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票市场的功能看股票市场良性循环的概念_股票论文

从股票市场的功能看股票市场良性循环的概念_股票论文

从股票市场的功能探索股市良性循环的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股市论文,理念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我国股票市场蓬勃发展,容量日益扩大,秩序日趋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网络,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种十分活跃的机制,其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不过,股票市场在其成长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市场行为偏离市场功能,投资意识淡薄,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1996年,美国纽约股市市盈率19.3倍,年换手率69.9%,而我国深圳股市市盈率55倍,年换手率769%,上海股市市盈率44倍,年换手率883%。一些人把股市简单地看成是“赚钱”的地方,赚钱就高兴,赔钱就横加指责。针对股市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当局和市场主体,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取得了共识,正致力于对股市的理论指导和以规范市场为目的的法规建设、自律性建设、科学化管理建设。下面就股票市场和股市良性循环的有关理念,谈几点探索性意见。

一、把握股票市场基本功能,做理性的股票投资者。

把握股票市场功能与做理性的股票投资者的关系,我认为如同一个人要到江河中游泳,首先要了解水性一样。一个股票投资者,正确地把握了市场功能,才会有明确的投资宗旨,才能够恰当地为自己定位,才能塑造良好的投资思想境界,从而成为理性的投资者。

正确认识股票市场功能,是做理性投资者的基本条件。从当前股市运行的情况看,应当从三个方面深化对股票市场功能的认识:第一,要不断提高对股票市场基本功能的认识。股票市场是超级市场形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分配货币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在运用这些功能时,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筹资和用资的关系。筹资要具备条件,使投资者利益得到保障;用资必须按照规定用途。从目前情况看,有些操作有功能异化的现象。有关部门调查了深圳市54家上市公司,有50%的公司把股市筹集的资金,用于短期炒作股票,户均1660万元,这是违背市场运作宗旨的。二是投资和投机的关系。股票市场的投机,可以说也是一种规律。用自己的钱,包括企业的资本金,买卖股票,这是承受能力之内的行为,运作中有些投机决策,也是股市的一种机制,是不可避免的风险性投机。但用银行贷款,借用他人资金,或在证券公司透支等,炒作股票,属于恶性投机,这种投机不制止,股市永无良性循环之时。三是流通与投资期的关系。作为投资,要支持一个生产周期的完成,效益才能见分晓,但投资人可能有意外需求,需要收回资金,这是股市建立流通机制的客观条件。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人不讲投资周期而只讲流通,进而颠倒初衷,变投资为恶性投机,造成我国股市过高的换手率,这与生产周期是背离的。这几个问题,都制约着股市功能的正常发挥。第二,要不断加深对股市延伸功能的认识。一是对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的意义。股票市场的筹资功能,开拓了大众参与股票投资的渠道,促进了货币资本化,资本社会化,这与我国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把股份制作为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的改革方案是吻合的,它成了国家、企业、个人经济行为的结合点,其作用不可低估;二是对经济发展具有的意义。由于股市的投资功能强化了居民的投资意识,提高了国民储蓄率,这对缓解资金短缺矛盾,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需关系,稳定币值,都具有支撑作用。三是对深化金融改革具有的意义。股票市场的发展,完善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往居民参加银行储蓄,是通过中介把钱投入经济建设。对居民讲,只是消费的推迟,不是投资。对银行讲,要承担投资风险和承兑风险。现在居民参加股票投资,其经济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完善金融市场,分散金融风险,意义深远。四是对企业具有的意义。发挥股票市场的功能优势,有利于企业产权结构的改革,有利于企业实现资产重组,有利于企业规模经营,有利于企业产权约束机制的建立,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第三,要不断升华股票投资理念。股票市场是一个多功能的高级市场,它的运作和发展已经服务了我国经济的成长并引起人们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就以参加银行储蓄和投资股票的人作对比,对国家政治、经济、金融、企业的关心,后者远远超过前者。资本民主化,必然唤起人们对经济发展的巨大热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动力。因此,全面地发挥股市功能优势,功在国家,利在全民。但是,现在有的人单凭股市是“牛市”或“熊市”、能否赚钱、赚多少钱为标准评论股市,我认为从投资策略讲,在一定时间,一定方面,这可能是对的,但从全面讲、长期讲,则是缺乏战略眼光的,作为一个理性的股票投资者,要立足全局看股市,才能看到股市的功能优势,才能看到股市长期发展的本质,才不会单以短期炒作赚赔论英雄。这样的股票投资者,才是成功的投资者。

二、遵循价值规律,是股票投资规避风险的要害。

股票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市场价格由多种因素支配,千变万化,很难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门大学问,所有的投资者、经纪人、专家都在天天、月月、年年研究它,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有五种因素:一、股票是商品,商品的规律同样在股价中起作用,价值决定价格;二、股票要流通,流通就产生供应和需求,供需关系有左右价格的作用;三、炒股票不是炒历史,是炒预期,炒未来的盈利,预期是价格变化的潜在因素;四、题材,一个阶段,有一个里程碑性的事件,称为题材,如我国的香港回归,它预示一种兆头,影响人们的信念,也能对股价发生间接的、深刻的影响;五、经济景气对市场趋势产生的预期,譬如货币供应量,利率政策等,都会使股价发生变化。辩证地观察,这五个因素都是股市运动在一定环境、一定条件下的规律性因素,一定时期内某一因素甚至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如利率变化对股价就具有直接影响,1996年我国两次降息,经有关部门调查,因此而进入股市的资金高达1500亿元,引起股价几次暴涨。

股票价格升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特征,是股价大幅度波动的条件;而股市交易的机制,往往使股票与其代表的实物价值分离,这种分离特征,又使股价暴涨暴跌成为可能。这是股市投机、股市风险的深层次根源,它使虚拟资本随股价暴涨而无限膨胀,因为它不反映物质财富的增加,形成只会外涨内空的泡沫经济,最终因热气过盛而破碎。以日本为例,其日经指数1989年底曾冲到39990点,到九十年代初, 连续九个月暴跌,降至2.1万点,跌幅45%以上,至今仍在2万点徘徊,给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1929年的股灾,股指暴跌89%,损失3000亿美元,出现了全局性的经济危机,其复苏经历了26年。我国股市自1992年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暴涨暴跌,1993年一次跌幅高达78%,使许多投资者遭受了惨重损失,一些人甚至对股市失去了信心。

按照哲学的观点:影响一个事物的诸因素中,必有一个因素是主要因素,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变化的因素。用这个方法分析股票价格,就不仅要研究影响股价的一般规律,而且更要掌握决定股价的主要因素。那么什么是决定股价的主要因素呢?股票既然是商品,价值应当是决定股价的主要因素。一些理性的投资者成功的投资经验,就是注意研究上市公司的经营,特别是价值增值状况,包括投入产出率、净资产盈利率、市盈率等,根据研究成果,按公司业绩选股票,选有价值和增值基础的股票。他们的经验是,按内在价值选股票,既是收益的保证,也是预防风险的屏障,这些投资者近几年都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客观地印证了股市颇具哲理的名言,即:“跟着感觉走,走向悲剧的苍凉;跟着思维走,走向喜剧的欢笑。”

三、对股市变化的预期,贵在辩证的综合分析。

股市变化无穷,人们总想找一个秘方,准确的把握股市预期。我觉得这有点像18世纪人们探索制造永动机一样,客观上没有这种可能。股市如战场,要打仗,就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将军们只能通过知已知彼的探索,多打胜仗。参加股市竞争,首先要了解投资股票获取利润的基础是对股价的判断,从大的方面看,股价受国际环境、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从市场本身看,市场利率、公司盈利支配着投资者的心理状况,进而驱动股市的运动,研究这些变化的内外因素,是股票投资者对股市做到知已知彼的前提。为此,投资者要准确掌握情况,辩证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科学综合。从市场经验看,调查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基础分析。这种分析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价值趋势,分析关注的重点内容是产业结构、经营水平、技术力量、行销策略等,分析的重点是:投入产出率、资产负债率、资本盈利率、产出销售率、资金周转率、股票市盈率等,分析的目的是挖掘公司的内在价值,这是做理性的中长期投资必具的条件。有能力做好基础分析的投资者,不会被传闻误导,随波逐流,他们认为金子总要发光,能够规避价格背离价值的风险,在市场活动中,他们是积极而稳定的因素。第二,技术分析。它是判断股价变化的变量分析。股市价格是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共识点,技术分析是以价格为基础,研究市场价格波动的趋势。分析的重点是市场强弱、市场宽度、市场结构,分析的重点指标是股市开盘价、日高价、日低价、收盘价、成交量、成交价等,通过这种分析,掌握市场资金的流量、流向,捕捉市场短期获利机会,指导投资决策。这种分析由于能够掌握市场资金供求关系,而资金流量又是股市价格的能源、人气的所在,因而能帮助投资者在短期操作中规避风险,取得较好的回报。有能力做好技术分析的投资者,对市场趋势的敏感程度高,是市场参入者中的活跃成员,往往能为市场注入活力。第三,经济景气分析。这是从宏观上判断市场总趋势的途径,关注的重点是国家的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财政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总供给总需求的平衡、投资政策等,分析的重点指标是经济增长率,平均利润水平、货币供应量、财政收支、利率、居民收支状况等,宏观经济对股市预期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从经济全局判断股市,是股票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意识,有能力做好大势分析的投资者,在投资中往往具有较高的战略眼光,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市场趋势,他们是规模投资、长期投资的策划者,是股票市场的中坚力量。以上三条是股市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的结论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会是相互矛盾的,这时就需要把分析推向更高的阶段,即辩证的论证,科学的综合阶段。在论证和综合中,要始终把握股票市场的基本规律,一是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终发挥支撑作用的是价值。二是市场供需关系。资金流量是股市的能源,资金供应量对股市起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三是市场平均利润率或市场利率。从一定意义上讲,利率是股市的指南。四是投资者心理预期和信心。股票市场是多数人的整体经济行为,他们的意向,推动着市场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被人们称谓的“人气”作用。通过辩证筛选和科学综合,在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或者在一定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指导投资,使股票投资者少遭挫折,多获成功,成为一个有理想收益的投资者,成为一个快乐的股民。

四、从分散的个人投资,走向股票投资机构化、专业化。

居民把间歇的钱从存入银行,转为投资债券,投资股票,这是居民经济行为质的变化,居民从把权益委托银行转向自己按价值取向选股投资,把自己的权益和公司的经营结合起来,关心公司的成长,关心投资的回报,承担经营风险。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迎来了投资大众化的时代。不过西方成熟的市场,并没有停留在这一水平上,而是在发展中股民选择了组织起来,从分散投资走向了投资机构化、专业化。对美国股票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基金会的不断发展,成了居民股票投资的主要形式,美国各种基金会1940年68个、1970年361个、1980年564个、1985年1528个、1990年3105个,现在已达4500个,其中股票、债券基金3592个,美国职工有3/4的人参加了基金会,其资产总额超过了银行储蓄存款,美国股市中的资金结构,基金投资占55%,法人和证券商投资占25%,个人投资占20%。在个人投资中,又主要是委托经纪人投资。股民投资逐步走向机构化、专业化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从股票投资大众化的到来,到股民组织起来走向投资机构化、专业化,这种发展趋势,从其内在成因看,大致有四条,第一,从股民方面,一是多数股民缺乏股票投资的专业知识,或者造诣不深,难以准确掌握其规律和技巧;二是股民信息来源贫乏,往往是跟风投资,易受传闻误导,难以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益,规避风险;三是股民多数有职业,没有足够时间去捕捉信息,往往失去投资良机。股民市场行为的局限性,必然产生组织起来的意向,组织起来委托专家操作股票投资,是股市发展的新阶段。第二,从股东对企业的经营权益方面,分散的股民,投资数量小,形不成力度。组织起来资金相对集中,有利于对产业经营发挥有效的支持,相应的也能够较好地行使股东对企业改善经营的权利。第三从建立市场秩序方面,组织起来,由专家经营和操作,市场行为比较规范,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有利于提高市场运行的质量。第四,从投资效益和预防风险方面,股民组织起来,资金量相对扩大,能够进行组合式投资,按比例投资债券、股票等,有利于分散风险、稳定收入。美国五大最佳增长型基金和价值型基金,十年平均年收益,前者19.2%至21.9%,后者15.4%至16.4%,远远高于储蓄和债券利息收入,小于个人投资股票的风险。所以美国人参加基金会很踊跃,有八千万人以上,占总人口的43%。

现在我国股民投资都是自己操作,除有认识问题外,关键是经纪人队伍没有建立起来,券商虽有中介职能,但没有发展股票投资的经纪业务。其次是我国的基金组织也仅仅是起步阶段,基金会仅75个,相当于美国四十年代的数量,且缺少债券、股票投资基金,作为证券市场的建设,要扩大股票投资规模,强化投资功能,使市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则大力发展经纪人队伍,发展债券股票基金会,应当是证券市场建设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经纪人队伍和基金会的建设,可以另起炉灶,也可以在现有证券公司或其职能部门中,通过转换职能,发挥经纪人或基金会的作用,不需要过多投入,就能使股票市场上一个新台阶。

五、股市发展中要处理好与宏观经济有关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是股票市场健康成长的前提,股市又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这种协调的互为影响的关系,推动着我国经济稳健持续的发展。展望前景,国家改革和经济发展蓝图预示,将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股份制是国有企业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这些政策取向,都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注入了动力,人们称之为“利好”,并对股市发展前景充满着信心。同时,国家为保证股票市场健康、规范、持久的发展,针对股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出台了一些监管办法和处理措施,一些人就不太理解,称之为“利空”。这种称谓代表着一部分人评价市场的标准,他们不是以市场功能发挥程度评价股市,缺乏全局意识,长期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国内有,国外也有。1994年美国根据经济形势,七次调整利率,股市中就有人称之为“从投资者手中窃走了圣诞节”。把宏观调控和市场行为对立起来,作为一个投资者,这种认识是不明智的,投资的前提是宏观环境,宏观环境好投资的最终效益必然好。反之,即使短期有收益,长期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回报。应当认识到,股票投资是运用市场功能,它不能排斥宏观调控的功能,这是相向的功能,互补的关系,决非互相排斥而对立的矛盾。

根据以上认识,当前股市发展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和宏观经济及管理有关的几个问题:第一,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的关系。证券资产并非实际资本,它是与物质分离的虚拟资本,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存在形式。从资金作用于物质生产看,实质经济增长是金融资产增长的基础,市盈率应随物质生产增长而上升,不能泡沫式地攀升。第二,股价暴涨暴跌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有关专家研究,股价暴涨暴跌,是虚假供求现象,对于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不次于消费基金超前增长,所以,从稳定币值角度观察,股市稳健的发展,对宏观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第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现在是一方面生产资金紧缺,一方面资金流入股市,以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为例,银行的钱是存款人的钱,进入股市,有着双重风险,即投资风险和挤兑风险。所以对两个市场的界线,应认真对待。第四,市场利润平均化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市场竞争的结果,最终使利润平均化,我国工业企业年利润率7% 左右,商业企业年利润率10%左右,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7.4% 。当前,我国参入股市者往往忽视我国的利润水平,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因而不看重股息收入,偏重炒价差获利。事实上,股息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成熟的股市和重价值的投资者都比较重视股息的收益,这些理念的差异,构成了股市过度投机的一个根源。作为理性的股民,要客观地制订合理的利润目标,求长期生存与发展,这有利于以平静的心态,参入股市。第五,股市发挥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与股市收入贡献率的关系。现在股票买卖只交交易税,股票所得不缴纳所得税,这是不公平的,扩大了收入差距。这个问题应在完善市场功能,加强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创造条件解决。第六,股票投资期与生产周期的关系。作为银行存款,不受存期长短制约,作为投资,形成经营效益需要一个过程。我国股票市场过高的换手率,根源于股民对金融只有通过和实业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的意识淡薄,成熟的市场,股票投资期都比较长,年换手率都比较低,英国和德国都是58.6%左右,这个问题要从提高投资者素质、完善市场机制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改善。第七,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系。现在人们比较关注二级市场及其发生的问题,实际上二级市场的许多问题,根源于一级市场,如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股上市问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水份问题,股息水平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二级市场运转的质量。上市公司效益不理想,有的公司不是致力于改善经营,提高对股民投资的回报,而是走邪路,搞投机,这就加剧了二级市场的投机因素。 美国400多家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近十年来,年年都努力提高股息,从而团结了一大批价值派股票投资者,大公司成了市场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美国市场淘汰机制发挥的好,80年代至90年代上市的3186个公司,至90年只剩下58%的公司仍在市场交易,这就推动入市者重视对上市公司的分析,重视价值分析,选优质企业投资。第八,法律建设和市场主体自律建设、立法和执法的关系。在我国,证券立法是薄弱环节,至今还没有证券法。但我认为主体自律的问题和法律执行方面的问题,更值得人们关注。有些法规条文,规定的既明确又有针对性,如银行资金不准进入股市、证券商不准为客户透支等,但普遍没有较好落实,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法不责众”。这个问题的难度,根源于立法部门、执法部门、市场主体缺乏思想上的共识和执法方面的浩然正气,要使市场成熟起来,步入良性循环,立法和执法的问题要下决心解决,要从组织建设上加以保证。

以上宏观方面的几个问题,都是与市场功能有关的问题,各方面认识上要一致起来,不能对立,不能消极对待。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股票市场纳入了宏观经济和法律的健康轨道,股市才是根本的“利好”。对国家、对企业、对股民才是真实的“利多”。

标签:;  ;  ;  ;  ;  ;  ;  ;  ;  ;  ;  ;  

从股票市场的功能看股票市场良性循环的概念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