庭版的主要版面。这些文章写出了老百姓的真情实感,可读性强。在香港,上述内容不像在深圳报纸那样占有主要位置,而让位于那些谈论家常生活、女性心理的小品文章。如《天天日报》家庭乐设置的栏目有:合家欢、望子成龙、生活百事通、家庭顾问、育婴常识、健康与生活、煮妇手记、男人入厨、爱在今天、家庭幽默等。其中大多数属于日常生活的知识介绍。《成报》第八街及《星岛日报》的缤纷妇女,以女性生活为主,以及家庭生活内容,女性题材包括服装、美容、女性生理知识及女性心理等。《东方日报》有些栏目及内容,也力求幽默。如师奶007(介绍最新的消费方式与信息)、摸透男人心等栏目名称,就颇具幽默色彩。把严肃的文章主题以形象生动的语言道来,也能叫人忍俊不禁。

在科技版方面。两地科技版都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介绍新的科学成果,推广新科技产品,以知识性、趣味性吸引读者。深圳报纸科技版力求拥有多层次的广泛的读者群,而港报则明确针对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相关的读者群。《深圳特区报》科苑版“积极为读者和科技人员提供最新科技信息,让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登台亮相,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也是经常性的任务。”如1995年8月31日科苑版科普廊专栏的《人体的化学师——酶》,就是一篇写得比较生动、形象的科普读物。《深圳商报》1995年8月25日科技园刊登的《图文电视信息传输系统》,报道深圳电视台开办图文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消息,并介绍相关知识。香港《星岛日报》科学园专刊主要面对非科技专业的一般读者。1995年8月14日,该版发稿4篇,头条稿《袋装蔬菜细菌多营养少》,是为家庭妇女写的,《英国软禁囚犯全仗电子脚镣》,重在其趣味性;《半导体舍矽取胶》,是最新的科技信息介绍。以上几篇文章,三五百字一篇,没有令人费解的专业概念,以日常语言写作,浅显易懂。《快报》的科技快讯专刊,面向电脑业人士、电脑用户和爱好者,实际上是计算机应用专版,逢星期一刊出。1995年8月14日发稿5篇,包括头条稿《Windows 95大检阅》,3篇有关电脑新产品介绍,一篇电脑入门指导文章。

在旅游版方面。深圳两大报均设有旅游版。《深圳特区报》的旅友版每周周五刊出,《深圳商报》的旅游版每周周六刊出。香港《成报》的飞翔专刊,每周刊出两次。《天天日报》的旅游专刊多达3个,其中遨游万里情和消费旅游通每周各刊出两次,新地新乐趣专刊介绍香港本地的旅游景点、风俗文化,每周刊出一次。《东方日报》及《星岛日报》不设旅游专刊。两地旅游版都很有可读性,也有各自特点。《深圳特区报》旅友版“以浓郁的地方特色见长”。该版基本保持每期一篇以上报道深圳景点及风俗文化的文章,积极为发展本地旅游业摇旗呐喊。其他篇幅,介绍国内景点多,海外景点少。《深圳商报》旅游版的报道范围也基本如此。港报旅游版以题材广泛、内容奇趣见长。它们的旅游点介绍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如《成报》1995年8月23日飞翔版,刊登了4篇稿。其中《北岬荒凉大地无尽延伸海鸥长伴午夜太阳》,向旅游者介绍到荒凉的北极海内北岬看午夜太阳升起的奇景。就文章风格而言,深圳报纸较注重文章的文学水平,强调笔法细腻、生动,遣词造句较为严谨。港报旅游文章朴实、亲切,旅游者有感而发,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可以说,深圳报纸文胜于质,港报则质胜于文。同时,港报版面热烈火爆,照片量大,色彩缤纷。深圳报纸版面清秀,照片用量少。前者有时给人乱的感觉,后者有时流于呆滞。

四、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

从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深港报纸的性质、任务、作用差异很大,然而在按新闻规律办事、新闻写作技巧、报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同的也颇多。我们既要肯定许多香港报人敬业乐群的精神,港报传递信息快、写作技巧老练、标题醒目、资料丰富的优点,也要警惕部分香港报纸宣扬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传播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化等做法。在今后深港新闻交流中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同在何处?深港两地中文报纸同属中华文化,办报的人多是炎黄子孙,爱国爱港,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求同的基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贯彻执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方针,保证香港平稳过渡,促进深港两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是求同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深港两地新闻工作者经常互访,守望相助,一起采访深港的重大政务或经济活动,为促进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深圳特区报》创办初期,也曾经在香港《文汇报》社印刷,并委托《文汇报》在香港和该报在欧、美的发行处扩大发行。随后,又与《文汇报》、《大公报》、《商报》等建立交流稿件等关系。1995年,《深圳特区报》与香港星岛集团《深星时报》签订供版协议,并从当年7日起,每天向香港的《深星时报》提供两个深圳新闻版面。《深圳商报》1995年2月开始,与香港《大公报》联合采编“深圳新闻”专版,每周两期,每期一版,在香港《大公报》发表。这些都是成功的举措,并已取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目前,在中央、省、市领导的支持下,《深圳特区报》与香港《深星时报》酝酿进一步加强合作。同时,与文汇、大公等报社探讨合作创办其他版面。

异在哪里?深圳是社会主义经济特区,香港目前仍为英国管治,1997年7月以后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深港两地的社会制度毕竟不同,新闻体制和新闻政策不同,两地报纸宣传也有很大区别,新闻意识的摩擦与碰撞不少。由于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下,没有科学理论指引和先进政党领导,商业文化和殖民地文化是香港文化的主要特征。在利益驱动下,有些港报的新闻报道经常捕风捉影,前后矛盾,错误百出,误导市民。还有一些报纸副刊黄色的东西很多,“咸”味很重,低级下流,毒害社会。我们要正视这个客观存在,既不能由于世界观、立场观点不同而拒绝交往,也不可因为求同而忽视两地的差异。九七后,香港报纸的殖民地文化色彩可能逐步淡化,而商业文化对内地的影响却可能增强,对此我们要更加重视。1996年1月2日江泽民视察解放军报社时指出,毛主席过去讲过: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指示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讲话精神,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使命。这些最基本的原则,我们什么时候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但绝不可以用这些原则去对待和衡量香港报纸。就是对《大公报》、《文汇报》等也不能要求与内地的省、市党报相同。有区别,才有政策和措施,才不辱使命。

如何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是方向。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之所,华文报纸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部分知名报纸不但在亚洲,而且在世界有较大影响力。深圳是内地与香港衔接的前沿,肩负着“文化引桥”的使命。许多实践证明,我们不仅可以与香港中资报纸合作,与中间派甚至右派报纸也可接触,保持一定关系。1989年北京发生那场政治风波后,深圳市领导邀请香港的新闻传媒,包括《明报》、《东方日报》的负责人来深圳考察,向他们介绍我国经济政治形势和深圳特区建设发展情况,加强双方的了解。事后,香港各报对深圳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情况,都作了较为客观的报道。《东方日报》首次在一版头条位置报道中共深圳市委负责人专访,在香港以及华侨社会反响很好。我们深信,只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解放思想,敢想敢闯,通过友好交流、研究、筛选、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两地报纸将来会逐步扬弃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的糟粕,吸取现代世界文化精华,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同时,在报业管理、报纸印刷和广告、发行等方面,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当然,香港九七回归后,是我国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享有高度自治权。深圳和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新闻文化交流,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不是一种制度下不同地区的交流。深圳没有必要以内地的社会主义新闻路线、方针、政策,去改造香港的报纸;同样,我们也要严防国际敌对势力和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把“新闻自由”作为实现“和平演变”的手段,妄图搞乱我们的社会秩序。

未来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深圳未来发展的目标,是要建成一个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建设,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香港,以至海外报纸的研究,在深化新闻改革中,积极探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标签:;  ;  ;  ;  ;  ;  ;  ;  

比较#183;识别#183;改进-深圳和香港报纸宣传的比较_深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