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_知识经济论文

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_知识经济论文

我国民营企业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民营企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65(2000)04-0050-04

一、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1996年10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指出OECD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越来越建筑在依靠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这篇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相对于劳力经济、资源经济而言,代表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高级化,预示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走向,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第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投入为主的经济。从基本生产要素来看,知识经济与传统农业、传统工业相比较,有着根本不同,主要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传统农业是以土地和劳动为基础,传统工业是以资源、设备和资本为基础,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在创造财富的要素中,知识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它的生产要素都必须依靠知识来更新,依靠知识来装备。同时,知识的升值,将会导致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拥有更多、更新知识的人将会更容易获得高报酬的工作。知识型企业的产出,也将会随着职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而飞速增加。

第二,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知识,通常以信息表现出来,信息化的形式就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网络通信、卫星远程通信相结合,使知识的编码、储存、传输、扩散大大加快,因此,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有别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基础设施,既不是农田基本建设,也不是能源交通,而是电子通道。许多国家不惜花费巨资,用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第三,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旨是重新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来取代现在已经枯竭或稀缺的自然资源,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自然资源的节约方面,信息科学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遗传基因工程所起的作用更是无法估量的。

第四,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是更具竞争性的经济。自产业革命特别是二战以来,由于通讯、交通工具的飞跃发展,国际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到本世纪末,全球经济已基本完成一体化过渡。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而知识的无国界性和无限供应性及非独占性,又决定了知识经济必须是一种全球经济。在此种情况下,国际的焦点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成果,竞争的战线已明显前移到产品的研究开发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因而更加激烈。

第五,知识经济是经济决策知识化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它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有决策本身需要的高新技术水平,是高层次的“知识管理者”。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对决策所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手段到方式上都要实现职能化。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及面临的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民营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是伴随当代中国三次思想大解放浪潮的洗礼而逐步由“补充”的配角位置发展到“重要组成部分”的次主角位置的。二十年的风雨征程,使我国民营企业已几乎函盖了所有的社会层面,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富有生机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党的十五大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将进行全面的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一部分国有企业要从竞争性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这就为民营企业发展让出了一块很大的空间,使民营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仍存在先天的缺陷,这表现在:

1.整体规模分散化。据统计测算,199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平均注册资金0.92万元,从业人员1.91人;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54万元,从业人员15人。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分布在低技术的一般加工业、运输业、小商品经营等领域,企业规模小,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低,在这种企业群体的资产存量中,难以整合出适应现代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大规模的企业组织。即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不同经济成份之间平等竞争的环境,而这些企业也会受到市场规模效应的冲击而陷入要素分配不平衡等问题的困扰。

2.经营模式家族化。目前,大多数民营企业实施的是以业主个人产权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式管理,其比重约占80%,其中管理层中有38.6%为家庭或准家族成员,财务管理权有90%的控制在家族手里。家族式管理、人治管理在企业发展初期可能很有效,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决策的随意性、管理的非规范性、人才来路和言路不畅的弊端,将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这也是一些民营企业在自身经营中或在承包、租赁国有、集体企业中遭到失败的一个原因。此外,这种管理机制也导致了搞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偷税漏税、违规经营等违法违章行为的发生频率较高,很容易自我淘汰。

3.产业结构趋同化。我国民营企业崛起于80年代初期,涉足较多的领域是市场准入壁垒较低的传统轻工业和新兴产业,多数民企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往往对所办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只要对某个产品或某个行业的市场前景有一定感性认识和观察判断就盲目上马,其结构选择主要是对已有产业乃至产品结构的模仿,因而导致民营企业之间产业结构惊人的相似,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从事商业贸易多,办实业型、科技型产业的少;从事就地买卖做生意的多,搞拳头产品、名牌产品的少;经营管理粗放型多,科学管理开拓型的少;单一的作坊式经营的多,集科工贸于一体经营的少。这势必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或因产品无市场,或因项目技术不过关,或因资金缺口太大,造成项目夭折,前期资金沉淀,形成巨大浪费;二是重复建设,加速了某些大路货产品市场饱和的进程。产业结构雷同必然引起各个同类企业争原料、抢资源、拼市场,极易造成两败俱伤。

4.技术水平低级化。我国民企大多数是从作为小生产者的个体户和专业户中成长起来和分化出来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甚小;二是生产装备、生产方式、产品技术含量都处在低水平的循环中。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依然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以现代化大生产方式开发高精尖产品的民营企业仍是凤毛麟角。

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对知识经济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在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已给我国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经济形态,它要求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投入制度。我国民营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本质上是占有知识多少的差距。现在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集中在发达国家,在国内也主要集中在国有科研机构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知识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剧知识分配和交易中的不平等。占有知识上的差距,将最终导致企业之间在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这将使我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

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该企业在市场竞争和国际经济格局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从整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更快,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更短,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频率更高,工业化时期“后发优势”效应将明显减弱,为此,我国民营企业必须探索新的现代化道路。

再次,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可以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护竞争的一方,而知识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世界竞争是家门口的竞争,是不再用贸易壁垒来保护落后的竞争。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能凭借自己的实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密集型产品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失去优势,我国民营企业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企业产业结构占优势的挑战。

三、我国民营企业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任何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早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大胆探索新的途径。对此,我国民营企业应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民营企业要尽快进行体制创新和观念更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首先要消除自身缺陷,实现自我革命。民营企业必须打破“传子不传贤”的封建观念,从家族化经营的桎梏中走出来,按知识经济的要求进行一次管理体制上的革新,即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进行股份化改造,把企业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企业,从根本上解决民企约束不力和激励不足的缺陷,保证民营企业有一个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变化要求的体制。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还要革新观念,必须破除一劳永逸思想,树立终身学习观众;破除任人唯亲思想,树立任人唯贤的观念;破除贪图享受思想,树立创造财富观念。

第二,建立知识创新机构,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提高民营企业知识占有率。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决定它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广大民营企业关注和把握知识经济机遇,在加大对科技研究投入的同时,加大对人力的资本投入,为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提供物质和人才的保障,从而提高知识占有率,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第三,注重知识管理在民营企业中的重大作用。由于当今社会“知识爆炸”,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大公司为尽快获取和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专门设立了一批新式高级经济职务即“知识主管”或“智力资本主管”。这些人给公司提供经过提炼、创造的智力资本,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研究开发、分析、决策、管理、企业策划、形象设计软组织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工作间和实验室就取得竞争的优势。我国民营企业必须认真借鉴,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以科技兴企为先导,通过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扩张兼并,推动民营企业小户向大户发展,大户向集团公司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实力。为了抗御市场经济在知识经济大潮中的风浪,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实施以科技为先导的发展战略。高科技是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在知识对经济贡献的主导地位日益强化的今天,实施这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使民营企业扬长避短,提高知识的占有率,更能通过这种形势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职能化。我国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民营企业,应运用知识资本进行企业改造,完成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蜕变,这将是一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有效途径。

第五,积极关注与知识经济相关的国际规则的产生和实施。知识经济将导致国际规则发生巨大变化,一些新的规则如电子贸易、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国际知识产权及有关新产品的纯粹技术性规则等将陆续制定出来并付诸实施。如果民营企业眼光短浅,只注意企业内部的发展,必将不适应这些规则并为此付出昂贵的学费。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要研究和跟踪这些规则和变化,采取积极措施,适应新的规则,促进企业发展。

第六,国家在宏观上要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进程,从政策上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要全面放宽对民营企业在经济行业和经营方式的限制,尽早制定出使民营企业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的具体法规,解决民营企业资金不足等关键问题,从税收政策、信贷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扶助,要鼓励民企投资于高科技产业,建立投资风险基金,进行全方位配套服务,以促进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飞速发展。

收稿日期:2000-02-23

标签:;  ;  ;  

我国民营企业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