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论文_宋家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论文_宋家翠

宋家翠(云南省龙陵县中医医院 678300)

【摘要】本文对10例新生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了观察和护理。通过仔细观察,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治疗,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达到提高护士的观察能力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现对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进行介绍。

【关键词】新生儿; 颅内出血; 颅内高压; 护理

【中图分类号】R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90-01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较重的儿科急症,主要由于产伤使胎儿头部受挤压、牵拉、变形过度过快而引起的颅内血管撕裂。出血量多时使颅内压增高,压迫脑干,可造成“脑死亡”。缺氧(如宫内窘迫、分娩时和产后窒息、胎儿缺氧),血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使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引起点状出血和脑水肿。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2006-2008年在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齡0-28天。早产儿2例<35周,低体重儿1例(1300g),巨大儿1例(4900g),其中死亡4例,存活6例 。存活6例中:有1例出现脑瘫(CT报报告)3例智低下,伴运动系统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坏表现。

2.临床观察及分析

2.1.意识和精神状态 密切观察意识的改变在颅内血的患儿治疗中起主导作用。意识障碍的有无及其深浅程度、时间长短和演变过程,是分析病情的重要指标。患儿烦燥不安,尖叫(脑性)伴有抽搐,结合有分娩难产、窒息等,报告医生给予镇静、止血治疗。同时对抽搐的时间、次数、部位作详细记录,为医生判断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预后估计提供依据。死亡4例中,有2例有抽搐时双目上视、抽搐呈持续状态。颅内出血的患儿意识和精神状态改变一般为窒息→兴奋→抑制相继出现。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不可忽视,无论患儿躁动或安静都应做到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意识的细微变化,以获得及时的救治时机。

2.2.前囟 正常新生儿前囟为2×2cm2平、软。临床上,应观察患儿前囟有否凸凹和紧张。一般情况,如出现前囟凸起、紧张、颅缝增宽:意味着颅内压升高或仍高,颅内出血量大,要及时报告医生,应用脱水剂,以免引起脑疝,压迫生命中枢并致死亡。本组中有8例前囟隆起或紧张感,均有颅内压升高表现,均给过降颅内压处理。

2.3.瞳孔 瞳孔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危象非常重要。新生儿颅内出血严重,颅内压增高,瞳孔可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本组中有1例,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24小时以内死亡。

2.4.呕吐 多因颅内压增高,常为喷射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儿有喷射性呕吐提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应用脱水剂治疗。但是颅内出血早期有继续出血可能,不用强脱水剂(如:甘露醇)。

2.5.生命体征 新生儿全身血容量少,颅内出血本量与成人相似丧失的比例就较成人大,易出现生命体征的改变,所以要特别注意观察。

2.5.1呼吸和脉搏:注意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严重颅内压增高时,出现急性脑受压时,早期表现为:脉搏缓慢而洪大,小于60次/分,甚至40-50次/分;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简称为“两慢一高”)。当晚期失代偿阶段,出现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甚至不规则,或出现叹息样呼吸时,则为病情危笃的表现,应随时警惕出现呼吸突然停止的可能。新生儿表现常不十分明显的特点,所以在临床上,认真观察脉搏和呼吸的变化是判断颅内出血进展的重要指征。

2.5.2 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适当的保暖尤为重要。定时测量体温,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6.皮肤 皮肤色泽的变化(通过观察患儿皮肤颜色,了解出血量大小,出血量大小与盆血成正比)。有无黄染(合并黄疸,意味病情凶险),死亡4例中有一例合并黄疸。

3.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加强病室环境管理,防止交叉感染。病室保持安静,对颅内出血的患儿意义尤为重大,尽量减少搬动,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翻身时,更换体位动作要轻,避免引起小儿烦躁而加重缺氧和出血。

3.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1.2.1.神志与反应:有无烦躁、兴奋或嗜睡、昏迷

3.1.2.2.有无脑性尖叫、抽搐和惊厥

3.1.2.3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应及各种反射有何变化

3.1.2.4.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等

3.2.降低颅内压的护理

3.2.1.将患儿肩部抬高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血液的回流,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2.2.控制体液入量:每天液体量控制在60-80mg/Kg体重,但对使用脱水治疗的患儿,应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可根据每日尿量及血化验来进行调整。

3.2.3.控制高热:因高热可使组织代谢增加,进而加重脑缺氧,故凡体温高达38℃ 以上均应用冰枕,39℃ 以上给物理降温或药物治疗等。

3.3.加强呼吸道管理

3.3.1.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咳嗽反射弱,不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之颅内出血时颅内压增高,引起呕吐。因此要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建立通畅的气道。

3.3.2.给氧:持续缺氧可加重颅内出血,根据患儿缺氧程度给低流量吸养,以提高动脉血氧含量及饱和度,减轻缺氧性脑损伤。

3.4.饮食护理 出血早期禁止直接哺乳,以免因吸引用力而加重出血。新生儿胃容量小,应少量多次吮奶,避免发生溢奶、呛咳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吸吮困难者用滴管或鼻饲,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可用10%的静滴。

3.5.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柔嫩,皮下脂肪少,富有血管,易损伤及感染。又长期卧床,翻动少。护理不当会增加感染机会,所以在执行任何操作时,我们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脐部护理,杜绝发生脐炎或因消毒部位,消毒不严发生感染。

3.6.生活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向家长及时解释病情,包括疾病的严重性及预后同时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减轻他们的不安、焦虑。

4.出院指导 有后遗症者,出院前要指导进行功能训练,积极配合治疗,理疗等恢复功能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外科护理学. 杜竞辉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12月 第一版.

[2]儿科护理学.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12月 第一版.

论文作者:宋家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9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论文_宋家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