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影片《海上钢琴师为例》论文_黄茗

浅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影片《海上钢琴师为例》论文_黄茗

(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电影是一种综合、全方位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声画结合以及蒙太奇等表现手段将一部完整的电影呈现给观众,影片中合适的视听艺术对电影叙事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作为组成电影重要的元素之一,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本文以电影《海上钢琴师》为例,来论述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电影;音乐;电影音乐;《海上钢琴师》

引言

电影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含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和听觉艺术。①其中电影视听艺术的结合深受观众喜爱,能引领观众更好的欣赏电影,而电影音乐作为“第七艺术”[1]的一种重要元素,起到了深化主题、渲染故事情节、加强人物表现力、增添剧情戏剧效果等作用,本文以《海上钢琴师》为例从电影的声画结合、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塑造电影风格等方面来分析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一、电影叙事中的视听艺术

电影是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门独立的艺术,电影艺术是一种时空视听系统。作为新型的艺术,它不是简简单单的将艺术机械叠加,而是带有创造力融合艺术,表达出内涵,电影思维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的形象思维,视听艺术构成电影的表象,所以被称为“电影语言”[2]。电影艺术是综合的艺术,融合了音乐、美术、戏曲、文学等艺术。②普多夫金说“节奏是一种从情绪方面来感动观众的手段。”[3]早期电影其实没有音乐配乐这个说法,而是在电影放映的同时邀请乐队现场伴奏,人们久而久之发现这种音乐并不能与想要表达的主题契合,因此就把观众们熟悉的古典音乐来融合到电影中,并且按照电影所表达的情绪来选择适合的古典音乐,例如贝多芬《命运》奏鸣曲来表现对世俗的抗争,不屈服于现实。而莫扎特田园小曲则表现安逸奢华没有纷争的理想生活等等,音乐在这里体现了巨大的艺术表现力。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不断的探索和发掘,在后来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更加完美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视听艺术,使电影叙事方式日益完善。

二、结合影片说明音乐对电影的作用

所谓影视音乐,是“专为影片(电视片)创作、编配的音乐。”[4]《海上钢琴师》这部影片的成功不光是对人物精妙的刻画以及引人入胜的电影剧情,更加突出的是这部影片运用电影音乐贯穿其中,是电影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成功运用。③

(一)声画的完美结合

声音与画面是“影视视听语言”[5]的最基本的要素。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音乐与画面极好的配合,缺一不可。在电影中画面需要音乐的填充使得更加丰满,音乐也离不开画面。在一部口碑良好的电影中,声画统一不是简单的音乐与画面的叠加,电影音乐也不是为了简单的衬托画面,它是音乐和画面水乳交融,从而形成声画综合体,电影元素得到统一,使电影更加真实自然。

在《海上钢琴师》中这样的声画结合的例子很多,比如在影片30分钟,刚上船不久的小号手麦克斯因不熟悉海浪颠簸,在船上呕吐头晕。正在这个时候他遇见了1900,开始了一段钢琴与海浪共舞的场景。在这段经典片段中,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展现的淋漓尽致,当1900带领着麦克斯畅游在音乐的海洋里,开始没有配乐时,画面镜头摇摇晃晃,麦克斯表情十分紧张。而随着1900对麦克斯发出邀请,早已熟悉船性的1900用一串轻松活泼的钢琴旋律配合着画面镜头出现的海浪而展开,音乐舒缓俏皮,一下把画面的紧张感舒缓下来,也使原本紧张的麦克斯心情缓解下来了。这段就是一段典型的音画结合,用音乐的衬托来反映画面,画面和音乐完美融合在一起,令人赞叹。

(二)深化主题推进故事带动剧情发展

在一些影片中,剧情故事的灵感就是来源于一段音乐,或许是影片的主题曲也可能是引出剧情的线索,用音乐引出的剧情自然、不突兀,让观众慢慢进入影片的意境,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亦或用一段音乐和画面配以旁白有利于让人直接了解影片主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影片11分钟时,黑人水手第一次在上流音乐厅钢琴上发现一个小婴儿,这时画面出现的道具、辉煌的主题交响乐作为大背景,这里用主题音乐为后面的剧情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引导观众慢慢进入剧情中,这样引出剧情自然、不突兀,但镜头切换到最底层黑人水手的生活环境时主题音乐戛然而止,也为观众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推动剧情的发展。

(三)刻画人物性格、内心世界的描写

音乐是一种对现实生活情感的反映[6],它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有时候单单靠剧情或者画面不能满足人的要求时,这时音乐所承担的角色就是更加丰富电影主旨,因此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④忧伤的音乐、欢乐的音乐、体现主题的音乐等等。成为一个好导演需要运用好音乐这个元素配合剧情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影片中的人物是有灵魂的、情绪是丰满的,继而人物的性格、内心世界观众也能体会到。

在影片50分钟的时候,出现了一幕最精彩的用音乐分析人物内心的桥段,在音乐会上,1900给小号手分享他的创作灵感即兴表演了四组钢琴曲,用音乐表达分析人物。在第一组画面,一个抽着烟的中年贵妇旁边坐着一个年轻帅气的男人,1900把她想象成一个杀了丈夫,和情夫卷钱逃跑的人物形象,而音乐也是重音迭出,情绪激荡,配合着画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贵妇人形象。第二组画面,一个看似有心事的男人,此时音乐哀伤而清凉悲伤,音乐仿佛沉浸在他回忆的世界里不可自拔。第三组画面一段探戈式的爵士音乐引出了一个跳舞的女人,1900把她想象成一个想变成修女的妓女,她内心的渴望通过一段节奏分明的音乐显露无意。而最后一组即兴音乐描绘了一个进入音乐会的年轻人,音乐的节奏随着他短促和没有底气的步伐变化,刻画了人物偷偷溜进上流社会的音乐会,想寻觅一段美好的爱情的想法以及他怀揣着美国梦左顾右盼,音乐带着一点嘲讽和戏弄。这四组的即兴音乐进行的人物描写显现出配乐大师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带出了更加深层的元素。观众听着音乐看着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也能理解更多更深层的人物内心世界,这就是电影音乐的魅力!

结语

音乐在一部好的影片中还有很多其他作用,音乐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电影元素,确实给电影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⑤波布克说:“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的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时起,音乐就像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的伴侣。”[7]对于《海上钢琴师》这部经典影片,每一次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交错,都能让观众切实的感受到导演想表达的内涵,在这个电影中它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段音乐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配乐与画面的和谐交映,人物形象在背景音乐之下显得更加鲜明,有力的增强了影片的审美艺术和感染力,对于主题的升华起到了重要作用。1900这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音乐呈现给观众,让人们牢牢记住了这一个纯洁、自由而美好的生命个体!

注释:

①彭吉象《艺术概论》(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4

②张姚均《影视的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5

③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241

④陈吉德《影视的视听语言》[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34

⑤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144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概论》(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14

[2]张姚均.《影视的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5

[3][苏]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6.12

[4]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241

[5]《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电影艺术词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484

[6]陈吉德.《影视的视听语言》[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34

[7][英]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144

作者简介:黄茗(1993.08-),女,四川自贡人,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论文作者:黄茗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浅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以影片《海上钢琴师为例》论文_黄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