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维华

李维华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人民医院 615200

【摘 要】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60 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30 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接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穿刺情况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效果,对于改善患儿穿刺疼痛、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护理;新生儿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ain nursing in neonatal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Liweihua

Sichuan liangshan state huid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615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eonatal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Methods collected in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freshmen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60 cases,all children a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30 case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as the control group,30 cases accepted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ccept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as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pain degree,punctur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Results the puncture pain of the childr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uncture time,the success rate of primary punctur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ar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P<0.05. Conclusion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fant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for children improve piercing pain,improve parents satisfaction has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Puncture;Pain care;The newborn

静脉留置针是新生儿疾病常用的给药方式,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造成的疼痛会给新生儿造成不良刺激,导致新生儿哭闹[1]、躁动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同时也会给新生儿造成一系列近期、远期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疼痛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点。我院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儿60 例,所有患儿均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30 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30 例患儿接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日龄5 d~28 d,平均日龄16.81±2.52 d,足月儿24 例,早产儿6 例,呼吸系统感染19 例,腹泻7 例,其他4 例,对照组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日龄5 d~27 d,平均日龄16.27±2.63 d,足月儿25 例,早产儿5 例,呼吸系统感染20 例,腹泻7 例,其他3 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儿日龄均不超过28 d;② 患儿原发疾病均得到明确诊断,并需要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③ 患儿无迁延性疾病,无凝血功能障碍;④ 患儿无静脉损伤;⑤ 患儿监护人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即为新生儿提供干净、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温度25 ℃左右,空气湿度在60 %左右,尽量保持病房内的安静,病房内的声响控制在45 dB以下[2],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常规准备穿刺器械,依据患儿静脉的实际情况,确定进针的角度和深浅,由专职护理人员单独进行穿刺。观察组患儿接受疼痛护理干预,即 ① 穿刺前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为患儿常规准备穿刺器械,同时为患儿准备奶嘴和音乐播放器,音乐播放器中应提前储存舒缓、动听的儿歌,新生儿由于静脉血管较细,穿刺难度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前需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专项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穿刺的熟练程度和疼痛护理的意识[3],确保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可以全面集中注意力,避免因慌张而造成穿刺失败,穿刺前给予新生儿口服葡萄糖或者蔗糖水,缓解疼痛感,再者护理人员在保持病房舒适的温湿度的基础上,还应为病房保持适宜的光线;② 穿刺中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采取“便利蜷曲”体位,穿刺是,护理人员将双手分别放置于患儿的头部和双脚,使新生儿呈屈曲体位,穿刺前仔细检查留置针是否处于完备状态,对于血管不明显的患儿,可通过轻轻揉搓或轻拍使血管暴露,穿刺时动作应“轻、稳、快”,避免重复穿刺,穿刺后降低穿刺阻力,对留置针进行妥善的固定,避免脱针,穿刺操作完成后立即将患儿的压脉带松开;③ 穿刺后疼痛护理 穿刺完成后,护理人员应给予亲生儿按摩、轻抚、拥抱和摇晃,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感,同时每次穿刺结束后,给予新生儿口中放置安抚奶嘴;④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向新生儿家长讲解静脉留置针相关的临床知识和注意事项[4],提高新生儿家长的认知水平,让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穿刺过程中出现的哭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家长在穿刺过程中情绪过于激动而对静脉留置针穿刺造成不良影响。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儿疼痛程度、穿刺情况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疼痛程度使用NIPS量表进行评价,分别考察面部表情、上肢动作、下肢动作、哭闹、呼吸方式、觉醒状态6 各维度,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穿刺情况考察患儿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儿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NIPS评分和穿刺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穿刺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自身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功能较弱,在发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时,往往病情发展迅速,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此时临床通常选择静脉输液方式进行疾病治疗。静脉留置针是新生儿输液的重要方式,静脉留置针可避免反复给药穿刺给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刺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也是一种侵袭性操作,新生儿由于血管走行不明显,配合程度较差,血管壁较细,造成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较为复杂[5],且穿刺过程中易造成明显疼痛反应。疼痛是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国际疼痛协会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并伴有潜在的组织损伤,对于新生儿而言,疼痛反应可造成新生儿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和生理、病理反应,可能加重原发疾病的风险,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采用的疼痛护理干预分别于新生儿穿刺前、穿刺中和穿刺后给予全过程的疼痛干预,其中穿刺前,通过给予护理人员疼痛护理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特点的了解程度,临床研究发现[6],甜味可以激活人体内源性阿片途径,从而发挥缓解疼痛的效果,因此在穿刺前,给予新生儿口服蔗糖水和葡萄糖,减轻穿刺操作对新生儿造成的疼痛感,同时强光和噪音刺激均会影响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和睡眠,造成生命体征的波动,因此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光线的柔和和安静;穿刺过程中通过采用适宜的体位,提高新生儿的安全感,缓解穿刺疼痛,同时强化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确保护理人员可以正确的选择穿刺部位,一次穿刺成功;穿刺结束后通过给予新生儿抚触和非营养性吸吮,刺激新生儿的前庭和运动神经系统,调节新生儿的行为能力,避免应激性行为的发生,进而提高新生儿对疼痛的适应能力,其中按摩、轻抚、拥抱和摇晃均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感,非营养性吸吮可降低血样饱和度的波动,改善新生儿的激怒状态,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疼痛护理干预通过给予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全过程的疼痛干预,有效的缓解了穿刺过程中新生儿的疼痛感;同时观察组患儿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疼痛护理干预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平抚新生儿的情绪,从护理人员和新生儿两方面同时入手,有效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刺激,同时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再者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新生儿家长对疼痛护理干预的认可。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效果,对于改善患儿穿刺疼痛、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骆白云.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疼痛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113-114.

[2]洪琼花.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3113 -3114.

[3]李艳.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492-2493.

[4]王春凤.疼痛护理在新生儿科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6):2536-2537.

[5]朱兰兰. 护理干预对缓解穿刺静脉留置针疼痛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609-610.

[6]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ospital acquired,venti1atorassociated,and 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4):388-416.

论文作者:李维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维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