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_陈永石

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_陈永石

陈永石

深圳铭道筑景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26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逐渐提高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的进程。在全国各地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起多元化特色的民用住宅小区。因此人们也日渐重视起小区住宅环境的景观设计。同时设计合理的居住区环境不仅可以对人们精神生活及物质层面的需求满足,也是向征着所在城市文化形象和风景特色。本文就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作出分析探讨。

关键词:影响因素;居住空间;环境景观;设计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我国居民建筑的物业也相应加强了对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作为居民生活重要的构成部分,居住区的环境除了是居住建筑外在的表现,也是提供给人们居住实用功能的载体。另外,居住区还应具备给予居住区人们放松休闲的作用,基于此,对于人们来说,科学合理的地设计居住区环境的景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居住区建设除了对其功能及造型的重视外,同时对居住区域的环境设计效果格外注重。尤其是对建筑物的景观和绿化方面的考虑。例如包括植物栽培、绿化布局设置等,通过诸多详细的设计方案构成了赏心悦目的居住空间,也对人们的居住质量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居民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现状问题

1.1过于雷同的景观设计

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领域存在大量崇洋媚外的现象,在很多居住环境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对我国实际的国情因素进行考虑,只一味对国外景观设计的模仿,在我国地域文化基础上强行融入国外的建筑形式,结果出现了与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及文化内涵不相融的居住建筑现象,以此造成了过于框架化且过于雷同的居住景观形象,缺乏独具特色的个性设计。

1.2景观形式设计得过于复杂

从空间层面来讲,居住区的景观绿地规划常以岛状斑块形式进行设置,在居住区域中心地带位置分布,主要提供给此居住区域的居民以体育锻炼或是休闲娱乐的场地。但在有些居民区之中,设计者为制造不一样的景观设计,有时候会设置一些例如假山、小池、小型广场等于每栋居民楼之间,重复穿梭其中的这些景观,让每天置于同样环境的居民产生审美疲劳的现象,使得降低了居民对于景观设计的认同感。

1.3盲目求新,忽视居民客观需求

目前很多居民住的环境景观,往往只对建筑形式的追求,片面地设计一些丰富新颖的景观建造,却全然没有顾及到整体的项目造价,使之创建的环境景观不仅与当地文化特色不相符,也造成设计的景观环境与周边自然风光不相融的情况。例如在居住区大量的修建水景设施,却忽视当地的地理条件因素,使得水景后期的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二、设计居住区环境景观的基本原则

2.1对生活场所与景观大小的合理把握

除了要对居民实际生活需求的考虑,在设计居住环境景观时,设计者还要尊重实际地去对居民内心理想环境景观的分析。因此,要对景观建筑尺度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要设计出优美景观,开阔的空间环境,且也要保证对居住区域土地有效的节约。同时在居住环境内,要在显眼集中的位子进行对人性场所,要利于居民的使用和体验。

2.2确立居民景观风格,突出居民环境主题

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居住区环境景观也应合理的设计出符合自己主体风格。要结合居住区域的人文地理、经济条件等因素,设计出契合居住区域的独特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经济原则

相对于城市公共景观不同,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才是居民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而绝非只是为区域环境的绿化建设。因此,设计师要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坚持投入最少的经济来获得环境景观最优质的设计效果。故而要合理的利用居民区域的自然环境,在此前提下再进行人工景观的创建,再合理设置一些户外活动设施。在减少经济成本的同时,也要赋予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艺术气息。

三、提高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有效策略

3.1重视居住区人文内涵,突出地方性景观特色

在设计居住区环境景观时,盲目照搬国外设计模式是不可取的。在设计环境景观前,应对当地自然景观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的了解,结合地方性特色和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地创建出富有文化延续性的景观设计。首先,尽可能保留拥有个性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要避免对外来设计风格的盲目跟风,进行对当地居住区环境的自主性创新,使之具备地域性和生态性的设计特点,也要尽量对居住区土地的节约;同时也要考虑四季气候来对植被的种植,呈现给居民一年四季的层次感;对天然材料的充分利用,如水、石及土等的合理运用,营造给人亲近自然的舒适感。在考虑经济成本的前提下,对环境景观的创新设计,合理的采用天然资源,与运用新工艺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以对居住区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

3.2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要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的保证,需要达到较高层次的设计要求。绿化建设是如今进行景观设计的基本目的,所以设计环境景观时,不能对其设计的美观与否当作唯一的或是最重要的设计目的,应对居住区整体层次感的注重,确立环境景观鲜明的主题。例如为对居住绿化面积的增加,可适当引进符合当地种植环境的树种,种植一些草坪在小区内的树木下,增添整体景观的灵动性与层次。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景物颜色的搭配,结合生长特性及植物色彩来对植物景面的设计;其次,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气候特点。在任何季节都能保证居住环境内有着生机勃勃的景观;然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尽量不要让其产生对居住采光方面的影响;最后,环境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原则,例如树木选择时,要栽种长年可以生长的品种,杜绝需每年更换的繁锁。

3.3重视环境景观的实用性

在设计居住区的景观时,要能够提供给居住区人们的娱乐休闲、出行交通、日常安全等作出具体的实际便利。如结合居住区人闪的不同的文化层次、职业特点、生活方式等作出详细的分析,提供出适宜大众的服务设计,可供给不同人群的休闲与交流空间。

3.4合理设计道路绿地

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即为道路绿地。它与城市交通道路相邻,有着防噪音、遮阳和高空抛物防护的功能,同时也有对道路美化的效果。一般以绿色为道路景观的主要基调,再恰如其分的添置一些花卉于其中,获得协调丰富的美感。在居住区道路,应选择一些树干挺直、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及生长周期较长的树种栽种,且要保证其植物易修剪无毒害的特点。如银杏、合欢、松树及法国梧桐等都是变遍种植的树种。

四、结束语

总之,设计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属于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对城市建筑的整体形象与发展有着相应的推动作用。我国城市建设部门应加强对其设计与建设的重视,根据居住区当地地理及人文情况,进行精心构思设计,提供给居住区人们绿色、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以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晓明.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设计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8):59-61.

[2]林耕,张天宇.老龄化社会中的居住区步行空间环境设计[J].工业建筑,2013(6):85-87.

[3]胡笑笑.居住区绿化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展望,2014(10):75.

论文作者:陈永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论文_陈永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