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有效途径探索论文_张攀正

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有效途径探索论文_张攀正

张攀正 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乡民族中学 445600

一、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1.激发兴趣。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无疑是一种被动接受,也是很难学好的。教师教学时如果不考虑学生现有知识基础,不注意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不设计适当的问题情境,不造成一定的悬念,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由概念到定义,由法则到公式,由例题到练习,最后布置作业,这种照本宣科的程式化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必然让学生感觉形式单调、枯燥无味。新课改实验教材虽然在概念引入时提供了大量的问题情境,但有的背景材料对于广大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实际教学中遇到上述情况时,教师应当在学生比较熟悉的环境中寻找类似的例子。同时用一些经典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能够使用直观教具时尽可能使用,还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些简易课件,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据了解,现在学生最爱上的课是信息技术课。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树立信心。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光有兴趣不够,还必须有信心。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就为获得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首先要关心,不能岐视;其次要明确转化差生是艰苦而长期的工作,更要有耐心。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必须与他们当前的实际基础相一致,给他们布置的课外作业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欠缺的知识伺机补上,同时注意发现和鼓励他们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微小进步,多表扬,少责难。当听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他们往往会重新客观认识自己,逐步增强“我也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掌握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为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奠定基础。学习数学应当提倡课前预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习不仅是温故知新,同时还可以在预习中对自己弄不懂或感到困惑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就能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授,也便于和小组内其他同学相互讨论交流。其次,在课堂上要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此外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小结。最后是应当及时复习巩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实验得到的遗忘曲线数据显示:已学过的知识即时记忆量为100%,1小时后记忆量仅为44.2%,1天后只能记忆33.7%,1星期后记忆量为25.4%,1个月后记忆量为21.1%,从此以后基本上不再遗忘。及时和经常重温学习过的知识可以加深记忆。复习的方式最好是先不忙翻书,尽可能通过大脑“过电影”,实在回忆不起来的再看书;也可以把重点内容提纲性地在草稿纸上写一遍,因为边想边写对增强记忆有明显效果;此外,做适量的自我检测题也能起到很好的复习巩固作用。

二、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1.揭示本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内在规律,突出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我们用函数观点来看方程与不等式,则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方程、不等式都可以看作函数的不同形式,只要给代数式的字母赋值,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就是函数值,而当给定的函数取特定的范围内的值时,则对应于方程或不等式,因此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使用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图形变换中的变与不变,一种情形是图形的位置变,但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如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另一种情形是位置、大小都发生变化,但形状不变,如相似(位似)。还有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如加与减、乘与除、正与负、已知与未知等。还有对应,有了座标,就可以将数与形联系在一起,借助图形直观探究数的性质,或从数值得出图形。

北师大版教材的安排顺序也有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如删去了添括号内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相隔一年;一元一次方程在前,整式的加减在后;一次函数在前,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前,一次不等式组在后;几何内容前后重复,八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多而杂,恰恰又是初中学生的分化点。同时淡化某些概念不利于教学,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根式等。

2.优化品质。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应当努力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一是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二是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公开展示自己的想法。三是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能经受学习过程中暂时遇到的挫折,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3.提高素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建立数学模型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数式运算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教师要通过引、导、扶教会学生读书。在学生阅读初始阶段,教师应出示阅读提纲或阅读有关内容后要回答的问题,使学生对阅读目的、阅读要求更明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参与,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折、画、剪、拼),从事实地测量、图案设计,搜集整理数据。数学建模主要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能够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将数学问题化为代数问题,并根据数量关系(相等、不等、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较强的运算能力,在计算器、计算机等先进计算工具已大量普及的今天,对数、式的运算过程不应刻意追求变形技巧和数据的繁杂,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算法、明确算理,具有一定的口算能力与估算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深入研究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真心关怀爱护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才是提高初中学段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论文作者:张攀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8月总第8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有效途径探索论文_张攀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