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论文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论文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

李晓东1,闫艳飞2 LI Xiaodong1,YAN Yanfei2

(1.临沂大学,山东 临沂 276002;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 农产品供应链在产供销融合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农产品还存在供应链环节过多、生产与沟通不流畅和参与方力量不平衡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总结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及特点,并比较分析以生产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了从培养农产品核心流通企业、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健全农产品流通政策和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方面来保障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它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产品供需脱节、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不足[1]。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多次将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政策文件中,以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创新优化,形成一条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LLNM的危险因素 根据最终病理结果,LLNM阳性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LLNM的危险因素。原发肿瘤大小与LLNM风险相关。除原发肿瘤大小外,分析结果还显示男性、年龄<55岁、滤泡型乳头状癌、多灶性和ETE(包膜侵犯、微小侵犯和大体侵犯)也与LLNM显著相关。此外,远处转移的患者存在LLNM的风险较高。以上各因素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均被证实与LLNM相关(表4)。

1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及特点

1.1 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

一直以来,农业的发展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这也带动了专家和学者们对农产品领域的研究。在农产品供应链定义方面学者们做出了不同的阐述,王宇波、马士华(2004)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指的是农产品从收购、加工、运输、分销直至最后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形成的环环相扣的链条[2]。孙开钊(2015)认为,农产品供应链就是为了实现农产品的价值而将利益相关方连接在一起的复杂网链状体系[3]。杨浩军(2016)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指由参与将农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过程中的农资农药供应商、农户、农业生产企业、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所组成的价值链[4]。付娜(2019)认为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消费的全过程[5]。从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农产品供应链主要强调它的整体性以及各环节之间的一个稳定的合作关系。

1.2 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

(1)农产品供应链参与主体的规模化。自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在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加强农村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的数量、品种和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要”等目标和要求后,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主体开始发展壮大,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变得稳定,减少了运作风险,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处于高效有序的运行状态。

(二)坚持政府和民间协同维护地方生态自治及基层主体多样性发展的原则,体现革命性。在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实行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为个体自主自由地发展创造必要的政治条件;通过所有制结构调整、市场化与民主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各种社会生态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显著增强。同时,在同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思想的批判斗争中,社会生态系统不断由内在矛盾的优化调整和生物多样性发展而更加地勃发生机和活力,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潜能必将在生态化革新中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2)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化。过去由于农产品信息不流畅、对市场分析的能力不足等原因,容易造成农产品的需求偏离市场,给农户和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但是近几年,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各企业开始积极构建供应链云服务平台,使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能够高效共享,共同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是指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凭借强大的渠道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或生产加工企业等合作,获得稳定的货源。

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文献报道[1-4]的体弹模量存在差异.体弹模量的确定非常依赖于静水压状况[5].由于传压介质的固化,没有传压介质能在压力超过15 GPa以后还能提供完全的静水压环境[6-9].以He作为传压介质可以非常好地达到真实的热动力学状态,因为它帮助减小由于剪切力而引起的效应[10].另一方面,尽管有一些对铬的状态方程研究的文献,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献对其强度进行研究.

2.1 以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产品生产户是最薄弱的一环,难以驱动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而生产加工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延续,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供了一条途径。在这种模式中,由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任务,挑选合适的分销商和供应商,并制定合理的生产作业计划。

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将生产企业和终端零售商有效衔接,将用户需求的信息传递给生产企业,实现供应链参与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避免出现价格动荡的现象。二是批发市场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交易信息和交易场所,实现了农产品的产销一体化,提高了区域性农产品的交易能力[4]。三是专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实现供应链体系的集约、高效发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但是这种模式在运作效率和绩效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供应链中的多层级批发会产生不必要的库存成本和利润分成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成本的增加;过多的参与者会增加农产品质量追溯的难度。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主体主要包括农产品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销售商及消费者,其中农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有农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销售商则包括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本文根据核心企业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不同位置,将管理模式分为以生产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四种基本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2.2 以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主要是指通过签订契约的方式将供应链各节点的配送任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规定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供应链其他参与主体共享利益分配和承担经营风险。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分散的农产品生产户集中到物流中心,再由物流中心统一配送到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和消费者,实现对整条供应链上资源的整合。

此模式主要的优点包括:一是由于连锁超市是直接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或生产加工企业等合作,取缔了传统的各级分销商,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和提高了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利润分成。二是这种模式减少了分销环节,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使农产品直接送达到消费者手中,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提高了流通效率。但是由于日交易量有限,而且缺乏对生产环节的严格控制,所以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这种模式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是以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有利于降低种植农户的市场风险,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成本和供应链内部的交易成本。二是生产加工企业往往在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方面具有优势,它可以利用管控市场的能力来保证整条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但是此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如果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很容易造成企业生产规模不经济。

2.3 以连锁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3)农产品供应链的精简化。过去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参与主体过多且联系也不够紧密,使得供应链松散、不稳定,无法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关系,造成农民收入的降低和城市居民生活成本的提高。现阶段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已经将供应链上的各参与主体整合到一个体系中,这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而且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行业推进和社会参与。要全面认识我国健康旅游所处的发展阶段,科学评估产业现状,准确把握问题症结,统筹运用现代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战略眼光,从长谋划发展前景,深入探索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总结提炼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旅游品质提升之路,充分发挥健康旅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为实现健康中国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我国高校机构库建设发展缓慢,与机构库建设者对机构知识库的宣传不足不无关系。关于这点,文章《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机构知识库规划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8]中有所研究。在该论文中,作者分别对中国科学院各个研究所以及国内高校的科研人员、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决策管理人员进行了研究,针对他们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和需求差异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科研人员和图书信息人员对IR的认知程度差不多,各有70%以上人员从未听说或使用过IR”。作为学术交流和机构库发展较为集中的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尚且对开放获取和机构库知识的认知还不够理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构库建设者对机构库的宣传不足。

2.4 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以专业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中,由批发市场承担管理供应链的业务,并将农户、生产加工企业、零售商和消费者等主体整合起来,对农产品进行采购、加工包装、运输和配送等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该供应链运作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优势:一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管理农产品供应链的业务,整合供应链上的优势资源,使供应链上的各企业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二是对于供应链上除第三方物流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业来说,可以降低对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资,缓解资金周转的压力。但是在这种模式中,物流企业无法及时掌握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市场信息,很难实现供需的有效衔接。

3 农产品供应链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培养农产品核心流通企业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较为松散且上、下游关系不稳定,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使农户和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农产品的核心企业以及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成为必然选择。供应链上的农产品核心企业主要包括农产品生产合作社、龙头收购企业、物流企业和连锁销售场所等,它们具有资金雄厚、规模大和信息化程度高等优势,能够决定整条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和运作能力。通过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可以实现种植的规模化,保证产品的质量可追溯;由实力雄厚的龙头收购企业主导农产品的流通,可以强化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和降低在分销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增加的库存成本[4];物流企业的储运能力则可以保证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而连锁销售场所则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快消。

3.2 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

近几年,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农业信息化成为了推动农产品供应链建设的重要力量。信息化的农业服务平台不仅可以简化交易环节,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而且还可以更容易获取一些有价值的农业信息,便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因此需要政府引导企业,加强对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化建设,整合农产品的信息资源,使整个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共享信息资源和增强各节点企业协调合作的能力,保障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3.3 健全农产品流通政策

为了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政府需要健全农产品的流通政策。首先需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流通中的各个环节均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规范农产品的流通程序,提高流通效率[6]。其次政府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保证农产品供应和需求的有效衔接。然后由政府宏观调整投资方向,加强物流集散中心、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产品水、陆、空等方式的运输条件,提高运输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7]。最后要加大对农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为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

3.4 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由于近几年食品安全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极度关注,要求企业将农产品“从田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实施管理、监督和展现。为了能够提升农产品品牌建设,政府需要向企业强制推行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对农产品各环节实施信息追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4]

参考文献:

[1] 张正,孟庆春.供给侧改革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01-106.

[2] 王宇波,马士华.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几点思考[J].物流技术,2004(11):47-50.

[3] 孙开钊.“互联网+”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创新[J].企业经济,2015(12):92-97.

[4] 杨浩军.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运作机理研究[J].农村市场,2016(19):158-160.

[5] 付娜.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9(1):113-116.

[6] 王继红.浅析“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7(6):46-47.

[7] 王晓华,尤阳阳.美国、荷兰和日本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5(5):38-43.

Study on Supply Chain Mod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1.Linyi University,Linyi 276002,China;2.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00,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supply and marketing and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However,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supply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such as too many links in the supply chain,poor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and unbalanced power of the participant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compares and analyses the management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with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enterprises,specialized wholesale markets,chain supermarkets and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as the core,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cultivating the core circulation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buildin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perfecting the circulation poli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building the traceability bod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management model;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3100(2019)09-0159-03

收稿日期: 2019-06-13

作者简介: 李晓东(1974-),男,山东兰陵人,临沂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信息化、供应链管理;闫艳飞(1994-),女,山东临沭人,山东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标签:;  ;  ;  ;  ;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