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论文_杨春梅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论文_杨春梅

身份证号码:62012219690412xxxx 甘肃 730000

摘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工民建各个行业领域需要提高工民建的质量控制水平,高品质的混凝土原料是建筑领域的必要条件。从当前形势来看,工民建各个行业领域中的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水平普遍较低,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如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控制问题、材料配置问题。根据实际考察情况,需整改混凝土质量控制力度和考虑混凝土质量受影响的方面。比如所选选材料是否正确、配置方法是否合理、施工环节是否系统化管理,才能真正地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工民建中,结构安全与防渗等是影响工民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民用住宅、办公楼等对结构安全要求较高的工民建而言,确保施工质量就是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的关键。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是工民建当中承担结构安全与防渗等重要功效的主要结构,混凝土施工对工民建整体施工质量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存在,工民建工程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在工程项目当中,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工程建筑中使用非常普遍。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之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不光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并且关系到人民的人身安全。然而,在实际的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因为各种的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其施工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旦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了影响,那么势必会牵涉到建筑的质量问题,对此,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严把混凝土施工质量关,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本措施。

2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在工民建当中,混凝土作为框架结构的主体,本身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而混凝土强度大、可模性好等性能在工民建施工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过目前混凝土施工中依然有不少质量问题存在,主要包括:第一,露筋。露筋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或者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技术不过关,而引起的一种影响施工质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不但影响美观,而且降低施工质量,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在钢筋密集地带,混凝土施工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现露筋现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粘合稳定钢筋布局,避免发生露筋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当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保证施工质量。第二,麻面。由于施工人员在调配混凝土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造成调配的混凝土达不到质量标准或者施工要求,从而引起混凝土表面出现粗糙、凹凸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麻面。第三,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工民建筑物的外观,同时也为建筑物埋下安全隐患。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裂缝是施工人员最重视的质量问题。

3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3.1 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

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前提,只有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要求,才能够使得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能够可靠安全的投入使用。因此,在选购施工材料时,要注意查看材料的规格、型号、产地、强度等参数是否与设计图纸的要求相同,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选购,保证施工材料的生产日期和合格证书都满足要求,做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严禁出现购买劣质材料和以次充好情况的出现,要做好材料的运输和保管工作,避免造成材料的变形或损坏,受到损坏的材料不能投入到施工中,否则会影响施工质量,而且会提高施工企业投入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振捣作业环节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进行振捣作业的过程当中,为确保混凝土性能能够得到稳定发挥,从而对混凝土振捣作业有着较为明确的质量要求与控制,一般情况下,振捣作业需要表现为三道作业方式,第一道针对混凝土坡脚位置进行振捣处理;第二道针对混凝土坡间位置进行振捣处理;第三道针对混凝土坡顶位置进行振捣处理。只要在确保以上位置振捣有效的基础之上,混凝土振捣才有可能均匀覆盖整个坡面,发挥振捣作业应有的施工效果。与此同时,在振捣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要求操作人员控制好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此参数需要控制在50mm单位以上。在此基础之上,在混凝土振密实后需要借助于刮尺实现对混凝土表面的刮平处理,并均匀覆盖粒径参数在5~25mm范围内的碎石原材,对其进行两次以上的搓平处理,进而完成整个振捣作业。

3.3 混凝土的合理配制

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会有各方面的问题形成干扰元素,因为在实验室配制出来的比例并不一定能用于实际的操作当中,只能是一个参照标准,需要考虑实际问题对配制出来的比例做出调整。在配制混凝土时,掺入合适的减水剂调节水量,这样既节约水泥的用量,又在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在达到合格情况下,混凝土表面凝结时间就可以缓到 9h 以。合理调整配制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和延长凝固性较良好,在浇筑施工中就消除了安全隐患,就能施工进程更加顺利,并且混凝土抗压能力也比那些不添加外加剂的混凝土要高一些。由此可知,用科学的方法配制混凝土,不仅提高其强度,还缩短施工周期。合理的配制给混凝土施工领域带来了可观的前景,同时提高了经济综合效益。

3.4 监理单位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

因此,想要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当中实现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单位的专业素养必不可少。科学的检测方法与手段能够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施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控制。强化建立单位的质量控制智能,要求施工人员积极主动的配合监理单位开展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当监理人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反馈和处理,找出问题原因,并与项目经理一起制定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方案,再将方案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实行,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与解决,并且预防混凝土施工当中再次出现相应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3.5 后期养护环节质量控制

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除需要针对混凝土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予以有效关注以外,同时也需要通过有效的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综合性能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在12h内对其进行覆盖与浇水处理,确保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湿润性。特别是对于夏季环境下的混凝土养护作业而言,日均浇水应当在2次以上,并通过覆盖塑料布等方式防止浇筑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问题;为防止受到温度应力影响而导致的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应当针对浇筑的混凝土底层及表面位置进行薄膜覆盖与浇水处理,养护时间应当控制为14d。特别是对于冬季环境下的混凝土养护作业而言: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的方式;还可以采取蓄热法,对结构易受冻的部位,应采取加强保温措施。

结束语

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一直以来是工民建中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首先,必须根据严格的要求进行材料选择;然后根据科学的配比进行配料、搅拌;最后依据现场条件及自然环境进行浇筑、振实、养护等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因混凝土质量而出现施工问题,保证工民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爱民.探讨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00.

[2]何万传.冬季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建筑学研究,2012(6).

论文作者:杨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论文_杨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