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_任金红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_任金红

任金红(云南省玉溪市第四中学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使之成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实验、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以及化学史实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通过实践且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 设计与组织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1-0033-02

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的策略。

一、核心素养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公布的研究成果中提出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初中化学虽然只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但宗旨都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分析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指出,科学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自此,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以探究学习为基础,重构基础教育课程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以此将知识技能和学生的能力发展联系在一起。这也说明了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核心素养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

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发现者和生成者,当学生能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的答案时,就能产生巨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同时在知识的建构和生成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能力,深化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学会清晰的把自己的观点向别人解释清楚,倾听他人的想法,审视自己的观点。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

探究式教学既有对知识的建构,也有能力的提升和态度和观念的养成;既有个人成长的动力,也有与群体和社会的互动和调试。对比发现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与核心素养的要求有众多的一致性,所以探究式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有效探究活动的实践

(一)改变实验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组织探究活动

通过实验学化学这一理念是得到大多数化学教师认同的,因此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教师们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增强了实验的可见度,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将实验精心设计使学生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改变实验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组织探究活动是有效策略之一。

教学案例:我在执教《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将分子运动的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课前用滤纸做一朵小花并固定在小木条上,实验时用酚酞溶液将小花润湿,把小花插在橡皮泥上摆放在桌上,取一个小烧杯倒入约2mL浓氨水放在小花旁,用一只大烧杯倒扣,学生观察到小花迅速变红并发出惊叹。此时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小花上的酚酞变红呢?教师展示氨水和酚酞相关性质的资料卡片,学生阅读资料后,对可能导致酚酞变红的的因素做出猜想。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让每一小组对本组提出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其合理性。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后,教师组织交流实验方案,大家一起对设计的方案提出质疑或肯定,然后学生再根据方案和老师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实验后分组交流实验结果,最后综合分析探究现象得出结论。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表现让老师惊喜不已,例如:有学生发现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改进了实验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的学生证明是否是氨气使酚酞变红时,发现把沾有酚酞的干燥滤纸片放在浓氨水的瓶口附近时,滤纸稍稍变红,这又是为什么呢?小组内的成员积极讨论分析原因……

(二)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善于发现生活中与学习化学知识有紧密联系的物质及其变化,从化学的视角寻找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例如,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鉴别,学生通过实验课留下深刻的印象。塑料使用的利弊通过组织辩论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案例:《水的净化》一课的设计思路,教师模拟制作自然界的水(在饮用水中加入氯化钙、红墨水、泥土等),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将这杯水净化为饮用水?引导学生分析应考虑的因素,初步形成净化水的一般思路,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净水方案并分组完成净水任务,最后组长展示实验成果并分析原因,教师根据探究情况进行评价。

(三)以化学史实为线索,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可结合化学学科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通过化学发展史的线索,使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使学生全面把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案例:我执教《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以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为线索,用“实心球”模型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通过摩擦起电引发认知冲突建立“枣糕”模型,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建立“核式结构”模型,提出问题原子核是否能够在分?如何研究?学生应用α粒子散射实验的方法,设计相关实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扶”和“放”的关系

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方案,尽量将问题细化,不能过于笼统模糊,使学生无法进行探究。活动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教师的引导要合适,引导过多会导致学生自主性不强失去探究的意义,引导过少,开放性过大、目的性不强也达不到目的且浪费时间。

(二)要精选探究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也不能任意提升知识难度,探究一些学生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精选探究点,设计新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探究式教学的设计策略并积极尝试,不断反思,更新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继续为核心素养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的结合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祖浩.王磊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2]吕立杰.韩继伟.张晓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课程实施的价值诉求 [J].课程.教材.教法,2017(9):24-28

[3]汪瑞林.杜锐.凝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答记者问 [N].中国教育报,2016-09-14(09).

论文作者:任金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_任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