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辅导方法论文_杨兵

浅议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辅导方法论文_杨兵

广西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538000

摘 要: 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初中,新环境、新同学、新教师、新教法、新人际关系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应,如不加重视及时解决,很容易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者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从事高中生心理辅导工作多年,总结了一些较为有效的辅导方法,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新生活,顺利踏上成人成才、身心健康之路。

关键词:高一新生 适应不良 辅导方法

进入高中,如何轻松愉快地到达大学的彼岸,是大多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由于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改变,在新生中出现了学业、生活、心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怎样培养高一新生健全的人格,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新生入学那天起就要做好预防的准备。

一、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1.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来自不同初中的高一新生,曾经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偶像、父母的骄傲,上了高中,忽然发现周围的同学各个身怀绝技,说学逗唱、琴棋书画,样样比自己强,自己不但学习成绩平平,且没有过人的才华,在班里充其量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角色。

2.独立生活带来的不适应。初中阶段,住校的学生不多,生活方面的事务全由父母包办,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进入高中,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开了家长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衣食住行都得靠自己,该如何打理宿舍内务,该如何与舍友相处,该如何购买日用品、洗衣服,生病怎么办,种种问题,令新生们不知所措,出现适应不良。

3.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波动大。初中时代,他们往往是班里尖子生,自我感觉良好,而进入高中,发现身上美丽光环已是明日黄花,往往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自我评价机制失衡。

4.新人际关系带来的不适应。在不少尖子生固有的观念中,只要成绩好,就可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这类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没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缺乏人际沟通技巧,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加上在新的环境下,新生与人相处时日尚浅,和老师、同学的交流不够,也可能导致新生不适应感的产生,更有甚者,有的新生不能正确处理正常的学习竞争,将学习成绩当作是证明自己实力的唯一标尺,从而产生焦虑、嫉妒或自卑等不良心理,造成学生关系紧张,感觉适应困难。

5.学业上的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是教师课堂详细分析讲解,课后到班级帮学生解题答疑的“填鸭式”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习惯于在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基础上开展学习,而高中新课改的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一些学生感觉适应困难;同时,新学校里新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往不同,课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活动减少,睡眠不足,学习时间延长等等,都或多或少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那些只重成绩,不重方法的新生,结果导致效果不理想,便容易产生挫折、焦虑等不适应感。

二、辅导对策

针对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辅导:

首先,帮助新生重新确立正确的观念。在进入高中之前,学校及家庭灌输的观念是要让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也是围绕中考开展,考上重点就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而考入了高中,目标得以实现。我们读高中,大部分学生的目的就是考入理想的大学,也就是说,要想读大学,必须要有高中的经历和文凭。在高中这块平台上,只要我们走得稳、好、快,那么三年后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我们可以选择重点大学、一般本科和专科,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凭高分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帮助学生找出不适应的原因。远离父母异地求学,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能够及时调整的学生很多,发生困难的学生也不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遇到困难,一些学生往往会采取回避现实的做法,回到记忆中,或者回到想象中。因此,开学伊始,就要教育引导新生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学会关心、爱护和体谅他人,学会与他人愉快相处;提倡互相学习,指导处理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处理能力差的学生,让新生掌握与同学相处的方法。在新生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时候,多采用鼓励、表扬和肯定的手段,同时明确指出问题的所在,提出相关的建议,逐步提高新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适应能力要从适应环境开始。一方面让高一新生认识到自身的生活处理能力方面的不足,进入高中后,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遇到的问题,认识到提高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相应的管理组织,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他们创造宽松的氛围,让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在集体中、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

[2]钟志农 主编《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版。

[3]熊华堂 张晓东《学生心理调试指导手册》.新世界出版社,2006-12。

[4]陈雪冰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科文汇》,2007,(2)。

[5]卢勤 周宏《中小学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1日,第一版。

论文作者:杨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浅议高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辅导方法论文_杨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