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阔韧带梭形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论文_肖英

肖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超声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超声检查;宫颈阔韧带;梭形细胞瘤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326-02

1.病例报告

患者 女 21岁,未婚,因“偶发性下腹痛5天,查体发现盆腔包块5天”入院。患者既往月经不规律7/30-60天。病程中无明显诱因出现偶发性下腹部隐痛,能忍受,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流水。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好,T 36.5℃、P80次/分、R 18次/分、BP 107/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无性生活史,未做阴道检查。超声检查:盆腔内可探及范围约17.1×14×9.3cm低回声(图1),形态欠规则,可见包膜回声,内见血流信号,与宫体下段及宫颈关系密切,无明显分界,子宫受压偏向盆腔右侧,宫腔内膜厚约0.9cm,宫体下段及宫颈显示不清。双侧卵巢可见(图2)。 超声报告:盆腹腔巨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考虑1.宫颈肌瘤 2.左侧卵巢实性占位 )

手术中所见: 包块位于宫颈阔韧带上,质软,大小约17×10×10cm,行宫颈阔韧带肌瘤切除术+左侧圆韧带缩短术。术后病理诊断:宫颈阔韧带梭形细胞瘤(良性),细胞呈梭形,未见明显核分裂。术后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治疗结果:治愈。术后1个月、3个月超声检查:子宫形态大小正常,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2.讨论

梭形细胞(spindle cells)是指如皮肤表皮细胞一样形态呈梭形的细胞。梭形细胞肿瘤主要是以梭形细胞为主,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形态学表现可以是癌也可以是瘤。可以发生在上皮组织(如梭形细胞癌、梭形细胞鳞癌),也可以发生在间叶组织(如梭形细胞肉瘤,梭形细胞间质肉瘤),形态表现复杂,多类似肉瘤,或伴有形似肉瘤的间质成份,免疫表型既可表现为癌,也可表现为肉瘤,或表现为癌肉瘤结构等的一类肿瘤。该病变来源复杂,较难直接检查,需多方面的检测如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等,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受累部位以肺、肠系膜、网膜多见,也可见于泌尿生殖道、中枢神经系统、纵膈及四肢软组织等,临床症状取决于受累器官。[1]

子宫阔韧带是位于子宫两侧的呈翼状的双层腹膜皱襞,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阔韧带有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包绕部分输卵管(伞部无腹膜覆盖),外1/3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为卵巢悬韧带,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行。其下缘和外侧缘连至盆壁移行于盆壁的腹膜。阔韧带前层覆盖子宫圆韧带,后层包被卵巢,两层间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等。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其起自子宫侧浆膜层,止于两侧盆壁;上缘游离,下端与盆底腹膜相连。是有前后两叶腹膜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构成,疏松,易分离。韧带上缘腹膜向上延伸,形成输尿管系膜,卵巢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为卵巢系膜。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2]

宫颈阔韧带梭形细胞瘤罕见,文献中有膀胱梭性细胞瘤、腹腔梭形细胞瘤、恶性黑色素瘤等少数个案报告。本例病变位于宫颈阔韧带,患者偶发性下腹部隐痛,之后查体发现盆腔包块,无明显临床症状。此病例超声表现为低回声,包膜明显,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尚均质,内部可见血流信号,与宫颈分界不清。子宫肌瘤在超声下也表现低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尚均质,可见血流信号,肌瘤可以位于浆膜下、肌壁间、粘膜下,可以位于子宫任何部位,所以其病例单纯通过超声检查很难与宫颈浆膜下肌瘤相鉴别。此病例很容易误诊来源于卵巢肿瘤,区分重点是观察双侧卵巢,子宫宫体受压移向盆腔右侧,怀疑是左侧附件占位引起宫体受压移位,此病例超声下可以观察到左侧卵巢,其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包块与左侧卵巢位置紧邻,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卵巢与包块之间有界限,所以可以与卵巢占位相鉴别。病理诊断是此病例唯一确诊手段。此病例手术确定其来源于宫颈阔韧带,病理诊断为良性宫颈阔韧带梭形细胞瘤,行宫颈阔韧带肌瘤切除术+左侧圆韧带缩短术,患者预后好,建议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1]陈海龙,吴永等.膀胱梭形细胞瘤1例报告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0.05.

[2]乐杰,谢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论文作者:肖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宫颈阔韧带梭形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论文_肖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