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振: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协同共振: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何华敏,胡春梅,王 婷,向晋辉

(重庆文理学院 情绪与心理健康实验室,重庆 402160)

摘 要: 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正是取决于这些要素和环节协同共振的结果。协同共振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第一、二、三课堂为平台,以“双线路、多反馈、全程式”为路径,以“规格+特长+应用”为目标,从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五大”基础教学改革、建立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实施“三点一线”贯通训练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进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协同共振;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读学生总规模达到3 6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注] 教育部.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12-11].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7-10/8273876.shtml. 。已提前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 550万人”的目标。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者只有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心理学是一门典型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它是运用心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对心理行为进行干预或影响,以改变心理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新兴学科。自1998年被列入本科招生目录以来,现已有26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注] 张祖洲. 近十年来中国大陆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综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12):162-165. 。但调查显示,不少学校因囿于传统心理学教学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培养模式,在心理学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定位不够明确,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不匹配,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突出;三是教学方法陈旧,大多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四是实验教学条件落后,实践基地欠缺,经费不足;五是“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制约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注] 王文. 关于加强高师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模式研究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08(11):111-112. [注] 胡丽萍.社会转型期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2(27):105-106. [注] 周广东, 杨海波, 白学军. 心理学专业“实验心理学”本科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3):424-432. [注] 杨彬. 高校心理学教育的加强途径[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2):123-124. 。

金融市场的运行需要金融监管,金融监管制度是国家根据金融市场运行的特点制定的监管制度和政策。在现代金融市场运行中,监管制度和市场不协调也将给市场带来顺周期性风险。因此,需要科学的监管政策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可见,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亟待解决上述问题,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定位,在吸取传统心理学专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克服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构建符合办学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共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协同共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协同共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第一、二、三课堂为平台,以“双线路、多反馈、全程式”为路径,以“规格+特长+应用”为目标,通过多因素协同共振,整体优化,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见图1)。

图1 应用心理学专业协同共振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应按照“从出口往回找”的思路,紧扣三大“符合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人才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深入用人单位、主管部门,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网络等多种方式调查社会相关行业(部门)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全面厘清职业岗位(群)、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专业核心课程,确保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的一致性。

56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脂肪栓塞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仅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手术时间 51~84 min,平均(66.39±7.26) min;术中出血量 130~350 ml,平均(230.91±14.28)ml。

1.重视职后教育,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

“规格+特长+应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它是指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而且还要努力为学生发现、发展自己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从而强化和突出学生各自的特色,使其成为备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宽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实际情况,构建“三维度、三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体系,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掌握适合自身特点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多种技能。

首先,从宏观布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深入解析“内外线”反馈信息,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培养目标清晰明确。厘清该专业的主要岗位(群),明确核心工作任务,梳理出与之对应的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课程。二是构建“2+1+1”平台加模块的课程体系,第一、二学年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第四学年上学期集中进行强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毕业实习,下学期重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以查缺补漏、不带缺陷进入社会为目的的专业反思与改进。三是实施“双计划”培养措施。针对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等环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比照“专业课程计划表”制定“专业实践与技能训练计划表”(即“双计划”),从行业认知、专业实习、基础技能、专业技能、技能竞赛等维度,明确实行“五定”要求,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规范、定导师,使“双计划”不再流于形式。

二、协同共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补丁工程”

1)听力理解能力弱。每年的四六级考试,听力环节都是中国学生最大的障碍。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衍生了各种“听到什么选什么”“选中间长度的”“不懂就选C”等等所谓“听力策略”。过后一对照听力原文,几乎没有生词,完全看得懂,但就是没听懂。

其次,从小处着力,实施专业“补丁工程”。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落实不到位、推进不顺畅、发展不持续、效果不明显等症结,问题往往出在细节上。比如:如何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多样性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和评价标准;如何以学生专业成长为导向,构建新型学士导师制;如何利用微嵌入课程,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鼓励教师静下心来去发现、去思考、去研究,就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去逐一解决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

“三维度”的技能是指:必备性技能,这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今后入职所必需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拓展性技能,这是为了更好地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所需的技能,如班队活动设计与管理、办公软件运用等技能;自主性技能,这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家庭条件,以满足当前学生就业多元化趋势所需要的开放性技能。

(二)激发教改内在动力,深化“五大”基础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最大的困境来自于教师,而教师最先遇到的障碍便是传统观念以及长期形成的惰性,如何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改的内在动力便成为关键。教师要从用人单位、在校及毕业学生中获取丰富的案例和数据,从中感受到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危机,进而激发教师的职业自尊和担当意识,让教师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要切实抓好“五大”基础教学改革:一是优化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顶层文件,提醒教师在教学大纲编写过程中,注意明确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厘清、摆布好关联课程内容的取舍,以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二是更新教学内容。按照“强实用、强应用、强效用”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重视教学内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注重“二新” 的引入,即来自学科发展带来的新观念、新技术,以及社会发展反映出的新问题、新需要。三是丰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建和移植新的教学方法,主动引入探究学习、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变“传统讲授”为“启发互动”,变“机械完成”为“探索合作完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四是强化能力训练。通过制定“专业实践与技能训练计划”,切实保障能力训练落实到位。五是改革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业评价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注] 王江洋.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生本—多元”学生学业评价模式[J]. 教育与职业, 2016(23):97-101. 。在评价时,要打破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形式,结合实践操作、方案设计、心理剧表演、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注重独立思考、实践实训、合作交流能力的考核,注重学习过程与技能应用的考核,注重学生自身体验与反省认知的考核,注重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身体没有病,还指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即心理健康、行为健康。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三)构建“三维度、三层次”技能训练体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其质量正是取决于这些要素和环节协同共振的结果,这是该模式的主旨。在该模式的具体实践和探索中,要从相关要素和环节着手,用联系的观点去寻找和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那里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从学生那里发现教师身上存在的不足,从用人单位那里发现人才质量的瑕疵……互为人镜,寻疑求解,用问题驱动反思,用反思深化认识,用认识引导实践,用实践解决问题。一个问题的发现往往可以折射出一系列的问题,问题越聚焦,探索越深入。多次循环,协同共振,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便有了保障。

1) 零点验证。仪表零点值是影响计量准确性的重要指标,该系统提供仪表零点核查功能,可实时获取到测量管振动频率、左检测线圈电压、右检测线圈电压、驱动增益、活零点等信息,开展零点验证核查。活零点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平均值和流量计的零点稳定性指标进行比较,如果零点核查通过,说明目前是一个好的零点,不需要标定零点;如果零点核查通不过,需要标定零点。

“三层次”的技能是指:国家级机构组织考核认定的技能(等级或任职资格);省级机构组织考核认定的技能(等级或任职资格);学校组织考核的各种技能。

增强就业竞争力,能力是关键,能力的强弱则取决于平时的训练。要使学生具有培养能力的主动意识,就要把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以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切入点,从学生最需要的地方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 何华敏, 胡春梅. 日本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及其启示——以立命馆大学为例[J]. 教育探索, 2014(12):154-157.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绝不是临近毕业时的突击性工作,没有长期积淀的为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和能力做支撑的就业要么是空中楼阁,要么是“被就业”。

(四)以第一、二、三课堂为平台,构建“三点一线”贯通训练模式

长期以来,第一、二、三课堂常常彼此脱节,缺乏相互支撑,教师只管上课,学生自行其是,教师抱怨学生课后不练,学生抱怨找不着教师指导,耗时无效的事情时有发生。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道便是构建“学做一体”的“三点一线”贯通训练模式,即教师是所任课程的第一责任人,除了完成课堂教学外,还要指导学生第二、三课堂的训练,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与指导方式,从而提高训练实效性。作为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训练,到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思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再学习、再训练、再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一课堂的首要任务是夯实学科基础。除了专业核心课程,如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外,便是专业方向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模块的学习心理辅导、心理建档与分析、团体辅导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指导等,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员工培训与职业发展、人才测评与选拔等。

第一、二、三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平台。第一课堂是指立足于学生奠定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是学生课余时间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各类活动,以有效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技能;第三课堂是对第一、二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是走出校园,深入一线,更加真实的、自主探索的实践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三个课堂层层递进,协同补充,缺一不可。

第二课堂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了使学生在第一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延伸,学院要积极组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安排专业教师对活动进行全程指导。比如心理剧表演大赛、心理咨询技能大赛、观察技能训练、模拟谈判训练、学生心理建档等。

第三课堂的首要任务是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第三课堂的质量:一是指导教师要得力。选派到校外的指导教师专业功底必须扎实,并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二是基地建设要落实。高校要与中小学、心理咨询所、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高职院校等建立量足质优的实践基地。三是实践活动要对路。要结合实践单位的实际心理服务需求,安排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努力将双方的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训练过程要渐进。大一、大二期间主要是行业认知见习,重在了解行业现状与需求,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大三期间主要是专业实习,重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大四期间主要是毕业实习,重在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检验人才的培养质量。

(五)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保障要素。只有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教学改革才会有持续的动力。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但实践经验普遍不足,绝大多数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乏在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一线的工作经验。要提高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双线路、多反馈、全程式”是从影响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中甄选出来的核心路径。“双线路”是指内线和外线:内线立足于校内,主要指学生、教师和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等;外线立足于校外,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实践基地和主管机构等。“多反馈”是指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取“内外线”提供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培养措施。“全程式”是指要对人才培养进行全程监控和跟踪,既关注宏观问题,也关注微观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优化培养措施,以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加强教师队伍的职后教育是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提高团队质量的重要路径:一是鼓励教师攻读高学历、竞聘高职称。要在时间、经费等方面提供实质性帮助。二是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拓宽教师专业视野。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在行业内选聘优秀“双师型”教师作为师资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要通过一线锻炼、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在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双师化”培养。四是做实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职后教育形式,为了提高它的有效性,要鼓励教师从实践中寻找问题,以问题为主题,以主题为话题,人人轮流做主持;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五是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结合教师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政策,用环境愉悦人,用感情温暖人,用机会锻炼人,用压力激活人,用待遇稳定人,用精神感染人,用事业吸引人,用平台成就人,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能力的持续提高。

2.精选外聘师资,充实教学团队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实际的效果。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微博、微信、校园网等媒体,对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宣传报道,使学生提前了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通过采集学生意见的方式来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实施方式和成果汇报方式等。如果学生自己的创意得到了采纳并能由自己去付诸实施,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1)邀请一线专家担任“微嵌入”课程讲师。这是解决“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师资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践类课程和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行“微嵌入”,邀请一线优秀师资作为“嵌入课”讲师开展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嵌入的形式可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安排,诸如系列课、讲座、微型课程等。(2)外聘兼职专家。一方面指导本院教师在实践技能方面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见习、实习等环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快地融入环境、胜任工作。

3.1 LA的常规CT和MRI的评价标准 LA患者CT检查特点为:“蝴蝶”或“月晕”状的低密度改变,大多边缘模糊,病灶位于脑室周围白质以及半卵圆中心大致对称的位置。此外,在患者的两侧内囊,基底节区、丘脑以及脑干等区域还可见到多处的腔隙性梗死灶,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质萎缩以及脑室前后角变钝,脑室扩张。

3.借力学科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在心理学学科建设上,常有忽视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情形[注] 崔景贵, 黄亮. 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建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 15(7):91-96. ,长此以往,对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应力戒科研、教学两张皮现象,通过应用心理学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带动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1)教师要根据自身教学、科研特点,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学院应将同一大方向的教师整合起来,组成科研团队。各团队应定期开展“学术沙龙”活动,研讨近期最新的心理学教学理论、研究方法等。同时,学院应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需求,统整科研与教学的协调性,避免科研与教学错位。(2)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进而产生较强的感召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带领教学团队更好地发展。(3)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鼓励学科成员在教学中发现有价值的科研课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反哺教学,这样既能提升学科成员自身的科研水平,又能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更能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Cooperative resonance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and practicing training mode for applied psychology talents

He Huamin, Hu Chunmei, Wang Ting,Xiang Jinhui

(Laboratory of Emotion and Mental Health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China )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a lot of elements and links.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depends on the resonance of these elements and links. Cooperative resonance training mod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Applied Psychology emphasizes on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rientation, adopts the platform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lass as well as the training path of “double lines, multiple feedback, monitor throughout”, establishes the training goal of “specification + specialty + application abilitie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this training mode, we explor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luding reconstructing the former training scheme, deepening “the five” basic teaching reforms, setting up th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system, implementing “three point one line” training mode as well as enhanc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eaming building of teaching staff so as to cultivate well qualified talents for the social needs.

Key words :applied psychology; collaborative resonance; talent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 G4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751( 2019) 04- 0057- 05

DOI: 10.16216/j.cnki.lsxbwk.201904057

收稿日期: 2019- 01- 1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混合式教学法青年师资培训项目”(201702072135);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二维一体’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17-GX-133)

作者简介: 何华敏(1963- ),男,四川成都人,重庆文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 胡春梅(1977- ),女,四川广汉人,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张秀红〕

标签:;  ;  ;  ;  

协同共振: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