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分析论文_杨京薇

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分析论文_杨京薇

上海交通大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随着中国建筑技术的持续提高,建筑形式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商业建筑已经由传统的单楼独户发展变成精密的组织、复杂的结构、丰富的形态建筑综合体。同时由于商业建筑构造复杂、功能多样,对火灾产生时的紧急疏散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建筑的应用安全性,一定要把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做好。据此,本论文以泰州市泰和广场项目为依托,对国内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展开研究。

关键词: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安全疏散

引言

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城市规模都在加紧扩大,高层建筑、公共场所与地下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实施,商业建筑由于其特别的功能区别于其它普通建筑,在其防火与疏散设计中难度都相对较大。泰州市泰和广场项目正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难题便是防火与疏散的问题,因此务必要加强对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在实际现行防火标准要求外,还要结合功能化消防化设计新思路来实施完善,使商业建筑使用安全性提高。

1、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的难点

1.1现代商业建筑中可燃物品多,火灾隐患大。

泰和广场项目为大型商业,包括沿街商铺、大型超市、电影院等。大型超市与百货区一般直接放置有很多的商品,像服装、家电、家具等,仓储范围和营业范围的边界趋于淡化与混合,尤其是再次装修时多半采用易燃材料,例如采用纸质、木质和化学材料的吊顶,以及在吊顶内敷设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电线和接头,又例如公共楼梯间、走道等疏散通道也采用易燃的饰面材料,还把原有电线、接头和开关也封闭在内,这些做法均大大提高了建筑本身的火灾隐患。

1.2多布置在住宅区或人员密集的中心区,人员集中,疏散困难。

泰和广场项目为二期建筑,与一期泰和福苑住宅小区紧邻布置,人员密集,占地面积大,物资流通频繁。商场内所容纳的人数多,疏散间距长,疏散时间也较长,节假日期间,客流会超过商场承受能力范围,一旦产生火灾,疏散特别困难。另外,大的人流量带来大的车流量,造成堵塞安全出口与消防车道的问题。并且火灾产生时,人们常常很难适应突发的状况,惊慌失措,逃生方向都辨不清,非常容易导致混乱局面,这让人员疏散特别困难,容易出现群死群伤的事故。

1.3现代商业建筑失火后火势蔓延快,烟气毒性大。

设计当中为提高顾客消费体验,设计有中庭空间与共享空间,但是它在满足“防烟分隔、防火分区”的过程中,提高了消防设计的难度,让建筑防火的安全性降低了,一旦商场失火,由于中庭的烟囱效应,能使火势和烟气迅速蔓延,并在较短时间内使烟气充填或弥散到整个中庭。另外,商场装修所用的建材与所售商品,在失火后,非常容易分解产生有毒气体,导致人员伤亡。

2、商业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的现状

就现在来说,我国商业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的设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部分地区还存在很多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国内较多商业案例为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设计功能及流线时不够重视建筑中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存在粗枝大叶的状况;其次,把商业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看作是普通的建筑,在防火分区时,没有思考到建筑内部功能布置的繁杂性,导致很多不合理的防火分区,致使真正的商户防火和安全疏散的需要难以得到满足;最后,还有一些商业案例在安全出口的设计上存在数量不足、宽度不当等问题,火灾一旦出现很难及时快速的疏散其中的人群;除了这些以外,在商业建筑的防排烟、防火门和自动扶梯出入口的喷水幕设计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在新的发展形式下,怎样完成商业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的优化已经变成当务之急。

3、商业建筑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

3.1防排烟设计

在火灾中烟气是致人伤亡的最关键因素。所以,及时排除烟气,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烟气蔓延,便于扑救火灾具有重要作用。《商店建筑设计规范》有关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清楚指出商店建筑应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采用自然通风时,其通风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楼)地板面积的1/20。商业建筑由于具备火灾快速、发烟量大、火荷载大等特征,所以,防火设计要以经济、实用和安全为原则,尽可能应用以自然排烟为主,机械防排烟为辅的防排烟设计方案。

3.2正确计算疏散数量

要想把商业建筑安全疏散的有效性提高,提前一定要正确计算疏散人群的数量,经过对人员密度的计算,来选取建筑内最方便有效的安全出口来实施疏散,确保疏散人群的生命安全。在对人员数量进行确认前,疏散系统的合理性一定要提高,在火灾产生时短时间内科学安排不一样安全出口人员数量,确保全部人员在短时间内疏散到安全范围。对于确定商业建筑疏散人员数量,需要结合专业标准,以商场单位建筑面积多少人的指标来实施计算,或者是经过面积折减系数的形式实施折减计算。

3.3确定安全疏散距离

结合上面的准许安全疏散的时间,能够设计安全疏散的间距。对于大型建筑物而言,安全疏散距离通常指的是,房间门到楼梯或最近出口的间距。设计安全疏散距离的最关键目的就是为了把疏散的时间降低,从而能够尽快疏散人员。设计安全疏散距离时要思考到几个方面的因素,例如说,建筑物的性质,人流量的密集程度和人流的活动能力。因此说,有关的设计单位实施安全疏散距离的设计时,务必要结合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和危险程度。

3.4确定安全疏散宽度

想要尽快的实施人员的迅速撤离疏散,不但需要合理的安全距离与安全出口,还要科学设计出口的宽度。假如出口的宽度不够的话,肯定会关系到疏散的总时间。因此,务必要结合相关的规定要求,科学设计出口的最小宽度与总宽度。首先,建筑内商场设置的楼梯间、疏散走道、前室内等要依照每100人的经过人数≥1m来计算其最小净宽度。建筑物疏散楼梯应该按照每100人的通过人数≥1m来计算其最小总宽度。第一层的疏散楼梯、疏散门要依照每100人的经过人数≥1.2m来计算其最小净宽度。其次,其疏散楼梯,疏散门,疏散走道与安全出口的设计,要依照规定实施设计。

3.5安全出口部位的人性化设计

1)疏散楼梯宽度的计算标准中有相关的规定,商场疏散楼梯分为封闭楼梯与防烟楼梯2种。封闭楼梯由于安全性相对低,标准中规定只可以用于32m以下的二类商业建筑,而且要靠外墙布置;

2)安全出口要尽量和入口结合或设在入口旁边,由于这样就防止了大部分人在出现火灾时,跑向入口处却又找不到安全出口的问题;

3)安全出口要设尽量设在走道的尽端或转角处这样设计是思考到大部分人的疏散都是混乱的,只有在走无可走处或一定要转弯处设置安全出口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混乱人群的疏散;

4)安全出口的入口要尽量突出于走道或货架等四周环境,这样做能够更多的引起注意,防止人们由于慌乱或视线不佳走过或走错。

3.6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应急照明在建筑物内设置,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在浓烟弥漫的不利状况下,及时识别疏散部位与方向,快速沿疏散指示标志成功疏散,防止导致伤亡事故。实践表明,在繁杂建筑内要保证安全疏散,一定要确保疏散指示标志清晰,数量充足,要统一的设计与布置。同时,要注意的是,对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要跟以下规定相符:对于疏散走道,不能低于1.0lx;对于人员密集地点,不能低于3.0lx;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能低于5.0lx。

4、结语

总之,实施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要熟悉商业建筑的特征,依据内部功能要求使用更为合理的防火措施。为确保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针对建筑火灾和安全疏散具备的特征实施分析,对传统设计方式实施优化,在确定设计要点的基础上,争取持续提高工程防火设计的有效性。以上便是本人在泰和广场项目设计中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战威.综合性商业建筑防火疏散与防火构造设计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5):94-96

[2]倪照鹏,王志刚,沈奕辉.性能化消防设计中人员安全疏散的确证[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05):54-55

[3]高晓嵘.综合型商业建筑防火疏散与防火构造设计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169.

[4]杜昱霏.商业建筑防火疏散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3):52-54.

论文作者:杨京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商业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分析论文_杨京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