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马云娟

济宁市兖州区中医院 272100

【摘 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心内科就诊的10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心内科就诊的100例患者做为观察组,进行安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对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安全就医意识也不断提升了,当前医院已经把保证患者的安全当作避免医患纠纷的重要关键。护理安全主要是指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只有认真分析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护理安全,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本文选取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对其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00例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53—81岁,平均年龄(63.9±4.4)岁;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于该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00例做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4.3±4.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管理。通过对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探讨,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了相应对策的制定:

①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使护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与精神调整,明确各人分管事务与分管病床,确保各人任务高效完成;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基础知识培训与医疗法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地进行,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

②自患者入院起即开始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等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不良情绪的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期间生活知识的教育,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监督,保证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两者相结合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减少医疗矛盾纠纷的发生。

③每日定时对病房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定时通风换气,于病房内张贴病房环境与疾病关系的知识公告,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主动配合保持病患环境安静、整洁,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环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④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器械与药品知识讲座与宣传,并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护理人员对医疗器械与药品足够熟悉,降低医疗差错事故的出现,避免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不安全事件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不安全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讨论

为加强心内科护理安全,本研究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通过对心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确定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包括:

(1)护理工作人员因素:心内科工作往往具有工作量巨大、繁杂琐碎的特点,护理工作人员往往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这极易导致护理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反应性下降而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而对患者态度较差,严重者可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最终造成医患纠纷的高发[1]。

(2)患者因素: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且心血管疾病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患者需长期治疗,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在承受疾病的痛苦与压力的同时,还会产生如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不安甚至是恐惧等精神压力,使得患者不愿配合疾病的治疗,最终导致患者疾病治疗时机的延误,病程的延长。

(3)医院环境因素:由于医院内病床较多,患者与患者家属常常处于一个较为嘈杂的环境中,这些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休息,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质量,同时,由于患者活动范围局限于病房,这将导致病房环境较差,如有部分病人不爱护公共卫生,随意丢弃生活废物以及医疗废物,将大大提高患者院内感染的几率,诱发医患纠纷[2]。

通过对以上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探讨,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制订了相应的对策:

(1)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首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培训课程,进行心血管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护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其次,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议,让护理人员总结工作经验和心得,以便相互学习和借鉴。

(2)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只有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护理人员才能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状况以及真实需求。因此,医院应注重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使其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和需求;其次,护理人员应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微笑,以和蔼亲切的态度面对患者;最后,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疾病及相关护理知识等,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3)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首先,应加强消毒工作,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保持舒适的住院环境;其次,医护工作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协调工作,使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形成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最后,加强医院基础设置的管理工作,防止各种器械性因素给患者带来不安全影响,使患者处于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就医环境中。

参考文献:

[1]申时艳.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4:100-102.

[2]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01:152-153.

论文作者:马云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分析论文_马云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