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项目中地籍测量方法及要求论文_唐晓卿

湖南省地质测绘院 42100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深圳市地籍调查工程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如何使用GPS-RTK技术布设地籍测量控制网及布设图根控制网的要求,介绍了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及要求,介绍了在地籍测量阶段,界址点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地籍图测绘要素及要求,宗地图与地籍索引图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宗地图;地籍图

一、项目概况

深圳市历年的基础测绘,等级控制网已覆盖全测区,一般不需要开展等级控制测量工作。局部控制点稀少区域,可能需要加密。控制网的加密,按照《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深圳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深规土〔2000〕463号)执行。在已有数字化地形图或地籍图区域,其符合规范要求并保存完好的控制成果,经实地检测后,可直接使用。

二、地籍控制测量方法

1、 RTK(含CORS)图根点的测量方法

可采用RTK方法布设图根点。保证每一个图根点至少与一个相邻图根点通视。

a)为保证RTK测量精度,应进行有效检核。检核方法有两种:每个图根点均应有两次独立的观测结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较差不得大于±3cm、高程的较差不得大于±5cm,在限差内取平均值作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b)在测量界址点和测绘地籍图时采用全站仪对相邻RTK图根点进行边长检查,其检测边长的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3000。RTK图根点测量的观测和计算等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执行。

2、图根点的导线测量方法

(1)当采用图根导线测量方法时,导线网宜布设成附和单导线,闭合单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2)图根导线点用木桩或者水泥钢钉作标志,其数量以能满足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量的要求为准。

(3)导线上相邻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不小于1/3。

(4)如导线总长超限或测站数超限,则其精度技术指标应作相应的提高。

(5)因受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图根支导线,每条支导线总边数不超过2条,总长度不超过起算边的2倍。支导线边长往返观测,转折角观测一测回。

(6)图根导线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 8)规定进行平差计算。

3、图根高程测量

图根高程控制网点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技术施测,高程线路与一级、二级图根平面导线点重合,其技术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 8)执行。

4、图根点的计算和成果整理

用RTK作业时,采用随机软件解算;用常规导线作业时,采用近似平差软件平差。在使用软件输出计算结果时,应输出图根点成果表。在表格形式的图根点成果表上,根据图根点选埋时对埋石点位进行木桩、钢钉、埋石情况记录 。

三、界址点测量

1、界址点测量方法

实地指界的界址点需要测绘界址点,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1)界址点测量方法包括解析法和图解法。

2)解析法是指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钢尺等测量工具,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界址点精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3)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图解界址点坐标不能用于放样确定实地界址点的精确位置。界址点精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2、界址点的精度

3、解析界址点的测量方法

1、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测量工具野外实测界址点坐标。当采用全站仪测量时,观测时应做测站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和已测设的界址点。

2、如果测量员没有参与现场指界,施测界址点之前应根据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和工作底图到现场细致勘查界址点的位置及其周围的环境,为测量控制点的选取、界址点和地籍图施测方法的选择做好充分的准备。

3、经土地权属调查确认的已有界址点,现场核实界标未损坏、移动,并进行检测,如检测结果在表1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应使用原界址点坐标成果;如检测结果超过表2规定的允许误差,经相关土地权利人同意后,采用检测的界址点坐标,并在地籍调查表中的地籍测量记事中说明。

4、如果土地权属来源资料中给定了满足表2精度要求的新增界址点几何条件或解析坐标等参数,可根据给定的参数计算放样参数,在实地放样埋设界桩。界址点放样的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5、测量界址点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才能用于作业。观测角度的仪器级别不低于J6级。全站仪的对中、整平、观测等技术要求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8)执行。GPS接收机的架设、观测和计算按照《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执行。

4、解析法的适用范围

1、极坐标法。主要用于建成区的界址点的测量,也可用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无法测定的土地所有权界址点坐标的测量。观测时应采取距离(纵向)和角度(横向)偏心等技术消除或减弱棱镜中心到界址点的偏差(棱镜对准误差)的影响。

2、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GPS定位方法主要有GPS实时动态定位方法(RTK)、网络 GPS(RTK和 CORS)定位方法。观测时,界址点周围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PS接收机的观测条件。

四、地籍图测绘

1、一般要求

a) 利用已有全数字化地形图,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修补测地形图,编绘地籍图。测图的具体技术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测图方法,按照《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城市测量规范》(CJJ/ T8-20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和《深圳市1:1 000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补测实施细则》执行。

b) 地籍图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

c) 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2、地籍图的主要内容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数学要素和图廓要素。

a、行政区划要素

1)行政区划要素主要指行政区界线和行政区名称。

2)不同等级的行政区界线相重合时应遵循高级覆盖低级的原则,只表示高级行政区界线,行政区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行政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省级界线、市级界线、区级界线和街道级界线。

b、地籍要素

1)地籍要素包括地籍区界线、地籍子区界线、基础网格界线、土地权属界址线、界址点、图斑界线、地籍区号、地籍子区号、宗地号、地类代码、土地权利人名称、坐落地址等。

2)界址线与行政区界线相重合时,只表示行政区界线,同时在行政区界线上标注土地权属界址点,行政区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转角处绘出点或线。

3)地籍区、地籍子区界线叠置于省级界线、市级界线、区级界线、街道级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之下。叠置后其界线仍清晰可见。

c、地形要素

1)界址线依附的地形要素(地物、地貌)应表示,不可省略。

2)1:1000比例尺地籍图上主要的地形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理名称等。

3)可根据需要表示地貌,如等高线、高程注记、悬崖、斜坡、独立山头等。

d、 数学要素

数学要素包括内外图廓线、内图廓点坐标、坐标格网线、控制点、比例尺、坐标系统等。

e、 图廓要素

图廓要素包括分幅索引、密级、图名、图号、制作单位、测图时间、测图方法、图式版本、测量员、制图员、检查员等。

五、 宗地图绘制

宗地图是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依法登记后的宗地图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宗地图必须依比例尺真实绘制。

a.宗地图由整理好的地籍块图利用软件自动生成,除保留原分幅图的内容外,还应增加界址点号、界址点坐标、界址线长度、建筑物边长、建筑结构及层次、宗地号,门牌、四至、宗地面积、建基面积及指北方向标等。

b.界址点的边长和房屋的边长,注记到0.01 m。宗地面积和建基面积注记到0.01 m2。

c.编绘宗地图时,应特别注意“四至”的准确、齐全。当本宗地的四至为道路、河流、沟渠、水塘、农用地时,不应省略地物。道路、水系等有名称时,尚应注记名称。

d.宗地图绘制一般用A1、A2、A3、A4、B4纸等,根据宗地大小选择比例尺及纸张。

e.宗地图用双色绘制。凡与本宗地权属有关的用红色表示;例如: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等。其它用黑色表示。其他整饰、注记按照《深圳市地籍调查规程》要求表示。

六、地籍索引图编制

1、为便于检索和使用,地籍调查工作结束后,应以区、街道为单位编制地籍索引图。

2、地籍索引图主要表达区或街道内地籍区、地籍子区、基础网格的界线及其编号,主要道路、铁路、河流及和图幅分幅的关系。

3、地籍索引图在地籍图分幅结合表的基础上参照地籍图缩小编制而成。地籍索引图的比例尺以一幅图能包含区或街道范围而定。

七、地籍测量成果及要求

1、地形图数据。经过地形要素变更测量,形成全测区地形图数据。成果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的技术要求。

2、地籍图。地籍图的基本精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籍要素应与地籍调查结果一致,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

3、宗地图。图上表示的各种宗地信息应与地籍调查结果一致,比例尺和幅面应合理确定。

4、地籍索引图。图上比例尺应合理确定。

5、地籍总图。比例尺和幅面应合理确定,图面必须主次分明、清晰易读。

论文作者:唐晓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地籍调查项目中地籍测量方法及要求论文_唐晓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