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郭明先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郭明先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上马中心小学 266112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一个主线,就是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在我的英语课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生动语言

英语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一边是教师,一边是学生。教师形象、生动、准确、有趣的英语语言,可以启发学生;教师优美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教师优雅的举止,可以影响学生;教师真挚的感情,可以激励学生。课堂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以上“The Rooster and the fox”为例,展示两个面具,然后老师以低沉的声音叙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左右手分别扮演rooster和Fox,以不同的声音让Rooster和Fox对话,让学生感受到狐狸的狡猾与公鸡的聪明,感受英语语言的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没有压力的学习的乐趣。

二、贯穿情感教学

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调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有些课程虽然它的趣味性、情境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实践证明,教学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越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愈浓,教学的效果也就愈好。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依据对话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加强内心体验,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进行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充分起好引导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民主。因为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在课堂上的情景对话中,我就会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注重阅读教学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朗读习惯;再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2.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通过实际教学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主渠道应该是在课堂,因为课堂中的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如何从文字信息中获取事实、观点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如何欣赏,如何评价等等。同时,教师还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等。这些阅读技能的训练对中低段孩子的阅读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但仅仅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教学是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的。于是,课外阅读就成了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因此,我们要鼓励高段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融入游戏活动

大量实验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年龄越小对外语学习越有利,儿童的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具有学习语言的特殊能力。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找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儿童外语教学的成败关键。而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则是最佳的途径。将有竞赛性质的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能把学生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化作自觉努力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英语。 游戏的设计:1.活动要体现全体性;2.游戏活动要具有目的性;3.游戏活动要具有创造性;4.游戏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5.游戏活动应体现多样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游戏教学的特性,适时、适度地设置相关的、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游戏活动,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相信在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英语教育水平会不断提高,随之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学英语中的热潮中来!

论文作者:郭明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_郭明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