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钩玄化繁就简-以《人是如何学习的》为例探析高效的读书方法论文

提要钩玄化繁就简-以《人是如何学习的》为例探析高效的读书方法论文

提要钩玄 化繁就简
——以《人是如何学习的》为例探析高效的读书方法

王宇 集美大学

摘要: 知识信息时代的来临,一方面促进了知识文化的传播,拓展了人的眼界,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严重,这是新的时代给人们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急需探索出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本文就是尝试在古人行之有效的“提要钩玄”读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意义,以期探索出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读书方法。

关键词: 提要钩玄;读书法;践行

在当今知识信息迅速更新、时间又碎片化严重的时代,如何更有效的阅读一本理论书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应对这一现实问题的策略之一。本文就是尝试在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上,结合时代特征,赋予其新的意义,以期探索出高效的读书方法。

一、“提要钩玄”的思辨

“提要钩玄”源自唐代作家韩愈名句“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其归纳总结为读书的专有提法,并作为著名读书法格言传承了下来。“提要钩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置放于当今时代仍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然,对于“提要钩玄”的当代注解,仍需要我们进行思辨。韩愈认为“提要钩玄”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他把书籍归纳为两类:一是“记事者”,就是叙述事情的文章;二是“纂言者”,就是讲述道理的文章。读前一种书,要能抓住要点;读后一种书,要能钩出精义。这就是在提示人们博览群书时,首先要将书籍分门别类,然后再按照分好的性质类型采用不同的读法。这种解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放在今天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书籍的类型之繁多庞杂远超韩愈时代,这样较为狭隘的解读明显是不太合理的,也限制了此法运用的范围,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放眼当今时代,不论是纸质书籍、电子书籍,亦或是长篇理论、“碎片化”文章都有其“要”和“玄”。这就表明,在这个时代,哪种类型的阅读都是既需要“提要”,也需要“钩玄”。因此,对“提要钩玄”法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理解,有利于更好地运用此法。

师:同学举例说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那么请同学们不用眼睛看,从学具袋中,摸出一个长方体的模型并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说说你对长方体有什么认识?

“提要”与“钩玄”是两种互相贯通的读书方法。“提出纲要”强调的是对阅读内容的纲目要点的关注和提取,以有效把握阅读内容的主要内容,弄清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透过现象,了解本质总结经验。而“钩出精义”则强调对阅读内容精深部分的关注和探寻,以有效把握阅读内容的精微实质。这样做,既可以加强自己的理解,记忆,又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章一开始就强调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广泛的目标而提取信息——学习以某种形式向其他环境迁移。在这一意义上,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把从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所等日常场景。因此在最后一节中着重探讨学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迁移。

1.2.4.1 橡胶草悬浮细胞鲜重变化 悬浮细胞鲜重的测定方法:每隔2 d将装有悬浮培养物的广口瓶和3组空白的液体培养基分别称重,记录数据。W1:第1天悬浮培养物的重量;W2:第3天悬浮培养物的重量;W3:第1天空白的液体培养基的重量;W4:第3天空白的液体培养基的重量。细胞鲜重=(W2-W1)+(W3-W4)。记录数据,并绘制悬浮细胞鲜重变化曲线图。

二、“提要钩玄”的启示

“提要钩玄”为撰文者提示了一种基本的写作思路。“提要钩玄”法从反映了阅读内容的实质即阅读内容的基本主干都是由其“要”和“玄”构成的,这就为写作者提供了借鉴:著书立说、编书撰文的首要工作就是确定写作主题,提出写作纲目,构建内容框架,实现写作目的。

除了初始学习的掌握程度,还有其他五个因素也会影响迁移:情景、问题的表征、学习与迁移条件的关系、正迁移与负迁移方法、迁移与元认知。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迁移,因为迁移是以人们带到学习情景的知识为基础,由此引出第三节的内容: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本节重点探讨的三个部分:在原有知识上的建构、概念理解的变化、迁移与文化实践。

第三章学习与迁移分为四个小节,依次分别介绍促进初始学习的因素、影响迁移的其他因素、学习是原有经验的迁移、学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迁移。本章开篇就介绍了迁移的定义“把在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的情境的能力。”“影响成功迁移的一个因素是对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初始学习不达到一定的水平迁移是不会发生的,这是显而易见但又经常被人们忽略的事实。”促进初始学习的因素包含四个:理解与记忆、学习时间、超过“任务所规定的时间”、学习动机。每个因素除了配备相关的理论说明外,还各配备了几个例子以供读者更好地理解。

三、“提要钩玄”读书法的践行

在移动化和碎片化消费渐成趋势的当下,新出现的移动音频资源为人们的教育、学习、求知、娱乐活动带来巨大的价值,作为承担着作为文献中心、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和情报中心职责的高校图书馆,更需要重视移动音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产业链上、中、下游中探索对移动音频内容资源开发利用的应对之道。

(一)“提要”——摘要点、抄名言

由此可见,全面理解和把握“提要钩玄”法,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再好的理论如果没有通过实践检验,那也只是纸面上的理论,并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下面,笔者就以“提要钩玄”法为主,思维导图法为辅解读《人是如何学习》一书中的第三章:学习与迁移。

以上充分说明,我们在阅读一个内容时,如果只“提其要”,就会变成虽有齐全要目而难得精要;若仅仅是“钩其玄”,虽有其精要而难洞察其全理;而如果能并举,就能学习好掌握好全部阅读内容的主要内容和精义实质。

“提要钩玄”为教育者指明了一个基本的教学方向。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而传道受业解惑就是通过教学的互动将书本上的“要”与“玄”转化为学生的“要”与“玄”,并将“提要钩玄”法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不仅实现了“学会”,而且实现了“会学”。

系统将传统基于文本的纸质预案经过数字化抽象,结合事故后果模拟分析、GIS地理信息、相关应急救援等子系统,在重大危险源调查、数据录入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类事故类型预案和具体危险源的个性预案,达到制定一类预案,解决同类事故救援的目的,实现事故救援预案的网上查询,指导性的共性预案和具体危险源的个性预案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实现各类应急预案的输入、查询、修改以及分类(分级别)统计的功能。

1)大樱桃秋季施肥有利于树体养分储备,对树体抗寒、抗旱、抗病、抗衰老、抑制冒条等有明显效果。应重视秋季施肥,把握好施肥时间,为来年开花、结果、丰产打下基础。一般在8—9月进行早秋施基肥,施肥后当年就能发挥肥效,增加树体营养积累,有利于来年开花结果。施肥量应占到全年施肥总量的70%以上。

上述以“摘要点、抄名言”为方式的“提要”读书法显然能够很好的概括第三章的主要内容。在实际的读书过程中,再辅以思维导图,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图表,以更直观的方式加深对本章的记忆。

(二)“钩玄”——加批注、写心得

在阅读《人是如何学习》一书中的第三章学习与迁移时,我不禁思考:普遍意义上的迁移学习如果单独应用于语文教学,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反应呢?经过几日的阅读思索,我对文言文迁移教学有了些许想法。所谓文言文迁移教学就是教师有目的地为促进学生文言文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文言文自身的特征,通过使学生新旧知识建立联系。

在《人是如何学习》这本书的启发下,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可以多角度的迁移学习,比如说可以进行横向迁移,现代文教学方法可以迁移到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只是在使用时间和语言形式上与现代文有所区别,而我们许多现代文当中,不少成语、文言典故、诗词句等都是引用文言文的,所以在知识点、情感态度与学习方法上都可以进行迁移。在《人是如何学习》第四章第四小节“学校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迁移”的启发下,我认为文言文教学也可以与生活经验进行迁移,比如在学习选自《浮生六记》的《童趣》时候,沈三白除了在文中描述了童年的闲情志趣外在他书中还表现出高尚的审美情趣对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种植草木的技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人,学习作为基础让人有更好地发展提供条件。生活知识迁移到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到的知识最终也应该运用到生活中。同时,也可以进行纵向的迁移学习,新旧文言文的知识迁移、学习方法迁移,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学习规律的总结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学习,逐渐形成。

掩卷思考,我发现,书中的思想与我发生着深层次的互动。再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我以为:研究问题要持续深入,一个话题只有精诚探索,才会有新的发现。我想起了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论述,在科学中从没有任何最终结论。在科学中,知识不断发展,而且这一发展依赖多样性,对学习的认识与探索亦如此!

参考文献:

[1]陈清水.“提要钩玄”法之理解及启示[J].科技风,2014(18).

[2]张尚英.旁稽博采,提要钩玄[N].中华读书报,2015-10-28(019).

[3]雷凯.记事者必提其要的三种解读[J].柳州师专学报,2011.

作者简介: 王宇(1995-),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研究生在读,集美大学,学科教学(语文)。

标签:;  ;  ;  ;  

提要钩玄化繁就简-以《人是如何学习的》为例探析高效的读书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