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影响论文_文敏

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实施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不但能够使得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还可以使得患儿的舒适度显著提升,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关键词】四肢骨伤:护理干预:小儿:影响

在骨科疾病中肢骨伤的发病率是相对较高的,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突发性的创伤,主要采取复位、固定与科学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患病儿童在四肢骨伤手术结束之后,往往在手术部位会觉得非常疼。由于采取手术的方式,四肢骨伤患儿需要承受较大的创伤,并且手术结束之后会感觉到严重的疼痛,进而使得患儿机体释放出大量的内源性物质,使得心肌耗氧量与外周阻力显著增多,进而导致患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使得患儿睡眠质量降低,食欲不振,进而影响患儿的康复。本研究主要针对四肢骨伤患儿手术之后的护理干预方案成效展开详细的分析,并且研究护理舒适度的情况,希望能够为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现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实施手术患儿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孩18例,女孩12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为(3.22±0.32)岁;对照组中男孩21例,女孩9例,年龄1.5-6岁,平均年龄为(3.45±0.6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把患者的四肢抬升20°-30°,针对患儿的各项体征与症状展开监测,并且采取针对性的镇痛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口服抗炎与抗渗出药剂等。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护理措施:骨伤患者必定会有疼痛的感觉,在治疗期间采取适宜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这种现象,可是若是疼痛非常剧烈,就会导致四肢的康复时间延迟。在采取具体护理干预措施之前,应该预先全方面分析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而了解患者的疼痛特征与规律。此外,还应该分析患者的各项体征与症状,其中包括患者的肌肉紧张度、面色、情绪等,如此方能正确地分析患儿疼痛的程度与性质;(2)环境护理措施:患儿病房应该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处于清新的状态,并且调节室内光线,使其处于相对舒适的状态,在病房区应该避免嘈杂;(3)健康宣教措施:将骨伤后肢体疼痛与肿痛的原因阐述给患者及其家属,并且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小,在于患者进行沟通时,务必采取适当的语气,正确组织语言,还要将护理干预对身体康复的作用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进而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4)心理护理措施:因为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往往会因为疼痛而哭闹,进而使得治疗配合程度较低,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和患者家属阐述骨伤的有关理论与护理的必要性与实际作用,进而使得家属能够更加理解护理工作,并且能够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此外,还应该尊重患儿,并且细心地照顾并且关心他们,如此便能使得患者内心的恐惧减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5)术后护理措施: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若是发现异常,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知有关医师,并且依照患者的疼痛情况运用正确的药剂,或是采取物理手段帮助患儿减轻疼痛;(6)功能锻炼护理措施:依照患者骨伤的具体部位,编制科学的康复方案,假如产生关节损伤早期制动的现象,在手术结束之后的第1d就可以在护士的指导下开展肌肉长收缩活动,并且在手术结束14d之后适当加大肌肉活动的力度,第28d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可以适当加大患肢锻炼强度,并且适当延长锻炼时间[1];(7)出院指导护理措施: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运用相关锻炼手法,分发康复锻炼方案手册;将患者家属的联系方式记录下来,定期进行随访,并且应该叮嘱到医院复检。

1.3评价指标

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采取十分制测定疼痛,主要包括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与重度疼痛;正确判断患者护理舒适度,运用自制的调研问卷,把舒适度划分成舒适、一般舒适和不舒适。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组患儿疼痛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因为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因此常常会出现摔伤跌倒的事情,因此小儿骨折大部分是因为外力损伤导致的,但是一些部位若是骨折就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此才能够痊愈,但是手术所导致的创伤与严重刺激,会导致患者在心理与生理上产生较大的反应,又由于患儿并不具备较强的自制能力,因此手术之后的肢体行为就会被严重制约,进而导致患者产生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术后疼痛。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可知,手术之后疼痛的表现不但和手术方案与麻醉方式、医护操作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联系,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与心理特征、社会支持等同样会影响疼痛的表现[2]。而骨伤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成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儿肢体的性能与日常生活,本研究运用系统护理干预的措施针对四肢骨伤患儿进行辅助性治疗,并且根据最终研究数据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舒适度分别是80%、93%,可见,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不但能够使得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还可以使得患儿的舒适度显著提升,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叶锦莉,马晓虹,孙翠翠,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手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右江医学,2015,43(6):737-740.

[2]王飞外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管理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16):153-155.

论文作者: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折术后舒适度的影响论文_文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