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经济非均衡运行与马克思经济学时代研究_经济学论文

创新驱动、经济非均衡运行与马克思经济学时代研究_经济学论文

创新驱动、经济的非均衡运行与马克思经济学时代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经济学论文,时代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以生产力发展为着眼点,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将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研究贯穿始终,社会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总过程构成了《资本论》研究的历史与逻辑视野。一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科技进步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总结与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尤其是以创新驱动为特点的当代科技进步的规律与特征,探索其发展动力以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成为马克思经济学时代化研究的重点课题。而经典马克思经济学创新驱动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理论,为我们研究当代生产力及技术创新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经济活动的开拓及创新特性是马克思经济学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并且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经济学价值形成、剩余价值生产及再生产实现理论中。首先,马克思经济学是在“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生产与价值创造相统一的基础上理解价值形成过程的,并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两个层面,清晰地阐述了创造价值的劳动性质;而在随后的关于商品货币关系的研究中,又进一步将该问题上升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社会性转变的障碍问题,并将商品使用价值的质与价值量的规定性确定为价值实现的决定因素①。其次,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起点,重点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该理论不仅在超额剩余价值范畴下阐述了部门内部的竞争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还揭示了整个社会技术进步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积累、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内在联系。尽管该理论以单一工艺技术创新的分析为前提,揭示了部门内部的竞争困境以及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历史局限性,但对该问题技术特点的分析,为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产品、产业创新理论研究留下了发展空间。而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的系统阐述,强调了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是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关系的技术基础与客观要求。最后,马克思经济学的竞争关系理论包括部门内的竞争与部门之间的竞争,既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与分割理论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又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竞争激励、优势互补与有效竞争、有益竞争理论的核心,成为马克思经济学社会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将对创新性生产力的研究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分析的各个方面。

      尽管在马克思经济学看来,制约该问题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关系层面的,而非单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使社会经济关系呈现差别性与不平衡性,进而也使经济运行具有了“非均衡”的特征。而在经济非均衡运行下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不仅包括剩余价值分享性生产关系形成以及无产阶级生存条件的改善,经济自由度的提高,素质、能力全面提升等内容,还包括市场结构关系的变革与调整、竞争激励与有效竞争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在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研究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在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理论的突出特点。技术进步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经济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制度变革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驱动下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由于一定程度地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也使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从资源配置主导的1.0阶段进入创新驱动主导的2.0阶段。因此,研究并形成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创新驱动系统理论势在必行。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与经济的非均衡运行

      一般来讲,均衡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而马克思经济学在生产力基础上关于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则可以认为是一种“非均衡”的分析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看来,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使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呈现明显的矛盾与差别性,进而使经济运行过程也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与“非均衡”特征。事实上,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利益关系的平衡性是暂时的、相对的,而差别性、不平衡性是长期的,由此形成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的本质。尤其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当制约该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出现对抗与冲突时,经济的非均衡运行常常会进入非连续性的失衡与周期性波动状态。当然,在社会基本矛盾缓解的条件下,经济的“非均衡”运行也会呈现连续性、相对稳定发展的特征。因此,与西方经济学对均衡范畴的理解不同,马克思经济学非均衡范畴主要从社会生产关系及基本矛盾运动角度,以及竞争激励与利益矛盾关系来理解,并将此看作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体系及相互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归根到底是对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利益关系体系矛盾性质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一般情况下,这个矛盾关系体系包括对经济运行过程发挥直接作用的矛盾关系体系、对经济运行发挥基础作用的矛盾关系体系,以及发挥决定作用的矛盾关系体系三部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个矛盾体系具体包括由市场主体垄断竞争关系形成的矛盾体系、以供求关系为实质的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体系和以劳资关系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体系。

      (1)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关系构成该矛盾体系存在、运行的前提与直接形式。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之间的垄断竞争关系也是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与直接形式。商品生产者之间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与优势互补关系,不仅是创新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也是供求关系、劳动关系矛盾发生、发展的晴雨表、指示器。(2)商品经济基本矛盾构成该矛盾体系的基础。就马克思商品货币理论而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形式上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但本质上却是私人劳动社会性转变的生产关系的障碍问题,该矛盾不仅会加深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也会加剧劳资关系的紧张程度。当然,该矛盾的缓解也有利于化解资本竞争关系与劳动关系的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个矛盾具有一般性。不过,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辩证思考方法,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对立与矛盾,还应充分认识其客观存在的内在一致性及长期趋势。正因为如此,劳动价值论在假定供求关系一致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关系的劳动本质与价值创造的劳动源泉,并强调了价值关系最终决定并影响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并影响着价格、工资以及一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与走向。(3)以劳资关系为核心、对长期经济运行发挥决定作用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长期来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不仅会加剧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且会从根本上扭曲资本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时,不仅会出现供求关系的长期无法调整,也会影响到垄断竞争关系的不平衡与不协调,即垄断趋势或恶性竞争关系的两极化发展。当然,供求关系的调整以及市场结构关系的改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被激化的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该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导致经济的非均衡运行与经济危机

      如上所述,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与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来,并形成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状态,构成经济非均衡运行的持久驱动力。然而,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存在多种状态,当矛盾运动出现冲突或激化时,有时也会转变为一种破坏力,进而使非均衡连续运行的经济出现中断。由此可见,经济非均衡运行存在两种基本状态:相对稳定、连续性的经济运行状态与不稳定、非连续性、周期波动的,甚至是经济危机状态。一般情况下,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某种程度缓解时,经济的非均衡运行常常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连续性与相对稳定性。而当这种相对稳定性、连续性成为常态时,经济发展呈现健康良好状态。纯粹由创新浪潮引起的经济周期性变动应属于经济非均衡运行过程中相对稳定状态中的波动,这属于一种正常状态下的波动。

      (1)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是经济非均衡运行的基础,也构成直接形式的创新驱动力。马克思的商品货币理论将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概括为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反向运动关系:伴随着简单的工艺性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商品价值的实现与使用价值的增量形成负相关关系,即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单位商品边际价值增量呈递减趋势。而在单一工艺技术发展条件下,这种对立竞争关系常常会导致利益矛盾关系冲突程度的加剧与部门内的竞争困境。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这一矛盾则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之间的矛盾对立运动,表现为拥有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与一般企业之间不断加剧的对立竞争关系,而伴随资本积累与再生产的发展,该矛盾又以机器排挤工人的形式出现,并使劳资关系矛盾升级,进而在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作用下,导致各种矛盾不断加深。不过,只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可控,经济非均衡运行就基本处于相对稳定与连续发展的状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是经济非均衡运行周期性波动形成的决定因素。事实上,经济非均衡运行的不稳定、非连续性运行状态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常常会转变成现实。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时,经济运行会出现普遍性失业并伴随劳资关系不断恶化;而供求关系的长期失衡以及利润率下降趋势又导致资本竞争关系紧张与投资意愿下降,并且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使经济非均衡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危机或长期衰退状态,制度性的发展障碍转变为技术进步的停滞状态。尽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周期波动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单一性质的工艺技术生产方式却是造成经济非均衡运行、不稳定、非连续性的技术基础,简单工艺技术的停滞呼唤新产品技术发展形式的诞生。与此同时,由于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运动造成部门内竞争困境,促使经济非均衡运行转变为通过固定资本更新实现产品、产业创新的技术发展新路经,并由此不断拓展了部门之间的竞争,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性变动,从而促进经济出现新的增长与发展。

      (3)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关系的统一性运动,构成经济非均衡运行相对稳定发展状态的重要条件,也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与发展形式。经济非均衡运行的波动与危机性推动了产品、产业创新经济出现,而通过产品、产业创新追求价值递增与使用价值生产的统一性则是创新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该经济形式以生产者追求生产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方式改变着市场与价格的发生机制,同时通过使用价值生产的无限多样性获得开放、拓展式生产方式,并不断催生、发展着部门之间无限多样性的竞争形式,促进经济生态多样化发展。如果说部门内部的竞争建立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递减运动基础上,那么部门之间的竞争与优势互补性则建立在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生产与价值递增统一性基础之上,包括经营模式创新与价值递增的统一性。不仅如此,正是由于经济方式多样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危机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频率减少,并一定程度地可控。不过,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产品、产业的创新本身仍然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发展障碍。

      二、部门内的竞争困境与产品、产业创新

      部门内的竞争是以工艺技术或差异技术为基础的竞争,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价值量增加反向运动基础上,从长期来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增长,价值实现与利润率的增长会出现递减趋势,进而导致同质产品竞争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更大程度的差异化竞争,推动实现产品、商品模式创新就势在必行。而企业围绕差异产品、新产品展开的竞争,在推动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度性的矛盾,即技术性困境得到暂时克服,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制度性障碍。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虽然以简单的工艺技术为基础,但劳动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竞争理论,都从不同角度提出并一定程度地讨论了产品创新问题,形成了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产品、产业创新的独特理论体系。

      1.劳动价值理论对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方法,为产品、产业创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如上所述,在单一工艺创新技术条件下,由于价值生产与使用价值生产的对立运动,导致部门内部的竞争困境并由此催生了产品、产业创新活动。而该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由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市场供需之间的零距离对接,改善了市场供求关系与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社会生产力发展获得新的增长与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强调价值创新的劳动源泉,也重视价值创造的使用价值基础,即认为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基础③,没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使用价值,没有不断开拓的潜在需要与市场,便不可能形成新创造的价值。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该问题的本质。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而言,价值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生产过程而是复杂劳动的创造过程,即价值创造过程。接下来分析,马克思在阐述简单劳动作为价值生产一般价值量化基础的同时,提出并着重分析了复杂劳动的特性,指出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价值实现是在交换实践中完成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创造性生产劳动的基本概念与范畴。该理论构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尤其是剩余价值生产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才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说明。

      2.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提出“产品创新致命说”与“产品创新升级说”的观点,形成关于产品创新理论的主要观点

      (1)马克思在讨论单个资本“连续”运行问题时,提出了“产品创新致命说”的观点。马克思在资本循环理论中指出,制约资本顺利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商品资本职能的实现,即资本完成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职能的转换,并将这个阶段的资本职能的转换描述为一种“惊险的跳跃”④,指出产品实现环节是资本运行的生命所在,是资本连续运行的前提,并据此提出“产品创新生命说”。在之后的关于固定资本价值损耗补偿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提出并分析了产品、产业创新基本范畴,认为固定资本的更新必须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两种形式:一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现有产品会变得更便宜,导致价值的损耗;二是由于生产出了功能更多、效能更高的新产品,导致现有价值的损耗⑤。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区分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两种形式:工艺创新与产品创新的内涵。

      (2)马克思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提出了“产品创新升级说”。众所周知,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认为,制约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两大部类产品的实现,而该问题的关键又是实物的替换结构问题,但该问题的解决必须在生产资料优先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实现。因此,无论是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形成升级性的、推动层出不穷使用价值出现的创新活动不可避免。此外,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消费资料的结构与层次不断提高,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范围、结构都会不断变化,进而对生产资料种类、品种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生产资料生产的创新发展也是不可避免的。

      3.马克思经济学关于部门间充分竞争理论形成产品、产业创新理论的前提

      事实上,由基本矛盾运动导致经济的非均衡运行对创新活动的驱动,是通过资本竞争关系实现的,所以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理论还集中体现在其竞争理论上,尤其是部门之间充分的、优势互补的竞争。

      (1)部门内部竞争是部门间竞争的基础。马克思经济学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部门内部竞争的分析模型。该模型以工艺与差异创新为技术生产方式,分析了一个部门内众多企业围绕先进技术展开的群雄逐鹿式竞争。在单纯工艺创新的技术条件下,价值实现与使用价值生产的对立运动,增加了部门内部竞争的困难,造成了部门竞争的困境。当然,对超额剩余价值范畴的卓越分析,反映了马克思对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理论的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说明了在劳动时间与强度都缩减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是价值增值的源泉。

      (2)从价值实现的角度看,由于部门内竞争的局限性,使部门间的竞争成为必然。而部门间的竞争在假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形成围绕新产品、新产业形成的开放式、多样化的竞争态势。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关于部门间竞争理论重点分析了剩余价值分割问题,并且以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商业部门与货币资本部门间的关系为分析对象,但该理论也说明了部门间充分竞争的必要性与基本要求。当然,马克思经济学平均利润理论也分析了部门竞争的结构特征,即部门之间的竞争应该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而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也反映了部门竞争的局限性以及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之间存在的障碍。

      4.经济非均衡运行下的创新周期与规律性

      事实上,从创新成本与风险的角度看,产品更新换代有其经济学意义上的周期与规律性。单个资本的运动应找到有效竞争的平衡点,保持产品竞争与更新换代应有的节奏性,进而有利于保持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稳定性。马克思资本循环与再生产理论着重讨论了技术进步对再生产“连续性”产生的双重影响与作用。就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对资本运动速度的影响而言,一方面从固定资本占比的角度,固定资本比重与资本加速周转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及基本趋势⑥。另一方面,当考虑到资本价值损耗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时,加速固定资本的更新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更有利于促进资本的连续运行⑦。因此,考虑到单个资本的积累与再生产的连续性,必须平衡固定资本成本增加造成的运行速度的减缓与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所实现的技术进步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实现这一平衡的关键是实施最具价值的创新活动,这就是充分适应并不断挖掘市场潜能的创新活动。这种活动的本质是以高品质使用价值生产为导向实现对价值的追求,需要我们充分理解价值创造与使用价值生产活动的统一性关系⑧,而这又蕴涵着经济非均衡运行的内在规律与周期性。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指出,要防止围绕新技术、新产品形成的过度竞争,保持行业内适度的竞争克制,采取有限、有益竞争战略是必要的。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过度竞争条件下的电子技术创新活动,一定意义上人为地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性。事实上,创新繁荣后的经济萧条也间接地影响到21世纪爆发的金融危机。尽管宏观经济的波动与“非连续性”不可避免,但从单个资本自身的运行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实施理性竞争战略以达到有效竞争、有益竞争的目标。事实上,创新活动应形成此起彼伏的运行态势,有利于经济运行的连续性、持久性。在这里,马克思经济学初步讨论了创新经济内在的周期性与规律性。

      三、产品、产业创新与创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如上所述,由于部门内部基于单一工艺性技术创新的竞争存在困境,进而推动产品、产业创新活动的开展。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品、产业创新活动也会遇到自身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垄断竞争市场关系的不平衡发展、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产品实现与失业问题,以及推动创新发展的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协调性等等,并因此形成创新经济的周期性变动。

      1.在社会基本矛盾作用下,垄断竞争关系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创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主体间竞争关系是创新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但是产业组织理论证明,最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结构是适度技术垄断与充分竞争相结合的市场结构形式。熊彼特也认为,完全竞争并不现实,在短期也并非有益。现实的竞争是动态的,一方面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势力使创新主体保持竞争的利益驱动性,另一方面又由于经济势力的有限性使竞争保持公平与开放性,保持一定程度的均衡。因为只有市场上存在支配企业,才会不断地诱发和催生出新的竞争者,使竞争达到应有的激烈程度,形成动态竞争走势。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市场结构关系应具备的适度垄断与充分竞争的均衡性常常无法实现,产业组织关系的发展总是呈现垄断趋向与过度竞争两极化趋向并存局面,而事实上无论是垄断趋势还是过度竞争都不利于创新经济的持续发展。

      首先,专利、专有技术垄断方式虽对创新经济形成有效激励,但当具备技术、产品优势的企业同时又具备行业、体制与价值观优势时,垄断势力的形成又不可避免。一般情况下,以专利、专有技术形式存在的技术垄断形成的市场控制力是极其有限的,并且纯粹技术性壁垒也具有脆弱的特点,也就是说企业依靠单纯技术优势长期垄断市场是困难的。但是,当这类企业在具备技术优势的同时,又具备资金、规模、管理经验以及创新价值观等优势时,该类企业或行业形成一定程度的控制力则是不可避免的,并会形成行业的准入壁垒,建立起“阻止、影响或减缓其他领域资本进入该领域的一切障碍”⑨,尤其具有明显“干中学”⑩优势的领域更是如此,并且该类垄断势力同时具有寡头或行业垄断的性质。不仅如此,该类技术垄断势力一经形成,常常还通过并购方式,消除竞争对手,获得最新技术与产品。而一旦这些企业将创新小企业纳入自己的势力之下,则往往又将并购企业的技术或品牌束之高阁,放置冬眠。不过,这类由技术、产品优势形成的垄断势力,其经济绩效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双刃剑的特点,但在长期,肯定是不利于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不仅如此,这类拥有技术、产品市场垄断优势的企业及垄断势力,也是加剧社会两极化与不公的重要原因。

      其次,与技术垄断趋势并存的常常是传统产业、技术落后地区与领域的存在,这些领域由于过度竞争或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会导致长期技术发展的停滞。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用,实现理性意义上垄断与竞争关系的有机结合往往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与垄断势力并存的可能是某些领域、某些产业的过度竞争与长期的技术不发展;与新兴产业繁荣发展并存的可能是某些领域、某些时期的技术与经济的长期停滞与不发展。垄断势力与垄断行业的长期存在,不仅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也会使社会利益及分配格局失衡,从而激化社会基本矛盾。而两极化利益分配格局使传统行业与技术落后领域形成成本挤压式过度竞争的趋势,由于缺乏利润的积累与技术发展的条件,这类企业与行业只能依靠仿冒技术发展,或是由于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陷入生存困境。不过,由于技术壁垒在本质上是脆弱的,强势垄断势力也会催生更强的替代产品及技术的出现,因而从长期来看,垄断势力想要保持自身垄断优势也是困难的,而在一些领域与行业过度竞争状况也会得到改善。不过,这需要长时间的调整,就短期而言,适度垄断与充分竞争难以相容。因此,由于市场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导致创新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

      2.在社会基本矛盾作用下,市场实现与失业问题也会导致创新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

      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强调生产资料优先发展、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升级的同时,重视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平衡性。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动态的、现实的平衡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关系,一定程度上该结构关系决定了经济体发展的稳健度与持久性,而技术进步与结构高级化、服务化代表着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质量,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尽管在开放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下,该结构关系更多受到进出口平衡关系与宏观政策的制约,但一国经济结构高级化过程中保持基本结构关系的平衡至关重要,尤其要保持消费品生产部门内部结构的平衡。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发展,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生产与消费活动的不平衡状态,当这种失衡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创新经济就会由于有限需求与市场发展出现周期波动。当一国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化时,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将出现二元化分化趋势:基本生活品、一般生活品的生产与消费由于受到资金、成本的严重挤压,形成奢侈品、高档品市场与泛滥的低档品市场并存在局面,进而制约消费需求的形成,再加上收入关系的不协调,最终制约整个市场需求与消费结构的提升。因此,无论是生产与消费结构失衡,还是消费市场供给出现问题,都会以市场实现障碍的形式制约创新经济的发展。而当高新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替代人力的趋势使失业问题不可逆转,并加剧社会利益格局的进一步分化时,各种矛盾的爆发也会使技术进步的步伐中断,使创新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为克服这些问题新一轮的制度变革不可避免。

      3.在社会基本矛盾作用下,由于计划与市场机制作用的不协调使创新活动出现周期性波动

      创新经济持续发展还必须依赖市场与计划两种动力与两种发展机制,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致使两种机制的作用往往相互冲突,无法有效地实现相互促进与协调,进而也会加剧创新经济的波动性。一般来讲,一项标志性的创新产品及技术的诞生,依赖从基础科学、工程科学到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创新活动链的支持,由于支配创新活动链的上游科技活动与下游开发活动的技术发展路线与探索规律完全不同,甚至相反,导致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计划支持与市场拉动往往无法实现有效对接,无法发挥理想的相互支持与相得益彰的作用。而计划支持,即政府提供的必要的支持,包括国家实验室提供的技术信息的支持,这种支持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红利”,能够加快技术能力的积累,对于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十分重要。马克思经济学在讨论影响资本积累因素时,认为节约使用的固定资本形成一种额外资本积累(11),这种积累可以使企业获得“红利”性额外利益,可以不付成本地增加资本的积累。但这类政府计划支持活动常常由于方式方法不当,又会削弱企业面对市场形成的“市场导向”创新自主性探索的积极性,使企业丧失对市场的敏感性与灵活性,并最终影响到创新活动的开展。

      国家科技支持管理,如何能有效予以创新企业必要的技术支持但又不削弱其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动力,常常是个难题。而发展基础科学也必须坚决摈弃急功近利的思维与管理方式。从以往新技术新产品出现的规律来讲,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往往只决定着创新技术与产品出现的基本趋势与可能性,而创新活动现实发生常常是自由学术活动与开发活动的结果。创新活动既要强化市场与利益导向,又要有非功利的自由学术活动繁荣作基础性支持。就创新活动的上游活动链而言,即基础科学、工程科学里的重大创新活动,科技人员的自由学术软环境、正确的政策措施以及宽松的科研经费支持都很重要。尽管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更有可能率先实现成功的创新活动,但创新企业必须理性地避免各种短期利益诱惑,用经济战略管理替代机会选择。

      四、劳动者素质、能力全面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看,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创新发展的根本力量。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必须依赖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复杂劳动的长期积累。而劳动者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解放事业又依赖于对现有生产关系及经济制度的变革与调整,依赖于生产关系变革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发展。尽管经济非均衡运行形成创新经济发展现实的驱动力,然而复杂劳动的积累以及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则是创新经济发展的终极动力源泉。

      1.剩余分享经济关系的确立与复杂劳动的积累

      毋庸置疑,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及制度的变革,在当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进步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生产关系变革与调整核心则是重视和保障劳动者受教育与训练的权利,推动基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双向互动的积累活动。事实上,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而言,作为价值形成源泉的“一般人类劳动”,仅仅是马克思对商品货币关系普遍性本质的揭示,而真正从事价值创造的具体劳动必须是“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劳动”,并且二者必须是统一的。劳动,由简单一般劳动发展为具有资本功能的,且具备知识、技术的劳动,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动力与源泉。人们“片面地将资本家看作是唯一的投资者,没有看到工人其实也是投资者,工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本的投资者。只表达了工人长远利益对企业的依赖,没有说明企业家对工人的依赖”(12)。

      事实上,从劳动与资本的现实关系看,即使在一个资本驱动的生产体系里,就价值创造活动而言,也要求资本活动与生产劳动实现合作共赢,即投资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协调统一,资本家的投资活动依赖于劳动者生产活动的质与量;而劳动者生产活动则依赖于资本活动的有效性:不仅是资本配置上的,也是资本使用上的,都能体现劳动者作为创造价值的源泉;不仅包括资本选择的合理性,更包括劳动分配关系的变革,进而确立剩余分享的利益关系机制与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与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关系的合作与和谐是资本竞争关系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创新活动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在创造性劳动日益成为倍增价值、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今天,人力资本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者实现了由简单劳动向技术、智能劳动的转化,并获得“分享剩余”的权利,从而达到劳动关系的真正和谐。毕竟在马克思看来,企业除了使用劳动力以外,还必须造就劳动者,成就劳动者,通过发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与训练,推动劳动者的劳动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变。

      2.资本“再生产理性”的形成与生产关系再生产

      无产者知识、能力的积累与全面、自由的发展,除了依赖自身努力与学习外,变革与调整现有的生产关系,尤其是推动资本关系的理性发展与进步同样重要。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运动,从一个侧面都可以归结为资本“再生产理性”形成的过程:资本对精品、精致生产以及有效生产的追求,具备了某种程度战略投资的性质,追求本位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赢效益,用战略投资替代机会选择。资本的“再生产理性”形成,既是一种资本投资、经营的理念,又是当代资本主义企业为调整生产关系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则,其核心内容可以理解为:(1)实施精品、精致生产战略,并将其与价值生产与追求统一起来。由于市场充分竞争关系的形成,资本开始着眼于市场需求,重视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寻求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利益最大化诉求的统一,从而某种程度地实现了经济人理性向“再生产理性”的转变。(2)追求战略投资、高效生产,并将其与剩余价值生产有机统一起来。虽然剩余价值生产仍然是最终目的,但生产过程更加重视技术进步,更加重视效率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劳动要素越来越多地体现着生产发明的源泉与力量,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提升了。与此同时,人性化生产管理的实现使劳动关系、劳动方式也发生一定程度地改变。(3)资本追求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在注重资本积累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剩余价值分享经济关系的形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单纯的剩余价值生产到有效生产与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并注重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与积累,实现以战略投资替代机会选择。不过,这种改变仅仅是开端,且措施也很有限,尤其在经济不景气与危机时期,或在经济不发展的地区,资本的狭隘性以及基本矛盾还是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资本“再生产理性”的形成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只不过经济危机与周期性波动具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当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产品、产业以及商品运营模式的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新产品、新产业的出现在带动经济进入高涨与繁荣的同时,紧随其后的快速回落也不可避免。创新经济导致的经济周期会更加显著,并在赢者通吃的技术与知识垄断背景下,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发展更加不平衡了,由此导致的社会阶层之间以及国家间的分化加剧,使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升级。

      纵观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当生产技术进步与生产关系的变革紧密结合时,才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意义上的进步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与逻辑体系,不仅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也体现着经济技术关系与经济权利关系的统一性,体现制度变革与技术变革相互作用的统一性。以制度变革带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推动制度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创新驱动理论的根本观点。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3-2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7页。

      ④魏勋:《政治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23页。

      ⑤魏勋:《政治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1页。

      ⑥余斌:《论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58页。

      ⑦余斌:《论政治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13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⑨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和实践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36页。

      ⑩梁正:《科学、技术与创新经济学》,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12)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第231-245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创新驱动、经济非均衡运行与马克思经济学时代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