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顿合法化语码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论文

梅顿合法化语码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

李新国1,张 华2

(1.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潍坊,261000)

[摘 要] 社会学家梅顿通过继承和发展伯恩斯坦的语码理论和知识结构理论,借鉴马丁语篇语义思想,创立了合法化语码理论LCT。自创立以来,一直与SFL进行着跨学科对话。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LCT的理论框架、LCT和SFL的合作空间、LCT在SFL语篇研究中的可行性,结果发现,SFL对累积式知识建构中语义波的形成、发展以及对构建语篇语义的作用的关注体现了SFL利用LCT对语篇进行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合法化语码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波;对话

一、引言

跨学科研究使特定学科从交叉学科、他学科的研究角度重新检视本学科,以寻求新的研究方法,丰富自己的学科。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也不例外,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以韩礼德(M.A.K.Halliday)为首的SFL学者不断与其他学科开展学科间对话,从中吸取营养。其中就包括与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对话合作。根据马丁[1]、张德禄和秦双华[2]对SFL和伯氏教育社会学的合作的论述,把对话分成四个主要阶段:语义演变和编码取向;基于体裁的读写教学和教学话语;学科划分和知识结构;个体性、团体性、身份与梅顿(Karl Maton)的合法化语码、宇宙和星座理论对话等阶段。

朱永生[3]、于晖[4]、胡安奇和王清霞[5]对SFL和伯氏教育社会学的跨学科对话做了深入探讨,而对第四阶段的对话鲜有论述,目前只有汤斌[6]详细论述了梅顿(Maton)的合法化语码理论(Legitimation Code Theory,简称LCT)与SFL的合作。社会学家卡尔·梅顿继承和发展了伯恩斯坦的语码理论和知识结构理论,结合马丁的语篇语义学思想,逐步形成了LCT,展开了和SFL的合作,体现了跨学科对话的特点。按照张德禄和秦双华的观点,梅顿的LCT和SFL的对话属于第四阶段,这种分法仍然把LCT看作伯氏教育社会学的一部分。虽然LCT脱胎于伯恩斯坦,发展至今其理论阐述和分析框架已与伯恩斯坦有很大不同,但或许可以把LCT和SFL的合作看作独立的跨学科对话。因此笔者把LCT和SFL对话合作看作SFL研究的新视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LCT和SFL的对话进行阐述:一是LCT的概念框架;二是LCT与SFL的合作空间;三是通过具体语篇验证LCT在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

二、LCT概念框架

作为社会学理论之一,LCT可以用来解释某些社会文化行为。这里的“合法化语码”不是指实现合法化而使用的话语,而是指实现社会文化行为合法化而遵循的组织原则。[6]梅顿提出五条合法化原则:自主性、专门性、紧密性、语义性和时间性[7]。自主性(autonomy)和社会文化领域中的范畴关系有关,即社会文化领域中某范畴是否具备不受外部干涉或受外部影响的自主力量。专门性(specialization)涉及将社会文化领域中的参加者和话语构建成特殊的,因此而具有显要地位的语码。紧密性(density)涉及社会文化领域内部范畴的区别,指社会文化领域内某范畴包含的单位数量和原则数量。语义性(semantics)指语义密度(semantic density)和语义引力(semantic gravity)在实现合法化知识建构中的作用。时间性(temporality)指时间的定位和定向在建构合法化社会文化行为中的作用。

三、LCT和SFL的合作空间

LCT和SFL的对话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理论的,也有实践的,涉及学科设置、知识建构、教师培训、识读能力培养等多个维度,这从双方学者合作的项目和共同出版的论文和著作中可窥见一斑。如在项目合作方面,由澳大利亚研究院资助的“学科性、知识和学校教育”科研项目,通过对教师的指导和干预,研究教材设计和课堂话语在累积式知识建构和累积式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话语类型,提高他们的阅读和识读能力,取得了很大成效。[8]在著作方面主要有《语言、知识和教学:功能语言学和社会学视角》[9]和《学科性:功能语言学和社会学视角》[10],首先著作名称本身就反映了SFL和LCT的跨学科对话性,内容集撷了社会现实主义和SFL学者的论述,包括梅顿对学科语义性、马丁对跨学科的论述。在论文方面,研究历史课堂话语建构[11]的有Martin,Maton&Matruglio[12]等;从语义波的角度研究累积式知识建构、教师培训和课堂教学的有Macnaught,Maton,Martin&Matruglio[13]、Matruglio,Maton&Martin[14]、Maton[15]、Maton[7]、Szenes,Tilakaratna&Maton[16]等;对累积式知识建构、累积式课程建设、累积式学习等感兴趣的有Freebody,Maton&Martin[17]、Luckett[18]等。

上述的跨学科对话中,涉及到对LCT各原则的运用。其中专门性原则和伯恩斯坦知识结构理论构成了教育社会学和SFL的跨学科对话的第三阶段,在学科建设、知识建构和课堂话语分析中使用得最广泛[18]。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从语义性原则探讨SFL和LCT的合作,马丁认为这构成了教育社会学的第四个阶段[1]。梅顿受到SFL语篇语义尤其是语法隐喻和技术性研究的启发,提出了语义性原则,主要包括语义密度、语义引力、语义波、星座和宇宙论等核心概念。[7,15,19,20]语义性原则的提出本身就是LCT和SFL对话的结果,在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计、课堂组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语义性原则

LCT五条原则中,由于语义性原则直接关乎着语义的建构,所以与SFL的关系最为密切。语义性原则由合法化语义语码构成,包含语义引力(SG)和语义密度(SD)。SG指意义对其语境的依赖程度。SG越强,意义与其语境越紧密相关;SG越弱,意义越能语境独立。SD指意义的浓缩程度。SD越强,符号的意义越浓缩,包含的内容越丰富;SD越弱,符号的意义越宽泛,包含的内容越贫瘠。[6]从具体语境或事例中的细节中抽取一般性的原则会使SG减弱,SD增强;从抽象的概念移动到具体的事例则会使SG增强,SD降低。

评价指标单一,只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忽视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忽略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责任心、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考量。评价方式不合理,高校往往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学生,一考定“终身”,强调终极结果,忽视过程成长评价,不能全面、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发展成长状况进行动态跟踪评价。[3]评价中缺乏约束监督机制,存在评价不认真、走过场、敷衍了事等情况,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测评工作流于形式。

累积式知识结构和学习与弱语义引力和强语义密度紧密相关,而片段式知识结构和学习则依赖强语义引力和弱语义密度,限制了意义在不同语境中迁移。因此,弱语义引力和强语义密度是知识建构和理解的条件之一。在累积式知识建构的过程中,SG和SD还可以用来追踪知识的历时变化,揭示累积式知识建构的模式,为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提供指导。梅顿[15]把SD和SG的历时变化描述为语义轮廓(semantic profile),并通过反应SG和SD的互逆变化的语义刻度(semantic scale)对语义轮廓进行描写。根据不同的SG和SD强度取值,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语义轮廓,用于阐释累积式知识建构。

图1 语义轮廓和语义变化幅度[15]

图1表示知识是如何历时地建构的。A1、A2和B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知识建构方式。A1和A2基本呈现直线状,表示语义变化程度小。A1的SG低,SD高,表示知识以高度的理论性、概括性和抽象性为主。A2的SG高,SD低,表示知识表征以具体的细节为主,语境依赖度高,语言符号的浓缩程度差。B的形状类似声波的形状,第一个波峰表示抽象的、概括的理论概念,逐渐过渡到波谷,表示用具体的细节知识解释说明第一个波峰表示的抽象概念,即所谓的“解包”(unpacking),最后再过渡到理论的概括中,形成又一个波峰,即“重新打包”(repacking)。两个波峰加一个波谷形成一个语义波(semantic wave),语义波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层一层的传递就形成了对知识的建构。

(二)语义波

由语义密度和语义引力形成的语义波,如图1中的B指语境依赖和意义浓缩的循环交替,把不同形式的知识编织在一起,用来追踪知识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韩礼德[21,22]虽然没有使用“语义波”这个术语,但已经用“波”描写小句内的信息结构。马丁和罗斯[23]用“波”来描写信息流动的周期性,指出‘波’是用来捕捉语义的,语义形成后就会体现成突显的波峰,其后紧随不突显的波谷。由此,语篇顺接导出期望,语篇反溯强化期望。从信息流动角度来说,期望由信息波峰表示。语篇周期性往复可以用来捕捉信息流动的规律,即信息波峰形成一个有规律的、可预测的模型。

权势话语组织指语义波形成的各种机制。正如图3所示,语义波的形成机制包括主位和新信息[23]、时间性和语义引力[14]、空间性[25]。语义波的其他形成机制还有待发现,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以上形成机制具有各自的价值,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机制一起使用,共同推进语义波的形成和向前发展。但这五种机制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由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引起的抽象性和具体性之间的循环交替;二是其他几类机制形成的新信息和旧信息之间的循环交替。如:

基于马丁对语篇周期性的论述,梅顿[20]正式用“语义波”的概念来描述语义语码的历时变化。具体来讲,语篇语义从抽象概念通过语境重置演绎到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中去,再通过语境重置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上升到抽象概念,即抽象性和具体性、演绎和归纳不断循环交替的过程。语义波的形成推动了语篇信息的流动,为累积式知识建构奠定了基础。因此,语义波的提出对课程建设、教师培训、课堂话语分析等有重要的意义。以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抽象概念、专业术语时通常对它们或进行释义,或举例说明。这种对抽象概念举例说明、对语义进行解释的过程就是强化语义引力、弱化语义密度的过程,而所进行的举例说明和语义阐释相连在一起就形成了有规律的、连续的语义波动。正是通过这种连续向前推进的语义波动,学习者对所授知识的理解会逐渐加深,所学的知识也会逐渐增多。因此,课堂话语语义波的分析有助于师生双方了解知识的组织方式、语篇语义发展的规律,促进累积式知识的建构。

(三)语义波的形成机制

作为描述语篇信息周期性和捕捉知识的历时动态发展的工具,语义波成为构建累积式知识的重要途径。在知识构建的具体进程中,语义波主要利用语言手段形成。因此,语义波和语言手段这两个概念成为LCT和SFL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即语义波为SFL从教育社会学视角探讨知识构建提供了可能,而SFL为教育社会学探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语义波形成机制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资源[6]。马丁[24]认为,SFL为累积式知识建构中的语义波形成提供了三种语言学资源。权势词汇(power vocabulary)和权势语法(power grammar)可以有效地强化语义密度、弱化语义引力,而权势话语组织(power composition)则将权势词汇和权势语法引入语篇,形成语义密度和语义引力连续、动态、起伏、有规律的语篇信息周期性变化,从而推动语义波的形成和向前发展。通过分析语言资源,借以探讨累积式知识建构中语义波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构建语篇语义的作用,体现了SFL利用LCT对语篇进行研究的新视角。

专业术语的语义高度浓缩除了自身的定义,还决定于该领域内与其他术语形成的“星座”(语义关系网络)。正如梅顿[15]所述,任何专业术语语义密度的强度并不内在于术语本身,而是术语所处的语义结构、生产、语境重置或再生产场域内的定位促成或创造了语义密度的相对强度。如摘要中的术语“语义波”除了自身的定义外,还体现在与其他术语构成的类属关系。如图3所示:

四、LCT与语篇分析

语义关系网络的建立可以使学习者更清晰地了解各术语之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各自在系统中的定位。同时,术语“星座”中各术语之间的联系使更多的语义浓缩在术语内部。语篇组织可以显示术语之间的语义如何关联,即位于语义刻度下端的语义如何为上端语义服务,反之,上端语义如何为下端语义服务。

(一)权势词汇

权势词汇指特定学科内语义密度浓缩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术语,它们的特点是分类清晰、层次清楚、界定严格以及专业性强。这在讲座摘要部分有明显的体现:

M.A.K.Halliday、K.L.Pike、J.R.Martin和C.Coffin等功能语言学家与Karl Maton等社会学家从物理学借用了“波”的概念……得出了语义波形成机制是主位和新信息、语义引力和语义密度与时间性的结论。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和评论,然后提出语义波的形成机制还应包括空间性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朱永生,2014/7/10讲座)。

摘要主要向听众讲授语义波的定义、相关概念以及形成机制等内容,共252字,权势词汇却多达10个(不包括重复的词汇),如波、语义波、语义引力、语义密度、时间性、空间性、主位、新信息、信息流动、语篇语义等,这些权势词汇构成了该领域语义高度浓缩的专业术语。摘要的语义轮廓可以描述如Figure 2:

图2 讲座摘要的语义轮廓

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可以从1-9月的中怡康线下零售监测数据当中一窥端倪。从容积来看,400L以上冰箱已经占到总体零售额的60.6%,同比小幅提升1.6%;但从价格看,8000元以上产品零售额份额占比达到26.1%,同比提升了19.5%,而4000元以下冰箱零售额占比36.6%,同比下降了17.7%,产品升级的趋势十分显著。

以上主要介绍了LCT中的语义性原则和由此形成的语义波概念。下面利用这两个概念作为分析框架对具体的语篇进行分析,以检验LCT能否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教学话语、知识建构等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图3 语义波形成机制构成要素

本部分试图通过分析具体的语篇来验证LCT用于语篇分析的可行性。为此,选取了复旦大学朱永生教授2014年7月10日在上海大学暑期培训的讲座PPT作为分析对象。讲座的主题为“论语义波的形成机制”,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范畴。按照伯氏知识结构理论,语言学是社会科学,属于水平知识结构,但偏向于层级知识结构的一端。因此它同时具有两种结构的某些特点,如它有自己的一套专业化语言,与其他专业化语言难以融合,但它又具有较强的垂直性,知识以层级的方式组织,体现了互相关联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连同讲座摘要,共6930字,主要从语义性维度对其分析。语义性被证明是与SFL关系最为紧密的原则,它在建构累积式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权势词汇、权势语法和权势话语组织是语义波的形成、累积式知识建构的重要语言资源。

(二)权势语法

权势语法主要指经验和逻辑语法隐喻。即表达语义时,用隐喻式替代一致式。名词化、动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名词化就是以名词或名词词组的形式将过程、特征、环境等语义构建为实体,或者把小句降阶为名词词组。从及物性看,一致式中的过程、特征或者小句被隐喻为参与者,作为小句的主语或宾语,这样更容易被修饰或论证,增加名词短语的信息量,从而增强语义浓缩的程度。动词化就是通过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形式把参与者、环境、逻辑关系等构建为过程,表达一般不是由动词表达的语义。如把时间、因果、条件或让步等构建为过程,把原来的句际关系压缩成小句内关系,即把原来的两个或多个一致式小句所含的内容“打包”压缩成一个小句,以扩大隐喻式小句的信息含量。名词化和动词化经常交织在一起,即两者之间会经常激活。语法隐喻也是该讲座常用的手段之一:不论是对主位推进还是对信息结构发展的剖析,使语义波不间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都是新信息的导入。从信息结构向前发展的角度来说,语篇意义的持续展开主要依赖新信息的引入、新信息向旧信息的转变以及新信息的再引入这样一个不断的、往复进行的过程。

上述引文中,下划单线的术语为名词化,如分析、引入、展开等。如小句“推动语义波向前运动的动力都是新信息的引入”中,“引入”原本为动词,经过名词化后变为名词词组,使过程变为参与者,受“新信息”的修饰,增强了语义密度。同时小句由物质过程变为关系过程,“动力”为载体,“引入”为属性,该属性包含了语法隐喻创造的浓缩语义。下划双线的为动词化,如“依靠的是”或者“依靠”等,该“动词词组”体现了把条件关系转变为过程。除此之外,文中还有把因果关系转变为过程的“导致”、“引起”等动词化现象。动词化把几个不同的过程及过程间的逻辑关系打包为一个过程,起到连接词的作用。动词化虽然减少了小句数量、单词总数,但信息量不变,从而达到了浓缩语义信息的目的。

以上分析显示了语法隐喻在权势词汇语义浓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LCT来说,权势语法可以使语义沿着语义刻度不断上升,弱化语义引力,增强语义密度,清晰显示权势词汇之间的外在关系。对SFL来说,语法隐喻对语篇的预测层和加强层有重要意义,预测层的定义或概念通过解包,实现具体化。再通过名词化对具体化知识进行语义浓缩,实现再抽象化,成为下文的主题和论述的出发点。因此,语法隐喻具有谋篇意义,通过不断地解包、打包、再解包,形成一个可预测的节奏。

中原人口迁往徽州前,已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他们有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特别是汉族的官员,他们自己有很强的宗法意识。但在迁徙到徽州后,北方的汉族失去了多年积累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再加上躲到徽州避难,所以危机意识很重。因此,为了维护氏族的利益,他们仍然努力维护宗族结构,形成氏族武装力量,和中原文化相融合,巩固封建宗法制度。最后,南迁的人口反客为主,中原文化打败了原来的山越文化。因此,为了融入中原主流文化,宗族制度必须成为其强有力的工具,宗族组织已成为徽州社会结构的基础[3]。

(三)权势话语组织

尽管行业普遍认为,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服产业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成为行业的一个新宠,但是,现实中农服企业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难题。一是需要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二是农民接受农服还需要一个培育发展的过程;三是打造因地制宜的特色农服还需要农服企业长期不断的艰难探索。

图2显示SG和SD分别处于较低和较高的水平,语义变化幅度很小,语义波趋向于直线状,说明讲座内容达到较高的抽象水平,基本脱离了语境。这也印证了 Matruglio,Maton&Martin[14]的发现,即教科书和课程讲义里存在大量的语义浓缩的专业术语,增强了语篇的语义密度;与此同时,语篇所要表征的知识不是依靠具体的话语环境,而是依靠某些专业的抽象概念和原则,以使语篇的语义引力显得较弱。

9月1日,山东重工党委书记谭旭光担任中国重汽董事长兼党委书记。2006年,潍柴与中国重汽分家。2009年,潍柴动力、山工集团、山东汽车工业集团组建成立山东重工集团。2018年8月,中通客车的实际控制人山东交通工业集团划转至山东重工集团。一代企业家的奋斗拼搏,几届政府的强力意志,无数产业工人的技术愿景,分分合合,波澜壮阔,中国制造的路径与方向在这12年间从模糊到清晰,大国重器的愿景浮出水面,成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共识。

本文通过建立动车组单辆车整体称重理论模型,分析得到称重调平的理论规律,提出了3个调平指导参数以及高度调整阀调平条件,并结合现场数据验证了理论规律的正确性。应用此理论指导现场称重,可以有效避免工人的盲目操作,显著提高了现场称重效率,为计算机编写计算动车组单辆车整体称重调平程序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同时亦为称重调平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指导方向。

去年今日此门中

在进行森林保护工作的过程中,林地保护人员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林区面积大,工作人员分配的等问题,容易造成部分林区的管理存在缺失,再加上部分林区管理规范不完善,林区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导致森林保护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这样就给我国森林保护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森林保护的人员管理问题就是影响我国森林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尽快的加大对林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交叉模式:前一分句中的两个主要成分,都是主位,或都是述位,甚或一个是主位,一个是述位,在其后的分句中分别成为主位。如崔护的诗歌《题都城南庄》:

这些主位推进模式虽各有不同,但语篇意义的向前推进都是依赖对新信息的引入实现的。无论主位结构如何推进,都是靠新信息的引入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需把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分开处理。(朱永生,2014/7/10讲座)

上面引文部分的语义轮廓可以如下:

图4 正文部分的语义轮廓

图4显示由于“语义波”的专业性比较强,它的意义除了自身的定义外,还取决于网络中与之对应的其他术语的意义。这些对立与类属关系提高了语义密度、降低了语义引力,使它高度抽象化,脱离了具体的语境。为了使这些专业术语易于被听者理解,对其进行知识建构,需要对其解包,用细节知识和具体实例说明解释,然后再重新打包,使之重新回到原来的知识网络中。通过抽象性、具体性、再抽象性,实现了语义波的不断向前发展。

根据上述基本安全要求,10 kV配电网不停电作业发展出多种作业方式。按照所使用的绝缘工具进行划分,可分为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其中绝缘杆作业法属于地电位作业,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保持人体与大地(或杆塔)同一电位,通过绝缘杆、绝缘抱杆、绝缘三齿耙等绝缘工具接触带电体进行检修操作。这时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杆塔)人→绝缘工具→带电体。如图1所示。

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及可协调化的特性,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净高控制检查和精确预留预埋的位置,可大大减少返工,加快工程建设速度,节约施工成本。

至于新旧信息之间的循环交替,讲座内容主要依靠主位推动和新信息引入来实现。马丁和罗斯[23]认为语义波具有层级性,分为轻波、中波和大波,分别由小句内主位和新信息、段落内超主位和超新信息以及语篇内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体现。上述引文也体现了权势话语组织的特征。首先,选段第一个术语向读者展现了“交叉模式”这个权势词汇以及对它的定义。根据语义波的周期性,该段落属于宏观主位,预测下文的信息流动,形成波峰。其次,首段之后紧随例证,对其说明,形成波谷。最后,末段是对上文叙述的概括,属于宏观新信息,再次形成波峰。

至于超主位和超新信息,可以末段为例。末段第一句作为主题句,属于超主位,预测语篇的下文,形成波峰。其后几句对其阐发,形成波谷。新信息越积越多,在段落的最后一句加以浓缩和统一,构成新信息,再次形成波峰。小句内主位和新信息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权势话语组织和语义波的形成与权势词汇、权势语法密不可分。权势话语组织离不开对复杂过程、句子的因果、条件关系等进行隐喻表征,权势词汇只有在权势语法和话语组织的网络中才具有权势。三者共同构成权势知识(power knowledge),这也体现了福柯的观点,即话语和权势密不可分,因为话语作为每个机构的统治媒介,决定了什么是可能说的、真理标准、谁可以说以及在何处说。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使一个学科从另一个学科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学科,从而为本学科提供建设性的研究途径。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是在跨学科的研究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通过介绍LCT的理论框架及SFL和LCT合作空间,重点论述了语义性原则和语义波,发现累积式知识建构中对语义波的形成、发展以及对构建语篇语义的作用的关注体现了SFL利用LCT对语篇进行研究的新视角。结合实际语篇为研究对象,从语义性和语义波的构建方面对其进行的话语分析,也验证了SFL研究借助LCT分析框架对话语分析的可行性,可以作为SFL研究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1] Martin,J.R.Bridging Troubled Waters:Interdisciplinarity and What Makes it Stick[C]//In Christie,F.& K.Maton(eds.).Disciplinarity.London:Continuum,2011:35-61.

[2] 张德禄,秦双华.马丁论跨学科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0(6):13-16.

[3] 朱永生.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1,32(4):6-12.

[4] 于晖.伯恩斯坦知识结构理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J].中国外语,2012,9(6):43-49.

[5] 胡安奇,王清霞.伯恩斯坦语码理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途径述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30(1):26-31.

[6] 汤斌.Maton的合理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合作[J].代外语,2014,37(1):52-61.

[7] Maton,K.Building Powerful Knowledge[C]//In Rata,E.&B.Barrett(eds.).The Future of Knowledge and the Curriculu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4.

[8] Freebody,P.Knowledge and School Talk[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1):4-7.

[9] Chirstie,F.&J.R.Martin.Language,Knowledge and Pedagogy[C].London:Continuum,2007.

[10] Christie,F.&K.Maton.Disciplinarity[C].London:Continuum,2011.

[11] Coffin,C.Historical Discourse:Language of Time,Cause&Evaluation[M].London:Continuum,2006.

[12] Martin,J.R.K.Maton&E.Matruglio.Historical Cosmologies[J].Revista Signos,2010,43(74):433-463.

[13] Macnaught,L.K.Maton,J.R.Martin,&E.Matruglio.Jointly Constructing Semantic Waves[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1):50-63.

[14] Matruglio,E.K.Maton,&J.R.Martin.Time Travel:The Role of Temporality in Enabling Semantic Waves[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1):38-49.

[15] Maton,K.Making Semantic Waves[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1):8-22.

[16] Szenes,E.,N.Tilakaratna,& K.Maton.The Knowledge Practices of Critical Thinking[C]//In Davies,M.&R.Barnett(eds.).Critical Thinking in Higher Education.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14.

[17] Freebody,P.,J.R.Martin&K.Maton.Talk,Text and Knowledge in Cumulative,Integrative Learning[J].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2008(31):188-201.

[18] Luckett,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urriculum[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9,34(4):441-453.

[19] Maton,K.Languages of Legitim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0,21(2):147-167.

[20] Maton,K.Theories and Things:The Semantics of Disciplinarity[C]//In Christie,F.&K.Maton(eds.).Disciplinarity.London:Continuum,2011:62-84.

[21]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rd,1994.

[22] Halliday,M.A.K.Complementarities in Language[M].Beijing:Commercial Press,2008.

[23] Martin,J.R.&David 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London:Continuum,2003.

[24] Martin,J.R.Embedded Literacy[J].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13,24(1):23-37.

[25] 朱永生.论语义波的形成机制[J].外国语,2015(4):48-57.

[中图分类号] H0-05

[文献标志码] A

[基金项目] 2016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TSSK2016B01);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176)

[作者简介] 李新国(1976-),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翻译。

标签:;  ;  ;  ;  ;  ;  

梅顿合法化语码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