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赵训中

赵训中

湖南省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动脉狭窄程度为轻度40例、中度20例、重度2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患者盗血程度及其与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超声诊断,80例患者中颅外段盗血78例,盗血程度:Ⅰ型60例、Ⅱ型16例、Ⅲ型2例;椎动脉盗血80例,盗血程度:Ⅰ型58例、Ⅱ型20例、Ⅲ型2例。椎动脉盗血与颅外段盗血在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下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应用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评价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且椎动脉盗血程度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正比。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在临床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主要症状和体征为患侧上肢缺氧、缺血,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该病症指的是在椎动脉发出前,锁骨下动脉中无名动脉闭塞或者狭窄,导致其开口远端血管腔内压力下降显著,而椎-基底动脉压力显著高于患侧血压,且同侧椎动脉在虹吸作用下出现血流逆行至远端病变血管腔内,从而对上肢动脉产生血流供应,进而引发椎-基底动脉缺血【1-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即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动脉狭窄程度为轻度40例、中度20例、重度20例。8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64.3±7.5)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作性昏厥、头痛、头晕,体征为双侧上肢血压脉压差>20mmHg,患侧上肢无脉搏或者脉搏减弱。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且均签订同意书。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仪器为GE公司生产的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颈部血管,采用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5.0-12.0MHz。如果患者受检血管部位较深或者体质肥胖者,可采用凸阵探头,频率为2.0-5.0MHz。检查前,指导其采取平卧位,头部偏向受检对侧斜上方,双臂自然平放于两侧,注意将颈部血管充分暴露,以彩色多普勒频谱图、血流显像结合二维声像图,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动态观察,即包括肱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等血流动力学和声像图,脉冲多普勒角度一般为45-59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盗血程度及其与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判定标准: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轻度<50%、中度50%-75%、重度75%-100%,闭塞为100%。盗血程度:舒张峰和收缩峰之间存在切迹,且收缩中晚期流速降低为Ⅰ型、舒张期无血流或血流正向而收缩期血流反向为Ⅱ型、舒张期和收缩期血流均为反向为Ⅲ型【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t值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超声诊断,80例患者中颅外段盗血78例,盗血程度:Ⅰ型60例、Ⅱ型16例、Ⅲ型2例;椎动脉盗血80例,盗血程度:Ⅰ型58例、Ⅱ型20例、Ⅲ型2例。椎动脉盗血与颅外段盗血在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下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患者颅外段及椎动脉不同盗血程度超声图像见图1(A为Ⅰ型、B为Ⅱ型、C为Ⅲ型、D为椎动脉盗血、E、F为颅外段盗血)。

3.讨论

在临床上,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可引发多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而少数则由动脉受压、畸形、夹层、栓塞等引发,而中老年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血管狭窄。目前在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优点在于无创、准确、可重复操作、经济、简单等,且可对血流动力学、血管走行、管腔等进行直观的观察,同时还能对无名动脉或者锁骨下动脉狭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价。超声检查能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无名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的情况,同时联合二维超声,则能将左侧锁骨下动脉加以清晰显示,从而对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4】。

本文的研究中,经超声诊断,80例患者中颅外段盗血78例,盗血程度:Ⅰ型60例、Ⅱ型16例、Ⅲ型2例;椎动脉盗血80例,盗血程度:Ⅰ型58例、Ⅱ型20例、Ⅲ型2例。椎动脉盗血与颅外段盗血在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下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相关文献【5】一致,表明采用多普勒超声可将患者动脉盗血程度和狭窄程度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准确的反应出来。因此可以看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应用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评价患者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且椎动脉盗血程度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正比。

参考文献:

[1]刘向梅,陈晓凤,席晖.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内科,2017,12(01):90-92+129.

[2]王旭芳,王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7,38(06):1118-1119.

[3]戴旭辉,余晓梅,梅芳.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3,28(10):162-164.

[4]游玲玲,刘津灵,李伟,赵长坡,杜汉军.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774-6776.

[5]侯庆兵,栗君.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3):455-456+459+515.

论文作者:赵训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  ;  ;  ;  ;  ;  ;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多普勒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赵训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