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磺胺类药物应注意几个方面

使用磺胺类药物应注意几个方面

一、使用磺胺类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论文文献综述)

孙亚奇[1](2020)在《氚标记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磺胺甲恶唑是磺胺类抗菌药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和良好的抗菌效果在兽医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随着磺胺甲恶唑的大量使用,其在组织内残留也越来越严重,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关于磺胺甲恶唑的代谢和残留消除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猪、鸡体内的物料平衡不清楚,代谢途径不明确,残留靶组织未确定。因此,为全面了解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以及分布消除特征,控制其药物残留,本研究采用放射性标记技术合成了氚标记磺胺甲恶唑,并研究了其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代谢、排泄、分布与消除规律。对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推测主要代谢途径,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比较不同物种间的种属差异,进一步确证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标示物与靶组织,为磺胺甲恶唑的食品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1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的合成及其质量标准研究以间溴苯胺为原料,经三氟乙酸酐保护氨基后与氯磺酸反应,得到的中间产物再与3-氨基-5-甲基异恶唑发生缩合反应,经过碱性水解脱保护后制得2-溴-磺胺甲恶唑,与氚气在钯碳催化剂和碱接受体作用下发生氚-卤交换,制得2-[3H]-磺胺甲恶唑。合成的产物经制备液相纯化后获得高比活度(52.9 Ci/g)、高放化纯度(≥98%)和高化学纯度(≥99%)的氚标记磺胺甲恶唑。2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猪4头、大鼠以及鸡各6只按25 mg/kg b.w.单次肌肉注射(鸡为单次灌胃给药)氚标记磺胺甲恶唑(比活度为0.1 Ci/g)后不同时间点采集尿液和粪便,采集的部分样品用静态液闪(LSC)测定总放射性,另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经提取净化后用流动液闪(v.ARC)与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LC/MS-IT-TOF)对样品中的各放射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特征与代谢规律。结果表明,在14 d的回收期内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总放射性回收率分别为95.31%,93.39%和97.48%,排泄峰值出现在停药后0-0.5 d,三种动物的累积回收率均超过59%。停药后1 d,累积回收率超过75%,此后消除速度逐渐变慢。停药3 d时,三种动物体内的累积回收率均超过88%,表明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主要集中在前3 d排泄。猪和大鼠有超过75%的给药量通过尿液回收,表明磺胺甲恶唑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在猪、鸡和大鼠中分别检测出包括原型在内的3种、6种和3种放射性化合物,其中猪和大鼠中的代谢物相同,均为原型药物S0、乙酰化代谢物S1以及微量的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物S5,在鸡体内还检测到5-甲基羟化代谢产物S2、N4-羟胺代谢产物S3和硫酸结合代谢物S4。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N4-氨基的乙酰化反应、羟化反应、硫酸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以及恶唑环甲基上的羟化反应,其中乙酰化反应是三种动物体内最主要的代谢方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的代谢存在种属差异性。3分布与消除研究猪(24头平均分为6组)、鸡(36只平均分为6组)和大鼠(42只平均分为7组)连续7天(大鼠为单次给药)肌肉注射(鸡为灌胃给药)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给药剂量为25 mg/kg b.w.,比活度为0.1 Ci/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猪为12 h、3 d、7 d、14 d和28 d,鸡为6 h、3 d、7 d、14 d和28 d,大鼠为1 h、2h、6 h、1 d、3 d和7 d)随机宰杀一组动物采集组织器官和胆汁、血浆等。采集的部分组织样品经消化褪色后用LSC测定总放射性,另取一定质量的组织样品经甲醇水提取后用LC-v.ARC与LC/MS-IT-TOF测定组织中的各放射性物质含量并对代谢物进行结构鉴定,获得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消除规律。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广泛分布,停药后6 h(猪12 h),经LSC测定样品中的总放射性,肾脏、肝脏、血液和胆汁这四种样品中的放射性值较高。停药后3 d,各组织中的放射性迅速下降,大约为6 h(猪12 h)浓度的10%。停药后14 d,各放射性化合物仍存在于猪和鸡的组织中。停药后28 d,大部分组织已检测不到放射性,仅肝、注射部位肌肉、胆汁、血液以及鸡肾和肌肉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猪和大鼠的肝、肾、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中仅检测到两种放射性化合物,分别是原型药物S0和乙酰化代谢物S1。鸡肾脏中检测出五种放射性物质分别为S0、S1、S2、S3和S4,肝脏、肌肉和脂肪中仅检测到S0和S1。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的消除存在种属差异。磺胺甲恶唑在猪肝脏中消除最慢、消除半衰期为5.76 d,肌肉中的消除速度最快,消除半衰期为3.84 d,而其在鸡肌肉和肝脏中消除均较缓慢,两个组织的消除半衰期一致均为5.16 d,在大鼠肾脏中的消除速度最慢,消除半衰期为2.56 d,以上结果表明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的消除存在种属差异。在三种动物的肝、肾、肌肉和脂肪四种组织中消除半衰期最长的放射性物质为S0,S0在各组织中持续存在(14-28 d),表明S0为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标示物。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合成了氚标记磺胺甲恶唑,并对其相关质量标准进行了考察。利用v.ARC和LC/MS-IT-TOF联用技术对合成的氚标记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处置与残留消除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了磺胺甲恶唑在鸡体内的四种代谢途径与五种代谢产物,指出了其毒性代谢产物与毒性靶器官,揭示了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代谢的种属差异,确证磺胺甲恶唑的残留标示物为原型。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食品中磺胺甲恶唑的残留检测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揭示磺胺甲恶唑的药理毒理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汪建国[2](2017)在《渔药药效学专题讲座——第二章 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与合理用药原则(4)》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其监测(一)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概述兽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兽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条件下出现无效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简称ADR。兽药不良反应的范围包括:(1)用药后没有产生预期效应。(2)所有危及动物健康或生命及饲料报酬明显下降的不良反应。

翟新贵[3](2013)在《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磺胺类药物为一大类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许多革兰氏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菌范围广、化学结构稳定、在体内能广泛渗透、能够量产、衍生物很多、价格便宜、使用方法简单、基础原料丰富等优点。目前,磺胺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学研究有:磺胺嘧啶类在马、大鼠、家兔和绵羊中的药动学研究;磺胺二甲氧嘧啶在绵羊、银鲫体内药动学研究;磺胺间甲氧嘧啶在猪、水牛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等。而磺胺噻唑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相当的少见。我们本次研究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目的是为兽医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本次实验首先给山羊分别静脉注射剂量为70mg/kg的磺胺噻唑,12h内不同时间颈静脉采血9次,再使用紫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药质量浓度。用残数法拟合了药一时曲线,F检验优选模型,逐只山羊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均符合二室模型。药物动力参数,初始浓度CO为564.75mg/L;分布半衰期t1/2α为0.053h,消除半衰期t1/2β为0.892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150L/kg;体内清除率CL(s)为0.280L·kg-1·h-1;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为1.58h。确定,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为短效药物。

何科[4](2013)在《种鸭产蛋期用药注意要点》文中认为种鸭在产蛋期间用药不当,往往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和种鸭的产蛋率及蛋品质量,甚至影响其终生产蛋量或造成绝产及死亡。因此,种鸭的用药要十分谨慎,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药理性质,禁用、慎用某些药物1.1疫苗接种产蛋期接种疫苗,能使鸭群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或

孔庆芳[5](2013)在《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养老面临的一个难题。而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照料和医疗方面需求。加之机构养老成本昂贵,因此居家养老方式成为社会养老的主体。然而,居家老年人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有较高的健康需求,且部分老年人由于年龄过高或重大疾病等原因,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顾者的照护。然而,家庭照顾者对老年人的照顾缺乏合理性,力不从心,且易产生不良的影响,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对健康有极高的需求,而目前的社区卫生资源不能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这些需求,如何寻求一种方式能够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前提下,满足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研究目的探索一种护理模式,以很好的满足老年人及其照顾者的健康需求,提升照顾效果,减轻照顾负担,并最终改善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对象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为统一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1分析问题:对本研究提出的问题,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为何有如此高的健康需求而不能满足原因。②2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构建解决问题的护理模式。③3通过专家会议对构建的模式进行修订。④4对构建的护理模式制定计划,采取实施行动进行。⑤5观察行动实施的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反思评价。研究结果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得出解决问题的方式:①1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老年人-照顾者高需求的根源;②2要将老年人和照顾者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③3护理服务可采取互动护理的方式2.、初步构建了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的模式框架。根据奥瑞姆的自护理论、金的达标理论、护患关系理论、病人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等构建了以护士为主导、家庭社区合作的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根据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划分了三个护理系统: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教育系统。并在各个系统对老年人、照顾者和护士的功能角色进行了定位。模式主要环节:①1初次家庭访视:建立伙伴关系、确认健康问题;②2家庭会议: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健康计划,给予健康教育与指导;③3电话随访和家庭回访:给予情感与心理支持,观察和反思健康教育效果。3、编制了用于居家老年人健康评估的工具,选定了结局评价的指标。4.通过专家会议对互动护理模式和评估表做出了修订:对评估表和评价指标的内容做了修改;增加了对互动护理模式的细节内容的说明;改善了质量控制的内容;强化了人员的培训内容。5、行动效果行动小组成员对上海市杨浦区4个社区的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符合研究标准的60对老年人-照顾者实施了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效果研究。主要研究结果有:(1)完全参与率为98%;(2)参与研究的老年人-照顾者中,93%能够按照计划完成目标;(3)85%的老年人-照顾者认为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健康问题;(4)老年人服用药物的依从性提高了27%;(5)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对本护理模式的满意率为83%。研究结论老年人及其照顾者作为护理对象的整体,并在护理活动中与护士保持良好互动,共同参与护理工作,是解决目前问题的一种好方法。这种护理模式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年人的自护能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增进照顾效能;能够合理应用家庭资源,使家庭照顾具有整体性;降低医疗资源的使用率,使照顾效益得到最大化。是对当前居家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和进一步深化,对缓解老龄化造成的医疗保健服务供需矛盾有重要的意义。

王玉堂[6](2011)在《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与合理用药原则(连载四)》文中研究指明(接上期)四、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其监测(一)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概述渔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渔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条件下出现无效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简称ADR(Adverse Drug Reactions)。渔药不良反应的范围包括:(1)用药后没有产生预期效应。(2)所有危及动物健康或生命及饲料报酬明显下降的不良反应。

李志炜[7](2011)在《痛风内服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与IL-1β、XOD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法临床实验,探讨痛风内服外敷方(痛风康Ⅱ号口服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的简称)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为建立安全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2.实验研究:通过观察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关节症状和血清IL-1β、XOD的影响,探讨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收集符合诊断要求的受试者,是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和住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三个中心总共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共160例。各组均进行基础治疗,若患者出现难已忍受的疼痛,给予患者使用双氯氛酸纳缓释片止痛;与胃舒平配对,用以防止胃出现不适。此外,治疗组采用口服痛风康Ⅱ号颗粒剂和外敷痛风Ⅰ号外敷方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口服痛风康Ⅱ号颗粒安慰剂和外敷痛风Ⅰ号外敷方安慰剂治疗,疗程5天。在治疗前、治疗第三天、治疗后一天分别观察病例的关节疼痛、关节急性红肿、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在每天晚上8时由患者自行采用11点疼痛等级量表记录关节疼痛积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包括活动质量积分及总体健康感觉积分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血常规和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测试水平。2.实验研究: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采用双氯酚酸钠溶液灌胃,中药各剂量组分别采用痛风康Ⅱ号颗粒配置的不同浓度的溶液灌胃,每天1次,共5天。实验第3天灌胃前,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采用尿酸钠溶液关节腔注射方法造模,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空白组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8小时、72小时分别观察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造模前、造模后1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72小时分别测量大鼠右踝关节周径;实验第5天灌胃后2小时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及XOD的活性水平。结果1.临床研究:参加试验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在关节疼痛积分和关节红肿积分、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均降低,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无论从研究者角度或受试者角度对疗效评价,治疗组的有效率均达到100%,对照组则达57.89%(研究者对受试者疗效评价)及56.14%(患者结局报告PRO)。在安全性评价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对ALT、BUN、CREA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组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具有降低作用(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对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心电图及大小便常规检查无影响。2.实验研究:造模后各组关节炎症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积分比较,模型组积分最高(P<0.05)。但造模后8小时和72小时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和对照组积分均降低(P<0.05),模型组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后1小时至8小时各组关节周径比较,模型组较中药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增大(P<0.05),然后造模后24小时和72小时,各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IL-1β含量较其余5组明显增多(P<0.01),中药各剂量组含量与双氯氛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各组XOD含量较其余5组明显减少(P<0.01),中药各剂量组XOD的活性水平与双氯氛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痛风内服外敷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消肿止痛作用。2痛风内服外敷方可以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尿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对在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有疗效性及安全性。3痛风康Ⅱ号颗粒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关节炎症状,并能同时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血清内的IL-1β水平及XOD的活性水平。

郑伟,范允新,褚伟[8](2010)在《肉鸭养殖存在的误区》文中认为由于肉鸭养殖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的青睐。许多地方纷纷建起了养殖小区、养殖村。然而,高密度的饲养需要现代化的饲养管理,严格的疫病防控措施,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很多养殖户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上存在着许多误区,导致养殖失败、有的损失惨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罗敏[9](2010)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水产品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对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实现了快速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能同时检测多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3联检试纸条(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喹恶啉,SM2-SD-SQ)和5联检试纸条(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恶啉、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SM2-SQ-SMM-SMD-SDM)。对上述6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100ng/mL,符合国家对该类药物残留检测限量标准,适用于磺胺类药物的多残留检测。2.建立了鱼肉中磺胺类药物的快速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鱼肉样品进行处理,用相应试纸条进行检测,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相应回收率。结果表明6种药物残留回收率均在70%-95%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3.用3种常用的磺胺类药物(SD,SM2和SMM)按一般治疗剂量分别饲喂锦鲤鱼,连续饲喂5天。结果从饲喂的第一天开始,所有试验组的鱼均被检测出磺胺类药物残留阳性,而对照组的鱼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停药后第5-6天,其鱼肉中仍然有SD和SM2残留存在;而SMM代谢较快,在停药后第3天后即转为阴性。通过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的检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阳性符合率为86.6%,阴性符合率为86.6%,总符合率为92.9%。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系列试纸条能够满足鱼肉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要求,可应用于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分析。

李祥沛[10](2009)在《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是一个关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IS022000:2005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5年9月份正式出版颁布的,旨在保证全球的安全食品供应。IS022000:2005标准包括了HACCP体系的全部要求,并强调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重要性,因此,IS0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是HACCP体系、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等控制措施形成的有效组合。本研究根据IS022000:2005标准的要求,顾客、泥鳅进口国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并结合连云港九洲科技饲料有限公司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完整的、系统的适用于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企业的饲料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面的饲料企业生产各流程环节加工工艺分析、危害分析、危害评估和危害控制措施的选择与评估,识别出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存在的显着危害,确定了五个关键控制点,并确定了其关键限值(CL)和预防措施,建立了HACCP计划、前提方案(PRP)、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和程序文件,通过HACCP计划、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有效结合,将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的显着危害消除、预防或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从组织自我评价、顾客评价、认证机构评价和产品检验评价四个不同的角度,对所建立的IS0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公司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饲料安全危害被有效控制,在实施前后,工序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由97.8%提高到99.5%,提高了1.7%,顾客满意率由83.3%提高到87.8%,提高了4.5‰泥鳅饲料中霉菌总数由3.2×102cfu/g下降到1.7×102cfu/g,下降了46.9%,金霉素残留由14.1μg/kg下降到3.4μg/kg,下降了75.9%,公司所生产的泥鳅饲料,用户养殖的泥鳅都符合检验检疫的要求,从而验证了IS0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上的有效性。本研究侧重对HACCP计划、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与实施进行探讨,研究的结果为安全饲料的生产、同类饲料企业建立ISP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其他学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二、使用磺胺类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磺胺类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论文提纲范文)

(1)氚标记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磺胺甲恶唑的放射性标记合成研究
        1.2.2 药代动力学研究
        1.2.3 代谢研究
        1.2.4 分布研究
        1.2.5 残留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物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的合成工艺
        2.1.4 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的质量标准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的结构确证
        2.2.2 氚标记磺胺甲恶唑的质量标准研究
    2.3 讨论
3 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物料平衡与代谢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药物与试剂
        3.1.2 溶液的配制
        3.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4 实验动物
        3.1.5 给药与采样
        3.1.6 样品处理
        3.1.7 样品的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方法学考核
        3.2.2 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的物料平衡
        3.2.3 磺胺甲恶唑代谢物的鉴定
        3.2.4 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途径
    3.3 讨论
        3.3.1 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3.2 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的物料平衡规律
        3.3.3 磺胺甲恶唑在三种动物体内的代谢特点
4 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分布和消除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药物与试剂
        4.1.2 溶液的配制
        4.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4 实验动物
        4.1.5 动物给药与采样
        4.1.6 样品处理
        4.1.7 样品测定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提取方法的确定
        4.2.2 磺胺甲恶唑及其代谢物在三种动物体内的分布
        4.2.3 磺胺甲恶唑及其代谢物在三种动物组织中的消除
    4.3 讨论
        4.3.1 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4.3.2 磺胺甲恶唑在动物体内的消除规律
5 全文总结
6 文献综述:磺胺类药物代谢与残留消除以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6.1 磺胺类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6.1.1 磺胺类药在各种属体内的代谢研究
        6.1.2 磺胺类药物在不同动物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6.2 残留消除规律及检测方法研究
        6.2.1 磺胺类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6.2.2 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6.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渔药药效学专题讲座——第二章 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与合理用药原则(4)(论文提纲范文)

四、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及其监测
    (一)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1. 副作用
        2. 毒性作用或毒性反应
        3. 继发性反应
        4. 其它
    (二)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
        1. 不良反应监测范围
        2. 不良反应诊断
        3. 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
五、合理用药原则
    (一)正确诊断、对症用药
    (二)正确选择用药时间与疗程
    (三)了解养殖环境,合理施放药物量
    (四)了解药物性能,选择有效的给药方法
    (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
    (六)轮换施药,注意避免耐药性
    (七)规范用药指导原则
        1. 坚持用药记录制度
        2. 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3. 避免标签外用药
        4.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3)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磺胺类药的理化性质
    1.2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机制
    1.3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活性
    1.4 磺胺类药物的药动学研究
        1.4.1 磺胺药在动物体内的吸收
        1.4.2 磺胺药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1.4.3 磺胺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1.4.4 磺胺药在动物体内的排泄
        1.4.5 磺胺药在代谢过程中的药—时曲线
        1.4.6 磺胺药的表观分布容积
        1.4.7 磺胺药的清除率
        1.4.8 磺胺药的消除半衰期
        1.4.9 磺胺药的代谢房室模型
    1.5 磺胺药的耐药性
    1.6 磺胺药的不良反应
    1.7 常用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1.7.1 全身感染用磺胺药
        1.7.2 肠道不易吸收的磺胺类
        1.7.3 局部应用的磺胺类
        1.7.4 抗球虫磺胺类
    1.8 磺胺药物的给药方法
第二章 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供试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1.4 磺胺噻唑紫外测定方法的建立
        2.1.5 山羊血药浓度测定
        2.1.6 动力学处理
    2.2 结果
        2.2.1 磺胺噻唑测定方法
        2.2.2 山羊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2.2.3 药代动力学方程确定
        2.2.4 磺胺噻唑在羊体内的药动学参数(X±S)
        2.2.5 血——药浓度变化曲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4)种鸭产蛋期用药注意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掌握药理性质, 禁用、慎用某些药物
    1.1 疫苗接种
    1.2 磺胺类药物
    1.3 抗球虫药物
    1.4 激素类药物
    1.5 氨茶碱
    1.6 乳糖
    1.7 拟胆碱药物和巴比妥类药物
    1.8 抗菌与抗病毒类药物
2 掌握用药方法, 提高疫病防治效果
    2.1 消毒药的使用
    2.2 重视预防用药
    2.3 准确对症治疗
    2.4 合理联合用药
    2.5 掌握用药剂量
    2.6 保证用药疗程
    2.7 注意用药方式

(5)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确认
        (一)老年人和照顾者有较高护理需求的趋势
        (二)老年人和照顾者护理需求的种类多
        (三)老年人和照顾者希望的服务方式具有多样性
    小结
第二章 研究的方法
    一、方法的选择
        (一)行动研究的起源
        (二)选择行动研究的优势
    二、研究的步骤
    三、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一)资料收集方法
        (二)资料分析方法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章 问题的分析
    一、基于文献研究的问题分析
        (一)老年人高健康需求的原因分析
        (二)照顾者高健康需求的原因分析
        (三)老年人及其照顾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原因分析
    二、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严谨度
        (五)研究结果
        (六)讨论
    三、小结
第四章 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构想
    一、理论学习
        (一)奥瑞姆的自护理论
        (二)金的达标理论
        (三)家庭系统理论
        (四)健康赋权理论
    二、文献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三、小结
第五章 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初步构建
    一、互动护理模式的核心内容
        (一)互动的涵义
        (二)互动护理过程的主要构成要素
    二、互动护理模式的原则
    三、互动护理模式的服务系统
        (一)互动护理模式的护理类型
        (二)互动护理模式的特征
    四、互动护理模式中各角色功能
        (一)护士角色功能
        (二)照顾者角色功能
    五、互动护理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评估
        (二)诊断
        (三)计划
        (四)实施
        (五)评价
    六、互动护理模式的服务内容
    七、实施的组织与控制
    八、形成初稿
第六章 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行动方案的形成与论证
    一、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行动方案的形成
        (一)成立行动小组
        (二)编制评估工具
        (三)效果评价表的编制
    二、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行动方案的论证
        (一)目的
        (二)方法
        (三)步骤
        (四)结果
        (五)小结
第七章 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社区实践
    一、实践的基础
    二、实践目的
    三、实践对象
        (一)实践对象的选取
        (二)实践对象的招募
    四、实践流程
    五、实践结果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二)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及药物管理状况
        (三)干预中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
        (四)干预中采用的护理方式
        (五)护理干预结果
        (六)总体效果评价
        (七)结论
        (八)个案分析
第八章 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总结和反思
    一、取得的成果
        (一)老年人及照顾者的满意度较高
        (二)护士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二、本护理模式顺利实施的因素
        (一)满足了居家老年人及照顾者对健康的高需求
        (二)自愿参与,配合度高
        (三)研究者积极准备
    三、产生的问题及影响本护理模式实施的因素
        (一)产生的问题
        (二)影响实施的因素
    四、下一步的改进
        (一)修改评估方案
        (二)改善评估方式
        (三)准备充分的辅助材料
    五、社区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一)互动护理模式的远期效果
        (二)护理服务的可及性
    六、政策性的建议
        (一)合理配置社区护理资源
        (二)创造有利于工作的条件
        (三)加强舆论宣传
        (四)加强社区卫生资源的监督控制
    七、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分析
        (一)研究的创新性
        (二)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痛风内服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与IL-1β、XOD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1. 痛风的中医病名
        2. 痛风的病因病机
        3. 痛风的辨证分型
        4. 痛风的中医治疗法则
        5. 痛风的调护
    第二节 痛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3. 发病机制
        4. 痛风的发展分期
        5. 血尿酸增高与痛风的关系
        6. 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病变
        7. 诊断与鉴别诊断
        8. 治疗
    第三节 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概况
        1. 临床研究概况
        2. 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痛风康Ⅱ号颗粒剂和痛风Ⅰ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消肿疗效研究
        1. 研究病例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痛风康Ⅱ号颗粒剂和痛风Ⅰ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及安全性评价
        1. 研究病例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 关于研究方案的设计
        2. 病例的一般情况分析
        3. 导师对痛风的认识
        4. 痛风康Ⅱ号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的组方分析
        5. 痛风康Ⅱ号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对关节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6. 痛风康Ⅱ号颗粒和痛风Ⅰ号外敷方的安全性评价
        7. 血尿酸水平与痛风性关节炎病情
        8.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生活调护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症状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1β、XOD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2 阳性对照药选择
        3 观察时点
        4 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症状的影响
        5 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的干预
        6 痛风康Ⅱ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XOD的干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8)肉鸭养殖存在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 饲养管理方面的误区
    1.1 饲养过度密集
    1.2 对雏鸭的育雏温度、通风认识不够
    1.3 喂料不能定时定量
    1.4 不及时淘汰弱雏
2 防疫意识淡薄, 重治不重防
3 消毒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3.1 消毒药的不合理使用
    3.2 消毒方法不合理
    3.3 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
    3.4 认为浓度越高越好
    3.5 养殖户消毒各自为政, 不注意配合
    3.6 不发生疫病不消毒
4 用药中的误区
    4.1 盲目用药
    4.2 药物剂量问题
    4.3 用药疗程不合理
    4.4 错误的给药途径
    4.5 联合用药问题
5 购买兽药时不注意产品的质量
6 注意休药期

(9)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水产品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磺胺类药概述
        1.1.1 磺胺类药的基本结构
        1.1.2 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1.1.3 磺胺类药的主要危害
        1.1.3.1 毒性作用
        1.1.3.2 过敏反应
        1.1.3.3 三致作用
        1.1.3.4 耐药菌株形成
        1.1.3.5 在环境中的生态毒理
    1.2 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
    1.3 药物残留分析的主要方法
        1.3.1 微生物检测法
        1.3.2 仪器分析法
        1.3.2.1 紫外-可见光分光度法(UV-Vis)
        1.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3.2.3 气相色谱法(GC)
        1.3.2.4 薄层色谱法(TLC)
        1.3.2.5 色谱—质谱联用
        1.3.2.6 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CE)
        1.3.3 免疫分析法(IA)
        1.3.3.1 放射免疫法(RIA)
        1.3.3.2 荧光免疫法(FIA)
        1.3.3.3 酶联免疫法(ELISA)
        1.3.3.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动物
        3.1.4 试纸条主要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试纸条的制备
        3.2.1.1 胶体金标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M_2、SD、SQ、SDL)
        3.2.1.2 胶体金结合垫上包被金标单抗
        3.2.1.3 单检试纸条、双联检试纸条和5联检试纸条的制备
        3.2.2 试纸条的性能考核
        3.2.2.1 特异性试验
        3.2.2.2 敏感性试验
        3.2.3 鱼肉样品预处理
        3.2.4 鱼肉样品的检测及结果判定标准
        3.2.5 添加回收实验
        3.2.6 动物实验
        3.2.7 符合实验
        3.2.7.1 ELISA操作方法
        3.2.7.2 试纸条操作方法
        3.2.8 市场临床检测
4 结果与分析
    4.1 试纸条的特异性
    4.2 试纸条的灵敏度
        4.2.1 磺胺二甲嘧啶(SM_2)试纸条灵敏度试验
        4.2.2 磺胺嘧啶(SD)和磺胺喹恶啉(SQ)联检试纸条灵敏度试验
        4.2.3 磺胺二甲嘧啶(SM_2)、磺胺喹恶啉(SQ)和磺胺类药母核结构(SDL)联检试纸条的灵敏度试验
    4.3 鱼肉样品的检测与判定
    4.4 添加回收实验
        4.4.1 磺胺二甲嘧啶快速检测试纸条添加回收试验
        4.4.2 磺胺嘧啶和磺胺喹恶啉快速联检试纸条添加回收试验
        4.4.3 磺胺二甲嘧啶(SM_2)、磺胺喹恶啉(SQ)和磺胺类药母核结构(SDL)联检试纸条的添加回收试验
    4.5 符合实验
    4.6 市场临床样品检测
5 讨论
    5.1 符合实验
    5.2 胶体金试纸条法的灵敏度
    5.3 磺胺类药物多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
    5.4 临床市场样品检测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饲料安全现状与对策
        1.1 饲料安全现状
        1.2 饲料安全对策
    2 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的现状
        2.1 连云港地区泥鳅养殖与贸易概况
        2.2 出口泥鳅养殖和管理
        2.3 泥鳅主要进口国检验检疫卫生要求
        2.4 出口泥鳅饲用饲料质量安全要求
        2.5 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的安全问题
    3 ISO22000标准的发展与应用
        3.1 HACCP、ISO22000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3.2 ISO22000标准简介
    4 ISO22000标准在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5.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本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饲料企业建立的程序
    1 连云港九洲科技饲料有限公司现状
    2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饲料企业建立的程序
第二章 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企业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
        1.1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的策划
        1.2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
        1.3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记录的策划
    2 管理职责的策划
        2.1 管理承诺
        2.2 饲料安全方针、目标
        2.3 职责与权限
        2.4 饲料安全小组组长
        2.5 沟通
        2.6 应急准备与响应
        2.7 管理评审
    3 资源管理的策划
    4 安全产品的策划和实现
        4.1 前提方案的策划
        4.2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4.3 危害分析
        4.4 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建立
        4.5 HACCP计划的建立
        4.6 可追溯性系统的建立
        4.7 不符合的控制
    5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策划、确认、验证和改进
        5.1 验证策划
        5.2 控制措施及其组合的确认
        5.3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5.4 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5.5 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
        5.6 内部审核
        5.7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更新
        5.8 饲料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小结
第三章 ISO22000:2005标准实施效果的验证
    1 ISO22000:2005标准实施效果的组织自我评价
        1.1 内审
        1.2 管理评审
        1.3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目标评价体系
    2 ISO22000:2005标准实施效果的顾客评价
        2.1 顾客满意率的意义
        2.2 ISO22000:2005标准建立前后顾客满意率情况对比
    3 ISO22000:2005标准实施效果的产品检验评价
        3.1 实施ISO22000:2005标准前后对泥鳅饲料生产中霉菌数的控制效果
        3.2 实施ISO22000:2005标准前后对泥鳅饲料生产中金霉素残留的控制效果
        3.3 出口泥鳅的安全状况
    小结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本文参考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致谢

四、使用磺胺类药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氚标记磺胺甲恶唑在猪、鸡和大鼠体内的处置研究[D]. 孙亚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2]渔药药效学专题讲座——第二章 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与合理用药原则(4)[J].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7(09)
  • [3]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D]. 翟新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4]种鸭产蛋期用药注意要点[J]. 何科. 水禽世界, 2013(03)
  • [5]老年人—照顾者—护士互动护理模式的行动研究[D]. 孔庆芳.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5)
  • [6]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与合理用药原则(连载四)[J]. 王玉堂. 中国水产, 2011(04)
  • [7]痛风内服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与IL-1β、XOD相关研究[D]. 李志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8]肉鸭养殖存在的误区[J]. 郑伟,范允新,褚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10(08)
  • [9]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水产品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 罗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8)
  • [10]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出口泥鳅饲用饲料生产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李祥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使用磺胺类药物应注意几个方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