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性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我国农业论文,特征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2)09-0081-10

1998年年底,中央提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判断。十余年后,中国农业农村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很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本研究认为,从1998年到2012年,经过14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再度进入新阶段。把握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阶段性变化,总结其阶段性特征,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三化统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特征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些领域还出现了标志性的转折点,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凸显。

(一)农产品供求由“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趋向“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

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实现了八连增,但由于需求的刚性增长,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99.6%[1]4,下降到2011年的90%①,突破了过去承诺的不低于95%的底线[2]。尽管稻谷、小麦供大于求,但由于大豆、玉米进口量持续增加,总体来看,我国粮食已经处于供求紧平衡状态,供需缺口不断拉大。2004年是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转折点,农产品贸易由顺差创汇阶段进入逆差状态,此后连续7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出扩大趋势②,这表明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此外,部分品种开始呈现结构性短缺,如在2011年,我国进口棉花达330多万吨,超过国内棉花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植物油进口627万吨,占到国内植物油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此外,结构性短缺也体现在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食品安全事件的大量涌现,如“大头娃娃”奶粉、“红心咸鸭蛋”、三聚氰胺、瘦肉精、青岛毒韭菜和海南毒豆角等,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二)农业生产逐步进入高成本阶段,各种费用普遍上涨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表现出大体相同的趋势,呈现出两个大的周期: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6年前后,农产品成本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1996年前后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下降到2003年前后到达最低点,然后又开始上升,进入下一轮的变动周期,大致从2006年前后开始主要农产品成本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此外,2004年以来,各类农产品生产费用呈现出普遍上涨的趋势。在种植业方面,劳动力成本、化肥成本、土地成本、机械成本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图1 种植业中每劳动日工价的变化

图1-图4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

图2 种植业中每亩土地成本的变化

图3 种植业中每亩化肥成本的变化

图4 种植业中每亩机械成本的变化

图5 三大粮食品种价格走势图

(三)主要农产品进入高价格阶段,波动幅度增大,影响因素复杂化

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指数1999-2003年累计下跌约10%,年均跌幅2%;2004-2006年累计上涨约17%,年均涨4%;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7%外,2007-2011年累计上涨约55%,年均涨幅11%。2004年以后,农产品价格指数由缓慢下跌转为明显上升。尤其是2007年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显著加大(如图5),2007-2011年农产品价格指数年均增长是2004-2006年的2.75倍③。从年均波幅来看,三大粮食品种、蔬菜和棉花的波幅相对较小(如图6),年均波幅分别为:小麦8.97%、玉米10.80%、水稻9.80%;大白菜13.10%、黄瓜11.10%、西红柿10.90%、菜椒6.10%、四季豆8.20%;棉花11.47%;而大豆、食油和猪肉的价格波幅比较大(如图6),分别为:大豆约16%、猪肉约17.89%、食油约17.99%。此外,蔬菜价格呈现出较强的年内周期性波动。

从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看,生产成本、需求结构和气候灾害等因素对价格的作用明显突出,同时还出现了新的影响因素,例如国际价格的传导作用明显加强,以玉米深加工为代表的粮食工业消费比重上升,货币供给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和游资炒作,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等等。

(四)农村劳动力开始由“总量过剩”转为“有限剩余、结构性短缺”

据估计,目前农村仍有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即使到2015年,富余劳动力仍有7500万左右[3]27。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势头在短期内不会减弱,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将继续减少。据估计,农村中3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到了80%,农村可供转移的“壮劳力”已经很有限[4]10。同时,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特点日益凸显。农村中40岁以上的劳动力比重在2008年首次突破50%,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外,随着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得农业劳动力呈现出农忙季节性短缺、区域性短缺、青壮年短缺。据相关调查,我国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57岁,最大为84岁,其中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更是接近60岁[5]6。总的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了“总量有限剩余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

(五)农业经营方式开始由“分散经营”转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

截止到2011年6月,我国工商登记的合作社数量已达44.6万,比2010年同期增长43.1%;合作社实有成员357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3%[6],农业组织化进程明显加快。此外,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趋势明显,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当前,家庭经营、公司经营与合作经营高度融合,呈现出“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方式,农业纵向一体化加速发展。与此伴随的是农业经营规模化,以生猪养殖为例,2009年年出栏50头以上养殖户(场)比重已占全国总规模的60%以上[7]39;河北省石家庄市出现了万亩丰产方的新型经营方式,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入股合作社等6种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经营,基本实现了每亩“节水100方、增产100斤、增效100元”的目标④

(六)农业增长方式开始由“传统物质要素推动为主”转为“科技推动为主”

2004-2011年,我国良种覆盖率由85%提高至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34%提高至54.5%,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我国粮食平均亩产由616斤提高至688斤,增加72斤,我国粮食作物综合优质率由50%提高至70%,提高20多个百分点[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50%以上[9]6,2011年达到53%[10]1。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50%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性数据,这表明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开始由传统要素(土地、劳动力等)推动为主转为农业科技推动为主,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目前,农业科技进步已写入“十二五”规划,成为相关部门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增收动力开始由单引擎转为双引擎

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工资和农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并呈现出持续走高的趋势,中央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也不断加强,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998至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为3.9%,而2004至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为8.6%,是上一个时期的2.2倍。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出现拐点,农民收入连续8年增速超过6%,年均增收505元,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在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农民的收入结构与1998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已由1998年的67.8%下降到2010年的47.96%,而工资性收入占比由26.5%上升到41.1%。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⑤。与此同时,农民增收的动力由单轮驱动转为双轮驱动。1998至2003年,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是0.07%、90.7%,2004至2011年,分别为38.6%、46.8%。

(八)制度安排逐步由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更加注重民生与公平

改革开放后,不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还是农村税费体制、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都是根据形势的需要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制度安排,该阶段农业农村的制度性安排主要是被动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4年以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我国农业、农村制度安排逐渐从被动调整转为主动设计。农业、农村制度安排的主动设计主要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形成和渐次深化,表现为对农业、农村的“多予、少取、放活”。“多予”方面:从2002年开始实施良种补贴到2006年初步形成了“四补贴”制度,补贴规模和补贴范围逐年扩大,标准持续提高;2007年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2009年在全国范围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等等。“少取”方面:2004年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推行“一费制”;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2008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2010年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等等。“放活”主要体现在放开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市场,开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设等。

基于上述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农产品供求格局及其成本与价格、农业劳动力结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增长方式、农民增收动力、制度安排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变化。因此,总体上可以判断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整体上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呈现出八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八大挑战。这些发展趋势及挑战对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三化”统筹发展进一步加速,但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代化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11]5。2001至201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69%,由4亿元提高至16亿元;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由37.7%提高至49.7%;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9%,由15781亿元提高至35225亿元。但是,总体上看来,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言,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滞后,农业基础依旧薄弱,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机械与科技装备水平不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夯实农业基础依旧任重道远,农业现代化建设急需转变发展方式,跟上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二)农产品供求紧平衡将是常态,部分农产品自给压力日益加大

从农产品需求角度看,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率上升,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农产品需求强劲,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12]47。从供给角度看,由于受农田基础设施老化,农业劳动力不断流出,耕地不断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余地缩小,单产提速减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供给乏力,供给量呈现出增长缓慢的态势。从近中期来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紧平衡将是常态。以粮食为例,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7121万吨,比2009年增加2473万吨[13],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八年增长。但粮食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粮食总需求不断增加,以至于粮食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此外,部分农产品自给压力日益加大,2000年,大豆、棉花、玉米、植物油的进口量分别是1042万吨、5万吨、0.03万吨、179万,2010年则增加到5480万吨、284万吨、157.24万吨、687万吨⑥。

(三)农产品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调控难度将不断加大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时期,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对土地、劳动力要素的争夺将不断加剧,加上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对土地、劳动力的依赖性,因此,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升。对于化肥、农药、机械、精饲料等受国际能源价格影响很大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将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升。此外,我国农产品供求紧平衡将是常态,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短缺将更加凸显。因此,偏紧的农产品供求关系与不断上升的农业生产成本将共同推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升并保持高位运行。当前,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不断增多,不同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存在不同规律,调控难度不断增加。具体而言,粮食的供求处于紧平衡,但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国家粮食收购价格的稳步上行,预计短期内粮食价格将稳步上升但涨幅可控。小宗农产品价格在持续上涨,但涨幅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波动性较大,调控有难度。

(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群化日益显著,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

随着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合作意识增强、合作社领办主体不断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农业组织化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的同时,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水平也在持续提高。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到2亿亩,比2007年增加2.13倍[14]。2010年全国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比2009年提升了3%—4%[15]。此外,我国农业集群化趋势也日益显现。如山东寿光的蔬菜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以温室大棚蔬菜为发展起点,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纽带,集聚了蔬菜生产、加工企业、物流配送、餐饮服务、交通设施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12]47。在农业三化日益显著的同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明显滞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还没有落到实处,如信贷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相关部门对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土地优惠等。

(五)农业科技贡献率将进一步提高,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工业对农业科技进步支持能力的增强、科技特派员等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加强[12]47。此外,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也在逼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虽然我国目前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0%以上,但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与农业科技强国以色列的差距更大。在单个环节上,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也很大。同时,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有很大差异,如上海市2011年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2%⑦,但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却仅有30%—40%。另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科研与应用环节脱节,产学研、农技农艺的结合度不高,农业、农村创新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还亟须解决。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清晰地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并对2012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做出了部署,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六)农业开放度将进一步提高,但农业产业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产品生产、贸易、加工、流通等环节逐步全面对外开放,农业开放度将进一步提高。2001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279亿美元,2010年则增加到1219.6亿美元;2001年我国农业利用外资总额为8.99亿美元,2009年则增加到14.29亿美元[12]48。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进一步提高,国外低价农产品将不断冲击国内农产品市场,尤其是大豆、棉花、乳品、种子等国内产业;外资对国内种子、化肥等行业的控制日益加强,比如种业,我国前10名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仅有13%[16]2,种子行业基本已经被国外资本掌控。另外,大型农业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也日益增强,特别是我国大豆、棉花、植物油等农产品自给能力不足,不仅进口量庞大而且缺少定价话语权,往往被迫高价进口,逐渐恶化的贸易条件给我国农业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七)农民工市民化将进一步加速,但农村公共品供给和乡村治理难度增加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将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在本地或外出从事非农就业的已超过2.3亿人,其中1.5亿人进城务工[17]5,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主体,其留城意愿更加强烈[18]7。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条件将逐步放宽,这将极大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将加快。然而,随着大量青壮年高素质劳动力流出农村,农村留守人员老弱化、妇幼化现象愈加突出,这不仅加速了农村经济农业化和村庄发展空心化,导致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治能力出现弱化,进而影响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而且对基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也提出挑战。此外,随着农民分化和农民流动空间扩大,农村的稳定性和自治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

(八)农民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收动力将弱化

主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临时性收储等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农产品价格保持上升的趋势,有助于家庭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可供转移的“壮劳力”将越来越少;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将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力供求偏紧的趋势将推动工资上涨,这将有助于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支农力度的加大,转移性收入将进一步增加。随着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水平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租金上涨、房屋出租增多等,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也将持续增长。特别是2010年以来,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19]3。但是,农民增收压力也在进一步增加。虽然工资性收入不断上涨,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入,就业稳定性降低;土地产权政策一直改革困难,财产性收入存在不确定性;转移性收入将受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家财力限制,增长空间有限。

三、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积极探索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的农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减少农业环境污染,降低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努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加强制度保障,稳定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破除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优势。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大农业生产支持投入,扩大良种、农机具补贴范围,提高关键环节的作业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良种覆盖率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

(三)加大农产品价格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农产品价格舆论氛围

要对不同类型的农产品涨价进行分类研究,如粮食价格、猪肉价格、蔬菜价格都有其固有的特征,不宜一刀切,要具体品种具体分析。要加强价格监管,针对近几年出现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多样化问题,政府部门要依法严惩恶意炒作和囤积居奇人员,确保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多措并举积极营造舆论环境以客观报道农产品食品安全和价格波动实情,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以哗众取宠为主要目标。对于以假乱真、故意扭曲的新闻报道要建立追踪制度,并给予相应惩罚,以便减少负面影响。

(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些年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来源、经营规模、销售渠道、盈利能力、辐射带动、产品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为此,要进一步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优化农业创业与就业环境,建立农业经营者的进入与退出机制,以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农业科技工作物质装备,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入户等项目;加快农科教、产学研的结合,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合作[20]44,切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普及。

(六)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实提高双层经营体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群化”(简称“农业三化”)相配套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能够促进“农业三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农业三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又会反过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各地应根据省情、市情,基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三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家大院、农业龙头企业等积极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服务。

(七)培养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层智力支撑

为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必须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的新型农民培养投入机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构建覆盖各年龄段、不同层次需求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基层智力支撑。

(八)加大对本土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确保我国农业产业安全

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趋势下,针对农业贸易条件恶化的现状,为保护农业产业安全,须加强中央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职能,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增强政策联动性,构筑农业产业安全防护墙。为应对我国农业市场条件已出现的重大变化,须改革体制,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力度,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统筹协调,加强宏观调控,增强政策联动性;加强双边贸易谈判,增强话语权与影响力;鼓励国内农业企业通过兼并或并购方式做大做强,增强与跨国公司的对抗能力,同时强化外资进入我国涉农领域的监管,降低跨国并购带来的风险。

(九)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制约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性障碍,完善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适时调整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实行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平等待遇,同时进一步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保障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权利。为防止农村凋敝,须为农村留守人员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和完善农村基本救济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在乡村治理方面,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程序;进一步推进农村警务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程,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长效机制,通过再分配方式引导国民收入和新增资源向有利于低收入者的方向配置。为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期须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扩大农民就业就会;大力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制度,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加大国家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促进耕地有偿流转,规范农村房屋出租,探索农村土地股份经营,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建立农产品价格与成本上升的联动机制,确保农民获得合理收入。

参加课题研究和总报告讨论的还有:马九杰、朱信凯、张利庠、张云华、方松海、涂圣伟、彭超、伍振军、谭智心、毛飞、钟真,等等。

①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5240 万吨,10000多亿斤,中国把大豆算作粮食,从这个角度看我国进口的粮食差不多相当于国产粮食的10%,也就等于过去承诺的粮食的自给率不低于95%的底线实际上已经被突破了。

②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③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增长幅度、倍数是根据数据计算而得。

④资料来源:课题组实地调研。

⑤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增长幅度、增长倍数根据数据计算而得。

⑥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⑦数据来源:2011年上海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中商情报网(http://www.askci.com),2012-04-28。

标签:;  ;  ;  ;  ;  ;  ;  ;  ;  ;  

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