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论文_周晖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致力于经济建设,甚至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的确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恶化成为了人们的头痛的问题,于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都在理论层面解释了发展和环保的关系,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的融入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科学规划

前言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以及运用可持续发展观进行相应的科学规划,使美丽乡村的建设能够有效开展。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以及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及建设意见,如生态农业的建设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等等,全面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发展的并能够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早在我国古代儒家就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奠定了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十八大也为生态文明做一个基本的定义,使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建设,甚至是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前期的确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恶化问题成为了人们的头痛的问题,于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都成为了当前指导经济建设的基础理论,在理论层面解决了发展和环保的关系,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1]。

2.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强,促进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同时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社会问题,例如,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城市居住环境的问题等等。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业,让美丽农村的建设陷入了一定的瓶颈,另外,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薄弱,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不深,导致有些工作难以顺利推进,让美丽乡村的建设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3.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面临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应以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一些具体的操作中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进行魅力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并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实现生态文明的科学规划,必须立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规划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的美好蓝图,并动员和发动群众,完成思想上的统一[2]。

4.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措施

4.1 科学进行规划,提升人们的居住水平

在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主导,按照其功能进行布局,以及功能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关键因素,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群策群力确保规划能够科学合理、深入人心。在具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过程中,不仅要秉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基本要素,也要进行富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例如,某乡村是荔枝的主产区,在进行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将本地的荔枝做为生态建设的主打产品,进行了深度旅游开发,促进了生态旅游的建立,不仅为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范例,也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典范。

4.2 进行村庄环境的有效治理

在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对乡村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增加对生活垃圾和废水的治理力度,并减少相应的废物废水的排放。并建立相应的垃圾回收制度,将垃圾车开进乡村,通过建立垃圾回收中心,并定点定时进行清理。保障村民能够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对村民进行适当的教育宣传,促进其自觉的完成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并加强相应的监督管理,对已经发生的对环境有破坏的行为,要及时阻止,并建立完善的巡查制度,确保村民的能够生活在环境相对良好的环境中。

4.3 做好当地经济建设,吸引劳动力回归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进行经济建设,通过当地的招商引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建设,同时做好相应的行政管理。吸引一部分劳动力能够回村参与美丽村庄的建设。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组织相应的村民回乡进行家乡建设,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给村民进行政策倾斜,保障其自身的基本利益的同时,为其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就像村中某些池塘、水库、山头的承包等等,优先考虑家中的青壮劳力充足的家庭,以便能够对承包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并完成相应的经济效率。并做好当地劳动力的回乡按住安置工作,为乡村的建设贡献力量[3]。

4.4 生态农业的建设

生态农业做为生态环境建设中最终要的一环,必须被重视起来。因此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只有做好相关生态农业的建设,才能促进生态文明理念与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融合,所以要把生态农业做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组织规划当地经济产业结构,使生态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加强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保证当地特色农业基础上,促进市场的本地化,简而言之,就是吸引客户到田间采摘。在农家乐旅游的基础之上,促生态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并依托生态农业和旅游业,进行集餐饮、娱乐、住宿、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通过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形成生态农业闭环,如图一。

图一 生态农业的闭环

4.5 加强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也要促进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居住环境,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是为其注入灵魂,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使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精神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在完成了相应的美丽乡村的建设后,更需要对现有的成果进行保护和发展,使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能够惠及到子孙后代。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进行,能够让村民自觉维护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形成稳定的生态文明格局,并在今后需要发展的旅游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其能够形成稳定的客源以及客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平稳发展。

4.6 基础设施的建设

无论是在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还是生态旅游的建设,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划标准进行建设,适当的时候可以引进民间资本,村民的自建行为也要活得统筹部门的规划许可才能破土动工。所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更要和当地的特色相结合,能够坐到相应的宣传作用。以某乡村的建设为例,由于该村盛产葫芦,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其村文化室的建设过程中,就建造了成了大大的葫芦形状,远远的看去非常具有当地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该村的知名度,制造了一定的话题,引发了网路流量,促进的当地的宣传。

4.7 生态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

在以生态理念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可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后,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生态管理制度,以便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维护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因此要综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基础设施的管理标准,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极易发生问题的关键部分进行重点管理,并派驻专人实时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着手进行解决。也要和当地的村民进行细致沟通,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生态建设成果的管理,联系并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软件建立沟通机制,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保持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得到一定程度的妥善维护,使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够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使其能够长期的为村民服务。

5.总结

总之,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对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农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保障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振晓.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前线,2017(6):64-66.

[2]张小超.运用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泉州美丽乡村建设[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4(7):68-68.

[3]田志婵.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入新时代[J].河南农业,2017(32):64-64.

论文作者:周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论文_周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