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及护理健康教育论文_李如钿,林意菊(通讯作者)

李如钿 林意菊(通讯作者)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安全性评价,以便指导护士实施有效的用药健康教育,确保疗效和用药安全。方法:对我院2012~2015年上报的38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并利用Excel软件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用药原因、 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在用药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生,女性发病率(63.16%)高于男性(36.84%),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47.36%);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45%)和胃肠道损害(15%)为主,均为轻、中度;用药期间护士健康教育开展甚少。结论:护士实施有效的用药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加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70-02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为合成抗菌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非典型病原体也有效,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活性通常是环丙沙星的2~4倍,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为环丙沙星的4倍,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当。通过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的A亚单位,抑制细菌DNA合成及复制而杀菌[1]。卫生部[2009]38号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只允许用于泌尿生殖系统、肠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因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使用量大,由其造成的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一直引起上级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分析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规律,指导护士及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保障临床安全用药。

1.资料和方法

以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上报的38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20~85岁。患者因患有呼吸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治疗而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从患者临床诊断、性别、年龄、用药原因及不良反应表现情况等方面对38例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发生不良反应年龄及性别分布

本次统计不良反应共38例,其中男14例(36.84%)。女24例(63.16%)。患者年龄从20岁~85岁均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不良反应所占比列为47.36%,50岁~60岁所占比例为26.32%,其中轻度29例,中度9例,无严重病例发生。详见表1。

表1 左氧氟沙星ADR年龄、性别及所占比例分布图

2.2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用药原因及表现

38例患者中,入院用药原因多为治疗各类感染用药,比如AECOPD急性发作、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等。不良反应累及皮肤附件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等,具体比例详见表2。

表2 左氧氟沙星ADR累及器官/系统与用药原因统计

注:其中有2例患者合并发生神经、精神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反应

3.讨论

左氟沙星因其强大的杀菌效果和对多种细菌均有抗菌效应,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多数医师的认可[1],但在广泛使用的同时,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大幅增加。本次统计的38例患者中,按照不良反应分级,轻度29例(76.3%),中度9例(23.68%),表明:整体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程度较。60岁以上老年人的ADR所占比列为47.36%,女性发生率为63.16%,说明发生不良反应以老年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ADR累及系统以皮肤附件为主(45%),其次为消化系统(15%),和文献报道一致[2-3]。用药期间的护理健康教育开展甚少。

4.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临床使用率较高,虽然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以来,严格限制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但因此类药具有的抗菌谱广、强大的杀菌作用以及价格优势等原因,在临床使用还是较为普遍,在使用过程中,医师开具处方时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相关规范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用药。目前因医务人员的观念尚未转变,临床药师短缺等多种原因,对患者的用药告知不足,导致患者对使用药品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前、用药中及用药后需要护士实施有效的用药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严汝庆.102例左氧氟沙星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3, 48(10):830-831.

[3]朱立忠.左氧氟沙星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1014, 7(11):76-77.原则[M]?2004.

论文作者:李如钿,林意菊(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及护理健康教育论文_李如钿,林意菊(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