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站务系统的设备属地化管理论文_瞿翟

浅谈地铁站务系统的设备属地化管理论文_瞿翟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部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地铁事业发展迅速。深圳地铁运营已经迎来了第三个五年,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地铁站务系统也应该鉴介引入设备属地化管理的新模式。现就通过分析深圳地铁引入新模式后的利弊展开讨论,如何实现车站对装饰装修类、低压末端设备、给排水末端设备故障处理的高效运作管理,提高巡查、报修、销号的处理效率进行分析,并如何加强属地化管理站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

关键词:属地化;站务;装饰装修;低压;给排水;培训

引言

我国各行各业的管理常态模式就是属地化,深圳地铁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运营公司日常运营效率或将迎来提升瓶颈,适时地引入属地化管理模式是一剂良药。站务系统作为一线部门,人员多、年龄结构偏年轻、工作环境复杂、随机性较大,属地化设备管理给车站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下文将从如何提高故障巡查、报修、销号的处理效率以及如何加强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给车站属地化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1车站概况

我国目前的车站已经将原工建车间的装饰装修类故障、机电车间的低压末端设备故障、给排水末端管阀类设备故障的维保纳入日常管理中,此三类故障由委外单位负责维保的各项工作,其调配管理由原来的工建车间和机电车间转到了站务中心直接负责。

以前我国车站发现故障一般先报机电调度,再由机电调度通知委外调度,销号亦是如此,在属地化管理引入车站之后直接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效率不言而喻,但其也产生了一定隐患:一是由于车站站务人员对属地化设备概念及接口理解不深入,在突发故障的处理中容易判断失误,仍然按照既有的处理流程执行报修,导致非对口调度退回故障处理工单,影响故障闭环效率;二是车站目前扩线速度快,新线需要大量技能熟练人员,而接替原岗位的新晋升或新入职人员技能水平不高。综上,如何提升培训效率,既保证客服质量、安全运营,又提升新老人员属地技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加强车站巡、报、销的方法

2.1 巡查环节

针对巡查环节,首先,三类故障的频次有明显的大小关系,车站需要有重点地去落实各点位的设备情况,做到巡查心中有数,不流于形式,且应对及时发现隐患的车站进行一定的奖励。其次,巡查时间及次数要保证,在站厅站台岗工作期间,需要能在低峰时段的列车到站间隙加强岗位区域的小范围巡视;值班站长需要按时对整个车站进行巡视,特别是站外的巡查,需要超过站外5 m的管理界限。

面对目前的问题,站务已经开始引入点巡检方式规范巡查,相关责任人持点巡检终端机按时按点位进行巡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巡检不及时、不到位的现象;同时,管理人员每周下站进行随机检查,发现属地化故障后即核查车站是否进行报修,以规范车站巡查的工作质量。深圳地铁目前运营的1、2、4号线和即将开通的3号线,客流增加迅猛,对车站客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在保障既有客服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属地化设备维保管理,首先,需对巡查的站务人员强化属地概念;其次,管理人员要多下站进行便衣随机抽查,发现巡查不到位、不及时落实考核;最后,要监督委外自检维护质量,发现瞒报、多报严格考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报修环节

在对属地管理的过程中,车站对新引入的报修设备类型很容易和以前的设备混淆,经常出现非属地化的故障,例如电扶梯、屏蔽门、土建类、FAS类故障在报修系统上填写成属地维护范围,同时属地化的三类故障目前也没有完全包括所有给排水设备和低压供电类设备故障,很容易造成车站在填报工单和申请调度时发生错误。如何让车站在属地化推进过程中能够准确、快速申报至相关部门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管理人员需要严格依据上级部门发布的属地化接口表,逐项梳理,将容易产生混淆的故障类别特别提出,同时编写操作指引和考核办法,在每月召开的中心级例会上向各中心站管理人员进行宣讲。对考核办法先试行后落实,让一线操作人员产生紧迫感的同时也给他们留有时间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属地化管理执行数月来,车站较好地贯彻了相关的管理操作方法,维护运作效果良好。

2.3 销工单(销号)环节

站务引入的属地化维保是以委外为主的维保模式,加强和委外的配合是很重要的,车站对委外进行直接管理后管理权限增大,这就需要车站按规范严格执行对委外维修质量的检查、考核,以减少委外单位做事拖沓的现象,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最终降低事故发生频次,降低总故障数量。故障修目前还是属地化维修的主要维护模式,如何加强状态修已经提到了很重要的议程上来,这需要对委外单位的维护专业人员强化状态修意识,并对故障修发生频次较多的设备给出较好的预防性维护办法。目前,车站设备维护管理通过每月分析故障类型和发生频次,对高发故障(例如低压专业的日光灯故障和装饰装修专业的地砖盲道条类故障等)同各专业委外工程师进行商讨,制定技改方案报上级部门审批后执行,最终达到降低故障频次的目的。

3 提高培训效率

随着新线的不断扩展延伸,对高速成长的深圳地铁站务系统的人员进行培训非常重要,既有线资深员工不断被调往新线,新入职和新晋升的员工越来越多,技能的稀释作用十分明显,这就给车站的日常规范操作及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属地化末端设备管理的引入,无疑给原本一线作战的站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目前我们采取的是移动课堂的解决方案,即在每月各中心车站例会时,属地化管理人员现场参会,占用较短时间传授相关管理知识,每月将最切合近期属地化管理的问题形成重点放到课件中进行宣讲。此举并不增加培训课程,也不多占用站务人员工作时间,短短几十分钟,一个月每个培训人数次的培训工作,就基本涵盖了所有车站站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在培训过程中,案例化(特别是突发事件案例分析)、图表化、实操化可以激发站务的学习热情,较好地调动车站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4 结论

经过对巡查、报修、销号环节的强化管理和培训后,车站属地化末端设备维保运作良好,且执行效率和在突发情况下的处理效果均达到了规范要求。综上,车站属地化引入了装饰装修、低压供电、给排水末端设备的维保管理,对车站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给一线员工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既保证客服质量又实现属地维保管理规范化,需要强调如下两点:

4.1对车站属地化设备维保的巡查、报修、销号环节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优化和监督,处于一线的站务系统随着客流不断增加会产生很多新的、随机性的管理问题,属地管理模式也需要有较强的适应性,管理人员需要深入一线调查,及时更新管理细则和操作指导,使规范管理内容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车站的日常运作。

4.2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能提高培训效率,更生动、形象、切合车站实际生产运作的培训课件才是优秀的教材,这需要管理人员多深入车站了解站务及委外之间的实际运作情况,更多预想,更多深入分析,才能在车站属地设备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

参考文献

[1]刘高军.地铁设施设备维保模式的选择及其实施策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9):18-21.

[2]顾政华,李旭宏,朱彦东,等.地铁运营管理维保模式的市场化战略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05,18(1):18-20.

[3]王超,龚伟,杨军,等.地铁职工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4):305-308.

[4]许玲.适时导入TPM、RCM核心理念打造有南京地铁特色的维修文化[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2):1-4.

论文作者:瞿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4

标签:;  ;  ;  ;  ;  ;  ;  ;  

浅谈地铁站务系统的设备属地化管理论文_瞿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