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塞患者留置导尿管改良后护理体会论文_周晶,帅秋红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对尿路感染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实施改良后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于插管第7天采集尿液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6例(19.35%);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11例(42.31%);尿路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

【关键词】改良护理;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急性脑梗塞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12-02

急性脑梗塞患者易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需要留置导尿管,且留置时间较长,留置导尿管极易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也是常见的院内感染。实施常规护理7天后对尿路感染发生率控制效果仍然不佳。本文就对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对比分析实施改良后的护理与常规护理在第7天尿路感染率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57例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男33例,女24例;年龄59~91 岁,中位年龄7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6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两组患者分别在插管第7天采集尿样进行检测。改良后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运用心理护理,与患者充分沟通,消除患者对放置尿管的抵触情绪,使之能够有效配合。(2)加强护理人员控制感染的意识,把尿路感染控制放在首位。(3)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士操作导致尿道黏膜破损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3-4],因此操作要严谨规范、动作轻柔,尽量避免机械性尿道粘膜损伤。(4)导尿管球囊给于20ml 注水量,内固定稳定,尿管受到强力牵拉不宜滑脱和嵌顿于尿道内,有效避免因尿管滑脱和嵌顿于尿道内导致的尿道损伤,以及因损伤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5]。常规使用15ml 注水量水囊过小,特别女性患者,尿管受到牵拉时易滑脱或嵌顿于尿道内,引起尿道损伤、出血、感染等[6]。(5)采用腹部固定留置导尿管,可有效避免尿管随大腿活动而刺激尿道粘膜;采用导尿管上行固定,避开阴道和肛门分泌物的污染,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2-7]。如固定方法不当,容易造成患者尿道擦伤、出血,细菌侵袭,引起尿路感染症状[2-8]。(6)使用抗返流尿袋,避免了常规尿袋频繁更换,有效保持了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了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的污染;也防止尿液反流,间接避免上行性尿路感染发生[9];更换尿袋7天一次。(7)在留置导尿期间可给予少量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以延缓或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10]。(8)研究表明将近30%的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尿液渗漏的现象,持续的漏尿也容易引起周围皮肤环境的污染导致患者尿道口出现细菌感染;运用尿不湿、吸湿床单等,并及时观察,及时发现,及时清理、消毒、更换等,降低尿路感染率。(9)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没有特殊禁忌时,每天的饮水量在2500ml以上[11],促进排尿、膀胱冲洗,减少细菌留滞;急性脑梗塞患者大部分不能自行饮水,为防止误入气管,可采用鼻饲管注入,严格控制注入量。(10)定期进行尿道口消毒,严格消毒可以有效避免细菌通过尿管外与尿道黏膜间的腔隙进入,形成感染[3];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尿管内外移动,引起尿道粘膜损伤。(11)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感染率会随插管时间的延长而上升[12],因此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如不需要及时拔管,减少尿路感染的机率。

1.3 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判断标准[1-2]:插管后按无菌操作第7天取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尿常规检查,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5cfu/ml,每个高倍镜尿白细胞数≥10个,即判断为尿路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比较

在第7天观察尿路感染情况,观察组31例实施改良后护理后尿路感染患者6例(19.35%);对照组26例行常规护理尿路感染患者11例(42.3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插管第7天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后的尿路感染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塞患者易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就需要留置导尿管,且留置时间较长,留置导尿管极易引起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又是常见的院内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因此尿路感染更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有学者认为脑血管意外患者尿失禁时,可垫尿不湿、橡胶单、柔软吸湿床单,男性患者可用包绕阴茎的外集器等,这样尿液容易沿尿道口向周围漏出,造成局部皮肤污染及尿道口的感染,甚至压疮形成。虽然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尿路感染率[13],在起初3天内给予患者常规的尿道护理能降低感染率,但7天后总的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14]。本组研究借助临床客观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措施,改变了常规护理的方法,并与常规护理比较总结分析,通过改良后的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第7天尿路感染率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样本量不大,对尿路感染率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有待下一步增加样本量继续研究。

综上所述,就本组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而言,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受到患者和临床医师的广泛肯定。

【参考文献】

[1]高旭华.改良留置尿管外固定法对尿路感染及血尿发生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11(11):120-121.

[2]金晓英,陈清华.不同导尿管固定方法对脑卒中相关感染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7):89-90.

[3]何洋,朱静,谭聪.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2(2):163-164.

[4] Altaweel W,Alkhayal A.Neurogenic bladder evaluation andman-agement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current practice amongurologists working in Saudi Arabia[J].Urol Ann,2011,3(1):24-28.

[5]阙秀芳,颜菱.老年脑梗塞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8):506.

[6]贾莹.导尿管应插入多长[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4,13(5):234.

[7] Suzanne GE,Meiland R,Hoepelman AI.Treatment of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 in diabetic women[J].The New Eengland Quarterly,2003,348(10):957-958.

[8] Hooton TM,Bradley SF,Cardenas D. Diagnosis,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n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10,50(5):625-663.

[9]王志英,肖燕,周飞,等.抗返流尿袋预防脑梗死患者尿路感染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20):3080-3081.

[10]黄建英.留置导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6,3(3):55-57.

[11]王丽姣.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9):1519-1520.

[12]成超,曾蕾莉,刘杰,等.预防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91-593.

[13]喻昭君.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导尿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116.

[14]袁小娟,李龙坤,龚桂芝.留置尿管护理对尿道感染的影响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性[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1):50-52.

论文作者:周晶,帅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急性脑梗塞患者留置导尿管改良后护理体会论文_周晶,帅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