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论文_张克辉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论文_张克辉

山东省莱西市马连庄镇中心中学 266618

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生物教师应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不太可能有创新和很大的成就。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人对事业或事物有兴趣,一旦达到迷恋的程度,则更利于创新。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亦如此,在教学中要通过老师的“导”,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源泉。现代思维科学证明:思维活动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创新学习应从学会质疑开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进行巧妙的设疑,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尤其在实验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不要急着给结论,甚至是一些没有结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地钻研、探究。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课堂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

大凡创造型的学生多数淘气、顽皮、爱争辩、不受约束,常有越轨行为,平时好出鬼点子,爱提一些怪问题,对事物经常持怀疑态度……其实,就在学生的“点子”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的因素,在学生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中很可能引出新的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正确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学中,教师出给学生这样的题:如何测定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庄稼会死亡?腌制咸菜为什么体积减少?学生经过思考,也许会想到细胞液浓度。这类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生物课堂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如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随着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也就越来越变得活跃并更具有自发性。

另外,教师可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培养和强化。

四、大胆质疑激发创新才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有疑方能创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培养其创新思维。

如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有学生提出:我们小组的蚯蚓没有环带,难道是其它虫子?我表扬这个小组的学生观察很仔细、善于发现问题,并要求全班学生仔细观察是否是幼小的蚯蚓没有环带而大的蚯蚓有呢。最后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质疑、启迪、探求、实践中得到了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抓住创新这一素质教育的核心,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就一定会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论文作者:张克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论文_张克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