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造价管理论文_黎永坚

广东省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成本造价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它在建筑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就建筑工程中施工阶段出现的成本造价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且针对相应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进而达到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 成本造价与管理; 施工阶段

0.引言

就建筑工程的施工费用而言,其实质就是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所花费金额的总计。而施工阶段费用花费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费 2.机械费 3.人工费 4.其他。就如前文所说,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的成本在工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它的成本费用在工程中占有着大多数的比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才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结果。在这种科学的管理下,才能够进一步减少人力消耗与物质浪费,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与性价比。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造价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施工阶段的成本造价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针对相应问题会有对应的解决办法。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简单点说,工程造价就是对建筑工程进行价格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工程单位节约成本的目的。如果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人来说,就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预支投入与实际投入等所有费用的总和。工程造价也可以认为是建筑工程对外承包的价格,这个价格涉及很多方面诸如土地价格、建筑原材料价格、建设设备价格等形成的全部费用总和。通常情况下,这些东西的价格会通过投标的方式来竞争。工程造价的详细组成见下图:

在知道工程造价的大概范畴之后,就知道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与新时代下的背景相结合,只有坚持这样的观念才能免于被时代所淘汰。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以经济效益为重心,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提高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在此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提高项目核心竞争力势必会增加开支,但是这种文明建设,绿化管理,环境保护等这些建设不仅会提高整个工程的水平也会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后续发展发下坚实的基础。整个建筑工程企业以自身员工的技术为依托,科学务实的企业理念为支撑肯定会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因此,新背景下转换新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2.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体制不健全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势必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与工作不协调。缺乏细致的制度保障与制度体系的不完善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会表现在施工过程中,部门分工不明确、监督员工不到位,这些会在工期期限内,拖延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这无疑增加了施工阶段的劳力费还有其他费用。如果制度不完善产生更坏的影响,那么就会波及到建筑材料的采购质量。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欠缺就会使工程安全成为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都有制度保障不到位与制度不完善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了建筑工程企业要注重工程每一个环节,不得存以懒惰心理,不然只会给自己的利益或者大家的利益带来损害。

2.2成本管理不规范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严格控制成本信息以及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成本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是牵涉全体工作人员、全部过程的活动、施工阶段的各个部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有关部门员工不履行自身的职责就会给成本管理带来麻烦,比如员工责任编制的合同中员工薪水核算不准确,要么预算超标要么预算缩水,这会给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造成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员工出勤率的监控不到位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出现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规范存在问题。他们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上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操作设备,这也会给工程带来麻烦甚至会对工程质量标准带来影响。还有就是建筑材料的采购人员,他们不按照施工方案来购买建筑材料的数量,也不按照相应标准购买材料的质量,这都不仅会给成本管理带来负担也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问题,如果工程为住宅建筑,这势必会威胁到社会大众的人身安全。

2.3成本控制不到位

成本控制的优劣取决于成本管理的好坏,因为成本控制是依靠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上的。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问题主要还是施工阶段的制度完善存在问题。就像前文所说如果员工的工薪预算超支肯定会影响成本管理,那么肯定会影响成本的控制。也就是说成本管理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成本的控制。如果施工阶段的相关工作人员不遵守相应的准则,那么就会导致成本管理问题,比如购买材料人员购买东西价格偏高而且数量偏多;施工机械或者设备运输过程过多导致运费加倍;随意给予工作人员津贴等都会造成成本管理不善。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费用增加都会给成本管理造成负担进而影响成本控制。

2.4工作人员素质偏低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工作的有132 万人,可是在这些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还不及30%。从这可以看出参与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是专科和大专学历的人员,这就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大致预算也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相关的资格认证参与人数并且取得证书的人员不多,只有5%左右,这和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折射出我国工程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3.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解决办法

3.1健全体制

建立健全施工阶段的工程制度是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健全规章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而建立健全人员责任制度、监督制度、采购制度、奖励机制、质量检验制度等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完善这些机制的基础上,定期巡检人员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落实制度的每一步,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施工阶段的成本。在管理人员完善了这些机制的前提,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遵守规则才能使这些条例发挥最大的作用,不然也只是纸上谈兵,全是枉然。严格控制成本,落实环节上的成本管理进而水到渠成。工程项目中的全体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不仅体现了自己的职责素养而且能够进一步贡献自己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份力量。

3.2规范成本管理与监督

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应该注重于施工过程的相关问题。从而知道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落实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建筑材料应该选择合理的数量和较低的价格,同时也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任何东西的购买绝对不能以质量的牺牲为代价,不然只会受到更多的损害。同时,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合法的途径采购物质,例如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管理人员也要对机器设备的检修进行合理安排,因为施工设备出现问题会导致工期的延误,进而增加开支。因此,定期检修机械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损失,同时还能通过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这也能减少施工阶段的成本费用。

4.结语

如果想要认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就必须禁止“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必须严格把控质量审核标准,把建筑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不要只顾经济效益的实现。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因而工作人员就要监控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是否得当就要依靠于上述提出的建议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如果落实那些措施,肯定会有成本或多或少的减少。在随着社会发展的热潮中,与时俱进是各行各业必须紧跟的步伐,只有适时的改革与跟进才能使企业长久的发展下去。从而展示了绿色环保建筑工程的趋势,不要罔顾社会的呼吁,要开阔自身的眼界,为整个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铭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探究[J],工程管理2017(08):324.

[2]吕红萍,探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4(07):229.

[3]王金霞,朱伟,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管理 2016(06):137.

[4]吴惠,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52):197-198.

[5]邵英,工程造价的全过程跟踪管理[J],经管空间2011(09):83.

论文作者:黎永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造价管理论文_黎永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