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_户外运动论文

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体育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18(3):8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为决策部门及有关专家掌握国际大众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向,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信息学的视角,在充分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2 国际大众体育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

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迅速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经历了恢复期与快速增长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加快。高度的现代文明在给人类带来实惠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困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大自然的破坏日趋严重;工业化社会的竞争使人们承受了强烈的心理紧张感与压抑感;现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使人们身体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7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均先后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使国民的医疗保健费用大幅度增加,使西方各国的国民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90年代以来,以数字化技术、计算机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卫星与无线电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迅速地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信息社会的来临迅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使经济发展从资源型经济转变为知识型经济。西方发达国家正处在从工业化社会阔步迈入信息社会的社会转型时期。然而“现代文明综合症”在西方社会却愈加肆虐。1995年,美国人排在前5位的死亡致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32 %)、癌症(23%)、脑血管疾病(7%)、慢性肺病(4.5%)、意外事故(3.8%)。美国流行病学专家认为, 这些死亡致因与环境污染和心理紧张感加剧密不可分,在美国每年由于缺乏活动至少使30多万人丧失了生命。199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当年日本国民的医疗保健费用为26.7兆日元。据日本厚生省预测,到2000年,日本国民的医疗保健费用将达38兆日元。美国1990年和1996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是12.2%和12.8%。这两年中美国政府付出的医疗保健费用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6%和14.8%。1996年美国政府用于国民医疗保健上的费用竟达1万亿美元之巨。

以此为背景,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即,为了建设健康的国家,西方各国的政要们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了大众体育。澳大利亚文化、体育与观光部1988年公布的报告指出,当国民有规律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增加10%时,可给澳大利亚社会增加59020万澳元的经济效益, 增加40%时可给澳大利亚社会带来236080万澳元的经济效益。美国前总统卡特指出“体育活动是最可期待的抵押性投资”。现任总统克林顿指出“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韩国总统金泳三则提出了“为提高生活质量振兴国民福利体育”的口号。

3 国际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3.1 大众体育战略目标体系的建立引起各国的关注

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纷纷推出了本国的大众体育发展计划,主次与轻重分明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构成了许多国家大众体育发展计划的主体部分。充分体现了这些国家对本国大众体育实施目标管理的原则。以美国《健康公民2000年》为例,该计划共700多页, 通篇都是对实施目标的陈述,共包括3个总目标、22个子目标、47个次级目标、300个再次一级的目标。

各国大众体育发展计划中的目标体系具有4个鲜明的特点:(1)所有的目标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均是用具体数据表达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所有的指标都可以进行跟踪评估。例如,新加坡《生命在于运动计划》提出,至2000年,将15岁以上、每周参加一次体育活动的人口从现在的24%提高到40%,到2005提高到50%;将每周参加3 次体育活动的人口从现在的8%提高到2000年的15%;(2)所有的目标都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与激励作用,和每一个国民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并为国民所关注和理解;(3)目标层次分明;(4)目标确定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涵括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证建立计划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各国政府不吝斥巨资先期对国民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为了制定《健康公民2000年》的目标体系,美国政府健康与社会福利部于1985年责成其下属的3个健康机构,从1985年起分别对国民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样本含量4万~10 万不等)。该部于1986年建立了筹划指导委员会全面监督和领导这项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备目标体系,美国总统亲自下令健康与社会福利部长邀请157个全国性健康组织、51 个州的健康部组成了建立目标体系的运作班子。在目标体系初步建立之后,筹划指导委员会又与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美国健康、娱乐、体育与舞蹈协会合作,在全国各地召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讨论会。经过7000多次专家集体修改,才于1989年末出台了700页的《健康公民2000年》计划。英国体育理事会于1972 年首次对2万名16岁以上成人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此后, 每两年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后,于1991年颁布了《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这一英国大众体育史上划时代的计划。德国为实施《黄金计划》,从1970年起,每4 年对该计划的实施状况进行一次调查,并确定新的实施目标。加拿大福利部为制定《积极人生计划》的目标体系于1981年2月~7月对7岁以上3万名国民进行抽样调查,之后定期进行跟踪调查。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也借鉴加拿大的操作方法对本国国民的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新加坡体育理事会也在1997年7月完成了对国民的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

欧洲共有17个国家在经过多年对国民的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体育人口数据库。美国全部51个州均建立了《健康公民2000年》的目标管理数据库,并建成高度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各级政府能随时了解到全国任何地区目标实施的情况。

3.2 户外运动成为大众体育的主流

西方的户外运动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逐步兴起的,它强调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由于其独特的休闲性成为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二战以后,各国政府十分重视户外运动的开展,因此户外运动热潮在西方各国一直居高不下。在这方面美国最具代表性,有关研究表明,每年有50%的美国人经常参加户外运动,16%的美国人偶尔参加户外运动。在美国联邦政府中,有70多个机构或多或少地向人们提供户外运动的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森林服务处与国家公园服务处。其他国家,如英国的环境部、国民文化遗产部,日本的公园与建设省、通商业省、自然环境与环境厅等也向国民提供大量的户外运动的机会。这些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户外运动和休闲体育活动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

3.3 提高从业人员在体育人口中的比例受到普遍重视

在各国体育人口发展战略中,从业人员始终是各国的重点实施对象。美国《健康全民2000年》中一项重要的实施目标,就是大幅度提高向员工提供健身条件的企业的比例,至1992年美国政府已经提前实现了这一目标,见表1。

表1 美国《健康公民2000年》从业人员目标实施情况

企业规模 1985年1992年2000年目标

50~99人

14%

33% 20%

100~249人 23%

47% 35%

250~749人 32%

66% 50%

750人以上 54%

83% 80%

新加坡在实施《2000年体育振兴计划》过程中,为了使更多的从业人员加入到体育人口的大军,又专门推出了一个《公司健身计划》。为了有效实施这一计划,新加坡体育理事会积极为公司企业开办健身讲座,提供场地设施、体质测试、培训指导员等服务。据新加坡体育理事会1995年的调查。新加坡有80%的公司、企业经常组织员工的体育健身活动,58.4%的公司企业建立了体育俱乐部,30%的公司企业拥有自己的体育场馆设施,70%的公司经常为员工进行医疗检查,64%的公司经常为员工开办健身讲座。

3.4 各国高度重视大众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3.4.1 强化基层政府对大众体育的管理

进入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政府的机构改革,强化基层政府对大众体育的管理。例如比利时1980年以来,将全国分为荷兰语、法语、德语地区,各地区分别独立地管理本地区的大众体育活动。西班牙也将大众体育行政府权利下放到17个自治州。英国1993年通过新的政策提案把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体育理事会确定为大众体育政策的执行机构,扩大了行政权力。日本更于1995年5 月制定了《地方分权推进法》将政府对大众体育的行政管理从严格的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向基层社区自主管理转化,使得社区体育蓬勃发展。

3.4.2 强化社会团体的专业化管理

1989年以前,在东欧各国的体育管理体制中,国家和政府掌握几乎所有的权力,几乎所有的体育行为都是政府行为。进入9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积极进行体育体制改革。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积极培育体育社会团体,加强社会团体对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专业化层次化管理。使得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加强。各类体联、体协和俱乐部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至1994年罗马尼亚已建立了44个全国性体联,体联会员为33.6万人。至1996年,捷克拥有全国性体协205个,俱乐部7800个。波兰拥有全国性体协250个,俱乐部4000个。 匈牙利全国性体协85个,俱乐部3429个。据斯洛文尼亚学者1993年的调查,至1992年底,即有58.3%的东欧国家的体联或国家奥委会除与国家保持密切的协作关系外,已完全独立地承担起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事务性管理工作。目前许多东欧国家已初步形成政府实行宏观管理与政策投入,社会团体实施层次化、专业化管理的政府与社会团体密切协作的大众体育管理体制。

3.5 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的地位日益突出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指导体育锻炼的理论是新陈代谢理论和超量恢复理论。体育锻炼中运动负荷和强度被置于突出的地位。例如在50年代,美国积极鼓励国民参加集体项目体育活动。在70年代,则强调运动剧烈的体育项目如疾跑与篮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美国政府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发表了278 页的《体育活动与健康——卫生部长的报告》。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颁布的关于体育活动与健康的报告。报告指出,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是指每日消耗150卡或每周消耗1000 卡热量的体育活动,见图1。这类体育活动的强度已达到最大吸氧量的60 %,对健身活动是足够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地减少患冠心病、高血压、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可能性,其益处已明显大于高强度体育活动。

图1 关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举例(美国)

这个报告的发表是80年代以来,美国流行病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以及行为科学专家经过长期艰苦的科学研究得到的成果。它也被其它西方国家的相关研究所证实。它对新陈代谢和超量恢复等体育锻炼理论提出了挑战。这是一个锻炼科学领域划时代的科学成果。以此为依据,美国政府把提高中等强度体育活动人口的数量作为《健康公民2000年》计划的主要实施目标。美国副总统戈尔指出“这个报告是健康的通行证”。

目前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在大众体育发展计划中,均把提高每周参加3次以上,每次20~30 分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作为主要的实施目标。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重视。

3.6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成为大众体育的一块基石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是西方大众体育的基石。没有自愿服务,就不可能有西方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1994年美国至少有3800万人参加了社区服务志愿活动,其中至少2000多万人参加了社区体育的志愿服务活动。德国每年体育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为国家至少节省40亿马克的经费,相当于国家对体育的财政拨款(1996年为70亿马克)。在西方90%以上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分文不取的志愿者。在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付出2万~7万日元不等的培训费,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获得指导员资格,而在对社会体育服务时却分文不取。据日本总理府调查,1993年有28.3%的日本人参加过体育与文化活动的志愿服务。在日本大众体育志愿服务方面,人们主要参加各类比赛的组织和管理,俱乐部的体育活动管理、体育指导、管理体育设施等项志愿服务工作。

1997—08—26收稿

标签:;  ;  ;  

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研究_户外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