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的做法与效果论文_毕玉婷

毕玉婷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13201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571例和对照组549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接受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垂直管理模式下接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96.67%>84.70%)相对更高(P<0.05),而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23%<4.55%)相对更低(P<0.05)。与实施垂直管理前相比,实施垂直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均得到显著的提升(P<0.05)。结论: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垂直管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护理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患者的病情,根据其对于疾病治疗恢复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所需的医疗服务,而临床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预后。为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需要从细节入手,明确其护理目标,实施全面、系统的管理。在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积极参与进来,由护理部进行组织协调,加强各个部门、科室之间的协作,结合临床实际,找寻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质量改进[1]。该过程中,应该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观念,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做好岗位安排和工作调配。高效运转护理管理系统。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垂直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120例患者,根据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的前后,分为观察组(垂直管理实施后)571例和对照组(垂直管理实施前)549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87/284,最高龄81岁,最低龄22岁,平均年龄(41.5±5.2)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78/271,最高龄83岁,最低龄19岁,平均年龄(41.2±4.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后,改变了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垂直管理。①护理方案的制定:在垂直管理工作中,由护理部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能够直接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分配,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其上报的材料,同时与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进行沟通与协作,围绕着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岗位调动、职称晋升以及薪酬等)、医疗物资的采购与发放等各项工作,进行协商与讨论,制定护理方案,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护理部的管理力度。

②人力资源管理:科室护士长则根据护理部的工作安排,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护士长需要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年资和经验进行全面的掌握,了解其工作特点,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之上,实施分层级管理,让护理人员得到一个挖掘潜能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其中能力欠缺、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需要从基础护理做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其专业能力,从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并向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根据临床医疗的实际需求,进行护理人员的动态调配。与此同时,完善绩效考评和激励奖惩体制。护士长需要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了解其实际的工作情况,结合其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工作量以及岗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形成具体的材料。经护理部审核后,合理进行绩效津贴的分配,同时也作为岗位调动、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进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③风险管理:根据既往发生的风险事件,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及影响因素。护理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行为的监督,具体包括文书记录、在职培训、专项护理、护理查房、医疗器械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风险事件的发生,在追究相关责任人个体的同时,也需要了解风险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条件,从护理管理工作中找寻缺陷和不足,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排除护理风险,为护理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 ±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

表1 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对比[n(%)]

3讨论

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垂直管理模式下,护理部具有对人事、经济以及医疗等方面的直接管理权限,能够联系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实施分层级管理,明确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正确、规范的执行。实施分层级管理,完善绩效考评和激励奖惩体制,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工作岗位中实现个人价值。优化护理管理机制,减少管理环节上的缺陷和漏洞。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能够认真履行其个人职责,减少失误和差错,能够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获得其满意与肯定[2]。

综上所述,垂直管理的实施,提高了护理部的管理力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促进护理人员的成长与进步,让患者获得满意的医疗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李青.垂直管理模式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5):54-56.

[2]田莉萍.护理垂直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2):56-57.

论文作者:毕玉婷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护理部实施垂直管理的做法与效果论文_毕玉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