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质测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地质测绘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GPS技术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测绘工具,其强大的功能为测量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本文对GPS的作用和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GPS技术;地质测绘;应用分析
引言
地质测绘就是对某一范围内的地理环境进行勘测,进行科学的信息记录,了解地域的特点,对国家发展的多个行业都有重要的影响。GPS技术提高了地质测绘系统的整体性能,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能应用于多种险峻地质的勘测。
1、GPS技术简介
我们对GPS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手机都拥有定位功能,主要依靠的就是GPS定位系统,包括车载导航等,GPS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的条件。除了日常生活的运用,GPS技术广泛被运用在地质测绘方面,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GPS技术是利用卫星系统对某一区域进行定位,通过主控站与地面的接收器,把接收到的地理信息反馈到监控设备中,通过相应的数据来获得定位地区的信息。GPS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具有高效、准确等特点,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采集,在信号稳定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的分析定位信息并进行数据传输,完成高质量的测量工作。GPS技术的运用主要依靠卫星系统的信号,而信号的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GPS技术也在不断的弥补自身的不足,其在地质测绘中的运用将会越来完善。
2、GPS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意义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测绘的要求也需要不断提高。GPS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和地质测绘相关的领域,比如石油勘探、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地产开放、交通及旅游行业等等,尤其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见有重要作用。GPS技术可以通过对地理形态的勘测,及时发现或者预见自然灾害,提前对其制定防治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GPS测绘技术增强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其定位功能也加强了对地域位置的精准判断,适用于多种地形的勘测,简化了传统测绘方式的程序,提高了安全性能。
GPS技术对地质测绘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1)使测绘程序更加简单。传统的测绘程序步骤繁多,测绘需要的时间较长。GPS 技术利用卫星系统,有精准的定位功能,而且对定位点周围的建筑或者环境能够进行清晰的反馈,对小范围区域的测绘,GPS的单点绝对定位技术可以迅速测绘周围的环境和地质情况,使测绘程序更加简单,增加了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减少劳动强度。传统的测绘工具体型较大,配件较多,携带不方便,碰到特殊的地势还不利于固定,需要反复选择测绘的位置,影响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GPS技术设备体型小,重量轻,携带较方便,非常适合野外地形的测绘,同时解决了传统测绘受交通情况影响的难题。因此,GPS技术无论是在携带方面还是工作使用方面,都极大程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3)提高了测绘的精准度。以前的测绘工具比较笨重,对于地质测量的精确度不高,对较大范围区域的测量数值更加粗略,GPS技术的精确度达到了厘米水平,测绘距离的可控程度较高,小范围的测试比较精准,大范围的测试不仅涵盖的范围广,而且精确度高。这也是GPS明显的技术优势,定位快,测量精准,有效的提高的测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4)丰富测绘数据的含义。传统测绘的相关数据利用率低,而且反应的内容比较单一,数据量较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PS可以有效的搜集大量的测绘数据,并通过科学的自动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整理,还可以根据需求变化数据的整理方式,从而反映出更多更可靠的信息,充分挖掘测量信息的内在价值。(5)增加对自然灾害的预见能力。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地质特点有很大关系,地质测绘的一项重要价值就是对自然灾害的预见性。GPS技术由于可以对地质进行准确及时的测绘,因此拥有对自然灾害的预见性,可以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情况以及地壳的运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提前对灾害进行预防和做好应对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3、地质测绘对GPS的应用情况介绍
3.1 测绘区控制网的建立:对新的区域的测绘首先要建立控制网来涵盖测绘的区域,并按照不同的级别设置结构,可以降低控制网边缘的差异,也极大的方便了对测绘数据的处理。控制网如果按照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如下:①测绘区域为线状;对于区域范围较大的测区,每10km×10km范围内就要设置控制点,测区内至少要有4个控制点,两端各一个,中央两个。②测区形状为网状:每10km×10km范围内要有4个已知水平点作为网状测区周围的控制点[1]。如果想要精确测绘数据,可以在测区内适当的添加高程控制点,但是两个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要大于5km。如果控制网是按照平面控制点分布,则情况如下:①测区形状为线状:测绘区域内要有3个及以上的控制点,两端各一个,中间一个,并且每30km就要有一个已知控制点。②测试区域为网状:在测试区域周期的四个象限中要有3个已知控制点,测区外部的控制点距离测区的边缘要在20km以内。
3.2 GPS技术在野外测绘中的使用 在野外的测绘分为选择观测位置与观测方式两个步骤:①观测位置的选择:GPS技术利用卫星传导,图形结构比较灵活,因此测绘位置的选择比传统的测绘方式少了很多局限性。但是,为了增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几点事项需要注意,首先是为了保持信号的稳定和强度,在点位周围高度15度以上必须空旷,没有遮挡物。其次是不要选择水量多的位置,最好选择交通畅通、视野广阔、有利于保存和扩展的位置。同时,电力设备周围有强大的磁场,因此测绘点要远离电线等设备,防治磁场对信号的扰乱。②测绘的方式:所有的接收机全部在开机状态,同步接受信号,对每个时间段的卫星信号和经纬度以及天气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接收机天线要处于静止状态。对于数据的处理,要将天线的位置作为不随时间改变的变量,通过卫星传输的数据变化来获得待定点的位置坐标。
3.3 GPS水下测绘的应用 GPS技术对水下地形测量时,是通过接收机测定坐标,然后把坐标参数在计算机中进行转换,在显示屏上显示代表各种导航信息的参数和航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器上的参数来识别及改变航行方向。间隔每1s就对位置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将水下地形的相关数值通过计算机储存在硬盘中。使用GPS对水的深度和平面位置进行测量,绘制出精准的水下地形图。相比传统的测量设备,GPS对外界有较强的适应性,操作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可以进行精度较高的大范围水下测绘。
3.4 GPS技术对勘探剖面的测量
首先是在极限点上面安置好仪器,把临近的极限点方向设定为零方向。测量之前,先调试望远镜,顺时针旋转四分之一圈再顺时针转半圈,然后在方向点使用GPS技术测量相关位置的坐标,分析测量数据绘制剖面图。
4、结束语
地质测绘的综合性较强,与很多工作的开展密切相关。科技的进步促使地质勘测工作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更高的工作效率来适应时代的需求,GPS技术突破了传统测绘工作的瓶颈,提高了测绘信息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使地质测绘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锐.GPS技术在地质工程勘察测绘中的应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5):119-119.
论文作者:王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地质论文; 技术论文; 测量论文; 数据论文; 位置论文; 区域论文; 自然灾害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