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军医卫勤保障现状及实战化训练的研究分析论文_薛泽凡,侯晓明,安龙辉,王孟琳,冯瑞

新形势下基层军医卫勤保障现状及实战化训练的研究分析论文_薛泽凡,侯晓明,安龙辉,王孟琳,冯瑞

(武警后勤学院 天津市 300160)

摘要:新形势下,卫勤实战化训练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我军基层军医卫勤保障存在专业技能发展机会稀缺,工作平台条件有待改善和医疗设备及器材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同时,实战化训练标准不高,缺乏侧重点,训练科目过于单一,对此,要提高我国军队的战斗力,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条件,卫勤实战化训练要提高医疗器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全面的实战化训练方案和提高基层卫勤实战化训练标准,从而实现我国的强军梦。

关键词:军医;卫勤训练;实战化

一、引言

新形势下,习近平军委主席指出强军之道,提高军队战斗力。作为部队基层医疗机构,卫勤实战化训练主要是提高基层军医的伤病员救治能力,卫勤组织指挥能力,卫生装备的人机结合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赵胜利,翟登合【1】指出,提高基层军医服务能力,要提高专业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档次,促进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制定指导方案。陈礼潮,郑溪水【2】在研究中指出,目前军队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理念、训练角度、组训手段和考评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要着眼新形势,提高实战训练的效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卫勤保障现状,实战化训练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三方面展开,以期有可行之处。

二、我军基层军医卫勤保障现状

(一)基层军医专业技能发展机会稀缺

目前,基层军医主要是针对基层官兵的卫勤保障,在战时,随军在后方抢救伤员,但是,处理的疾病主要是相对简单的皮外伤,对于心脑血管类的疑难杂症接触较少,一般部队出现重大疾病的官兵,大部分都转到总院进行治疗,基层军医对一些疾病缺少实战经验,影响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部队对于基层军医的培养体系不完善,军医缺少先进医疗技术的掌握。与总院和部队外医院差距不断扩大,基层军医的卫勤保障能力下降,恶性循环,影响部队官兵的安全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基层军医工作平台条件有待改善

目前,基层军医所在的部队一般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外界的社会环境较差,军医面临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强烈的畏难情绪和逃避的念头。先进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较慢,部队对于军医的编制较少,很多军医也面临来自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一些年纪稍大的军医,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受社会逐利思想的影响,会有强烈的专业念头。缺少提高自身医术的机会,基层军医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压力,工作家庭和个人发展问题突出,缺乏良好的工作发展平台。

(三)医疗设备及器材更新不及时

部队基层医疗机构规模较小,医疗器械更新缓慢,甚至是一些大型医疗机构淘汰的器械,使用年限过长,影响检验效果。缺少先进的医疗机构,官兵的重伤只能转院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生命安危带来极大的风险。部队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购买资金投入不足,基层医疗设备使用率不高,依靠医生进行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出诊,误诊的几率提高,不能满足部队官兵看病的需求,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受到严重影响,后勤医疗保障功能欠缺。

三、我军基层军医卫勤实战化训练面临的问题

(一)卫勤训练标准不高

卫勤实战化训练是为了提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新时期,先进武器的使用以及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都对卫勤实战化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卫勤实战化训练标准较低,因循守旧,沿袭传统的实战化训练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和与时俱进的能力。专业训练平台老化,对于军医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训练不足,人才和训练装备投入不足。缺乏战时应急作战和救治的思想训练,缺乏系统训练思路,对于训练大纲的落实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对于部队年轻军医的训练没有针对性,整体训练标准较低。

(二)卫勤训练科目过于单一

基层军医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科医生,对于医术是全方位的训练和提高。对于专业医术并不是特别精通,但是,目前的卫勤训练科目过于单一,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开展卫勤实战化训练,训练过程有投机取巧现象,对于简单的项目重复练习,对于复杂困难的项目为畏难情绪,一带而过。缺乏从作战的角度开展卫勤训练,不仅要提高救治伤员的能力,也要提高相应的指挥能力、器械使用能力和相应的环境适应能力。缺乏对基层军医的心理素质训练,从容应对战时紧急状态能力不足。

(三)卫勤训练侧重点不清晰

如何使基层卫勤实战化训练发挥最大功效,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训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根据部队所在地区医疗条件的实际情况,结合部队官兵的医疗需求,有针对性和策略性的训练。卫勤实战化训练的因地制宜思想贯彻不到位,缺乏训练的侧重点,在训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忽视训练的重点和主要矛盾影响训练成效,也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卫勤实战水平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没有意识到我军卫勤训练的实际目的,训练效果甚微。

四、加强基层军医卫勤实战化训练的策略

(一)提高医疗器材的配置和人才培养力度

部队要加强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购买和维修医疗器械,对于基础性的医疗器械及时更新,为基层部队官兵提供较好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要结合实战需要,便于携带和稳定性高的器材,适应战时动荡的外界环境。加强对于基层军医的培养力度,要提供在职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得医术与先进的医疗技术接轨,适应时代的变化,选取刚入部队的优秀军医到基层训练,给基层医疗机构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基层军医的竞争意识,不断钻研,提高自身医术。

(二)制定全面的实战化训练方案

对卫勤实战化训练,要全方位提高基层军医的作战能力。一方面提高现场的急救技术,也要注重提高卫生防疫和防护能力,对卫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最大限度的抢救伤员,保证通信网络的畅通,战时命令的上传下达途径通畅。提高急救设备的使用能力,在紧急关头学会利用医疗器械抢救伤员。基层军医也要适应野外恶劣环境,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在高压状态下稳定的心理素质,应对敌情的灵敏反映速度,对于伤情的准确判断和迅速采取措施的行动力,培养全能型的基层优秀军医。

(三)提高基层卫勤实战化训练标准

基层卫勤训练主要是满足平时部队官兵的医疗需要,军医大部分来自军事院校,相关的培养方案主要是针对专科医生的培训。要针对新大纲实训,提高训练标准,结合国际发展形势的需要,借鉴国外卫勤训练的方法,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重视军医骨干的训练,要有标杆意识,严格落实新大纲的要求,加强全科医生素养的提高,应对基层的基础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胜利,翟登合.提高基层军医服务能力的思考[J].人民军医,2016,59(03):283.

[2]陈礼潮,郑溪水.军队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07):639-640.

论文作者:薛泽凡,侯晓明,安龙辉,王孟琳,冯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基层军医卫勤保障现状及实战化训练的研究分析论文_薛泽凡,侯晓明,安龙辉,王孟琳,冯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