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因游戏而精彩论文_殷爱华

数学教学因游戏而精彩论文_殷爱华

广东省从化希贤小学 510900

谈到游戏,通常人们的反应就是娱乐。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游戏是一种非常轻松愉悦且自由的活动,游戏教学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积极主动,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将游戏引入课堂,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也开展了不少游戏活动,尝试到很多好处。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借助游戏,诱发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借助游戏活动,把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方法隐含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探究新知、体验新知、思考问题,定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智慧火花四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个杯子中有100粒豆子,接着又放进1粒豆子。问学生:你知道现在杯子里有多少粒豆子吗?学生很快回答是101粒。课件还原成100粒豆子,又加入2粒、3粒、5粒,请学生快速回答一共有多少粒豆子。学生在加豆游戏中逐步懂得,原来的豆子数不变,加入豆子越多,杯子里的豆子就越多。学生继续观看课件:一个杯子中有100粒豆子,又放进一大把豆子。老师这时语气放慢地问:现在有多少粒豆子呢?学生发现这些豆子没法计算了,用现在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了,怎么办呢?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要用未知数来表示新增加豆子的数量。我趁机追问:“你打算用哪个未知数来表示?打算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谁呀?”让学生知道现在得用字母来表示了。接着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原有(粒)  加入(粒)  现有(粒)

100 + n =(100+n)粒(后写上)

本节课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把例1改编成生动的加豆游戏,更直观形象地解决了加减数量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而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感性经验上,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用字母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形式化的过程,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用字母表示数的经验。孩子们在生动的演示中,更容易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结果。使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轻易化解,新课教学水到渠成。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穿插游戏,提高学生练习兴趣

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M.Gardner)曾指出:“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如果能在巩固练习环节,把练习与游戏有机结合,寓练习于游戏之中,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深化认识,还可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活跃思维,保证数学教学持续、有效进行,产生“课虽末,趣未尽”的意境。

例如:在教学《9加几》一课中,老师组织了一个玩扑克牌的游戏。同桌两个先抽取扑克牌中的1——9个数字,然后一个学生出9,另一个学生随机抽取一张,谁最快说出两数相加的和,谁就能赢得桌面上的两张牌。谁赢得牌最多,谁能获得“计算小能手”的称号,同时获得老师的奖励。老师刚讲完游戏要求,学生便跃跃欲试,情绪已由潜伏状态转向积极状态,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一个原本单调枯燥的做题练习,因为融入游戏因素,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紧紧地吸引孩子们的眼光,轻松愉快地巩固知识,达到数学好玩的境界。

三、结合游戏,促进学生深度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把游戏活动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但能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更使学生自主探索,在有趣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学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科学合理,引人入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上课前,设计了一个“摸球游戏”,在第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预先放入6个白色的乒乓球。无论学生怎么摸,我都能预知他们摸的一定是什么球。然后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学生一下子就猜到因为箱子里全部都是白球。我接着出示第二个箱子,告诉学生里面装着白、黄两种颜色的乒乓球(预先放好6个白球,1个黄球),猜一猜,从中随意地摸出1个球会摸到什么球?我每次猜对的次数都比学生多,然后设疑“为什么摸出的白球的次数会比黄球的次数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了。我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摸球游戏,多次活动后,学生深刻感悟到: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与袋子里两种球的数量多少有关。数量多的可能性就大。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疑问”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可能性的大小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经历了猜想、操作、讨论、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对可能性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是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游戏活动中内化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殷爱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数学教学因游戏而精彩论文_殷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