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

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

一、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1](2020)在《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皖江经济带地处安徽省中南部,受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控制,隆起山地和断陷盆地相间发育,为区内地热资源的成生与赋存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该区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文以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内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地温场及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区内地热系统控制因素与形成条件,揭示了地热水的补给来源、赋存环境及其在循环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混合作用等;厘清了地热资源形成的盖层、热储层、来源及通道等要素特征,构建了本区的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基于地热系统成因分析,对区内地热资源进行了分区,圈定了典型地热田,评价了其地热资源量和地热水质量,提出找热靶区,可为皖江经济带乃至安徽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皖江经济带地热资源发育规律。本区地热资源发育受地壳厚度、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区内地热资源主要发育在地壳厚度较薄、大地热流值较高的庐枞盆地、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内,热水多出露在北东向、近东西向控热断裂构造和北西向导水断裂构造控制的交汇处。(2)研究区地热资源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上地幔传导热,大别山隆起区、庐枞盆地等构造活动强烈地区存在岩石放射性元素锐变热以及岩浆活动的余热。大地热流值在33.56m W/m2~156.42m W/m2之间(均值79.20 m W/m2),地热地温梯度在1.59℃/100m~5.49℃/100m(均值3.41℃/100m),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根据测温曲线升温特征,将其划分为线性升温型、稳定不变型、跳跃突变型以及先升后降型四种地温增温类型。线性增温型和稳定不变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传导形式,跳跃突变和先升后降型热量传递表现为热对流形式。(3)研究区热水水化学类型变化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庐枞盆地、定远盆地以及巢湖穹断褶带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SO4-Ca?Mg、HCO3-Ca?Mg型;大别山隆起、江南台隆等构造单元水化学类型为HCO3-Na、HCO3?SO4?Na型;合肥盆地等中新生代盆地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型、Cl-Na型。隆起山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程度较低,TDS较低,沿水流路径主要发生长石矿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矿物溶解作用,沉积盆地地热水水岩相互作用有所提高,TDS较高,水岩相互作用表现为岩盐溶解和离子交换吸附作用。(4)研究区发育碳酸盐岩类、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变质岩类四类热储。合肥断陷盆地碎屑岩类热储温度为60℃~70℃,定远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50℃~75℃之间,庐枞断陷盆地碳酸盐岩类热储热储温度为75~100℃,大别山隆起及江南台隆岩浆岩与变质岩热储温度在110℃~120℃,巢湖穹断褶带碳酸盐岩类热储温度在60℃~100℃之间。热储埋深在931.80~2641.69m之间,热储循环深度在961.80 m~2671.37m。各热储地热水主要接受现代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高程在416.67~1183.33m,沉积盆地碎屑岩类热储处于封闭状态,存在少量“古沉积水”,地下冷水混合不明显;碳酸盐岩类、岩浆岩类及变质岩类热储等隆起山地热储处于半开放~开放状,冷热水混合作用强烈,地下冷水混合混入比例在60%~88%之间。(5)构建了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和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2类地热系统成因概念模型。沉积盆地地热系统热储层(碎屑盐岩类、碳酸盐岩类)连续分布,且有较厚的隔热盖层,热水经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由地壳内部获得热量后沿岩层断裂主要以热传导方式上涌,经地热钻孔揭露而形成地热资源。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热储(碳酸盐岩类、花岗岩类、变质岩类)发育于断裂带中,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导水断裂至其交汇的深大断裂而向深部循环,在深部高温、高压的驱动下,地热能被流体携带着主要以热对流方式向地表运移,在断裂交汇处形成温泉或人工钻孔揭露。(6)估算研究区地热资源总储量为1.35×1015KJ,可开采量为2.63×1014KJ,开采资源量可达2.95×107W。大别山隆起、巢湖穹断褶带可作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靶区。

廖宝胜[2](2018)在《玢岩型铁矿空间定位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以钟姑矿田典型矿床为例》文中指出三维成矿预测是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国内外找矿勘查的重要手段,在深部矿、潜伏矿的资源评价工作中显示出巨大生命力。本文基于传统玢岩铁矿找矿模型,选择长江中下游研究程度较高的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作为研究区,在全面收集地质资料数据与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三维距离场分析、隆起凹陷程度分析、地层组合熵分析、断裂等密度分析等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开展了研究区中白象山、姑山、杨庄、钟九等典型玢岩型铁矿床的地质要素三维空间分析。分析获得反映地质体与矿体之间空间关系的定量化数值后,通过数值统计、筛选、综合分析,得到可以表征钟姑矿田玢岩型铁矿床地质要素空间特征的定量化数值集合,建立三维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利用矿床空间定位模型中的数值条件叠加约束,在研究区进行了同类型矿床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前人工作圈定的靶区进行对比,验证了空间定位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建立的钟姑矿田玢岩型铁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反映了该地区玢岩型铁矿床的特征和规律,该模型及建立方法流程可推广至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矿床。论文工作是找矿模式定量化研究的探索性工作,可从新的侧面提高玢岩型铁矿床的研究程度,丰富定量化成矿预测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三维空间分析是研究地质现象一种有效方法,可综合多源多维异构数据,充分挖掘地质大数据中的隐藏规律和间接数据。(2)矿体Z轴高差分析可以反映出各地质要素在垂直距离上的距离特征;岩体顶面隆起凹陷度分析与顶面形态类型分析可以反映出岩体顶面的形态特征;地层组合熵分析可以反映出地质构造活动对地表的改造程度;断裂构造分析可以反映区域内受断层的影响程度。(3)仅通过数据挖掘,发现白象山、姑山、钟九铁矿床矿体多位于岩体顶面隆起处;白象山、姑山、钟九铁矿床矿床区域的构造比杨庄铁矿床更强烈;杨庄铁矿床比白象山、姑山、钟九铁矿床受断裂影响更小,这些结论和传统地质工作得出的结论一致。(4)三维空间分析获得的定量化数值,可反映玢岩型铁矿床地质体空间分布、形态、与成矿相关关系等特征,是用数据体现的矿床规律和找矿模型,为建立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奠定基础。(5)矿床空间定位模型,可直接用于三维成矿预测,其定量化预测指标更加精确、合理和有效,较之以往依据地质经验提出的大范围估计数值更具科学性。

李双喜[3](2015)在《宁芜南门头火山岩覆盖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南门头地区是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深部矿勘查方法技术示范”项目在宁芜盆地北部选取的一个地区,该示范区地表多为第四系和火山岩覆盖区,项目于2007-2015年在该区先后开展了大量的物化探测量和地质工作,包括大比例尺重力、磁法测量、复电阻率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钻孔验证等,同时为长江中下游深部找矿,特别是火山岩覆盖区深部找矿提供深部找矿经验和方法指导。南门头地区物探资料的获取和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物探资料解释中存在一定的多解性;在具体勘查过程中,根据综合异常(以物探为主)布置的钻孔一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有一些则未取得预期的结果。对研究区各类地质、物探、测井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物探资料解释经验和找矿模型,对于今后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对南门头地区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了综合研究。南门头地区位于宁芜盆地北段,主要地层为中生代早白垩纪火山岩地层。测区东部毗邻吉山-朱门断裂喷发带内的朱门—皇姑山火山喷发区,西南部为姑山—娘娘山火山喷发区。北东向的安德门—娘娘山断裂喷发带通过本区,喷发带内见吴庄隐爆角砾岩筒。研究区内断裂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本文通过对本区实测和收集的不同岩性的物性数据(密度、磁化率、剩磁强度、电阻率、面极化系数)进行分析,对本区引起重磁异常和电法异常的因素做了总结。通过对本区主要地层物性数据进行统计,总结了宁芜北部主要地层物性综合剖面特征。在对区域重磁异常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南门头示范区所在位置的重磁异常特征。南门头地区布格重力异常整体为低值,重力异常从南西到北东增大。通过对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不同高度的延拓,总结了本区引起重力异常的主要因素:测区东部与北东部分布的大王山组岩石造成了北东重力高值,中部和西南部浅部广泛分布有姑山旋回的岩石造成了西南部的重力低值。通过对剩余重力异常进行分析,对本区岩体、火山岩、隐爆角砾岩筒及古火山通道的分布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对重磁数据进行了不同方向的水平导数,其中450和135。方向的水平导数重磁异常图,北东向和北西向异常最为显着,反映测区的构造特征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在本区已知断裂、断裂喷发带的基础上通过重磁数据求导后的异常特征,结合电法剖面特征,本次新推断了F9-F12四条断裂。本文详细分析了南门头地区开展的8条CR法剖面和4条CSAMT法剖面特征,结合各测线的重磁剖面异常,并在验证钻孔的控制下,共推断了9条地质剖面。同时将钻孔物性、测井曲线与典型剖面相应位置参数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重新对电法、重磁异常做了二次解释和总结,丰富了物探异常解释的经验。本区CR法剖面图导电性参数(pω、ps)从浅到深电阻率基本上呈“低阻-中阻-高阻-中阻”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本区见矿的CR法剖面分析,总结本区有一定品位的矿致异常的CR法特征为:“高ms、低ρs、中等τs、低Cs”特征,并且处于重磁同高异常(或有利成矿部位)上。CSAMT法反演断面图在高程约-400m--600m处均有一稍有起伏的高阻电性分界面,可能反映了大王山组中段不同岩性的界面,10线ZK4181处该电性界面强烈隆起,推断ZK4181处存在古火山口通道。同时根据CSAMT视电阻率二维反演断面图推断了2条断裂(F10、F11)。本文对本区开展的7个验证钻孔的地质特征、蚀变与矿化特征、物性和测井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本区钻孔上部为第四系,下部从上至下依次为姑山组的中下段、大王山组的中下段和龙王山组的上段。岩性主要为各个旋回的喷出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间歇期的沉积岩。测区北东部钻孔深部,均见一套中酸性侵入岩,岩性为正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此外,部分钻孔在大王山组中段见脉状的安山玢岩或闪长玢岩脉。由钻孔蚀变特征来看,普遍存在的蚀变包括青磐石化、碳酸盐化、钾化和硅化。本区钻孔见到的矿化主要包括黄铜矿化、磁铁矿化与镜铁矿化。通过对钻孔测井(或物性磁化率)曲线进行分析,认为大王山组下段的灰黑色安山岩类表现为高磁化率特征,可能是造成本区高磁异常的主要因素;CR法与CSAMT法电阻率曲线在浅部表现为低阻,高阻主要分布在-600--1000m的深度,可能由蚀变较弱的安山岩或中酸性侵入岩引起;引起极化率高值异常的主要因素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通过对本区电法剖面、重磁剖面、钻孔特征及测井曲线特征的综合分析,对本区物探异常的特征和引起物探异常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并且对深部的地质结构和构造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宁芜地区产有与中基性陆相火山岩相关的“玢岩型铁矿”和多处铜、金矿床(化),本文对上述各类矿床的特征、与岩浆的关系、成矿流体的来源、成矿过程、构造成矿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通过多位学者对于该区深部成矿理论提出的认识,对本区深部找矿潜力进行了探讨。同时选取7个典型矿床,分别对各个矿床的的地质矿产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找矿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南门头火山岩覆盖区深部找矿找矿模型,系统地总结了两类矿床找矿靶区的选择原则、勘查目标体的类型、找矿方法组合与流程、找矿标志、干扰因素及方法有效性等。最后,通过对南门头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本区北西向、北北西向断裂可能为脉状铜矿储矿断裂的认识。结合区同类矿床产出空间及特征,提出本区西南部有找到铜金矿的可能。

李晓晖[4](2015)在《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近年来,随着未发现的地表矿、浅部矿及易识别矿的日益减少,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找矿勘探工作已转向寻找隐伏矿、难识别矿。然而,深部隐伏矿体在地表的异常指示往往较弱,这对于基于异常理论的成矿预测评价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前的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机遇。因此,将三维地质信息技术与成矿定量预测方法相结合,建立相对完善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体系及软件系统平台,对于新时期的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的实际需要,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及流程,并依此设计实现了针对于隐伏矿体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评价系统平台。该系统平台融合了当前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的最新方法及成果,与实际预测工作联系紧密。基于该系统平台,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内钟姑矿田作为实例,针对矿床、矿田两个尺度分别开展了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研究,并详细对比分析了不同定量预测评价方法在三维成矿预测研究中的有效性及预测效率。对比研究显示,针对于三维环境下的成矿定量预测评价,基于连续型数据的预测效率明显优于基于布尔型数据的预测效率;Logistic回归方法及神经网络方法由于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因此能够更好的挖掘控矿与指示要素信息中的非线性特征,因而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及预测效率。依据预测结果,研究在钟姑矿田内圈定了多处找矿靶区,为进一步开展钟姑矿田深部隐伏矿体找矿及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预测结果显示在已知矿床的深边部存在较高的成矿潜力,值得开展进一步的找矿勘探工作。此外,通过实例研究也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方法与体系能够较好的应用于矿床及矿田尺度的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工作;开发实现的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及适用性,能够更为深入的推进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及理论的实际应用,对于进一步推动深部隐伏矿体找矿和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李海滨[5](2013)在《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下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岩相古地理的变化,并沉积了巨厚的上奥陶统-志留系碎屑岩,覆盖于下伏碳酸盐岩台地之上。该套地层的沉积时代与华南早古生代造山时间相当,进一步确定该期盆地的性质和沉积演化过程对研究华南早古生代盆山关系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区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期的叠加和改造,详细的分析每一期构造的性质、影响范围不仅对认识该区的构造格局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盆地为主线,首先通过锆石定年探讨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的时代,确定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盆地沉积的区域构造背景;其次根据沉积厚度的变化、盆地沉降过程和碎屑锆石物源分析等探讨前陆盆地的发育和演化过程;然后以构造解析为手段研究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在中、新生代的构造改造;最后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综合分析该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和页岩气勘探前景。利用锆石La-ICPMS定年测定了八都群和陈蔡群基底变质岩的变质年龄为453-442Ma,同构造花岗岩慈竹、金溪岩体年龄为分别为450Ma和430Ma左右。综合华南变质岩和同构造花岗岩已有数据和盆地研究资料得出华南早古生代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455-425Ma,与世界上典型加里东造山带形成的时间相当;基于上述认识和华南缺少泛非运动这一事实,提出华南在志留纪可能与加里东造山带相邻,并以古地磁资料为约束,将华南置于格林兰北部或挪威北部。基于地层对比、地层厚度、沉积相变化、沉积过程和碎屑锆石物源分析,确定了下扬子晚奥陶世-志留纪盆地是受华南早古生代造山控制形成的前陆盆地,其前渊拗陷位于浙北皖南,前缘隆起位于沿江一带,苏北地区为隆后拗陷;碎屑锆石定年数据表明前陆盆地的物源主要有五个年龄峰,即2500Ma,1800-2100Ma,900-1200Ma,740-860Ma和425-460Ma,其中前三个年龄峰的物源主要来自武夷山元古界-奥陶纪系的再旋回沉积,后两个年龄峰对应于武夷山新元古代的岩浆事件和早古生代的造山事件,并且最年轻的锆石为志留纪茅山组的沉积时代提供了一个约束;根据厚度分布、沉积相特征和物源变化可以将前陆盆地的演化分为晚奥陶世欠充填阶段、早志留世鲁丹期-特里奇早期充填阶段和特里奇晚期过充填阶段。根据不整合面分布、地层接触关系和断陷盆地的发育,得出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在中新生代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两期挤压和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一期伸展断陷,早期的挤压由北西向南东,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以北地区,晚期的挤压由南东向北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二者在长江沿岸地区形成对冲带;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将下扬子盆地分为七个构造层,从下至上分别是震旦系-中奥陶统、上奥陶统-志留系、上古生界-中三叠统、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构造层、上白垩统-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系构造层;依据变形的基本特征和变形期次的差异,将研究区分为10个构造单元,分别是江南褶皱带、江阴-无锡滑脱褶皱带、常州-宣城断陷盆地带、茅山褶皱冲断带、南陵-句容断陷盆地带、宁镇褶皱冲断带、铜陵-繁昌褶皱带、沿江盆地带、滁州-宿松褶皱带和苏北盆地。该区早古生代发育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两套黑色页岩,二者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成熟度高、处于生气阶段等特点,具有非常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特别是江阴-无锡滑脱褶皱带构造相对稳定,下古生界成藏条件优越,是油气勘探特别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邵蔚[6](2013)在《形变—热—流体对成矿作用制约的数值模拟 ——以白象山铁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成矿系统这种巨大时空尺度的复杂系统,只有通过动力学计算模拟的方法才能揭示整个系统的演化进程。钟姑矿田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上的重要铁矿区,钟姑矿田内的白象山式铁矿床的重要代表白象山铁矿床是钟姑矿田内的典型铁矿床之一。本文选择钟姑矿田白象山铁矿床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三维地质体建模和成矿动力学计算模拟的研究。以SURPAC为建模工具,进行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通过编程实现SURPAC的六面体模型即块体模型向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中的Brick单元体模型的转换,建立了白象山三维网格模型。通过矿区典型地质剖面图并结合白象山三维网格模型,利用FLAC3D中内置的FISH语言建立矿区内三个典型地质剖面的三维网格模型。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网格模型进行力-热-流耦合动力学数值模拟实验,根据计算模拟的结果来分析成矿的动力学机制和控矿因素。通过以上这些工作,本文得到了以下四方面的成果:(1)通过三维地质体模型,主要展示了地层、岩体、矿体的三维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发现了矿体主要受白象山背斜构造和岩体所控制。(2)通过编写从SURPAC的六面体网格转化为FLAC3D的Brick单元体网格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复杂地质实体模型向FLAC3D模型的转化,利用该方法建立了白象山铁矿床的三维网格模型。(3)通过对矿区地质研究基础上并结合白象山铁矿床的三维网格模型,选取了矿区三个典型地质剖面图,利用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通过编程建立三个典型地质剖面的三维网格模型图。为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了有限差分网格模型。(4)通过对三维网格模型进行动力学数值模拟得到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的形成与岩体同构造冷却过程中的耦合动力学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力-热-流耦合作用在黄马青组砂页岩中形成了汇流扩容空间,为白象山似层状矿体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成矿空间。

张明明[7](2014)在《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找矿深度的增加,找矿难度日益提高,传统的勘探手段基于二维平面数据,数据维数的限制导致深部地质信息难以清晰表达,对隐伏矿、深部矿的定量、定位描述难以完成。近十年中,三维建模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成矿预测由定性预测向定量预测发展,预测的维数也由二维转入三维。传统找矿勘探工作积累的数据大多不能支持三维空间预测,传统矿床学研究也处于概念、定性研究阶段,因此,在三维空间实现隐伏矿体的定量、定位预测困难重重。如何将传统一维(文本记录)、二维(图件资料)数据加以综合利用,如何实现不同尺度的三维建模及立体填图,如何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形态趋势分析及控矿地质因素提取,如何选择合理可信的成矿预测模型,如何进行三维成矿预测结果的评价都是难题所在。宁芜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坳带,是我国着名的长江中下游铁矿成矿带,钟姑矿田位于盆地南段,为铁矿矿化富集区域。前人在钟姑矿田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建立了钟姑矿田“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为后期找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由于勘探技术的制约,钟姑矿田已发现的矿床集中在地表-600米以浅,-600米以下深部的找矿工作还需加强。近些年来钟姑矿田内新发现的大型杨庄铁矿床、中型钟九铁矿床,均属“白象山式”铁矿床,证实该类型铁矿床在矿田深部(第二空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钟姑矿田已被安徽省地勘局列为“十二五”寻找“白象山式”铁矿床的重点靶区。宁芜盆地具有矿产类型单一、理论研究程度高、勘查资料丰富、深部找矿潜力巨大的特点,为三维找矿预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实验室和绝佳场所;而“白象山式”铁矿床作为深部重要的找矿目标,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年龄、矿床成因、成矿背景及规律已基本明确,也为寻找该类型矿床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论文在宁芜盆地钟姑矿田收集了典型矿床和矿田的大量数据资料,在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矿田控制性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和钟姑矿田地学综合数据库,并以此为数据支持,在三维建模技术的支持下,对钟姑矿田进行立体填图。论文以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为依托,实现控矿因素的定量提取,并选择证据权法作为成矿预测模型,实现矿床的三维定量定位预测,并对比物探异常、遥感成矿预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可信度高的成矿预测靶区,并通过勘探验证了其准确性。论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获得了进展:(1)提出了矿田尺度立体填图工作方法论文在钟姑矿田结合物探、地质、钻探数据提出了基于剖面重绘的曲线建模方法进行矿田尺度的立体填图。证明立体填图工作不仅能在数据密度高的大尺度矿床中进行,也能够在数据较稀疏的中等尺度的矿田内进行,为大范围进行立体填图提供了方法支持。(2)提出并实现了多种三维空间分析处理方法论文系统化的实现了和三维成矿预测相关的三维空间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支持钟姑矿田的找矿预测工作,在其他区域进行三维找矿预测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控矿因素的提取,为在三维空间中寻找深部矿、隐伏矿提供技术支持。(3)将证据权法应用于三维成矿预测论文实现了证据权法从二维至三维的拓展,并使用三维证据权模型在钟姑矿田进行了控矿因素的提取,将各三维控矿因素作为证据图层进行成矿预测,并根据后验概率圈定了找矿靶区。(4)提出了成矿预测成果评价方法论文使用物探异常、遥感异常、三维成矿预测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解决了三维成矿预测靶区难以对比验证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钻探验证表明,论文提出的找矿靶区具有较高可信度和准确性。论文工作提出了三维成矿预测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为成矿预测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可行的方法手段。论文为宁芜地区深部寻找“白象山式”铁矿床提供直观、快速、操作性强的的技术支持,为三维成矿预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良好示范,为针对性的寻找深部矿、隐伏矿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可行手段,论文工作可应用于进一步“玢岩铁矿,,深部找矿工作。

童劲松[8](2008)在《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以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结合构造地质、盆地演化和深部结构探测的最新成果,重点研究大别造山带及邻区的燕山期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序列、成因类型、深部作用及构造背景,分析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及大别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1、建立了区域构造演化模式,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印支期俯冲碰撞、侏罗纪陆内挤压—隆升、早中白垩世热窿伸展和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断陷伸展等四个阶段。2、结合同位素资料及岩体的空间展布、构造变形和相互穿切关系,划分了岩浆活动期次和构造—岩浆组合,建立了构造—岩浆事件序列。认为大别造山带燕山期主要有中侏罗世(166-154Ma)、晚侏罗世(138-135Ma)、早白垩世早期(134—126Ma)、早白垩世早中期(130—120Ma)和早白垩世中晚期等几期岩浆活动。3、研究了不同类型侵入岩的成因类型,认为高Sr低Y型侵入岩主要特征与埃达克岩相似,为增厚地壳底部部分熔融的产物;高Sr高Y型侵入岩是增厚地壳部分熔融岩浆与富集型岩石圈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碱性基性岩浆混合作用产物;富Mg的高Sr低Y型中酸性侵入岩是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产物,并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幔源橄榄岩的交代、混染;低Sr型花岗岩是正常深度中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过碱性正长岩则是低压条件下幔源碱性玄武质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结果。4、分析了Sr、Nd同位素组成,认为大别造山带从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侵入岩幔源物质贡献的明显增高,白垩纪岩浆源区从早到晚则可能由含较多幔源物质的下地壳向陆壳物质占优的中上地壳迁移。5、中侏罗世因俯冲板片的断离作用导致热的软流圈上涌,诱发造山带增厚地壳底部部分熔融;新提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始于晚侏罗世,与下地壳底部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发生混合。早白垩世早期(135-130Ma)底侵作用达到高峰,由上涌软流圈地幔及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底侵在壳幔过度层,并与下地壳相互作用;早白垩世早中期(130—120Ma)发生了大规模拆沉作用,导致造山带伸展、崩塌和热的软流圈物质上涌,造成大规模低Sr型花岗质岩浆和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作用。6、论证了大别造山带燕山期存在独立的造山作用旋回,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叠加在印支期俯冲碰撞造山带之上。7、提出印支期陆间造山带是冷板块俯冲—碰撞结果,地温梯度低,属一种“冷”的造山带。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可能与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造山带向“热”的方向演化。8、燕山早期的陆内挤压造山仍受古特提斯构造体系控制,早白垩世早期造山带已开始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燕山期大别陆内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实质上是两大构造体制域转换的结果。

孔为伦[9](2006)在《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中生代古环境与古气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球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而且研究多集中在第四纪以来的古气侯,对前第四纪的研究很少涉及。本文根据地层中矿物组分、岩石类型、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充填序列、古生物化石以及地球化学资料等,对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中生代古环境和古气候进行了研究。 本文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 1.在比较系统的收集、消化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了古气候各种判别标志,汇编了古气候判别标志指南,这不仅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古气候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2.根据对盆地地层资料深入分析,确定了大别山周缘的潢川盆地、合肥盆地、大别山北麓、巢湖地区、安庆—潜山盆地、宿松盆地、大冶盆地和江汉盆地中生代古环境古气候的特征及演化,并绘制了大别山周缘盆地中生代古环境古气候演化图; 3.将地球化学数据应用到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4.根据周缘盆地古环境古气候特征,结合大别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历史,初步发现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变趋势和大别造山带的隆升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

陈建平[10](2004)在《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合肥盆地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叠合多旋回陆相沉积盆地,其形成主要经历了前中生代的稳定大陆边缘盆地、弧后前陆盆地,中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以及后来的复合前陆盆地演化阶段,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多期次叠合,多构造作用的特点。 整个盆地蕴含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40多年来,尽管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由于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以及盆地地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合肥盆地目前仍是一个勘探早期的盆地。本文首次在合肥盆地重、磁、电、震等资料平面统计推理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实行联合反演,确定了盆地断裂系统南北分带的盆地结构,肥中、六安等先逆后正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盆地中部隆四周坳和近东西向断层切割明显的基本构造格局。利用钻井、重磁等地球物理资料,以肥中断裂为界把合肥盆地中新生界划分为肥北斜坡区和肥南断坳区两个构造单元,其中肥北斜坡区可以划分为霍丘凸起、吴山庙低凸起、大桥凹陷和定远凹陷;肥南断坳区可以划分为小庙断褶低凸起、丁集凹陷、舒城凹陷和肥东凹陷,并结合沉积建造分析以及前陆盆地和大陆板块边缘动力学等理论,把合肥盆地构造演化细分为前侏罗纪盆前阶段、侏罗纪前陆盆地阶段、早白垩世挤压走滑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阶段、新近纪和第四纪坳陷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研究盆地中新生代油气地质特征,认为肥中断裂带以北的石炭-二叠纪煤系属于好的煤层气源岩,下侏罗统防虎山组属于较好的烃源岩。下古生界及其以下储集层主要为碳酸盐岩,中、新生界储集岩主要为碎屑岩,且中、新生界定远组、邱庄组具有较好的储层物性。盆地内生储盖形式多样,以上生下储式为重要的类型。盆地中部为最有利的含油气区,首选的构造圈闭是木厂埠断背斜和朱巷鼻状构造。盆地东部为较有利含油气区,南部为含油气远景区。

二、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论文提纲范文)

(1)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系统成因类型划分
        1.2.2 地下热水流动模式及成因研究
        1.2.3 地热流体热储环境
        1.2.4 控热因素
        1.2.5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6 研究区地热研究现状
        1.2.7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皖江经济带地热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地质背景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岩浆岩
    2.3 水文地质特征
        2.3.1 水文地质单元
        2.3.2 含水系统特征
        2.3.3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4 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2.4.1 地壳物理场特征
        2.4.2 莫霍面变化特征
        2.4.3 居里面变化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热资源分布及形成条件
    3.1 地热资源概况
    3.2 地热资源分布特征
        3.2.1 地壳厚度制约地热资源分布
        3.2.2 构造演化活动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3.2.3 断裂构造控制地热资源出露
        3.2.4 褶皱构造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
    3.3 地热田形成条件
        3.3.1 地表温度异常特征
        3.3.2 地热田分区特征
        3.3.3 典型地热田形成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温场及大地热流特征
    4.1 测温及热导率测试
    4.2 地温场特征
        4.2.1 地温梯度特征
        4.2.2 水平地温特征
        4.2.3 垂向地温特征
        4.2.4 地温传递控制模式
    4.3 大地热流特征
    4.4 地温场控制因素分析
        4.4.1 区域构造演化控制热源分配
        4.4.2 地质构造控制地温场分布
        4.4.3 岩浆余热对大地热流的影响
        4.4.4 地壳岩石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热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热流体形成机制研究
    5.1 样品采集和测试
    5.2 地热流体宏量组分特征
        5.2.1 地热流体宏量元素含量
        5.2.2 地热流体化学类型
        5.2.3 宏量组分相关性特征
    5.3 微量组分特征
        5.3.1 微量组分含量
        5.3.2 微量组分相关性
    5.4 地热流体同位素特征
        5.4.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5.4.2 地热流体滞留时间及赋存环境
        5.4.3 地热流体补给效应分析
    5.5 地热流体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5.5.1 水岩相互作用程度
        5.5.2 矿物饱和指数特征
        5.5.3 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6.1 地热系统形成要素特征
        6.1.1 热储与盖层特征
        6.1.2 地热流体通道
        6.1.3 热源与水源
    6.2 地热系统热储温度估算
        6.2.1 阳离子地热温标
        6.2.2 SiO_2地热温标
        6.2.3 地球化学热动力温标
        6.2.4 热储温度范围
    6.3 热储深部循环特征
        6.3.1 热储埋深
        6.3.2 循环深度特征
    6.4 地热系统成因模式研究
        6.4.1 成因类型划分
        6.4.2 沉积盆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6.4.3 隆起山地型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7.1 地热资源分区
    7.2 地热资源量评价
        7.2.1 地热资源储量
        7.2.2 地热资源可开采热量
        7.2.3 地热流体开采资源量
    7.3 地热水质量评价
        7.3.1 理疗热矿水评价
        7.3.2 生活饮用水评价
        7.3.3 地热水腐蚀性评价
        7.3.4 碳酸钙结垢评价
    7.4 地热勘查靶区评价
        7.4.1 评价指标选取
        7.4.2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7.4.3 勘查靶区划分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玢岩型铁矿空间定位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以钟姑矿田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玢岩型铁矿床研究现状
        1.2.2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1.5 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2 矿田地质背景
    2.3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第三章 地质数据库建立与三维地质建模
    3.1 地质数据库
        3.1.1 数据收集整理
        3.1.2 地质数据库
    3.2 三维地质建模
        3.2.1 建模方法介绍
        3.2.2 三维地质建模
第四章 三维空间分析
    4.1 距离场分析
        4.1.1 三维欧式距离场分析
        4.1.2 矿体Z轴高差分析
    4.2 岩体顶面隆起凹陷分析与岩体顶面形态类型分析
        4.2.1 岩体顶面隆起凹陷分析
        4.2.2 岩体顶面形态类型分析
    4.3 地层组合熵分析
    4.4 断裂线性构造分析
第五章 空间定位模型建立和成矿预测
    5.1 空间定位模型建立
    5.2 成矿预测运用及结果对比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宁芜南门头火山岩覆盖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深部矿勘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南门头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门头地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
    2.1 南门头地区地质概况
    2.2 南门头地区物性特征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门头地区面积性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
    3.1 1:1万重力数据处理与解释
    3.2 1:1万磁测数据处理与解释
    3.3 面积性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成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门头地区地球物理剖面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4.1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概述与研究区剖面布置概况
    4.2 地质-地球物理剖面综合研究
    4.3 深部地质结构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门头火山岩覆盖区找矿模型研究
    5.1 区域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型
    5.2 玢岩型铁矿矿床勘查模型研究
    5.3 脉状铜金矿矿床勘查模型研究
    5.4 南门头地区找矿远景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致谢
简历及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

(4)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3 三维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1.2.4 成矿预测软件系统研究及开发现状
    1.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方法
    2.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2.1.1 基于轮廓线的显式三维建模方法
        2.1.2 基于插值等势面的隐式三维建模方法
    2.2 三维地球物理正反演方法
        2.2.1 重磁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方法
        2.2.2 重磁三维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2.3 三维空间分析方法
        2.3.1 三维缓冲区分析方法
        2.3.2 三维空间插值方法
        2.3.3 三维数学形态学方法
        2.3.4 三维地质构造曲面分析方法
        2.3.5 三维切平面夹角分析方法
        2.3.6 离散单元空间滤波
        2.3.7 空间数据二值分类
    2.4 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2.4.1 知识驱动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2.4.2 数据驱动的定量预测评价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 三维成矿定量预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3.1 系统设计
        3.1.1 需求分析
        3.1.2 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3.2 开发模式及运行环境
    3.3 数据库及管理模块设计与开发
        3.3.1 结构及功能设计
        3.3.2 开发与实现
    3.4 资源储量估算模块设计与实现
        3.4.1 结构及功能设计
        3.4.2 开发与实现
    3.5 三维地球物理正演模块设计与实现
        3.5.1 结构及功能设计
        3.5.2 开发与实现
    3.6 三维空间分析模块设计与实现
        3.6.1 结构及功能设计
        3.6.2 开发与实现
    3.7 三维预测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
        3.7.1 结构及功能设计
        3.7.2 开发与实现
    3.8 小结
第四章 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实例
    4.1 地质背景
        4.1.1 区域地质背景
        4.1.2 钟姑矿田地质背景
    4.2 矿床尺度三维成矿定量预测
        4.2.1 数据收集
        4.2.2 三维地质体建模
        4.2.3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
        4.2.4 三维空间分析及控矿指示要素提取
        4.2.5 预测有效性分析
        4.2.6 三维定量预测评价
        4.2.7 预测方法对比及最终靶区圈定
    4.3 矿田尺度三维成矿定量预测
        4.3.1 数据收集
        4.3.2 综合剖面构建
        4.3.3 三维地质建模
        4.3.4 成矿预测模型构建
        4.3.5 三维空间分析及控矿指示要素提取
        4.3.6 三维定量预测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第2章 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变形特征与构造热事件
    2.1 变形特征
    2.2 华南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定年测试
        2.2.1 锆石U-Pb定年实验方法
        2.2.2 定年结果与分析
    2.3 华南早古生代造山时间探讨
    2.4 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与加里东造山带的对比
        2.4.1 斯堪的那维亚加里东造山带
        2.4.2 东格陵兰加里东造山带
        2.4.3 英国和爱尔兰加里东造山带
        2.4.4 北美阿巴拉契亚造山带
        2.4.5 华南志留纪古位置探讨
第3章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
    3.1 前陆盆地沉积填充特征
        3.1.1 上奥陶统沉积特征与厚度分布
        3.1.2 志留系沉积特征与厚度分布
    3.2 前陆盆地沉积埋藏史
    3.3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3.3.1 碎屑锆石年龄分布
        3.3.2 物源对比分析
        3.3.3 前陆盆地沉积演化和对造山带剥蚀的约束
第4章 中、新生代构造对早古生代前陆盆地的叠加与改造
    4.1 下扬子地区构造层
    4.2 下扬子地区构造变形期次
        4.2.1 晚三叠世挤压
        4.2.2 中晚侏罗世挤压
        4.2.3 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改造
    4.3 构造单元划分及变形特征
        4.3.1 江南造山带
        4.3.2 苏州-江阴滑脱褶皱带
        4.3.3 常州-宣城断陷盆地带
        4.3.4 茅山褶皱冲断带
        4.3.5 南陵-句容断陷盆地带
        4.3.6 宁镇褶皱冲断带
        4.3.7 滁州-宿松褶皱冲断带
        4.3.8 苏北盆地
    4.4 区域构造剖面分析
        4.4.1 泰兴-嘉兴区域大剖面
        4.4.2 金牛山-溧水区域大剖面
        4.4.3 郯庐断裂-安吉大剖面
第5章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油气潜力
    5.1 烃源岩发育
    5.2 储层类型
    5.3 盖层条件
    5.4 圈闭发育与有利区带分布
    5.5 页岩气前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6)形变—热—流体对成矿作用制约的数值模拟 ——以白象山铁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成矿作用动力学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 成矿作用动力学
        1.4.2 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
        1.4.3 目前主要的计算机模拟软件简介
        1.4.4 动力学数值模拟面临的难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6.1 完成的工作量
        1.6.2 取得的成果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1.3 岩浆岩
    2.2 白象山铁矿床地质特征
        2.2.1 矿区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3 矿体特征
第三章 数值模拟网格剖分及动力学模型建立
    3.1 数值模拟总体思路及主要流程
        3.1.1 动力学数值模拟总体思路
        3.1.2 基于 SURPAC 软件的地质体建模
        3.1.2.1 SURPAC 软件简介
        3.1.2.2 三维地质体建模
        3.1.3 基于 FLAC3D 软件的网格模型建立
        3.1.3.1 FLAC3D 软件简介
        3.1.3.2 初始化三维网格模型的建立
        3.1.4 动力学数值模拟主要流程
    3.2 网格剖分的必要性
    3.3 六面体网格剖分算法
    3.4 复杂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5 六面体剖分模型的构建
        3.5.1 基于 SURPAC 块体模型的构建
        3.5.2 基于 FLAC3D 六面体模型的构建
第四章 白象山铁矿床典型剖面三维网格模型构建
    4.1 白象山铁矿床三维地质体模型构建
        4.1.1 白象山铁矿床地层、岩体三维实体模型
        4.1.2 白象山铁矿床矿体三维实体模型
    4.2 典型剖面的选取与剖面地层线的生成
        4.2.1 典型剖面选取
        4.2.2 典型地质剖面地层线的生成
    4.3 基于典型地质剖面的三维模型图构建
    4.4 白象山铁矿床块体模型的构建
    4.5 FLAC3D 中三维网格模型的建立
        4.5.1 基于 SURPAC 空间外推建立三维网格模型
        4.5.1.1 接口程序的编制——从 SURPAC 到 FLAC3D
        4.5.1.2 FLAC3D 中的白象山网格模型建立
        4.5.2 基于 FLAC3D 内置的 FISH 语言建立三维网格模型
        4.5.2.1 FISH 语言
        4.5.2.2 FISH 语言建立三维网格模型
第五章 白象山铁矿床动力学数值模拟
    5.1 FLAC3D 软件求解的流程
    5.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条件
        5.2.1 动力学计算模拟的目的
        5.2.2 白象山模型的建立与参数选择
        5.2.3 模型的边界和初始条件
    5.3 模拟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依托项目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矿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玢岩铁矿”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条件及实验条件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成果及创新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火山岩
        2.3.2 侵入岩
    2.4 区域矿产
第三章 钟姑矿田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田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1.4 区域矿产
        3.1.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3.2 矿床地质特征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接触变质和围岩蚀变
        3.2.5 矿体
        3.2.6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3.2.7 找矿前景
第四章 地质-物探综合剖面解译
    4.1 控制性地质剖面建立
    4.2 地质-物探综合剖面建立
        4.2.1 钟姑矿田地球物理场特征
        4.2.2 钟姑矿田物探解译方法
        4.2.3 钟姑矿田物探解译结果
        4.2.4 钟姑矿田地质-物探综合剖面
第五章 地学综合数据库的建立
    5.1 地学综合数据库相关术语
    5.2 地学空间数据库结构
        5.2.1 矿产地数据库
        5.2.2 固体矿产钻孔地质数据库
    5.3 数据库入库及管理
第六章 矿田立体填图
    6.1 原始资料的采集
    6.2 钟姑矿田立体填图工作方法
    6.3 钟姑矿田立体填图成果
第七章 矿田三维成矿预测
    7.1 三维空间分析
        7.1.1 二维数据三维转换
        7.1.2 三维离散化变换
        7.1.3 三维空间叠加分析
        7.1.4 三维缓冲区分析
        7.1.5 三维形态学分析
        7.1.6 三维地质体表面提取
        7.1.7 三维离散块体空间消滤
        7.1.8 三维拓展分析
        7.1.9 三维切平面夹角分析
        7.1.10 三维表面分析
        7.1.11 三维实体布尔运算
    7.2 块体模型建立
    7.3 控矿因素距离场模型
    7.4 三维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7.4.1 证据权模型
        7.4.2 三维证据权法预测步骤
        7.4.3 钟姑矿田三维证据权法预测结果
第八章 找矿预测成果评价
    8.1 物探异常
    8.2 提取遥感异常蚀变信息
        8.2.1 蚀变异常提取的地质依据
        8.2.2 遥感异常蚀变信息提取方法
        8.2.3 钟姑矿田蚀变信息提取
    8.3 找矿靶区优选
第九章 结论及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以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依据及内容
    1.3 研究方案和工作安排
    1.4 主要结论、进展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划分与地质概况
        2.1.1 大别造山带
        2.1.2 华北陆块南缘
        2.1.3 扬子陆块北缘
    2.2 主要边界断裂特征
        2.2.1 六安断裂
        2.2.2 晓天—磨子潭断裂
        2.2.3 郯庐断裂带
        2.2.4 黄栗树—破凉亭断裂
3. 盆地沉积建造与盆山耦合关系分析
    3.1 盆地充填序列
        3.1.1 沿江前陆盆地
        3.1.2 合肥盆地
    3.2 盆山耦合关系分析
        3.2.1 中、晚三叠世盆山耦合关系
        3.2.2 侏罗纪盆山耦合关系
        3.2.3 早白垩世早中期盆山耦合关系
        3.2.4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盆山耦合关系
4. 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区域构造演化
    4.1 中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4.1.1 大别造山带
        4.1.2 合肥盆地
        4.1.3 华北陆块南缘
        4.1.4 扬子陆块东北缘
    4.2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
        4.2.1 印支期俯冲—碰撞阶段
        4.2.2 侏罗纪陆内挤压—隆升阶段
        4.2.3 早中白垩世热窿伸展阶段
        4.2.4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断陷伸展阶段
5. 岩浆岩时空分布及构造-岩浆序列
    5.1 中生代岩浆岩时空分布
        5.1.1 大别造山带
        5.1.2 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带
        5.1.3 杨子陆块东北缘
    5.2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
        5.2.1 方法简介
        5.2.2 分析测试结果
    5.3 岩浆活动期次及构造-岩浆序列
        5.3.1 岩体展布、变形及相互间穿切关系
        5.3.2 岩浆活动期次
        5.3.3 构造-岩浆序列划分
6.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1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侵入岩石地球化学
        6.1.1 中、晚侏罗世侵入岩
        6.1.2 早白垩世早、中期侵入岩
        6.1.3 早白垩世晚期侵入岩
    6.2 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带中生代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
        6.2.1 主元素特征
        6.2.2 稀土元素特征
        6.2.3 微量元素特征
    6.3 扬子陆块东北缘中生代侵入岩石地球化学
        6.3.1 主元素特征
        6.3.2 稀土元素特征
        6.3.3 微量元素特征
7.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7.1 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Sr-Nd同位素组成
        7.1.1 侏罗纪侵入岩
        7.1.2 白垩纪侵入岩
    7.2 华北陆块南缘、扬子陆块东北缘岩浆岩Sr-Nd同位素组成
        7.2.1 华北陆块南缘蚌蚌隆起带
        7.2.2 扬子陆块东北缘
    7.3 Sr-Nd同位素对岩浆源区的制约
8. 岩石成因类型与源区分析
    8.1 高Sr低Y型花岗质岩石-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
    8.2 富Mg高Sr低Y型花岗质岩-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
    8.3 高Sr高Y型花岗质岩石-壳幔混合作用
    8.4 低Sr型花岗岩-中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
    8.5 过碱性正长岩-幔源岩浆分异作用
9. 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深部过程
    9.1 构造岩浆演化与构造环境判别
        9.1.1 大别造山带
        9.1.2 蚌埠隆起带
        9.1.3 扬子陆块东北缘
    9.2 构造-岩浆序列的动力学背景及深部作用过程
        9.2.1 大别造山带
        9.2.3 华北陆块南缘蚌埠隆起带
        9.2.3 扬子陆块东北缘
10.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及其演化
    10.1 独立的造山运动-燕山期造山作用
    10.2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演化与深部制约因素浅析
        10.2.1 燕山期造山作用演化
        10.2.2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深部制约因素浅析
    10.3 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体制域转换讨论
        10.3.1 燕山期大别造山带由挤压向伸展转换时间
        10.3.2 燕山期大别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体制域转换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中生代古环境与古气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位置
    1.4 技术路线和主要成果
第二章 大别造山带区域地质背景及中生代盆地格架
    2.1 研究历史回顾
    2.2 大别造山带的变质基底
    2.3 断裂构造
    2.4 岩浆岩
    2.5 地球物理特征
    2.6 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中生代构造格局
    2.7 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中生代地层特征
        2.7.1 合肥盆地地层特征
        2.7.2 大别山北缘地层特征
        2.7.3 潢川盆地地层特征
        2.7.4 巢湖盆地地层特征
        2.7.5 安庆-潜山盆地地层特征
        2.7.6 宿松盆地地层特征
        2.7.7 汉盆地地层特征
        2.7.8 大冶盆地地层特征
第三章 古气候的判别标志
    3.1 古气候的生物学判别标志
    3.2 古气候的地质学判别标志
    3.3 古气候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
第四章 中生代古环境、古气候综述
    4.1 中生代古环境
        4.1.1 全球古环境综述
        4.1.2 中国古环境综述
    4.2 中生代古气候
        4.2.1 三叠纪
        4.2.2 侏罗纪
        4.2.3 白垩纪
第五章 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古环境、气候分析
    5.1 大别山北缘盆地剖面分析
        5.1.1 北缘单剖面分析
        5.1.2 大别山北缘地区的古水流分析
        5.1.3 大别山北缘盆地(合肥盆地和皖西盆地)的地球化学分析
        5.1.4 大别山北缘盆地剖面联合分析
    5.2 大别山南缘盆地剖面分析
        5.2.1 南缘单剖面分析
        5.2.2 安庆盆地地球化学分析
        5.2.3 大别山南缘盆地剖面联合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0)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盆地分析研究现状
    二、 合肥盆地研究现状
    三、 选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
    四、 完成的工作量
    五、 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合肥盆地地质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和工区位置
    第二节 大地构造位置
    第三节 盆内主要断裂及一批新断裂
    第四节 构造层划分
第二章 合肥盆地地层与沉积相
    第一节 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地层
        一、 肥北地区前中生界地层
        二、 肥南地区前中生界地层
        三、 肥东地区前中生界地层
    第二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地层
        一、 肥北地区中新生界地层
        二、 肥南地区中新生界地层
    第三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一、 肥北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二、 肥南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三、 盆地中新生界沉积体系和沉积相模式
        四、 盆地中新生界沉积充填序列
第三章 合肥盆地构造特征
    第一节 合肥盆地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特征
        一、 前中生界基底特征
        二、 前中生界构造属性
        三、 前中生界构造单元划分
    第二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界构造特征
        一、 中新生界构造单元划分
        二、 盆地断层特征研究
    第三节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岩浆活动
        一、 中生代火山岩和侵入岩
        二、 新生代火山岩和潜火山岩
        三、 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第四节 合肥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
        一、 印支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二、 燕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三、 喜山期构造应力场特征
        四、 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和构造运动特征
第四章 合肥盆地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
    第一节 盆地重、磁、电、化学场特征研究
        一、 重力场特征
        二、 磁力场特征
        三、 电场特征
        四、 地球化学场特征
    第二节 资料的常规处理与初期成果解释
        一、 重力资料处理
        二、 磁力资料处理
        三、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
    第三节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不同地球物理场之间具有内在的成因联系
        三、 联合反演的定义
        四、 重、磁、电、震联合反演获得了印支面、结晶基底构造图
第五章 郯庐断裂带对合肥盆地形成演化的影响
    第一节 郯庐断裂带的构造演化
        一、 平移运动
        二、 伸展运动
        三、 逆冲运动
    第二节 郯庐断裂带早白垩世的走滑运动与盆地原型
        一、 张八岭隆起带
        二、 盆地东缘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构造特征
        三、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时代
        四、 早白垩世合肥盆地原型
    第三节 郯庐断裂带晚白垩世-古近纪的伸展活动与盆地原型
        一、 郯庐断裂带伸展构造特征
        二、 晚白垩世一古近纪合肥盆地原型
    第四节 郯庐断裂带新近纪以来的逆冲活动与盆地消亡
        一、 郯庐断裂带逆冲构造特征
        二、 郯庐断裂带逆冲运动与合肥盆地
第六章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
    第一节 大别造山带和合肥盆地的耦合
    第二节 前侏罗纪盆前阶段
        一、 结晶基底的形成(Ar_2-Pt_2)
        二、 被动大陆边缘裂谷阶段(Pt_3-O_2)
        三、 弧后盆地阶段(O_3-D_2)
        四、 弧后前陆盆地阶段(D_3-T_1)
        五、 印支期冲断作用阶段(T_2-T_3)
    第三节 侏罗纪类前陆盆地阶段
        一、 发育生长冲断构造
        二、 侏罗系南厚北薄由南向北超覆
        三、 侏罗系物源主要来自南侧的再旋回造山带
        四、 南缘及东缘的侏罗系冲积扇群属于前陆磨拉石沉积
        五、 侏罗纪沉积旋回反映了大别物源区不断隆升
    第四节 早白垩世挤压走滑阶段
        一、 早白垩世早中期大别造山带滑覆冲断作用
        二、 早白垩世中晚期郯庐断裂的走滑作用
    第五节 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阶段
    第六节 新近纪-第四纪坳陷阶段
第七章 合肥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研究
    第一节 盆地油气显示
        一、 油气苗地面显示
        二、 金寨县张店中侏罗统三尖铺组油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节 盆地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一、 寒武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二、 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三、 中新生界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第三节 盆地储集层特征研究
        一、 储集层分布特征
        二、 储集空间类型
        三、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四、 储集层成岩作用
        五、 盆地储集层评价
    第四节 盆地油气保存条件与生储盖组合
        一、 盆地中、新生界盖层条件
        二、 盆地中、新生界圈闭条件
        三、 盆地中、新生界生储盖组合
    第五节 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一、 盆地构造演化与生储盖组合
        二、 盆地可能的储油构造类型
    第六节 盆地含油气远景评价
        一、 盆地中部是含油气最有利地区
        二、 盆地东部是含油气较有利地区
        三、 盆地南部是含油气远景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附图版

四、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论文参考文献)

  • [1]皖江经济带地热系统成因及开发利用研究[D]. 刘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玢岩型铁矿空间定位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以钟姑矿田典型矿床为例[D]. 廖宝胜.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3]宁芜南门头火山岩覆盖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模型研究[D]. 李双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4]隐伏矿体三维成矿定量预测及系统开发[D]. 李晓晖.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5]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 李海滨. 南京大学, 2013(08)
  • [6]形变—热—流体对成矿作用制约的数值模拟 ——以白象山铁矿床为例[D]. 邵蔚.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3)
  • [7]宁芜盆地南段钟姑矿田三维成矿预测研究[D]. 张明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8]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 ——以大别造山带及其邻区为例[D]. 童劲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08)
  • [9]大别造山带周缘盆地中生代古环境与古气候研究[D]. 孔为伦.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8)
  • [10]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特征[D]. 陈建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04)

标签:;  ;  ;  ;  ;  

安徽省当涂县龙山磁异常初步研究报告(197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