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论文_陈淑琴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论文_陈淑琴

(酉阳县楠木乡中心小学校,重庆市 酉阳县 4098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小学语文这一学科知识为例,教育教学的创新性整体而言还是比较明显。研究调查发现,当前小学语文学科知识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如果不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则难以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事业有效发展,且难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素质型社会人才。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这一主题内容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学各学科知识都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和挑战,以“小学语文”为例,教师长期使用的都是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长远看来,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也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促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实现更加有效的开展这一现实教育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1.1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积极性不强,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为两点:

一是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足够了解。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可实际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各不相同,由于多数教师都没有做好相关的备课准备,从而也就难以找到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二是小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就很差。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所以自我约束能力也相对较弱些,加上教师没有使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也就使得小学生在上课期间会极其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

1.2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总是受到诸多阻碍,而这实际上也是因为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所造成的。

比如:随着新媒体技术陆续走入课堂,可是一些年龄稍长的教师,完全不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更不能将其在课堂上进行熟练运用。

总而言之,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

1.3教学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把握好学生在每个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以致于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没法掌握明确的目标,教师教学也显得过于盲目。

尤其是在教材的学习上,每一个单元实际上都是有一个主题的,然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把基础知识,基础的能力情感等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进行整合的训练,从而使得整个语文教学课程内容都变得杂乱无章,尤其是对重点重点知识的教学更是没有没有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不仅使得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难以提高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2.1采用情景教学法

由于教学环境的局限性,想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通常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借,进而也更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的时候,提及圆明园名人字画以及奇珍异宝的时候,就可以引用这样一则新闻事件:2000年4月,北京保利集团以将近4000万港元把拍卖的虎首、牛首、猴首买回来了。趁此机会,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几幅名画,学生为此感到十分震惊,带着这样一种情绪,教师也便于开展第四自然段的内容教学。而讲到圆明园中有很多美丽的景观,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老师还通过大屏幕展示了20多处景致,而学生可以随便选择一处谈谈自己的感受,比如:“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平湖秋月”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十分朦胧;“雷锋夕照”中的雷峰塔高耸入云,与晚霞相映生辉。如此美丽的景色仅仅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紧接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写的文章。

2.2加强课外教学内容延伸

研究调查发现,小学生最开始对于语文课文学习缺乏兴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是他们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缺乏必要了解,加上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有效,从而也就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很难有效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所以,课堂教学中除了“照本宣科”,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加强课外教学内容延伸。

同样是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教学资料,比如:圆明园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长的皇家园林。它从1709年开始 兴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清朝皇帝,到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一共经营了l51年.......

又比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就曾提及到蓬莱瑶台,其中的武陵春色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为了促使学生对于圆明园内存在的美景有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还有意识的向学生讲到了大文学家陶渊明所写的文章--《桃花源记》,至于“武陵春色”这一美景就是根据这篇文章想像创造出来的。

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了更多关于圆明园的故事,以及发展历史,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才会进行更加深入思考,并积极作出回答。

2.3引导小学生产生良好倾听意识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其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都难以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可能刚开始在认真听讲,几分钟之后就在和同桌讲话,或者躲在课桌下玩游戏。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一味对其责骂,批评,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而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结合自身所学习的教育学相关知识,发现当前教师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积极引导小学生产生良好的倾听意识,具体可以运用“二次复述”这一个办法。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游园不值》这首古诗为例,教学过程中就发现很多小学生都不在状态,如果当面批评他们,必定会引起更多不满情绪和心理反抗,所以,可以随意让一名小学生将教师刚才所说的话再复述一篇,如果没有认真听讲,自然吞吞呜呜,而那些认真听讲的小学生不仅抢答问题很积极,同时还能正确回答问题。小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一经对比,那些不认真听课的小学生随后也会变得更加认真听讲。

结语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会更多的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等。毕竟,只有激发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田芙蓉.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J].教学参考,2015(10):11-12

[2]向小燕.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学周刊,2015.

[3]蔡丽媛.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2):103-106.

[4]徐琼.浅谈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12):.

作者简介:陈淑琴(1983.10—),土家族,女,重庆市酉阳县人,小教一级,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

论文作者:陈淑琴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模式论文_陈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