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变革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思考论文

学校教育变革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思考论文

学校教育变革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思考

王 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体育部,江苏·南京 210044)

摘 要: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学校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早已不再平行发展,前者承担了更多的文化传承任务,对后者有重要的路径意义。学校教育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变革的持续推进必然会影响文化的传承结果。要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传承更加顺利,就必须把教育变革和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变革的过程成为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深刻地浸透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以学校教育变革的推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这一点在民族传统文化原有传承路径解构时尤为重要。

关键词: 教育变革;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结合

随着民族文化的传统教育解构,学校教育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越来越重视。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问题,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培养,民族传统文化所倚重的学校教育路径一直在改革的路上。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路径,学校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意味着其在不同阶段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有不同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要和教育改革的脉动一起共振,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在教育变革中必须探讨变革中的民族传统文化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促进两者的紧密结合,使变革和文化传承一并发展。

一、教育改革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

首先,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民族传统文化主要通过社会生活自然传承,民族成员对于民族社会中各种文化知识的习得往往是通过参与或者口传心授获得,传统社会生活的运作实际上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过程。[1]而在民族社会转型发展下,传统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民族传统文化原有的传承模式逐渐解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路径,且随着民族社会的自然传承影响淡化,学校教育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越发突出。学校教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有重要路径意义,在学校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也在发生变化,如学校对于课程内容的变动,能够决定民族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而学校对于课程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学校对于学生培养的重心变化,直接关系着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或者是受重视程度。因此,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传承路径变化了,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传承思路也要变化,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传承得以顺利进行。

高喷防渗板墙布置在闸室基础中,立面呈矩型,全长65.6m,其顶部插入闸室底板中,底部伸入闸基下-10.0m,高程-12.2m。

其次,学校教育变革的目的是让教育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学生的培养更加有效,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同时也是为了通过学生的更好培养使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国家和社会。不同环境条件下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各有差异,学生的教育自然也需要有所差别。文化是学校教育变革的土壤,学校教育必须和本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学校教育在本土文化语境下获得更多的支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的文化根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变革也需要扎根民族传统文化,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渗透到教育生活的各个领域,才能使教育改革拥有坚实的文化土壤,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养成本土文化气质。[2]

二、教育改革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

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教育改革形成的各种路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学校教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的发挥。要使民族传统文化更好地借助教育改革传承,同时也通过民族传统文化为教育变革提供更多的文化滋养,就必须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变革的结合。

子女教育是家庭的主要支出,《暂行办法》规定,纳税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一)使教育目标扩展至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导向,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教育实践活动就会向着教育目标对应的方向前行。虽然当前教育变革有各种目标,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深化的重点,但是从教育改革历来的目标来说,各种教育变革的目标都定位于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意义发挥上,这一点是由学校教育的目的决定的,在此定位上不断进行变动符合学校教育的本质意义。但是这种局限于学生培养和教育意义实现的目标变动,也使得学校教育变革无形中通过目标设定把其他学校教育应有的功能目标排除在外,或者是有所忽视。因此,在学校教育变革时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时,对于两者的结合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在学校教育变革目标上扩容,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已有目标基础上,形成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通过这样的目标引领,使得学校教育在变革中能够继续或者是更好地发挥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对于这一结合的实现,关键在于学校教育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视,传承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但是,由于体制及实用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很容易把人的培养局限为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在教育变革中就容易忽略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只有学校对这个文化传承功能有所重视,才能在变革目标中有所体现;其次在于学校教育变革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强调,文化传承是学校的基本功能,但是这个功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学校自身的理解,在学校重视传统文化时,其在变革中自然会在目标中对这一点有所体现。反之,在学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不够关注时,其在变革目标中也不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突出;另一方面也在于学校方面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变革意义认知,民族传统文化是学校教育变革的文化土壤,有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关联,才能使学校教育本土化,也才能使学校教育从本土文化中获得各种滋养,但是在现有教育中,在学校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系意义时,其才能在目标设定时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3]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内容选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在变革中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点。[4]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课程价值,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民族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神,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民俗知识和民族知识经验,这些都是民族成员本土生活发展的基本文化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经验和思想精神,民族成员才能和本土生活融为一体,也才能得到最基本的文化滋养,形成扎实的文化根系。在学校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可以在内容选择时把民族传统文化涵盖在内,这不仅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这个方面的结合,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肯定。学校在课程内容选择时必然要选择最适合学生培养的文化内容,如果学校未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化人价值给予充分肯定,必然不会把民族传统文化纳入课程内容中,因此实现课程内容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首先在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肯定,这一点关键在于学校教育的领导者的文化价值认知。第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选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不同文化内容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不同,而学校课程能够给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有限,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在引进民族传统文化内容时有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地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第三、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发挥。学生培养和教育意义实现是学校教育改革的立足点,虽然在教育改革时可以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这种强调需要围绕学生培养的目标实现,即民族传统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引进以其教育价值的发挥为前提,只有这个价值意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得到更好培养,课程改革时才会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吸收。在学校课程改革中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得到发挥时,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二)课程内容改革选择时吸纳更多民族文化

人的一生总要爱一些人,恨一些人,并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证明。爱他,就全力以赴去爱,恨他,就理直气壮去恨。且随它去,爱恨随心就是了。看到苦根那一头蓬乱的头发,雪萤便同情起这位老牛一样辛勤劳动却从未享受过生活的哥哥,这种同情化成了一种爱。而这种爱,指向一杭时便是一种恨。

(三)立足传统文化建构教育变革模式

各个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都会选择不同的变革模式,建立合适的变革模式是学校教育变革成功的关键,这种变革模式建构实际上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结合点。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发挥,可以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建构教育变革模式。[5]学校教育变革模式包括变革理念、变革制度、变革流程、变革评价等要素,因此教育变革模式对于传统文化的立足实际上也是通过以下几种要素对于传统文化的立足来实现。首先,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制定教育变革的制度规定。制度规定是学校教育变革的主题思想表现,也是学校教育变革的秩序空间,是学校教育变革模式的重要要素,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立足点意义发挥,可以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各种民族禁忌习俗出发来确定教育变革制度或原则,使得教育变革制度能够体现民族秩序精神。其次,基于民族传统文化设计学校教育变革的流程环节。教育变革模式的流程设计是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立足点意义发挥,可以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对应的思维方式或者思考习惯来设计流程环节,使学校教育制度变革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思维保持一致。例如,在普通体育课程设计中加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再次,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确定学习教育变革的基本理念。教育变革理念是学校教育变革的灵魂,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立足也必须在教育变革理念中体现出来,即在相关理念的设定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使得教育变革理念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变相呈现。最后,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作为学校教育变革评价标准之一。学校教育变革以评价标准为牵引,教育变革的最终目的是要符合相关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学校教育变革目标的体现。对于评价标准的设定,一方面要考虑到教育变革的学生培养目标,即学生通过教育变革发展如何;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目标,即民族传统文化是否在学校教育变革中得到推动,等等。在学校教育变革的各种要素都基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时,不仅可以使相关模式的建立具有坚实的文化根基,同时也能以相关模式在学校内的运作,而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浸润在学校教育中,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6]

(四)糅合传统文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由于学校教育变革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确定,开展更多实践活动成为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任务。在强调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变革的结合时,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自然成为两者结合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两者的结合主要在于把传统文化糅合进教育实践活动中。其一,基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如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展。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包含了民族习俗等各种文化知识,这些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习俗对于个体的素质培养有不同效果,实践活动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时,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民俗实践活动,可以是体育活动也可以是文艺活动,总之,使实践活动和民族文化习俗二合一,在整个过程中,特定素质培养的实践活动有了很好的实践创意来源,而民族传统文化也由于学生的实践参与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其二,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培养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民族精神所在,关系着民族成员的气质培养,而培养具有本土文化气质的学生也是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目标。在相关实践活动开展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糅合,还包括实践活动中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培养的要求。其三,遵照民族文化规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实践活动必然按照一定的规则制度来进行,制度规定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要素,而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伦理道德、乡规民约等各种制度文化。在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糅合时,还可以通过对各民族制度文化的遵守来实现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承路径,这一点也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虽然各方面对此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当下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校传承还不尽如人意,存在各种问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当下学校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时,由于教育改革目标的更加贴近实际,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和改善契机。民族传统文化要和学校教育的各种要素变革进行结合,乘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春风,使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更多、更深刻、更广泛的传承,充分发挥学校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明宏,王德清.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之联动共生[J].民族教育研究,2011,(4).

[2]李睿.学校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

[3]靖东阁,孙海东.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出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

[4]李志鹏,何勤勇.藏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现状分析[J].西藏教育,2012,(5).

[5]雷有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代际断裂”的教育反思[J].贵州民族研究,2017,(9).

[6]肖坤冰.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传承——以“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汶川县的实践为例[J].民族学刊,2016,(6).

Thoughts on the Combin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WANG Huan
(The Sports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210044,China)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re no longer parallel developed.The former undertakes more task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which has important path significance for the latter.Every a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will affect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result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In order to make the University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 smoothly,we must combine educational reform with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losely,mak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reform more deeply immersed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nd promote the better inheritanc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promo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when deconstructing the original inheritance path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educational reform;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combin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6959(2019)06-0235-04

DOI编号: 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9.06.048

收稿日期: 2019-02-22

基金项目: 2015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体育核心价值观变化的新特征研究”(项目编号:15YSD002)、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SJB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欢(1982-),女,山东龙口人,博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李筱竹)

(责任校对:笑 著)

标签:;  ;  ;  ;  ;  

学校教育变革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