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学会探究论文_王晓华

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学会探究论文_王晓华

王晓华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一小学 138000

自主性学习,也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如能自己去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法自己说……合作性学习,即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交互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要建立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教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对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探究感悟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自学探究是指教师提示后的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

如教学《简单归一应用题》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4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口算多少道题,怎么来测算呢?学生谈论后争抢着回答。

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把它们加起来。

生2:这样太麻烦了,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口算的题数,再乘以40就可以了。

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算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同学算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

学生都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算的题数,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以40。”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办法好。

接着师生一起选出有代表性的4位同学进行口算题测试,经统计一分钟内4位同学共口算了56道题。于是师生共同得出了下面这道例题:在一分钟内4位同学共口算56道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照这样计算,全班4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共口算多少道题?

由于这道题是师生共同探讨构建的,所以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很快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二、解疑导拨——独立探究

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能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可不要急于规范学生的解题行为,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的方法。通过独立探究,学生得出了很多方法:

1.用“份数”的思路思考。

2.用“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思路考虑。

3.用“正比例解应用题”的思路考虑,设男同学分到实心球x个。

4.用“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考虑。

三、适时点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为:

1.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探究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

2.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3.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下列问题:

(1)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

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结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王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0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学会探究论文_王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