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论文_赵静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论文_赵静

中共桐城市委党校 安徽安庆 246000

摘要: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是党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既重要又迫切。本文以桐城市为例,就新时代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

一、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巨大变革,社会矛盾的转化催生了新时代“三农”问题,而农村党组织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上传下达的“麦克风”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三农”的前线,活动在基层群众中,它们最了解群众诉求,最清楚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所以,它们能够为上级党组织提供真实反映“三农”实际情况的材料。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能够敏锐察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上级党组织,就够充分发挥向上级传达问题和意愿的作用,为上级党组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提供鲜活的实践依据。同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贯彻落实。而这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中间发挥的桥梁作用,需要基层党组织积极宣传、动员和教育,需要基层党组织组织并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贯彻落实。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接器”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力量之源,党和群众血肉联系不可分割。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能够通过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动员方针政策让人民群众了解并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一线党组织,能够直接倾听到群众的需求,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所以,党同农民群众关系亲疏与否直接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关系上,农村群众也是通过基层党组织认识党、判断党。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沟通党群关系的“连接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党发挥作用的效果,直接影响党在农民群众心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党和农民群众亲疏关系。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维护党先进性的“明信片”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最基本单位,它负有发展教育管理党员、执行党规党纪责任。党员素质高低、党员队伍优劣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密切联系,可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维护党先进性的一道防火墙。同时,基层党组织承担发展新党员重任。基层党组织能否严格按照程序发展党员,能否把紧入口关,能够杜绝不够格人员入党,是保持和维护党先进性的一道过滤网。再者,农村基层党组织负有加强自身建设的任务。既要健全党内生活,又要搞好党员教育,既要严格党员管理,又要维护党纪等宏观工作。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搞好监督党员履行义务、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吸收新党员、清除不合格党员等具体工作,能否搞好这些工作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维护党先进性纯洁性的一张“明信片”。

二、桐城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桐城市辖1个国家级、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3个街道,204个村(农村社区),成立村级党委5个、党总支180个、党支部19个,农村党员18985名。近来年,桐城市聚焦全省一流、安庆领先、率先达标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落实,提前实现全面达标、落地见效。2016年农村基层党建保障民生工程绩效考核均位列安庆、桐城第一名,得到省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统筹安排,规范管理,健全行动计划工作机制

农村基层党建保障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狠抓工作落实。一是认真调查,做到“知根知底”。为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制发《全市农村基层党建保障有关数据统计表》、《全市行政村(居)户籍人数统计表》,每年年初对全市村干部总人数、性别、年龄、职务和村人口数以及村干部参加各种保险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一一调查核实、甄别界定,做到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准确。二是精心测算,纳入财政预算。根据调查摸底的基础数据,将村干部报酬报酬、各种财政承担的保险经费、村级运转经费、村级活动场所补助资金全部纳入市财政预算。三是督查调度,严格考核验收。通过召开调度会、定期督查、下发督查通报等方式,推进工作落实。针对资金拨付不够及时、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达不到相应比例问题,要求各镇村对照要求和时间节点,限期整改到位,特别是针对村级活动场所结构性不达标问题,实行“一村一策”,每周一上报,采取电话、现场督促等方式,紧盯存在问题、整改措施、时限不放,跟踪问效。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张贴标语、拉横幅、电视网络宣传、民生工程宣传月、编制宣传手册等方式,让行动计划深入人心,提高政策知晓率。

(二)以人为本、点面兼顾,实现报酬待遇提标扩面

农村基层工作点多面广事杂,村干部工作辛苦、环境艰苦,近年来桐城市通过大幅度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有效保证了村干部在流汗的同时不流泪、辛苦的同时不辛酸。一是确定统一标准,实现财政统筹。村干部报酬大幅提升,从2016年起,村两委正职基本报酬按桐城市上年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确定,其他成员基本报酬为正职基本报酬的90%。绩效报酬为村“两委”正职基本报酬的20%-40%,可适当提高比例。村干部社会保障全覆盖,市、镇、村、个人分别按8%、8%、4%、8%的比例承担,为符合条件的干部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每人每年150元、200元的补助标准,为所有村干部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分类发放,每年市财政列支为年满60周岁的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对未满60周岁的离任村干部每人每年补助720元。二是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实行村干部每月基础报酬+季度奖励报酬+绩效报酬的报酬结构,实行按月打卡发放、按季考核发放、按年终综合考核三种发放方式。

(三)夯实基础、规范运行,发挥运转经费牵引效益

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健全保障机制,发挥综合效益。一是执行基本标准,配套专项经费。分别按照3000人以下的村5万元、3000—5000人的村7万元、5000人及以上的村9万元的标准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其中用于服务群众支出不低于基本运转经费的50%,并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动态增长。二是坚持落细落小,加强资金监管。认真落实《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实施办法》,配套出台《关于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中服务群众支出的若干规定》,将服务群众支出划归为便民为民类、文化活动类、公益风尚类、特困帮扶类等7大类。坚持“村财镇管、分村建账、专户核算、专款专用”原则,确定了具体报账支出操作流程,加强资金的审核和监管,明确服务群众支出不低于基本运转经费的50%,财政部门报账系统内单列“服务群众支出”科目,规范账务管理。三是采取过硬措施,壮大集体经济。采取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开展经营服务等措施,加大财政、税收、用地支持力度,走出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改造提升、优化服务,发挥活动场所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问题导向,把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升级作为年度行动计划的突破口,建好服务平台,打造红色阵地。一是强力推进,“真金白银”加大投入。近年来,桐城市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提升行动,拓展综合服务功能。通过村级自筹、单位帮扶、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转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活动场所,新建、改扩建的市财政分别补助10万元、5万元。二是建管并重,打通“最后一公里”。借鉴省内外先进做法和桐城实际,制定《全市村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策划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中心主题、表现方式等,规划便民服务、阳光党务、文体活动、成果展示等四个功能区,统一设计标识标牌、独具风格的公开宣传栏。另外,把桐城文化元素融入基层党建,村级建立“六尺巷”调解室,运用“六尺巷”调解法化解矛盾纠纷。三是打造标杆,“一村一特”彰显特色。实施“五个一”农村党建工程:即一村一标识、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村标、一村一长廊、一村一品牌,“镇有品牌、村有特色”的格局初步形成。

三、新时代背景下桐城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战斗堡垒,理应发挥领头作用。新时代面临新任务,新矛盾催生新要求,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不强,难以应对新时代农村工作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墨守成规难以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面对农业农村发展形势,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习惯老思维老办法,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能及时的调整思想观念,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进取精神。日常工作中,多有致富愿望少有致富思路,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创造性,不能真正服务农民群众需要,带领致富本领不足,共同致富道路任重道远。二是部分农村党组织组织活动不能正常开展。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化、党性意识淡薄,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不及时交纳党费,只谈权利不谈义务,只图利益不想奉献,以索要好处作为参加组织生活费筹码。存在“一根烟、一顿饭一次组织生活会”现象。导致基层党组织群众号召力、战斗力不强,发挥作用不明显。

(二)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整体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能力素质、业务水平、年龄结构、党性修养等决定着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近年来,桐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党员先锋作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挥,但也存有亟待解决问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结构断层,党员能力素质差异大,部分党组织不重视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导致农村党组织合力不强。同时,少数党员存在思想不纯洁、作风不严谨、行为不正派等问题,破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形象,激化了干群关系的不和谐,难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三)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不稳定,管理教育较滞后

随着经济体制发展变化,桐城市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流动性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很难得以顺利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多流于形式,党组织和党员思想沟通断层,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落实更加困难。因此,对党员管理教育很难落到实处。同时,对流动党员管理方式往往与党员个体特点不相适应,导致流出地党组织难以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发展状况,更谈不上跟踪联系,无法准确掌握流出党员思想情况和行为表现,流入地党组织也难以为流进党员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党组织凝聚力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强度大,激励保障机制乏力

由于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村干部普遍承担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秸秆焚烧、脱贫攻坚、党建工作等多项工作任务,但相比于繁忙的工作任务,待遇却相对较低,部分村缺乏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村干部干事热情不高,部分干部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提出辞职。正因如此,部分村存在着“青黄不接”现象,村干部年龄层次偏大,缺乏改革创新思维,有能力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不愿从事村两委工作。同时,相关保障体系也不尽完善,工作与待遇之间存在不对等,工作积极性不高。上升的渠道不多,出路不多。

四、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几点思考

(一)抓班子,打造一支“领头雁”班子队伍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好不好,战斗力强不强,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一把手。抓好班子,一要理顺村两委关系,加强教育领导,让村委会摆正思想位置,明确党支部核心地位,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党支部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步伐,转变思路和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明确职责任务,做到按责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二要严把换届关。将公道正派、年富力强、群众威信度高、事业责任心强的党员推选为村党组织书记。同时,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为本地有能力、有实力的爱乡人士、外出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人员设立储备干部人才库,根据条件择优选任为农村党组织干部队伍中来。

(二)抓能力,提升一批党员干部素质水平

通过组织农村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党性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和业务水平能力提升的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真正做到“依法治村”、“依规办事”和“为民办事”。围绕如何壮大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等目标任务,组织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较大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为其发展提供好经验好思路。同时,在学先进的同时,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下派包村干部和下乡工作队,走村串户解民情,化解矛盾促提升,推动地区整体发展求实效,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完善组织功能,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三)抓管理,树立一群纯洁的高质党员队伍

一要紧密围绕农村党员队伍现状,加大党员培养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外出务工青壮年的跟踪了解,做好在务工返乡中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二要建立健全和规范农村党员教育阵地,在时效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采取灵活教育培训手段和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政策法规知识、文化科技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方面培训。三是严格发展党员、管理党员和组织生活制度,把好“入口”,真正吸纳优质人员加入党组织。同时,疏通“出口”,对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长期不交纳党费或损害党的形象和不合格党员,坚决进行组织处理,纯洁党员队伍。

(四)抓投入,强化一批留得住的党员干部队伍

坚持“眼往基层看、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在认真落实“一定三有”,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基础上,逐年加大农村基层党建投入,确保农村“有处议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进一步完善党内关怀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农村“两委”成员岗位报酬发放机制,有效激发工作干劲和活力。按照“能力专业化、岗位职业化、待遇工薪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探索农村党组织书记职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雪飞.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要抓好“领头雁”[J]. 领导科学论坛.2016(23).

[2]王乃波.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许莉,马跃.孝道文化与家庭养老模式的延续[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17(1)

论文作者:赵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研究论文_赵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