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可以说是当前中国智能电网建设里非常主要的构成部分,变电站智能化可以说是对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其运行性能也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变电站的智能化主要是使用计算机终端和控制终端进行融合并且分布式控制技术与光线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去实现的。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的概念进行介绍,然后总结了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意义,分析了智能化电气设备是对智能电网加以实现的主要保证。
关键词:智能化;电气设备;智能电网
1 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快,业界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对国家电网生产经营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供电质量一直是中国电力系统的主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推动大力建设智能电网。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加快了智能化建设,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降低了能源消耗,符合中国的节能减排发展方针。在变电站智能施工过程中,电气设备技术也有较高的需求,光电传输,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融入变电站建设,简化变电站业务流程,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率。
2 变电站电气设备介绍
智能变电所电气设备是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进一步开发升级,而数字变电站的接触也有一些差异。
2.1 数字变电站数字变电站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现代变电站,电气设备结构由工艺层,分层和站控层三部分组成,实现变电站电气设备之间的共享与互动。数字变电站电气技术是变电站收集与存储,并且分析和输出的信息收集,这一系列工作通过数据和信息的形式,通过相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实现功能。数字变电站电气设备技术的突出特点是所有操作的形式都是以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备智能化,高级应用和智能电网支持功能取得长足进展。数字变电站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智能变电站建设是原有的变电站进一步完善和升级,也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2.2 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所电气设备结构与数字化变电站有一些差异,主要由设备层,分层和控制层三部分组成,智能电气设备设备层;检测和继电保护设备等二次设备由间隔层组成,该层主要用于连接大多数总线连接应用;服务器,人机设备,路由器和站级计算机控制层。该层利用光纤介质实现与间隔层的通信连接,建立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检测和远程控制,设备故障时及时响应,保护电网系统免受更大损失。
3 智能化变电站电气设备技术分析
3.1 计算机终端与控制终端的结合
智能变电站将电脑终端与车站电气设备技术中的控制终端相结合。这相当于将计算机系统添加到变电站。该系统可以实现变电站运行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应的指令,然后通过通信技术传输到各种电气控制终端。电脑终端还可以监控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降低电网运行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
3.2 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分类控制是通过变电站系统在使用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技术具有独立控制和独立控制,可有效实现变电站各类潜在风险的分散和削弱,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和可靠性。在系统控制的情况下,如果发生一层故障,不影响其他层的正常运行,这种功能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减少了相关电气设备的负载。
3.3 光纤技术的应用
光纤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智能变电站层的通信速度和信息质量,实现了不同的设备,系统之间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效率高,为升级LAN管理功能奠定了基础。控制层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主要是通过光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具有坚固,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提高了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软交换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电力通信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主要原因是软交换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减少了设备投资的晚期,而且简化了设备维护工作,主要设备维护成本的变电站。
4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4.1 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产品质量是使产品达到其价值,满足要求的特点和特点。总结其特点,包括: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可以看出,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处于主导地位。只有高可靠性,故障次数会少一些,那么维护成本较低,相应的安全性也会增加。因此,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核心,厂商是追求的目标。
4.2 可靠性可以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不仅需要良好的产品性能,更重要的是要求产品的高可靠性。只有那些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产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可靠性技术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的有力工具。
5 智能电气设备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
5.1 新型电子变压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力设备二次系统测量,数字化开发的保护装置,电力系统对测量,保护,控制和数据传输智能化,自动化和电网安全,可靠,高质量的运行要求日益提高,与测量和保护,以及监控和传输等组合智能化与小型化还有模块化的机电一体化的电气设备,电网安全可靠,高品质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开展产品开发的主流。新型电子变压器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绝缘性能优异,抗电磁干扰,不饱和,易于数字信号传输,测量带宽高,精度高,结构紧凑,重量轻,运行时无噪音。
5.2 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该传感器是能够感测要测量的信息的检测装置,可以将感测到的信息变换为信息信号或其他必要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要求。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的主要手段的信息和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利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控和控制各种参数的生产过程,使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佳质量。所以可以说没有很多优秀的传感器,现代生产将失去基础。它是实现主要链路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智能设备需要使用大量的传感器,作为数字采集和输入。
5.3 智能部件的预防性维护
实现电力自动监控,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不断生产自动化生产提供保证;有利于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优化负荷分配,节约电力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维修人员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资源。因此,设备制造商需要通过在线监控,实现自我诊断,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可能发生,预防性维护。这与大量智能元件不可分割,其研发需求一次,第二设备制造商相互紧密合作。
6 结论
智能变电站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运行形式。变电站智能化是通过传统变电站技术与各种新技术的结合实现的。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系列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智能变电站是中国建设强大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操作技能,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余贻鑫,栾文鹏.智能电网[J].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01).
[2]宋菁,唐静,肖峰.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J].电工电气,2010(03).
[3]胡学浩.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态势[J].
[4]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论文作者:段美琪,刘灵慧,颜廷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