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城市供水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_刘翠兰

民勤县城市供水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_刘翠兰

摘要:本文就民勤县城市供水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勤县;城市供水;解决对策;

一、供水水源状况

(一)地表水源。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县境内地势平坦,降水稀少,不产生地表径流。唯一的地表径流是南部进入境内的石羊河,是由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的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和西大河八条山水河流汇集而成。各支流出山口后被上中游灌区引灌,灌溉余水及潜入地下的水流在中游形成泉水,成为石羊河下游的主要径流。受石羊河流域大气环境变化、石羊河上中游人类活动影响、上游调蓄工程相继建成和中游地区地下水的逐步开发等多种因素影响,使石羊河进入民勤境内的径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民勤的总径流量年均5.42亿立方米,九十年代年均1.524亿立方米,到了2005年地表水入境量已减少为0.61亿立方米。从水源条件上分析,河道自然来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是无法满足城区供水的水源条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河道自然来水减少,河道自净能力降低,河道水质无可靠保障;二是受上游城市生活中水的影响,导致进入民勤境内的地表水水质极不稳定,水质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水量调蓄问题无法解决,红崖山水库是县境内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是三水汇合的唯一工程,专门修建人饮供水水源蓄水池无地理条件,且水处理成本相当大。

(二)地下水源。民勤地质位置处于阿拉善板块与祁连加里东板块缝合线地带。一部分属于北祁连槽缘凹陷带内,称南盆地,大部分地域位于阿拉善台隆起的东南缘,称北盆地。总趋势南高北低,四周隆起,中部平缓,呈阶梯状地堑构造。地貌位置处青藏、蒙古高原接界的边缘,北祁连山地槽和阿拉善地台南缘民勤中新凹陷。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倾。早中更新世期间,境内仍有断裂活动。整个民勤盆地呈下降趋势,沉降幅度达300米以上。晚更新世是形成腾格里沙漠的物质基础。该期形成的冲积,层广布腾格里内外,沙漠边缘厚达30米,腹地厚度更大。从地质条件和构造变化分析,民勤境内富含地下水的条件,它的形成、分布和区内的气候、水文、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自然特点密切相关。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地面水的输水渗漏和灌溉入渗,分浅层潜水和深层承压水两类含水层。开发利用的过程大致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五十年代初,镶井、涝池不断发展,只是用斡杆及水车取水;第二阶段,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机井,采用人工方法打井,有20—30米的半机井,也有较深的锅锥井,提水工具使用人力、畜力水车;第三阶段,打井方法由人工变为机械,井深变为60米左右;第四阶段,井深开始向100米左右发展,提水工具采用潜水泵。随着地下水的开发,水质矿化度开始上升,平均年升高0.1克/升,大部分潜层水矿化度在1.35 克/升—1.89 克/升,北部是全县地下水矿化度最高的区域,平均高达4.18 克/升,大部分区域地下水不能用于人畜饮用。地下水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注重分层开发和合理保护,导致县境内地下深层水与浅层水相互串层,大部分地区已无集中供水的人饮水源。目前,县城供水是利用灌区上游沙漠一带补给水,通过建设集中水源厂来供水,但水源的补给条件尚不能确定满足长期开采的要求。

二、城市供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源水质不稳定。历史上全县的人饮供水由靠天降水到依靠地下水,经历了土井分散取水到集中取水,只因当初人们对地下水水质要求并不高,从现象上看,当地人饮水不存在困难问题,而实际上就地提取地下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饮水问题。八十年代初期,以城镇供水为重点,在城区建成水地下水水源井,以解决城区供水水源问题。到九十年代陆续在灌区北部提取深层水用于农村人饮水源,但由于全县深层水无补给来源,取水后水位下降较快,水质在恶化,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水质不稳定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城区,建成的供水源井不到20年的时间,水质矿化度开始上升,水质不能达标,导致已建的城区供水水源工程停用,逼迫另找水路。

(二)供水保障率低。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供水水量不能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加上前些年城区部分自备水源井处于无序开采的状态,城市供水收费不到位,城市供水管道的日常维修跟不上,形成了达不到设计供水量的情况,对集中供水影响较大,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产用水难以得到良好的质量保障,部分基础设施存在严重的破损现象,安全问题较为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水厂中的设备在长期运行后,其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经常出现各种故障,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供水厂的工艺系统不符合水质标准的要求,配电系统及相关的设备缺少完善性;同时供水厂的监管缺少全面性,从管网漏损率控制、水质定期监测、计量设施普及、信息化管理等目标实现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安全隐患的出现,难以满足城市供水的实际需求。尤其是重点需水行业,如医院、宾馆等应急用水得不到保障,只能保留自备水源井,给城市供水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节水器具普及率低。由于受传统用水意识影响,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在大多数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使得生活用水浪费水的行为普遍存在,主要问题是节水器具推广缓慢,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较低,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在城镇任意用自来水洗车、绿化、洗浴等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民房区擅自引用自来水浇灌家庭菜园时有发生,自来水供水管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以公共建筑尤其是集体宿舍、办公楼公共浴池等用水浪费最为突出,大部分单位公共区域管路设备陈旧、用水器具质量差、管理松弛,以致跑、冒、滴、漏及常流水现象严重,无良好的用水习惯,节水观念薄弱,在超量用水过程中导致水流失,同时大量使用新水,很少进行水的重复利用,使实际用水量超过正常用水量标准数倍以至数十倍。

三、解决城市供水问题的对策

民勤县属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区域之一,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并存。解决民勤城市供水问题,既不能盲目地考虑扩建水源的措施,也不能单一地考虑解决好水质问题就完事大计了,扩建水源要涉及到生态用水的保障因素,解决水质要考虑稳定的取水问题,否则单纯地考虑一个方面,就会影响到长远综合利用资源的效率。以下结合民勤的实际提出了对策措施。

(一)解决水源不足问题的策略。重点考虑三方面,一是人的饮用水。需要保护现有的水源工程,在年度可开采量以内进行合理开采,避免超采造成的短期行为,对现有的水源地要全面进行保护,防止水源地水体污染,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动态监测,严格控制开采量;二是城市绿化用水。要结合国家节水行动,通过改造城区供水管网,将城市中水作为主要供水水源,通过实施红崖山水库与城市水网连通工程,将地表水作为城区绿化的水源,尤其是充分利用水库的弃水量,在城市周边修建蓄水池,将水库汛期的洪水资源充分进行汇集调蓄后用于城区绿化供水,汇集贮存城市雨水用作城市非饮用水的直接水源,或用作建筑内外的冲洗用水、绿化喷洒用水,必要时还可用作工业用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供水的压力。三是城市环境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在民勤这样一个缺水区域,不建议利用新水,尽可能地采用在绿色植被与土之间增设贮水层、透水层等办法可减缓水地表径流的速度,増加城市土层的相对含水量,减少城市绿化的人工喷酒用水,可以利用城市雨水干管进行渗透,降低暴雨期间城市的防洪压力,并使城市地下水得到补偿。如在土、地下水状态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利用低洼地、植物塘、透井、人行道和体闲区域采用草皮砖等指施实现用水透,以改善相应区域的气候环境,增加城市湿度,降低喷水次数。

(二)解决水质不稳问题策略。加强水污染控制,保护水源安全是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基本对策和治本措施。水环境污染是威胁水源水质安全和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理水环境污染,采取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性源头控制为主、以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相结合的污染物削减方式和防污减灾战略,把保护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源,保障饮用水的安全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该结合具体对水环境发展状况,构建专项整治描施,重视城市防洪排水沟整治工作,积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各级部门也应该进行配合,充分保证城市排水通道治理的有序性和基本常策略。在城市雨水以及污水处理中,应该设施分流环节,积极建设雨水收集系统以及管线等系统,加快城市污水治理建设,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状况,为城市污水处理方案的完善提供支持。

(三)解决城市污水问题策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污水处理作为城市污水控制以及水环境号召力的重点,应该明确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机制,通常状况下应该做到:落实城市污水的治理描施,在城市水污染环境综合治理中,相关领导部门应该对工作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充分发挥水资源根本治理中的引导职能,明确综合治理中的管理内容,并结合各种污水处理制度,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整合,充分展现城市污水综合治理目的,将污水处理厂提标作为重点,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的工作提标,二是运行部门的管理提标,三是前两项事情做好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工程提标。

参考文章:

[1]秦秋莉,陈景艳.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J]. 水利经济(3):27-31.

[2]贾春梅.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J]. 经营管理者(14):308.

论文作者:刘翠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民勤县城市供水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_刘翠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