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人机分离”实施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高校课堂“人机分离”实施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高校课堂“人机分离”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文/杨林 雷凯

优良的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加强校园学风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助力学风建设的重要推手。如今,高校课堂手机控、低头族、键盘手已然成为学风建设的“顽疾”。部分高校纷纷实施课堂“人机分离”管理,促进校园学风建设迈入新台阶。

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使用群体,既是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也是智能手机的“捆绑者”。课堂上手机使用泛滥,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对课堂纪律、教学效果、学习效率、人才培养质量等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给高校管理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鉴于此,近年来各高校纷纷推行课堂“人机分离”措施,即通过物理方式(养机场、手机袋、手机收纳箱)或信号屏蔽等手段,隔绝学生与手机和互联网的接触,以此保障学习基本秩序和学习效果。这在客观上还原了课堂本真,减少了学生玩手机的机会和频率。那么,“人机分离”的推行现状如何,还需从哪些方面努力优化和强化课堂秩序管理?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随机抽取300 余名大学生和60 余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电话采访、随机走访。最后,笔者根据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美国农业部对待基因编辑后的农作物和大多数常规的转基因生物态度一致,不需要对这些农作物进行额外的现场测试或环境评估。这主要是因为迄今为止市面上销售的转基因农作物,例如Calyxt公司生产的大豆,都不含有外源遗传物质,也不使用科学家在第一代转基因生物中经常用到的细菌或病毒。农业部表示它也无法滥用自己的监管权利,因为农业部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植物免受病毒感染和害虫侵害。但是在2018年7月下旬,欧洲最高法院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他们裁定提供基因编辑农作物的公司应当遵守与转基因生物相同的审查规定。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用途

有28.5%的学生表示使用手机是用于查阅与课堂相关的资料,以便第一时间获取和查证不懂的知识点;有13.2%的学生是用于打电话和发消息;13.1%的同学是用于打游戏;浏览网页及其他的占45.2%。

(二)教师对于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态度

如果有学生上课玩手机,75.7%的教师会口头警告,他们认为无论玩手机是否发出声音都对课堂有影响;15.2%的教师会暂时没收手机,希望学生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听课上;9.1%的教师坚持继续授课,不因少数学生玩手机影响更多学生的听课,不打断学生的思维。

教师方面:20.2%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使用手机要视情况而定,可能与课后作业、重点知识相关;67.3%的教师认为上课不需要使用手机,学生只需认真听讲,有问题可举手提问,或者课后查阅资料,这样可更高效利用上课时间,避免分散注意力;12.5%的教师认为“云课堂”需要手机边查边学,互动性强,记忆深刻。

(三)学生怎么看待上课玩手机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人机分离”对其有帮助的原因如下:一是自身对手机的依赖性,需要强制“隔离”,才能保证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二是受旁人影响,玩手机存在跟风心理,看见其他同学玩手机,就忍不住去刷两下屏,沉溺在手机里,荒废了课堂的宝贵时间。结合调查,绝大多数师生认为课堂“人机分离”有必要、有意义、有实效。

(四)课堂是否需要“人机分离”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以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为主,这与精益生产“从源头上杜绝浪费”的精髓背道而驰,从而成为电梯制造企业推进精益生产的重要阻力之一。但很多企业在引入精益生产时并未考虑到此因素,所以常常事倍功半,甚至有些企业还提出了精益生产并不适用于本土企业的言论,显然是不科学的。总之,加强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并将其与其他管理系统采用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全供应链成本管理系统,对于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生产质量与效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5]。

4.设置校园阅读岗亭和报亭。阅读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校园景观大道内设置校园阅读岗亭/报亭、流动书屋、晨读角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晨读或阅读习惯的培养,既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固化积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知识积淀。

47.3%的学生认为上课玩手机对老师不尊敬,对自己不负责;23.4%的学生认为上课应该抵制玩手机;11.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8.2%的学生认为很正常。

二、“人机分离”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一)存在的问题

2.3.3 回收率 选取3个不同的心肌组织样品溶液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各取1/2的量,尽可能均等的分为2份,其中1份加入定量的混合对照品样品,另外1份加入同体积的空白溶液1,两份样品按相同的方法处理、同时分析,计算加标回收率。

“人机分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思想认识未提升,被动应付花招多。将真机留在课桌底下,上交手机模型机、旧手机、充电宝等应付检查;二是手机收纳位置不统一,手机存放存在被盗风险;三是缺乏班级学风建设长效考评机制。班集体和学生个人,在助力学风建设方面,没有详细的评价指标和奖惩机制,不易激发学生向学之心和参与“人机分离”的自觉性。

(二)优化路径

3.持续开展“三走·三一”主题教育活动。“三走·三一”即走下网络,每天作业一小时;走出寝室,每天预复习一小时;走进操场,每天锻炼一小时。通过开展“三走·三一”活动项目,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段(日间无课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强身健体,避免学生的学习生活过度依赖手机,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2.统一增设固定的“人机分离”设施。目前学校的“人机分离”设施主要是在淘宝网上购置的手机收纳袋,每节课由班委随身携带,使用便捷度不高。学校可在每间教室或教学区域固定增设“人机分离”设施,根据大小教室、编号编码,学生手机便能安全、规范收纳起来。规范和固定的手机收纳管理,会减少人工成本,提升管理效能。

1.注重氛围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学风建设氛围营造和宣传力度,让师生充分认识到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智能手机的利弊及对课堂秩序的冲击。利用官微、官网、微博等宣传载体,营造向学向善的良好教书育人环境和校园学习氛围,正向宣传“人机分离”的益处及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危害等,鼓励学生理性使用智能手机。

学生方面:58.09%的学生认为“人机分离”对学习有较大帮助和促进作用;19.3%的同学认为很有帮助;22.61%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意义不大。

5.发挥任课教师作用,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认真聆听。有“云班课”“雨课堂”等混合式课堂教学时,任课老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手机课程。没有“云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时,对于以传统讲授课程为主的节次,教师课前应加强对学生“无手机”课堂的监管。按照学生课堂纪律规范,将上课“玩手机”列入操行考核范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场所,让学习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

6.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认为开展“人机分离”在客观上解决了上课玩手机现象,但学生在主观方面还是欠缺自主意识。辅导员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领路人。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辅导员进班听课制度》要求,加强学生学业指导是辅导员的职责,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组织开展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学生学习方式行为;组织开展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辅导员在班级活动中、班会中应告诫学生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危害。辅导员还应将学生课堂表现(迟到、早退、旷课、玩手机、打瞌睡等)纳入综合绩点考核。

Upper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is recommended over the age of 30 years for gastric and duodenal polyps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no guidelines for small bowel cancer surveillance in LS[13,14,17,26,28].

三、结语

总之,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大学课堂“人机分离”的深入开展,需多方努力,多措并举,常抓不懈,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管理,树立自律和进取意识,使其养成文明修身、勤学善思的良好素质。

作者简介:林斌,男,福建省南靖县山城镇文化技术学校,一级教师,南靖县山城镇优秀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本文系校级2018 年度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究项目“医药高职院校优良学风建设机制与路径研究”(2018dxjzd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标签:;  ;  ;  ;  ;  ;  ;  ;  ;  

高校课堂“人机分离”实施现状调查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