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方法初探论文_崔瑞华

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方法初探论文_崔瑞华

崔瑞华

滨州市中医医院 滨州市 256600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颈椎手术且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14例,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主要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等五部分内容。结果:通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观察记录,可知6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及发热症状,2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较慢,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护理后,病情均有所改善,未出现切口不愈合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不良症状。结论:对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病情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脑脊液漏,立即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颈椎;脑脊液漏;护理方法;观察

脑脊液漏是颈椎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由于颈椎结构特殊,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离延髓脑干的生命中枢部位较近,一旦出现并发症,处理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发热、头晕、切口难愈合及脑脊液囊肿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切口感染及化脓性脑脊膜炎等严重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本研究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颈椎手术且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14例,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进行颈椎手术且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患者14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0例,女性患者有4例,年龄为24—66岁,平均年龄为44.5岁。14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有2例患者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有5例患者术后发现有脑脊液漏现象,9例患者有切口鼓包现象,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脑脊液漏。

2 病情观察与护理

2.1病情观察

待患者经过手术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需要向手术医师询问手术情况,翻阅手术记录,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进行针对性观察。

2.1.1局部情况观察

颈椎手术后会放置引流管,护理人员需要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流量进行观察和记录。引流液一般呈暗红色液体,颈椎手术后24h流量不大于300ml,主要由创面渗血造成。如果24h后引流液流量显著增加,颜色明显变浅,则有可能是脑脊液漏,需要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报告和询问。积极更换伤口敷料,保证伤口干燥,对患者进行局部情况观察,主要观察切口周围皮肤是否出现隆起,伤口敷料情况,待伤口敷料后呈现淡黄色,则需要进行敷料更换[2],如果上述症状未得到改善,则有可能皮下积有脑脊液,如果不能完全确诊,则可以将引流液滴于白色纱布上,观察血迹外面是否出现黄色晕圈,若出现月晕样,则有可能是积有脑脊液。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

2.1.2全身情况观察

对患者进行全身情况观察,主要观察内容有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血压监测,高血压容易引起伤口渗血、出血,同时还需要给予患有高血压病史患者降压药物进行降压,并密切观察其血压变化。如果患者出现血压偏低或者脉搏加快等现象,需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依照医嘱进行补液、输入高渗盐水等措施。另外,还需要定时观察和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等症状,或是偶尔性听力下降、视觉障碍等,这些都是脑脊液漏的基本症状[3]。

2.2护理

2.2.1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是治疗脑脊液漏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可以采取去枕平卧中立位、侧俯位交替的方式来减少脑脊液外漏,直至伤口脑脊液外漏消失。颈椎手术后容易并发脑脊液漏,从而使得脑脊液量减少,致使脑脊液的缓冲作用减弱,由于重力因素,脑组织容易下沉,从而压迫硬脑膜、动脉、神经等组织,刺激到痛觉敏感结构,引起头痛[4]。对于出现头痛的患者,应当让其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还需要利用颈托对颈部进行固定,以防患者翻身时扭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采用头高脚低的体位卧床,可有效缓解疼痛,避免脑脊液漏减少。必要时可利用小盐包对伤口进行加压。

2.2.2引流管护理

定时对患者引流管进行巡视,观察其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果出现扭曲、受压、脱落、堵塞,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并进行处理,告知患者引流管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嘱咐患者注意保护引流管。引流管不能负压吸引,可以采用无菌的引流袋在常压下进行引流。正确安放引流管,引流袋需要放于高伤口约20cm的位置,过低放置会加大引流量,使患者容易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过高放置则容易造成脑脊液回流,从而引发脑脊膜炎、伤口感染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调节脑脊液引流量,避免引流过度。引流袋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定时更换,并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流量。如果发现脑脊液出现浑浊并呈絮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5]。引流期间需要对患者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其变化程度,可以适当应用一些敏感且较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进行护理。在拔掉引流管之前,需要先采用夹管进行观察,看伤口是否有脑脊液流出,如果有脑脊液流出,则不能拔掉引流管,需要继续引流脑脊液,待伤口无脑脊液流出后再进行拔管,缝合伤口。如果拔掉引流管后,伤口处仍有脑脊液外漏,则应当于伤口旁边健康的皮肤组织处重置引流管,或者采取抽吸伤口皮下脑脊液的方式减少脑脊液外漏量,局部缝合后加压包扎,注意加压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呼吸。同时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以预防伤口感染。

2.2.3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手术容易并发脑脊液漏,加上手术前肢体运动和感觉存在障碍,对治疗恢复寄予较高的期望,使得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十分担心伤口愈合情况,害怕手术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畏光等症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宣传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让患者意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向患者解释一些症状是颈椎术后的正常现象,如少量脑脊液流出,不会影响切口的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因为脑脊液是每天都会自生一些,如果出现脑脊液漏现象,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不会影响到伤口愈合,也不会影响以后的劳动及生活,解除患者的担心和疑虑,缓解患者的紧张,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耐心解答其疑问,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合理布置病房,为患者营造安静和谐的病房环境,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4基础护理

患者在进行颈椎手术后,容易出现脑脊液外漏现象,使得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解质检查,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采取补充蛋白质、血浆、电解质等手段,来保持患者体内的水电平衡,避免电解质紊乱。同时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有利于脑脊液减少的药物,尽可能的减少脑脊液外漏量[6]。注意患者的饮食,多补充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补充营养,有利于伤口愈合,增强患者的抵抗力,预防感染。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者适当的腹部按摩,帮助肠胃蠕动,避免出现便秘,保持有规律的大便,不要用力排便,以防影响伤口愈合。注意预防感冒,尽可能的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减轻腹部压力,使得脑脊液压力不至于过高,出现脑脊液漏。

3 讨论

颈椎手术后应当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及时观察是否出现脑脊液漏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处理,主要护理措施有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通过及时观察、正确处理,可以治疗脑脊液漏,从而使患者痊愈。本研究通过对14例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治疗脑脊液漏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胡丽华.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10)

[2]于凤宾,陈德玉,王新伟.颈前路后纵韧带骨化切除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及疗效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10)

[3]葛畅,贺瑞,张文志.颈前路术中、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医药前沿》 .2012(21)

[4]马良,盛伟斌,邓强.颈椎术后脑脊液漏治疗:不同引流方法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48)

[5]刘志荣,施建国,范亮全.颈椎前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颈腰痛杂志》.2011(2)

[6]程增银,崔建平,王君平.颈椎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0例原因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4)

论文作者:崔瑞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  ;  ;  ;  ;  ;  ;  ;  

颈椎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方法初探论文_崔瑞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